鹭客社:守望共同的尘世故乡
如果您满意于下面的图文,请让更多的人关注“鹭客社”
文 /林鸿东
明《八闽通志》:莲溪 源出黄渐山。自萧村外经蔡塘村,一源出大帽山,与蔡塘溪水会流,至董水村,过通济桥。
清康熙《大同志》:莲溪,去县东四十里,发源于鸿渐山,自民安里萧外村,经蔡塘。又一水发源于东大帽山,经长兴、同禾二里合于林溪、宝溪,经昆岭村与蔡塘溪会流,至董水村,过通济桥,东入于海。
清光绪《马巷厅志》:莲溪,在厅东十里,发源鸿渐山,自民安里萧外村,经蔡塘。又一发源于东大帽山,经长兴、同禾二里,合于林溪、宝溪,经崐岭、登连,与蔡塘会流,至董水村,过通济桥,东入于海。
民国《同安县志》:莲溪,在县东四十里,发源鸿渐山,自民安里萧外村,经蔡塘。又一发源东大帽山,经长兴、同禾二里合于林溪、宝溪,经崑岭、登连,与蔡塘会流,至董水村,过通济桥,东入于海。
2000年《同安县志》:西林溪,又称九溪,该溪由蔡塘支流和内田支流在马巷镇的朱坑汇合而成,于新店镇吕塘村的董水口出海。总流域面积80.6平方公里,干流长2.5公里,其支流有:蔡塘溪发源于县境东部的鸿渐山,长10.5公里,流域面积43.6平方公里,由两条小溪组成:(1)沙溪,发源于内厝镇锄山村的乌营寨(海拔493米),流经下沙溪、顶沙溪、官塘,在后房汇入后房溪。(2)后房溪,发源于内厝镇黄厝村东烧尾的两头山,流经黄厝、许厝至后房与沙溪汇合后称蔡塘溪。内田溪发源于内厝镇白云山的乌营寨(海拔493米),流经杏坑、内田,汇入发源于新圩镇金排寨流经东陵、草埔宫、营上至内田的莲溪。再流经马巷镇的舫阳、西边至朱坑汇入西林溪。长12.5公里,流域面积32.4平方公里。
在研究地方志文献时,有一个意外的发现:从明代到民国,翔安的母亲河一直都被称为莲溪。莲溪由两大支流组成,一是发源于鸿渐山过蔡塘的溪水,二是发源于东大帽山过崑岭的溪水。两溪汇合后,形成莲溪,通过董水的通济桥,东入大海。
有意思的是,在2000年的《同安县志》,莲溪不再是翔安的母亲河,它的名称改成了西林溪。这西林溪,又称九溪。从文字介绍中,我们可以看出西林溪“由蔡塘支流和内田支流在马巷镇的朱坑汇合而成,于新店镇吕塘村的董水口出海“,这一表述,与之前明代至民国的莲溪,如出一辄。
2000年《同安县志》关于西林溪的表述,似乎并不是很精准,如它称“内田溪发源于内厝镇白云山的乌营寨”。更令人奇怪的是,2011年版的《翔安区志》在地表水的介绍中,称翔安境内主要溪流有九溪、内田溪、大盈溪、西林溪、古宅溪、曾溪、下房溪等。这里,九溪与内田溪、西林溪并列。可见,一直到2011年,九溪都没有被视为是翔安区的母亲河。由于很多人对翔安九溪认知度较低,之前我写的关于南安九溪的一篇文章,还曾被附会到翔安的九溪。
现在有一个疑问,九溪是何时成为翔安的母亲河,同时,为何地方志文献中明确记载的自明代至民国(很可能更早)的美好的莲溪之名却被弃用?
LOOKERS 鹭客社 守望共同的尘世故乡
欢迎关注鹭客社,投稿联系微信号:DONGE110
本篇图文均为原创,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欢迎转发、群发给你的朋友,欢迎分享到朋友圈。但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撰写论文等任何使用。如需转载,请通过公众号后台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