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翔安“白云山”获重大突破:“白云飞”水落石出

旅行   2024-12-17 18:02   福建  

鹭客社:守望共同的尘世故乡

如果您满意于下面的图文,请让更多的人关注“鹭客社”


文 /林鸿东


为什么要寻找“白云山”?因为白云山上曾经有座北宋清水岩,这座北宋清水岩,供奉清水祖师,是清水祖师早期的道场之一。


白云山是翔安境内的古山名,其名字屡屡出现于方志文献,却又扑朔迷离,令人无法确定其具体位置。要找到北宋清水岩遗址,只能先找到白云山。


在寻找白云山的过程中,一座名为“白云飞”的山头,成为找到白云山的重要的线索。白云飞位于大帽山以南,现东部固废附近。遗憾的是,经四处询问,即使是本地人,也很少有人知道白云飞的来龙去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最终,我在《厦门市翔安区志》里找到了关于白云飞的记录,原来白云飞是个国营林场。区志里的记录具体如下:


“白云飞林场:1960年2月创办,场部设在新圩诗坂村高厝,为国营营林单位。规划全场土地总面积5.6万亩,设计总投资32.2万元。当年育苗64亩,开山整地1050亩,开辟荒地45亩,采集相思树种子600 公斤。1962年,更名为福建省(同安县)白云飞林业垦殖场。1964年,全场经营总面积9157亩,其中林场面积3664亩。1966年,受特殊时期干扰,生产一度处于停滞状态。1969年,林场归汀溪场统一经营管理。1972年,白云飞林场无偿下放,归新圩公社集体所有。1987年,森林资源清查,全场总面积6647亩。其中:林业用地4003亩,有林地面积3729亩,未成林造林地130亩,活立木蓄积量233 立方米。1990年,林果结合,林地种植龙眼200亩,以果代林。2007年,林场总面积5623亩,其中林地 4069 亩,由新圩农场管理。


从时代背景看,白云飞名称的出现或与毛泽东诗词《七律·答友人》有关,《七律·答友人》全诗为:“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洞庭波涌连天雪,长岛人歌动地诗。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里尽朝晖。”


白云飞与白云山有没有关系呢?曾清根兄在《同安县地名志》中找到了相关的记载,具体如下:


“白云飞山:在新圩镇政府驻地东南5.3公里,曾溪水库南面,西与金排寨相连,新圩和内厝镇境内。山巅常有白云覆盖,故名“白云山”,今称白云飞山。面积约3平方公里,海拔465.8米。东北一西南走向。由燕山期花岗岩构成。60年代在高处设林场,以白云飞命场名,种植马尾松、相思树和杂木。山有六角井(废村),据县志载:‘井栏六角、井底岩石、石上有篆刻,明代林希元曾坐井上欣赏’。现为泥沙覆盖。”


从上述两则资料看,白云飞的来龙去脉一目了然。其一,它就是白云山;其二,白云山1960年2月创办白云飞林场;其三,1962年,白云飞林场易名为白云飞林业垦殖场;其四、1972年,白云飞林业垦殖场划归新圩公社集体所有;其五、2007年,白云飞林业垦殖场划归新圩农场管理;其六,白云飞林业垦殖场的色彩淡化,最终被视为山名,取代了原来的白云山之名。


下一步,我想知道的是,白云山的范围,白云山与三魁山之间的关系,及白云山上的清水岩究竟在哪里?


知情者不妨留言!










 LOOKERS 鹭客社  守望共同的尘世故乡

欢迎关注鹭客社,投稿联系微信号:DONGE110

本篇图文均为原创,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欢迎转发、群发给你的朋友,欢迎分享到朋友圈。但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撰写论文等任何使用。如需转载,请通过公众号后台申请。





鹭客社
鹭客社(LOOKERS)人文公众号秉承“守望乡土、再造人文”的使命,以厦门为轴心,以公益为宗旨,以自然和人文为契入点,首倡“鹭客·LOOKER”,也就是“乡土守望者”的新生活方式与新生存理念,打造众生兼爱的尘世故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