鹭客社:守望共同的尘世故乡
如果您满意于下面的图文,请让更多的人关注“鹭客社”
文 /林鸿东
清光绪《马巷厅志》:广化山,在民安里九都,上有广化寺,故名。今寺颓废。寺后有寨,系民人筑以御寇,寨成而寇平,号曰太平寨。"
前几天,寻找三魁山,确认乌营寨山为三魁山的主要山峰,现乌营寨山已取代三魁山的古山名。三魁山山峰众多,其中有一座山峰被称为广化山。广化山的名称来源与山中曾有广化寺有关,然而,正如《马巷厅志》所载,广化寺“今寺颓废”。
于是,我萌生了前去探访广化寺遗址的念头。
据《翔安文物》一书“广化寺遗址”一栏所述,广化寺“位于内厝镇前垵村沙溪自然村西北乌营寨与小盈岭之间的山坳,海拔高约200米,始建于五代至宋,具体年代不详,寺院已废”。
今日与马巷苏氏父子、小朱等人驱车至乌营寨山。经苏明哲先生的指引,我找到了广化寺遗址,事实上也等于找到了广化山。广化寺遗址现还有圆柱、柱础、挑檐石、阴榫石等众多石头构件,其中,圆石柱有三支,柱础亦多,构件堆积一起,让人顿生凄离之感。
广化寺对面有凤山,据说曾有寺中九十九位和尚罹难时的合葬墓,称“九十九名和尚墓”。上世纪九十年代,合葬墓被盗,墓碑倒塌。据《田中央村志》记载,“碑牌,雕刻精细,美观大方,高1.5公尺,宽1.7公尺”。可惜古墓现已无迹可寻。
距广化寺不远处,我看到有两座“闽南玛尼堆”,也就是风水塔,其中一座较完整,别一座已严重破损,大抵是镇煞之用。这是近期,续乍画山发现三座之后,再次发现的两座。由于之前,在大帽山地带也曾发现过数座。如是可知,翔安的“玛尼堆”类型风水塔,实是普遍性的风俗。
广化寺背靠广化山,前瞰香山,位于山野密林之中,却自有一方平埔之地。且由于寺前寺后皆有山涧,丰水期时,庙宇之内当可闻得屋外淙淙水声。可以想象得到,昔年的广化寺,又是如何的幽寂曼美。
《马巷厅志》又称:“寺后有寨,系民人筑以御寇,寨成而寇平,号曰太平寨。”这太平寨,或就是乌营寨,或者乌营寨东西两寨中的东寨。据《翔安文物》记载,乌营寨有东、西两寨,其中,“东寨在上世纪七八十年因新垵村开荒种植茶园被拆毁,拆下来的石块被用来垒筑茶园的田埂”。
未来,乌营寨山若开发旅游,或可自沙溪,经观音寺遗址、广化寺遗址,再至乌营寨,再到茶山头最高峰,开辟一条观光路线。
LOOKERS 鹭客社 守望共同的尘世故乡
欢迎关注鹭客社,投稿联系微信号:DONGE110
本篇图文均为原创,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欢迎转发、群发给你的朋友,欢迎分享到朋友圈。但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撰写论文等任何使用。如需转载,请通过公众号后台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