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巷军岭山隐藏千年古墓,传墓主为唐初开漳将领“铁面侯爵”沈世纪!!!

旅行   2025-01-11 17:14   福建  

鹭客社:守望共同的尘世故乡

如果您满意于下面的图文,请让更多的人关注“鹭客社”


文 /林鸿东


昨日,得知马巷市头军岭山(俗称卧牛头,或即《马巷厅志》山川篇所称“昆岭”)隐藏有一座唐墓,墓主竟是沈世纪。这让我大为震惊,因沈世纪是漳南沈氏“祖公”,诏安护境神主,开漳圣王陈元光手下先锋大将。—— 我之前在文章中称其为“铁面侯爵”。


据悉,2007年,一村民在军岭山垦荒时,在古墓前挖出一块民国初年的古碑,碑文涉及古墓保护,其中赫然指出墓主为沈世纪。沈世纪对于马巷人来说,是陌生的,然而,对于漳州南部的人来说,堪称家喻户晓。一些公开资料指出,沈世纪,又名彪、勇,唐初陈元光手下爱将,八大营将之一,任先锋官,因战功显赫封武德侯。公元686年,漳州置州时,他负责镇守南诏堡,是诏安沈氏的开基祖,也是诏安中原文化的开拓者,其后裔尊称为“沈祖公”。武德侯在诏安影响巨大,现已成整个诏安的护境神主,即使是非沈氏的村庄,也多把武德侯作为地头神。诏安向有“沈半县”说法,据沈益群先生介绍,诏安县现共有人口六十多万人,其中沈姓占1/3,多达二十万人。沈姓在国内分布甚广,但没有一个县,像诏安这样密集聚居。为此,复旦大学教授钱文忠在讲解“百家姓”时,曾专门提到诏安“沈半县”现象。诏安沈氏现已衍播至厦漳泉及潮汕,甚至海外。诏安沈氏走到哪,武德侯信仰便传播到哪!


从“祖公”到神灵,武德侯已经成为闽南的一大民间信仰。武德侯信仰的一个特点是,他具有文武双相,其中,武相面目狰狞,令人不寒而栗。沈氏世代相传武德侯出身书香门第,且相貌英俊,这种“祖公帅”的古老说法,是其后裔津津乐道的话题。既然是这样的一位帅雅儒将,为何在庙宇中,却会有狰狞的武相呢?查阅相关资料后,才知道,原来武德侯的武相或与唐初用来装备将士的“铁面具”有关。这是我第一次得悉铁面具神像的说法,按这个说法,武德侯可称是“铁面侯爵”。原来,开漳时期,陈政陈元光父子率领的开漳将士中,有一支以戴铁面具作战著称的铁面奇兵,其将领正是武德侯。沈益群称武德侯戴铁面具有两种原因,一是因太帅,怕敌方女将看上他,从而分心,二是用来吓唬敌人,威慑敌胆。我感觉第二种原因,比较接近历史真相。冷兵器时代,用铁面具防护面部,是常见的做法。正如前述,武德侯有先锋官身份,故其与部将装备铁面具,以利于冲锋陷阵。只是没想到,戴面具的形象如此深入人心,竟在后人塑像时被塑成永恒之像,从而流传千古。


沈世纪墓面积不小,长宽约三十丈左右,墓碑是半月形无字石碑,具体情形,有待于考古发现。让人奇怪的是,马巷距漳州甚远,距沈世纪镇守过的南诏堡更远,沈世纪为何会葬在马巷呢?这真是一个千年谜团!可能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探索。目前,确认沈世纪墓最为有力的证据是前述2007年发现的民国九年示禁碑,其碑文具体如下:




中华民国九年岁次庚申花月十七日重修竖牌,诏安县东城武魁沈大鹏立石董事。


钦命布政使衔、福建分巡兴泉永等处海防兵备道 为出示严禁事。


光绪二十八年三月十七日,据安溪拔贡生沈登云,增生沈国箕、沈衍庆,贡生沈锡梅、沈登晨,晋江县生员沈荣华、沈荣椿,诏安县举人沈纲、武进士沈瑞舟,生员沈毓英、沈瑞祥、沈瑞麟(抱告沈有光)赴辕呈称切,云等二世祖考讳勇公,係唐尚书左仆射,加封武德侯、镇国将军自唐葬在马巷军岭山,土名“卧牛头”,坐辛向乙兼戌辰。东由穴心丈量至大路为界,计一十二丈五尺;西由穴心丈量至外分水为界计一十三丈五尺;南由穴心丈量至外砂大石为界,计二十五丈;北由穴心丈量至园岸为界,计五丈五尺。四至勒石。自唐历宋元明至今,仟有余年矣。谱志分明,历年巡视祭献,承管无异。碍分支闽粤泉漳等郡,子孙散居,第恐世远年湮,祖坟窎远,巡视难周,照顾不及。附近山棍,或射利起见,或盗作虚堆,或盗采山石,以及纵放牛马猪羊,任意践踏,种种戕伤。云等到坟祭扫,触目伤心,思欲弭患,不如请示勒石以杜弊端,而垂久远。合亟相率联名粘图,匍匐恳乞恩准,出示晓谕勒石,以安幽坟而杜后患。生死沾德切叩等情计,粘图说到。道据此查该处坟茔,既四至分明,立有界石,岂容戕占毁伤?除呈批示外,合行出示严禁。为此示仰该处附近居民人等,一体知悉:尔等须知前项坟墓界址分明,嗣后不得占界盗葬,并采取山石,以及纵畜践毁情事。倘敢故违,一经访查,或被告发,定即严拏惩办,其各凛遵毋违,特示。


                                                                                  晓谕右仰通知

                                                                                                   

(碑文源自一些文献,似还有不顺之处,尚需到现场对碑刻进行校对)




从示禁碑碑文看,立碑人是“诏安县东城武魁沈大鹏”,具体身份待查,立碑时间是中华民国九年,也就是1920年。沈大鹏是重修沈世纪墓并重新立碑的沈世纪后裔。示禁碑中的示禁时间则是光绪二十八年,也就是1902年。据碑文得悉,1902年3月17日,以沈登云为首的诏安、安溪、晋江三县的沈氏乡绅,向当时任福建分巡兴泉永等处海防兵备道道台的沈延(同治年间进士,诏安人)联名上呈,请求对沈世纪墓进行勒石示禁,以确保古墓不受破坏。碑文称沈氏的二世祖考沈勇(也就是沈世纪,曾任唐尚书左仆射,加封武德侯、镇国将军)自唐代以来葬在马巷军岭山,历经宋元明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坟墓的四周界限分明,历年都有族人巡视祭献,管理无异。然而,由于沈氏子孙散居闽粤泉漳等郡,担心世远年湮,祖坟难以周全照顾。附近的一些不法之徒可能出于谋取私利的目的,盗挖坟墓、盗采山石,甚至纵放牛马猪羊践踏坟地,给坟墓造成了种种破坏。沈氏族人看到这种情况非常伤心,于是联名请求官员出示告示,勒石以安幽坟并杜绝后患。

无疑,沈世纪墓,如能进一步确认,将是厦门,甚至福建,意义重大的一座古墓。正因如此,2016年,沈世纪墓被厦门市公布为第三批市级涉台文物。它也陆续得到一些沈氏后人的重视,江文史研究者肖小告诉我,前几年,马来西亚马六甲沈鸿柏家族便曾赴翔安祭拜祖公墓。




马来西亚马六甲沈鸿柏家族赴沈世纪墓祭拜祖公



 LOOKERS 鹭客社  守望共同的尘世故乡

欢迎关注鹭客社,投稿联系微信号:DONGE110

本篇图文均为原创,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欢迎转发、群发给你的朋友,欢迎分享到朋友圈。但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撰写论文等任何使用。如需转载,请通过公众号后台申请。


鹭客社
鹭客社(LOOKERS)人文公众号秉承“守望乡土、再造人文”的使命,以厦门为轴心,以公益为宗旨,以自然和人文为契入点,首倡“鹭客·LOOKER”,也就是“乡土守望者”的新生活方式与新生存理念,打造众生兼爱的尘世故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