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了不起的曾溪人,当龙岩县丞时,朱熹给他撰记!

旅行   2025-01-18 13:56   福建  

鹭客社:守望共同的尘世故乡

如果您满意于下面的图文,请让更多的人关注“鹭客社”

曾秘画像    提供者:曾清根


文 /林鸿东


近日,我在了解翔安境内宋代三位进士之一,曾溪人曾秘。安溪文友张志松帮我找到了不少线索,如《宋元学案补遗》与《大明漳州府志》中的若干资料。


《宋元学案补遗》把曾秘的“秘”,写成了“祕”字(这两个字是可以混用的)。《宋元学案补遗》提及曾秘任龙岩县丞时,接替前任,建设完龙岩县学,朱熹为此帮他做了一篇《漳州龙岩县学记》。《大明漳州府志》则指出曾秘的前任叫李永。


《漳州龙岩县学记》中,我们可以得知,朱熹之所以会写这篇县学记,是因为曾秘写信向他求记。而朱熹之所以愿意给曾秘写这篇县学记,是因为曾秘曾经与朱熹好友“石许诸君”往来密切。朋友的朋友是朋友,相信,自从朱熹写这篇县学记力挺曾秘后,他们之间的关系定然会有一个较大的跃进,地方志中称曾秘“与朱文公友善”,看来是有依据的。


朱文公何等人物,曾秘竟能获得他撰记力挺,也算是当时文坛的佳话。




  《漳州龙岩县学记》:漳州龙岩县学,皇(佑)初置。其后迁徒不常,遂以废坏,盖三十有馀年。而丞某君某,始复营建,迫代去,不克就。温陵曾君,来嗣其职,乃因其绪而成之。凡为屋若干楹,殿堂门庑,师生之舍,无一不具。


      淳熙九年,某月某日,既率其诸生以奠菜于先圣先师,而以书来求记,且曰,愿有教也。予闻龙岩为县斗辟,介于两越之间,俗故穷陋。其为士者,虽或负聪明朴茂之姿。而莫有开之以圣贤之学。是以自其为县以来,今数百年,未闻有以道义功烈显于时者,岂其材之不足哉?殆为吏者,未有以兴起之也。


      今二君相继,贰令于此,乃能深以学化民为己任,其志既美矣,而曾君又尝从吾友石许诸君游,是必能诵其所闻,以先后之者。此邑之士,其庶几乎?乃为之书其本末,而因以告其诸生曰,夫所谓圣贤之学者,非有难知难能之事也。


      孝弟忠信,礼义廉耻,以修其身而求师取友、颂诗读书,以穷事物之理而己。是二端者,岂二三子之所不知不能哉?特怵迫于俯仰衣食之资,而不暇顾。诱夺于场屋雕篆之习,而不及为尔。夫区区目前,近小之利而忘其所贵于己者,固已悖矣。况其所徇,又未必果可求也。二三子循己事,而观之,则曷若慨然反是心以求之,而一用其力于吾之所谓者乎?使吾孝弟忠信礼义廉耻之行日笃,而身无不修也。求师取友、颂诗读书之趣日深,而理无不得也。则自身而家,自家而国,以达于天下,将无所处而不当,固不必求道义功烈之显于时。而根深未茂,实大声宏,将有自然不可掩者矣。


      呜呼!是说也,曾君盖亦尝为二三子言之乎?二三子其益以吾言相与勉焉。而《书》所谓学攵半者,又曾君所宜深念也。其亦由是而勉旃哉!


      十年二月甲寅,新安朱熹记。


                                                          ——《宋朱晦庵集》




白话文翻译:


漳州龙岩县的县学,最早于皇佑初年设立的。但之后由于迁移不定,导致县学逐渐荒废,这种情况已经持续了三十多年。后来,某位姓某的县丞开始着手重新修建县学,但他在工程即将完成时因任期结束而离职,未能完成全部工作。接着,温陵的曾君来接替他的职位,他继承了前任的遗志,最终完成了县学的重建。县学内建有多间房屋,包括殿堂、门廊以及师生的宿舍,一应俱全。


淳熙九年的某月某日,曾君率领学生们在先圣先师的牌位前举行了祭奠仪式,并写信给我,请我为县学写一篇记文,同时表示希望得到我的教诲。我听说龙岩县地处偏远,位于两越之间,风俗相对贫瘠落后。当地的读书人,虽然有些具备聪明质朴的资质,但却没有人引导他们学习圣贤之道。因此,自从龙岩县设立以来,到现在已经几百年了,从未听说过有人因为道义和功绩而闻名于世的。这难道是当地的人才不足吗?恐怕是因为官吏们没有能够激发起他们的潜能吧。


如今,两位县丞相继在这里任职,他们都能把用学问教化百姓作为自己的责任,他们的志向真是美好啊。而且,曾君还曾经跟随我的好友石许等人学习,他一定能够传授他所听到的学问,来引导后学者。这个地方的读书人,或许有希望了吧?于是,我为他们记述了县学的兴废过程,并借此机会告诫学生们:所谓的圣贤之学,并不是什么难以理解和难以做到的事情。


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些都是用来修养身心、寻求师长和朋友、诵读诗书、探究事物道理的。这两方面,难道是你们所不知道、不能做到的吗?只是你们被日常的衣食所迫,没有时间去顾及这些。又被科举考试的习俗所诱惑,而没有时间去追求圣贤之学。只看重眼前的小利,而忘记了自己所珍视的东西,这已经是违背本心了。更何况你们所追求的东西,也未必真的能够得到。你们还是好好想想自己的事情吧,与其这样,还不如毅然决然地改变这种心态去追求圣贤之学,把全部精力都用在我所说的这些事情上。让你们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行为日益深厚,自身没有不修养的。寻求师长和朋友、诵读诗书、探究道理的情趣日益深厚,那么道理就没有什么不能领悟的。从自身到家庭,从家庭到国家,以至于推广到整个天下,都将无处不恰当,自然也就不必刻意去追求道义和功绩的显赫了。而只要根基深厚,枝叶自然会茂盛,果实也会大而声音洪亮,这是无法掩盖的。


唉!这些话,曾君或许已经对学生们说过了吧?你们还是更加努力地用我的这些话来互相勉励吧。而《尚书》中所说的“教学相长”,也是曾君应该深思的。希望你们也能因此而努力吧!


淳熙十年二月甲寅日,新安朱熹记。






 LOOKERS 鹭客社  守望共同的尘世故乡

欢迎关注鹭客社,投稿联系微信号:DONGE110

本篇图文均为原创,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欢迎转发、群发给你的朋友,欢迎分享到朋友圈。但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撰写论文等任何使用。如需转载,请通过公众号后台申请。


鹭客社
鹭客社(LOOKERS)人文公众号秉承“守望乡土、再造人文”的使命,以厦门为轴心,以公益为宗旨,以自然和人文为契入点,首倡“鹭客·LOOKER”,也就是“乡土守望者”的新生活方式与新生存理念,打造众生兼爱的尘世故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