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翔安后山岩:揭秘“把水口”的狮山与象山

旅行   2024-12-18 18:26   福建  

鹭客社:守望共同的尘世故乡

如果您满意于下面的图文,请让更多的人关注“鹭客社”


周一,我去探访后山岩。


后山岩,又名清泉岩,位于翔安区新店街道祥吴社区后山村天宝山(古属民安里)。现为翔安区不可移动文物点。据寺庙宣传栏介绍,明嘉靖元年(1522年),民安里十一都湖头、宋坂、顶曾、下曾、溪尾、宋厝、造店、后山、上吴、东浦、金沙等十一社乡绅集资在后山岩原玄天上帝宫遗址上修建清水祖师庙,奉祀大祖师、二祖师、三祖师,主祀二祖师,配祀玄天上帝。现后山岩分炉遍及海内外达一百多座。


在宣传栏中,我意外发现一段重要的文字:“后山岩隔溪与狮山对峙,古谶语云:‘狮象把水口,文章高北斗’,岩寺背负天宝山,面襟鸿渐山,隔海与金门相望。因山形地势状若大象,被誉为‘象穴’宝地。庙前九溪清泉一泓,四时不涸,便是清泉岩命名的由来。”从这句话看,后山岩显然就是象山。


我曾经认真阅读过《马巷厅志》山川篇,知道翔安有一座普陀山,现名西岩山,山上有座普陀岩,关于普陀山厅志山川篇有罗列,且注明“与金山相连,上有清水岩”。奇怪的是,后山岩与普陀岩相似,却没有任何关于后山、象山的记录。天宝山显然就是后山,但文献中也没有记载。


回家后,我重新打开《马巷厅志》。在厅志中,确实没有罗列象山的山名,但在关于登连山的介绍中,却涉及到了象山。


“登连山:在民安十一都,为诸都溪流锁钥。其形如狮,与崐岭、象山隔溪对峙。旧谶语云:‘狮象把水口,文章高北斗’。山之西麓为浯屿通衢,坑道险阻,古安林廷杰造石桥以济行人。”


原来,登连山就是狮山。


那“崐岭”与“象山”之间,又是什么关系呢?在《马巷厅志》、《大同志》罗列的山名中,我又找到了崐岭山的介绍。


《马巷厅志》:“崐岭山:在民安八都,自东大帽山迤逦至此,平地突起,高厚如象形。”


《大同志》:“昆岭山:自东大帽山,至此平地突起,高厚如象形。二溪夹流,会合入海,名莲溪。”


原来,崐岭山就是象山。(范围较广,象山为突起处)


象山,被称为象穴,其实就是自东大帽山迤逦至此”的崐岭最高峰,山峰的特点是平地突起且高厚如象形,很可能正是因为这样,曾有过厚山之称。后山的“后”,或源于“厚”。


也就是说,《马巷厅志》山川篇实有狮山与象山,只不过表述着较为含蓄,用了其它的名称。


象山,我们已经知道在哪里。那狮山(也就是登连山)呢?我怀疑正就是溪对面的吕塘与西林之间的那座小山。为此我请教了吕塘的洪神扶先生。洪神扶先生告诉我,那座山正是狮山,而西林原意为狮林。我在董水的望洋阡见过狮山的字眼,如果望洋阡附近的山也是狮山,那这座狮山可能还不只是一座小山头,而是一座连绵的山,具体情形只有进一步了解才能获悉。


至此,我们终于知道了翔安古谶语“狮象把水口,文章高北斗”中,狮山与象山究竟在哪?













 LOOKERS 鹭客社  守望共同的尘世故乡

欢迎关注鹭客社,投稿联系微信号:DONGE110

本篇图文均为原创,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欢迎转发、群发给你的朋友,欢迎分享到朋友圈。但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撰写论文等任何使用。如需转载,请通过公众号后台申请。




鹭客社
鹭客社(LOOKERS)人文公众号秉承“守望乡土、再造人文”的使命,以厦门为轴心,以公益为宗旨,以自然和人文为契入点,首倡“鹭客·LOOKER”,也就是“乡土守望者”的新生活方式与新生存理念,打造众生兼爱的尘世故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