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大型食药用菌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及生物活性物质,部分成分已证实具有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显著影响相关代谢指标及良好降血脂等功效。由于高血脂是一种常见的现代富贵病,降低血脂领域的研究备受关注。近年来有关大型食药用菌的降血脂功能取得了一定的研究进展,但还未见相关综述分析报道。
本文归纳概括了近年来大型食药用菌降血脂的研究进展。其中包括列举了大型降脂食药用菌的种类、概述了大型食药用菌降脂活性物质的来源、阐明归纳了大型食药用菌中的主要具有降血脂功能的活性组分,最后分析讨论了大型食药用菌降脂功能的可能机理。本综述分析认为这些研究成果将为开发大型食药用菌用于防治高脂血症等疾病的资源材料提供理论依据。
高脂血症是一种脂质代谢异常或紊乱的疾病,具体表现为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血脂成分的浓度超标。高血脂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因素,会增加心血管疾病、中枢神经系统等疾病的风险(Shepardson et al. 2011)。因此,开发安全有效的降血脂药物具有重要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研究热点。
降血脂药物又称血脂调节药,是一类可以降低过高的血清TC或TG和(或)升高过低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以改善血脂状况的药物。目前,临床他汀类、贝特类、烟酸类等化学类降脂药物为人类健康作出了重要贡献,但仍具有诱发胰腺和肝功能障碍、多发性神经病等不良副作用的风险(Jeppesen et al. 1999;Hodel 2002;Omar & Wilson 2002;Moosmann & Behl 2004)。因此,人们日益关注开发风险相对较小的新型药物,尤其是利用天然食源性的生物活性物质如一些大型食药用菌材料来源的有效成分干预和防治代谢性疾病。
我国大型食药用菌的历史文化悠久,资源丰富多样(Wu et al. 2019)。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更多种类的大型食药用菌被证实具有治疗高脂血症的功效。大量药用真菌具有药食同源的特性,在作为食物食用的同时可以实现调节血脂的功能(滕李铭等2021)。此外,从大型药用真菌中开发的降血脂药物具备药源广泛、疗效明确、降脂作用温和以及毒副作用较小等优势(Wu et al. 2019)。因此,大型食药用菌成为寻找和开发天然降脂药物或食物的重要资源,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和研究(戴玉成2022)。
1 降脂大型食药用菌的种类
目前已报道的降脂大型食药用菌主要是担子菌门蘑菇纲,主要涉及蘑菇目、木耳目、锈革孔菌目、多孔菌目等。具体降脂大型食药用菌的分类见表1 (Dai & Yang 2008;Dai et al. 2010;Dai & Li 2011;Dai et al. 2013;Dai et al. 2021)。主要包括双孢蘑菇(Li et al. 2019)、巴氏蘑菇(Li et al. 2020;李晓等 2021)、荷叶离伞菌(Xu et al. 2023)、荷叶离褶伞(孙思燕等 2020;Zhang et al. 2022)、尖盾白蚁伞(Liu et al. 2022)、美味扇菇(Nagao et al.2010)、香菇(Xue et al. 2020),蜜环菌(Chen et al. 2019)、金针菇(刘学成等 2021;Yang et al.2021)、金顶侧耳(文丁苑等 2023),刺芹侧耳(魏华等 2018)、阿魏侧耳(Alam et al. 2011;Jo et al.2019)、糙皮侧耳(Caz et al.2015;Dong et al.2019)、草菇(张芳艺等 2024),滑子蘑(Zheng et al. 2014)、毛木耳(Li et al. 2022)、黑木耳(Xiao et al.2021)、斜生纤孔菌(Lu et al.2021)、鲍姆桑黄(罗建光和曾晓雄 2014)、火木层孔菌(Dong et al. 2016)、茯苓(Chen et al. 2019;韦伟等 2023)、灰树花(杨庆伟等 2014)、牛樟芝(Lin et al. 2019)、云芝栓孔菌(Huang et al. 2020)、灵芝(Guo et al.2018)、菌核韧伞(Wang et al. 2022;张书会等 2022)、东方栓孔菌(周凌云等 2020)、猴头菌(Wang et al. 2019)、羊肚菌(李井雷等 2020)、冬虫夏草(Li et al.2020),蛹虫草(Wu et al. 2024)。
上述大型食药用菌因其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和丰富的营养成分而广受关注,本文主要探究其潜在的健康益处,特别是降低血脂的功效。这些大型食药用菌含有多糖类物质,研究已证实其具有降低血脂水平的作用。此外,部分大型食药用菌还含有三萜类化合物等其他生物活性成分
2 大型食药用菌降脂活性物质的来源
2.1 大型食药用菌子实体
研究表明,直接食用未处理大型食药用菌能够产生降血脂效果。Yu et al. (2016)研究发现,含10%香菇的饲料可以使实验组大鼠比正常组大鼠显著降低3%–27%的血清TC,显著降低55%的血清TG。Bobek et al. (1998)通过给大鼠喂食1.5%胆固醇饲料诱导高脂模型,相对于高脂饲料实验组,添加5%糙皮侧耳的高脂饲料实验组的大鼠体内血清和肝脏中胆固醇含量分别降低45%和15%。Jeong et al. (2010)喂食高胆固醇血症大鼠双孢蘑菇粉(200 mg/kg体重),持续3周,大鼠血浆TC、TG和LDL-C显著减少,HDL-C显著增加。喂食含5%金顶侧耳、阿魏侧耳子实体可使高脂血症大鼠降低血浆TC、TG、LDL-C、磷脂,苏木精-伊红和油红O染色的肝细胞组织学研究表明,两菌在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同时,还减少了主动脉和冠状动脉的动脉粥样硬化病变(Alam et al.2011)。
2.2 固体菌丝发酵物及其提取物
Rubel et al.(2011)将灵芝通过菌丝体固体发酵后,将其干燥粉碎添加至饲料中,研究其降脂功能。小鼠正常组喂食基础饲料,高脂组喂食添加含5%猪油的基础饲料,实验组喂食添加含5%猪油和10%、50%、85%灵芝菌丝体固体发酵物的基础饲料。结果显示,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体重下降,显著降低血脂TG、LDL-C,增加HDL-C。魏华等(2018)通过固体发酵并提取出刺芹侧耳菌丝体多糖,运用斑马鱼幼鱼及成鱼高脂动物模型进行实验验证。研究结果显示,浓度为400 μg/mL的刺芹侧耳菌丝体固体发酵多糖不仅能显著抑制高脂饮食导致的斑马鱼幼鱼体内脂质堆积,同时也能有效抑制高脂饮食条件下斑马鱼成鱼肝脏与肠道组织内的脂质堆积。
2.3 菌丝体和发酵液
研究表明经液体发酵获得的香菇、蛹虫草、白灵菇等菌丝体具有降血脂功效,可能与其含有多糖、多肽等降脂功能成分有关。朴美子等(2016)研究发现,通过液体发酵获得的蛹虫草菌丝体能明显降低高脂饮食小鼠的血清TC、TG、LDL-C和血液、肝脂质过氧化水平、升高血液中HDL-C水平,增加抗氧化酶的活性。袁德云(2003)通过药理实验发现,一定剂量的灰树花发酵液及其胞内多糖纯化物具有较显著的调节血脂代谢的作用;灰树花发酵液在80–160 mg/(kg·d)剂量范围内具有一定的调节血脂作用。
2.4 食药用菌水提物
大量大型食药用菌水提物已被证实具有降血脂功效。钟静等(2022)研究发现,毛木耳、晚生扇菇、牛樟芝等多种蕈菌的水提物均具有显著降低血清、肝细胞内脂质含量的作用,喂食大型食药用菌水提物的小鼠细胞内脂质空泡含量明显减少、脂肪酸含量下降,其中晚生扇菇的水溶性提取物主要通过降低合成脂肪酸相关酶的活性、减少脂质的产生,达到降低血脂的效果。Choi et al. (2017)研究发现,在高脂/高胆固醇诱导的高脂血症大鼠模型中,阿魏侧耳子实体的水提取物使血清TG、LDL-C、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显著降低,并显著升高HDL-C水平。金顶侧耳水提物在800周内能够显著降低高脂小鼠的体重增加、脂肪堆积和食物摄入量,还降低了血清TG、TC和LDL-C、天冬氨酸转氨酶活、非酯化脂肪酸和肌酐,有助于血脂的降低(Sheng et al. 2019)。
2.5 食药用菌有机溶剂提取物
Inafuku et al. (2012)给小鼠喂食晚生扇菇的乙醇提取物,小鼠肝脏TG含量、微小肝细胞和脂肪酸合成关键酶活力均比正常组小鼠显著降低。Hu et al. (2006)研究表明,金顶侧耳的乙酸乙酯提取物和甲醇提取物具有降血脂和抗氧化作用。Guo et al.(2018)研究表明,灵芝的乙醇提取物富含灵芝酸,动物实验结果表明,口服灵芝乙醇提取物可显著缓解血脂异常,降低TG、TC和LDL-C水平,抑制肝脂质积累和脂肪变性。Ye et al. (2022)研究发现,在桦褐孔菌的甲醇提取物干预下,小鼠表现出更高的HDL-C和更低的LDL-C、TC和TG水平,具有显著的降脂效果。Berger et al.(2004)研究表明,有机提取物含氧羊毛甾醇衍生物可以抑制肝细胞胆固醇合成。
3 大型食药用菌中的降脂活性组分
3.1 多糖
多糖是一类广泛存在于植物细胞壁、动物细胞膜和微生物细胞壁的生物大分子。天然来源的多糖(polysaccharides)具有抗肿瘤、调节免疫、抗氧化、降血糖、降血脂等多种生物活性,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李玉和包海鹰 2020)。大型食药用菌多糖的生物活性往往与其分子量、单糖组成、糖苷键链接方式及位置、单糖排序、构象、序列长度、溶解度和流变性能等理化性质和结构特征有关。研究表明,双孢蘑菇中的β-葡聚糖(β-glucan)具有多重降血脂的功效。在消化过程中,β-葡聚糖可捕获甘油三酯和胆固醇,防止其被吸收;还可通过影响脂肪形成的主要转录因子的表达、促进脂肪液滴的自噬作用进一步降低脂肪的生成(Li et al. 2019)。Caz et al. (2015)把糙皮侧耳膳食β-glucan用于小鼠模型,发现糙皮侧耳β-葡聚糖可能有助于减少肝脏TG的积累,认为其在肝脏中诱导了类似于降TC药物的分子反应。Xue et al.(2020)研究发现,香菇中提取的高通量可溶性多糖主要结构为(1→2,4)-连接的β-D-阿拉伯吡喃糖基、(1→3)-连接的α-L-鼠李糖基、(1→4)-连接的β-D-吡喃木糖基、(1→6)-连接和(1→4)-连接的β-D-吡喃葡萄糖基组成,以β-D-吡喃半乳糖基和α-D-吡喃甘露糖基为末端单元,其对HepG2细胞脂质积累具有有效的抑制作用。
3.2 三萜类化合物
食药用菌中的三萜类化合物具有降血脂活性,研究食药用菌中三萜类化合物降血脂的作用机制,发现它们主要通过抑制肝脏HMG-CoA还原酶活性、促进LDL-C受体的表达等途径降低血脂。Chen et al. (2019)研究表明,茯苓三萜干预后,血清中TC、LDL-C和TG水平均显著降低,HDL-C显著升高,表明茯苓皮总三萜物质在体内具有明显的降血脂作用。在一定范围内,总三萜的质量浓度越大,结合胆酸盐的能力越强,例如,桑树桑黄在质量浓度为80 mg/mL时,结合胆酸盐的量最大(何策等 2021)。Wang et al. (2022)研究表明,菌核侧耳总三萜减少了高脂饮食诱导的斑马鱼脂质积累,降脂作用与剂量呈相关性。Guo et al. (2018)研究发现,灵芝三萜类化合物具有改善脂质代谢紊乱的潜力,表明其是治疗或预防高脂血症潜在的新型功能性食品。Lin et al. (2019)研究发现,用牛樟芝三萜类化合物治疗有利于减轻肝脏TG的积累。
3.3 其他活性组分
除以上常见的降脂物质外,还存在以下独特的物质。科学家在草菇和乳菇中提取分离出烟酸,烟酸作为降脂药物具有超出其作为维生素的作用。目前,烟酸已经作为一种独特的降血脂剂,用于调节在动脉粥样硬化疾病中血脂和脂蛋白的代谢异常(刘学铭等 2011)。Guo et al.(2010)发现,虫草中提取的虫草素能够抑制HepG2细胞脂肪生成,每天服用虫草素能够显著抑制脂肪含量的增加及相关的血脂代谢症状,显著改善患者的高血脂症状。Gong et al.(2021)发现虫草素给药后,减轻了高脂小鼠的体重及脂肪和肝脏的重量,虫草素通过减少组织病理学的改变和降低血清谷丙转氨酶(AST)、谷草转氨酶(ALT)、TG、TC、LDL-C水平和增加HDL-C水平来缓解肝损伤,虫草素作为脂肪肝病防治的潜在治疗药物,与其对脂质代谢和炎症反应的影响密切相关。研究证明,香菇嘌呤也可改善高胆固醇血症小鼠血清的总胆固醇(T-CHO)、LDL和TG水平(姚芬等 2023)。
4 大型食药用菌降脂功能的机理
当前关于药用真菌药理机制的研究已取得一定进展,但仍需进一步深入。大型食药用菌降脂作用机制较为复杂,不同有效成分具有各自独特的作用机制,且往往相互协作,共同发挥综合效果。以下是几种可能的作用机理:
4.1 抑制外源脂质吸收
大型食药用菌可以通过抑制外源脂质(主要指胆固醇)的吸收产生降血脂效果。羊毛甾醇是哺乳动物胆固醇生物合成途径的中间产物,而灵芝氧化三萜具有与羊毛甾醇相似的化学结构,通过竞争可以抑制胃肠道中胆固醇的吸收。黄尚林(2021)发现,黑木耳降脂多糖能有效促进组织和细胞内胆固醇的清除,维持细胞内胆固醇的稳定,同时抑制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 (HMG-CoA)还原酶的生成,降低TC的内源性合成,从而降低血清TC水平。此外,金针菇多糖可以螯合TC,降低肠道中或肝循环中的TC吸收(刘学成等 2021)。魏华等(2018)研究表明,杏鲍菇多糖降脂效果显著,其在细胞和小鼠模型中均可降低脂肪含量,其作用机理也与抑制外源脂质的吸收有关。
4.2 抑制内源脂质合成
与外源脂质不同,内源性脂质主要来源于体内脂质的合成和释放。因此,影响脂质合成的任一环节的化合物往往都有可能抑制脂质合成。灵芝三萜可以抑制脂肪酸生物合成酶的表达,进而抑制脂肪酸的生物合成,从而减少饮食诱导的肥胖大鼠中脂肪酸和胆固醇内源性合成(Guo et al. 2018)。黑木耳降脂多糖可通过增强激素敏感性甘油三酯脂肪酶(HSL酶)的活性加速脂肪分解,降低血液胰岛素水平,进而抑制脂肪的合成,从而降低TG水平,达到降脂的作用(刘荣等 2017)。
4.3 影响脂质分布、运输和排泄
脂质可通过体内脂蛋白的形式运输和排泄,起到降低血脂的功效。已有研究表明,冬虫夏草、灵芝、牛肝菌均能显著增加HDL-C和巨噬细胞表面受体结合LDL受体数量,提高乙酰LDL结合、迁移和降解能力(杨建鑫和李向阳 2019;LiF et al. 2020)。
4.4 调节脂质代谢
多种食药用真菌可通过调节脂蛋白脂酶或脂解酶的酶活性进而降低血脂水平。灵芝多糖可增强脂蛋白脂肪酶的活性,促进乳糜微粒中甘油三酯分解为脂肪酸,脂肪酸再被氧化利用,降低血脂水平(罗建光和曾晓雄 2014)。香菇可使大鼠高脂模型中的丙氨酸转氨酶和天冬氨酸转氨酶(肝损伤标志物)降低至正常水平,进而抑制脂肪酸的氧化(Spim et al. 2017)。香菇多糖可以显著提升高脂血症大鼠的LCAT和LPL酶活性,促进HDL-C的生成。这有助于将外周组织中的游离胆固醇转移到肝脏中,并加速胆固醇转化为胆固醇酯。通过提高LPL活性,香菇多糖还能催化TG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同时促进HDL3-C转化为HDL2-C,实现胆固醇的逆向转运和代谢,从而降低血清TC水平(王慧铭等 2005)。
4.5 减少脂质积累
减少脂质积累是一种重要的降脂作用机理。灰树花菌丝体多糖在中、高剂量下给药均具有较显著的调节小鼠血脂代谢功效。灰树花菌丝体多糖能使肝内酮体和肝外组织所能利用的限度达到平衡,降低血脂在血液中的堆积,最终产生降血脂效果(杨庆伟等 2014)。刘肖肖(2020)的研究表明,金针菇子实体多糖可通过类似的作用机制降低血脂,在斑马鱼高脂模型中,金针菇子实体多糖通过抑制由Ox-LDL诱导的巨噬细胞RAW264.7脂滴形成,有效地降低了脂质堆积程度。
4.6 调节肠道菌群结构
大型食药用菌的降血脂活性物质可以通过调节肠道菌群结构降低血脂。韦伟等(2023)研究结果表明,茯苓多糖可通过增加营养性肥胖大鼠的肠道菌群多样性,改善肠道菌群结构,降低血脂和脂肪堆积,从而减轻肥胖大鼠体重。黑木耳多糖对肝脏代谢具有促进作用。张廷婷等(2021)通过肠道菌群高通量测序分析,证明黑木耳多糖能增加高脂饮食大鼠的肠道菌群多样性,并导致肠道菌群结构发生变化。黑木耳多糖的干预使大鼠粪便菌群中非消化糖杆菌属或紫红球菌科的丰度提高,缓解了高脂饮食引起的肝炎及其他疾病;同时,下调了普雷沃菌属以减轻高脂饮食带来的炎症。此外,黑木耳多糖可能通过上调副拟杆菌属和拟杆菌属等的丰度,进而产生有益于机体的短链脂肪酸,促进血脂代谢,预防高脂血症。因此,黑木耳多糖通过调节肠道菌群结构、增加短链脂肪酸含量,并进一步改善高脂饮食大鼠的肝脏功能等途径,发挥降血脂作用。
5 展望
大型食药用菌作为一种富含代表性营养成分和多种生物活性化合物的功能性食品,其在降低血脂方面的研究已取得显著成果。然而,其相关领域仍存在诸多挑战,亟待深入探索。当前对大型食药用菌降脂作用的研究尚存在一些不足,如作用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活性成分的提取与纯化技术待优化,以及长期摄入对人体健康影响的研究不足等。在进一步研究大型食药用菌降脂活性成分方面,有必要探讨其生物合成途径、作用机制,以及筛选和优化最佳活性成分等。同时,在将这些大型食药用菌开发为药物或功能性食品时,需关注其稳定性、生物利用度以及长期摄入的安全性。通过进一步的临床试验和研究有助于证明大型食药用菌的降血脂效果,并确定其在高脂血症预防和治疗中的潜在应用价值。
未来研究应持续探索不同大型食药用菌的降脂成分及其作用机制,优化提取工艺以提高活性成分的纯度和稳定性。此外,鉴定其中的新型生物活性化合物,开展更多临床研究以评估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将为大型食药用菌在高脂血症防治中的科学应用提供有力支持。
Shen RM, Lu JY, Zhang Y, Wei H, Lu L, 2024. Hypolipidemic functions of edible and medicinal mushrooms: a review. Mycosystema, 43(8): 240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