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防线:全方位解析结核感染控制措施

文摘   2025-02-06 18:24   浙江  



结核病,这个古老而又顽固的传染病,一直以来都对人类健康构成着威胁。在结核病的防控工作中,感染控制措施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它就像一道道坚固的防线,从不同层面阻止结核分枝杆菌的传播,保护着公众的健康。下面,我们将深入了解结核感染控制的各类措施。

1. 行政控制:构建有序的防控体系
行政控制措施是结核感染控制的基础框架,它通过制定一系列规则和流程,确保防控工作的有序开展。

- 医疗机构诊疗流程优化: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要精心规划合理的诊疗流程。严格执行门诊预检分诊制度,就如同在医院的入口处设立了一道“关卡”。通过这个制度,能够快速识别出不同类型的患者,让肺结核可疑症状者和肺结核患者与其他普通患者在就诊路径上分开。这样做的目的是避免结核菌在患者之间传播。例如,让肺结核可疑症状者和肺结核患者在相对独立且通风良好的候诊区候诊,能减少他们与其他患者的接触机会,降低感染风险。保证就诊者在结核病诊室单独就诊,以及在室外或通风良好处留痰,这些细节都有助于防止结核菌在室内空气中传播。
- 住院患者分区管理:对于需住院治疗的结核病患者,按不同类型分区管理十分关键。传染性结核病患者安置在隔离病区或单独的病房,这是防止结核菌扩散的重要手段。隔离病区就像是一个“隔离带”,将传染性患者与其他患者隔离开来,避免结核菌在医院内大面积传播,保障其他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
- 实验室管理规范: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的结核病实验室,按照保证生物安全的原则,建立健全实验室管理制度,并严格按照实验标准操作程序进行操作。实验室是结核菌检测和研究的重要场所,如果管理不善,结核菌很容易从实验室泄漏出去,造成严重后果。规范的管理制度和操作程序,能有效降低这种风险,确保实验室成为安全的“检测阵地”。
- 基层机构交叉感染防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结核感染控制中也起着重要作用。其肺结核患者督导服药室应与其它科室分开,督导患者服药时间应尽量与其他患者就诊时间分开,减少结核病患者与其他患者的时间交叉和路径交叉。这样可以避免结核菌在基层医疗机构内传播,保护前来就诊的普通患者。

2. 环境控制:打造安全的就医环境
环境控制措施旨在通过优化医疗机构的环境,减少结核菌在空气中的浓度,降低传播风险。

- 风险区域划分与管理: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需进行结核感染风险区域划分并严格区域管理。高风险区域应相对集中,处于整个建筑群的下风向并通风良好。将高风险区域设置在下风向,是因为如果结核菌从这些区域泄漏出去,会随着风向被带到远离其他区域的地方,减少对其他区域的影响。通风良好则能及时将含有结核菌的空气排出室外,降低室内结核菌的浓度。
- 通风与空气消毒:采用适宜的通风方法使室内的每小时换气次数不少于12次,并使医务人员处于上风向。充足的换气次数能不断更新室内空气,将含有结核菌的空气排出,降低感染风险。让医务人员处于上风向,能最大程度保护他们免受结核菌的侵害。在采用紫外线照射进行空气消毒时,其安装高度和数量、辐照强度均应满足要求,并规范使用和维护。紫外线能有效杀灭空气中的结核菌,但只有在安装和使用都符合标准的情况下,才能发挥其最大功效。
- 基层机构环境保障: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可疑者就诊和检查、进行患者管理时,需保证不同区域的布局合理、通风良好。合理的布局能减少人员的交叉流动,通风良好则能保持空气清新,降低结核菌传播的可能性,为患者和医务人员提供一个安全的就医环境。

3. 个人防护:为健康增添一层“保护膜”
个人防护措施是结核感染控制的最后一道防线,通过保护个人,防止结核菌的侵入。

- 患者与医务人员防护:医疗机构要为肺结核可疑症状者和肺结核患者提供医用外科口罩并要求其佩戴,这能有效阻挡患者呼出的含有结核菌的飞沫,减少传播。与其接触的医务人员在进行适合性检测的基础上佩戴适合的医用防护口罩。适合性检测能确保医务人员佩戴的口罩大小合适、贴合面部,起到良好的防护作用。在进入支气管镜检查室、结核病实验室、耐药肺结核病房等环境时,需根据操作的不同危险级别或生物安全水平使用相应防护用品。这些特殊环境中结核菌的浓度可能较高,危险级别不同,所以需要更有针对性的防护措施。
- 访视人员防护:在对肺结核患者进行访视、督导服药时,访视者需佩戴适合的医用防护口罩。访视者与患者接触密切,佩戴防护口罩能有效保护自己免受结核菌感染,确保访视工作的安全进行。

结核感染控制措施是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体系,行政控制、环境控制和个人防护措施相互配合,缺一不可。只有严格落实这些措施,才能有效降低结核分枝杆菌的传播风险,保护公众的健康,为结核病的防控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慢性病科学预防
本公众号专注哮喘、慢阻肺、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痛风、偏头痛、肺结核、支气管扩张、肺癌、支扩等慢性病的预防,并科普营养学知识、运动知识、减肥知识等,全面打造受众整体健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