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忽视!这些习惯正悄悄伤害你的肾脏

文摘   2025-02-07 09:15   浙江  



肾脏,作为人体重要的排泄和代谢器官,默默承担着过滤血液、排出废物、调节水电解质平衡等关键任务,对维持身体健康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在日常生活中,一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习惯,却可能在不知不觉中对肾脏造成严重的损害。了解这些不良习惯,及时调整生活方式,是守护肾脏健康的关键。

一、药物使用不当:肾脏的“隐形杀手”

抗感染药物: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某些头孢菌素类和万古霉素等抗感染药物,在治疗疾病的同时,也可能给肾脏带来负担。这些药物进入人体后,大部分需要通过肾脏排泄,若使用不当,如剂量过大、疗程过长,就可能对肾脏细胞产生毒性作用,影响肾脏的正常功能,严重时甚至会引发急性肾损伤。比如,氨基糖苷类药物可能会损害肾小管上皮细胞,导致肾小管功能障碍。

解热镇痛类药物:吲哚美辛、对乙酰氨基酚、双氯芬酸钠、布洛芬等解热镇痛类药物,能有效缓解疼痛和发热症状。但常有人为了快速缓解病痛,大剂量服用或同时服用几种止痛药,这是非常危险的行为。这些药物在体内代谢时,会产生一些对肾脏有害的物质,大量使用会增加肾脏的代谢负担,引发急性肾损伤。例如,长期大量服用对乙酰氨基酚,可能会导致肾脏的氧化应激损伤,影响肾脏的正常代谢和排泄功能。

抗肿瘤药物:顺铂、吉西他滨、甲氨蝶呤、长春新碱等抗肿瘤药物,在杀死或抑制肿瘤细胞的过程中,也会对人体的肝肾等脏器产生毒性作用。它们会干扰肾脏细胞的正常代谢和功能,影响肾脏的排泄和调节能力,导致肾脏损伤。比如,顺铂可能会引起肾小管坏死,严重影响肾脏的滤过和重吸收功能。

二、不良饮食与生活习惯:肾脏健康的“绊脚石”

爱喝奶茶:奶茶,凭借其香甜的口感,深受大众喜爱。但长期大量饮用奶茶,对肾脏健康危害不小。奶茶中的糖分含量往往较高,长期摄入高糖食物,会使血糖升高,增加患结石的风险。奶茶中的咖啡因具有利尿、兴奋作用,会引起血压改变,给肾脏带来额外的压力。偶尔喝一杯奶茶并无大碍,但如果长期或每天饮用,肾脏就会不堪重负。例如,长期高糖饮食会导致尿液中钙离子浓度升高,增加结石形成的几率,而咖啡因引起的血压波动,会影响肾脏的血液灌注,损害肾脏功能。

经常憋尿: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因为各种原因经常憋尿,如开会、观影、开车时不方便上厕所。但憋尿是个非常不好的习惯,尿液在膀胱内长时间停留,会滋生大量细菌,这些细菌可能会反流至输尿管、肾脏,引发泌尿系统感染,给肾脏带来额外负担。尤其是老年人,身体抵抗力相对较弱,即使没有排尿感觉,也应定期排尿,以减少泌尿系统感染的发生,保护肾脏健康。

喝水少:水是生命之源,对肾脏健康同样至关重要。每人每天的饮水量最好在1500毫升到2500毫升之间,具体要根据个人的运动量、天气以及温度等因素进行调整。如果饮水量不足,尿液中的水分会减少,导致尿液高度浓缩,毒素和钙、磷等物质也会相应浓缩,从而增加形成肾结石的风险。比如,在炎热的夏天,人体出汗较多,如果不及时补充水分,尿液就会变得浓稠,更容易形成结石,损害肾脏。

过量服用保健品: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保健品越来越受到关注。但很多人不知道,过量服用保健品也会对肾脏造成损害。通常情况下,正常的饮食已经能够满足我们对营养素和微量元素的基本需求。在选择和服用保健品时,必须清楚了解其功效和主要成分,不要超量服用。过量摄入维生素C和维生素D,可能会增加肾结石的风险。例如,维生素C在体内代谢后会产生草酸盐,过量摄入会使尿液中草酸盐浓度升高,容易形成草酸钙结石。

吃得太咸:“口重一时爽,肾脏受不了!”盐中的钠离子会让肾脏的代谢压力倍增。摄入过多的盐,会导致体内钠离子浓度升高,为了维持体内的电解质平衡,肾脏需要加大工作量来排出多余的钠离子。同时,高盐饮食还容易引起血压升高,而高血压又会进一步损害肾脏的血管和组织,形成恶性循环。建议每天吃盐不超过5克,大约是一个啤酒瓶盖的量,这样才能减轻肾脏的负担,保护肾脏健康。

抽烟:烟草中含有7000多种化学物质,其中很多对肾脏都有害。这些有害物质进入人体后,会随着血液循环到达肾脏,损伤肾小管功能,影响肾脏的正常代谢和排泄。长期吸烟还会导致肾脏血管收缩,减少肾脏的血液供应,严重时甚至会导致肾衰竭。例如,香烟中的尼古丁会使肾脏血管痉挛,降低肾脏的灌注量,影响肾脏的正常功能。

熬夜:一项调查研究发现,相比每晚睡7小时的人群,那些睡眠时间小于6小时的人群,蛋白尿风险明显增加,肾功能下降速度更快。熬夜会打乱人体的生物钟,影响肾脏的正常代谢和修复功能。长期熬夜还会导致身体免疫力下降,容易受到各种疾病的侵袭,进一步损害肾脏健康。比如,熬夜会使身体分泌更多的应激激素,这些激素会影响肾脏的血流动力学,导致肾脏缺血缺氧,损害肾脏细胞。

运动不当:运动对身体健康有益,但不科学、高强度的运动却可能造成肾损伤。剧烈运动后大量出汗、高热脱水,会引起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导致血液重新分配,肾脏血流量下降,最终造成肾缺血缺氧,形成肾脏结构的异常。当休息或者补充水分后恢复肾灌注时,又会出现肾脏“再灌注损伤”。因此,运动应循序渐进,以身体耐受度为限,避免突然剧烈运动。比如,突然进行长时间、高强度的跑步,可能会导致肾脏缺血缺氧,引发运动性急性肾损伤。

肾脏健康与我们的日常生活习惯密切相关。从正确使用药物,到养成健康的饮食和生活习惯,每一个细节都关乎着肾脏的健康。让我们从现在开始,摒弃不良习惯,守护好我们的肾脏,为身体健康打下坚实的基础。

慢性病科学预防
本公众号专注哮喘、慢阻肺、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痛风、偏头痛、肺结核、支气管扩张、肺癌、支扩等慢性病的预防,并科普营养学知识、运动知识、减肥知识等,全面打造受众整体健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