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法国的外交生涯》(连载37)艰苦的牡蛎养殖

文摘   2025-01-15 17:25   天津  

  作者:吴建民

  1939 - 2016 


(向上滑动查看更多)

1959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法语系;1965年到1971年曾为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担任过法语翻译;1971年成为中国驻联合国首批代表团工作人员。

在50多年的外交生涯中,历任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参赞,中国驻比利时使馆、驻欧共体使团政务参赞,外交部新闻司司长及发言人,中国驻荷兰大使,中国常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和瑞士其他国际组织代表、大使,中国驻法国大使,外交学院院长,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常务副会长,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国际展览局主席等职。


音频

正文

法国大菜中,牡蛎是一道名贵的菜,尤其是生牡蛎。法国人很爱吃生牡蛎,不仅因为它鲜美,而且因为它有很高的营养价值。生牡蛎有两种不同的吃法,一种是吃原汁原味的牡蛎,或只挤一些鲜柠檬汁在上面,去腥;另一种是蘸蛋黄酱或醋拌佐料吃。法国人认为,吃原汁原味的牡蛎才是“行家”。

中国读者熟悉的法国作家巴尔扎克对生牡蛎有惊人的胃口。巴尔扎克的生活习惯与众不同,他自己描述的作息时间是这样的:“我每天午夜起床,工作到上午8点,花一刻钟的时间吃早餐,然后工作到下午5点,吃晚饭,睡觉。”

他开始一天的工作后,除了喝咖啡,什么也不吃,一天的工作结束后才大吃一顿。他的胃口大得惊人:一顿可吃60只生牡蛎、3只鸡。怪不得他长相肥胖,与我们想象的儒雅书生形象相去甚远。“人不可貌相”,巴尔扎克的作品举世闻名,是美的。

据说,公元4世纪,罗马人把牡蛎引入阿尔卑斯山以北地区。长期以来,牡蛎是野生的,产量小且不稳定。直至19世纪中期,拿破仑三世御赐一块海域,阿加松人才开始人工养殖牡蛎。阿加松地处海湾口,自然条件适合养殖牡蛎,因此牡蛎养殖业得到了发展。现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已有400家牡蛎养殖专业户,雇用了1000多人,牡蛎年产量达10000-13000吨,价值1.5亿法郎。他们还向法国其他养殖场提供牡蛎幼苗。

在法国资深参议员瓦拉德的亲自安排下,我们参观了阿加松牡蛎养殖场。

法国农业界有一种说法:“在农林牧渔各种行业中,牡蛎养殖是最艰苦的行业。”如果不是我们亲眼看到,也许不一定会相信呢。

接待我们的是阿加松牡蛎养殖者协会主席。这是一位高大壮实的汉子,长着一张饱经风霜的脸,黝黑油光;两只手又粗又大,能扳倒一棵大树。跟世界上所有的农民一样,他说话爽快,待人热情、豪爽。

协会主席带我们坐上了一艘小船,在海湾中游览。这一带的海面风平浪静。尽管是7月的盛夏天气,习习海风吹来,还有些凉意。浅海中,是大片大片的牡蛎田。

主席告诉我们,牡蛎是很“娇气”的动物,它要求生长的水域水质干净,没有污染。一只牡蛎平均一小时要吸吐1-7公升的水(视品种而异),从水中吸收养分和氧气。如果水污染了,毒素就会留在牡蛎体内,人就不能食用。水的含盐量最好是25%-30%,太高,牡蛎易长寄生虫,影响产量;太低,不易存活。所以最好在河流的入海口养殖牡蛎,阿加松正好在莱尔河入海口,有大量的淡水冲淡海水的含盐量。

牡蛎养殖有一段痛苦的历史,一个半世纪以来,阿加松的牡蛎养殖经历了许多危机。每十万个牡蛎幼虫,只有一个能存活,多数被水冲走或被螃蟹吞食。从幼虫长成可上市的牡蛎,需要三年的时间。在此期间,存活的牡蛎幼虫还要经受暴风雨、海域污染等各种危险,常常“全军覆没”。这时,牡蛎养殖户只能“望洋兴叹”了。

现在,这样的灾难发生得少了。法国人对环境保护非常重视。流入阿加松海湾的莱尔河上游是森林和农田,使用化肥和农药比较谨慎,所以水质基本能保证。但牡蛎养殖者们不敢掉以轻心,他们自愿组织起来,成立牡蛎养殖者协会,与环保部门合作,在养殖场设立水质化验中心,天天取水化验。

贝壳类动物在水中是静止不动的,水污染对它们的危害最大。而鱼类则不然,鱼发现水中有怪味,就会很快离开,另找清洁食源。一旦化验出水有问题,所有的牡蛎都必须立即销毁,不能让它们流入市场、危害人民的健康。这也是牡蛎养殖者协会的一项职责。

销毁牡蛎的事发生过几次,尽管政府给予补偿,但经济上的损失仍很大。“但是,信誉最重要。”牡蛎养殖协会主席说,“如果消费者怀疑牡蛎有问题,都不吃牡蛎了,那我们就会全部失业。”近期经济利益和长远利益孰重孰轻,牡蛎养殖者心里最明白。

上岸后,协会主席请我们到他的饭店品尝生牡蛎。饭店坐落在空旷的田野边,周围是牡蛎养殖者使用的各种工具、绳索等。养殖者们住在简易的平房里。协会主席的饭店不大,除了酒台外,也只有不到十张小桌子。饭店的陈设很简单,桌布是浅蓝色的,干净,悦目。墙上挂的是渔船上使用的工具,作为装饰,十分别致。

还不到吃饭的时间,我们站在酒台前,女主人给每人倒了香槟酒,并端来两大盘新鲜牡蛎。我们尝了几只,牡蛎又大又肥,放在嘴里滑溜溜的,有一种特殊的鲜味。这是我们到法国后吃到的最好的牡蛎。为生产这样的“精品”,牡蛎养殖者们付出了多少心血!



- 未完待续 -


出处 | 《在法国的外交生涯》 (2010年出版)

作者 | 吴建民 施燕华

图片 | 网络

编辑 | 走近外交  小慧



Contributions Wanted


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

咨询电话:

13901290192

投稿邮箱:

info@wujianminfoundation.org





推荐阅读 /


前言

1

离日内瓦赴法赴巴黎履新

2

递交国书的小插曲

3

向希拉克总统递交国书

4

罗伯尔

5

新年团拜

6

希拉克总统参观现代中国书法展

7

乔治五世大街11号

8

我的“施政纲领”

9

摩纳哥之行

10

里昂“历险”记

11

访问希拉克的故乡科雷兹省

12

初探希拉克的私宅碧蒂城堡

13

用画笔说话的人(上)

14

用画笔说话的人(下)

15

在羁绊中成长的印象派绘画

16

一位与大自然为伴的老人

17

法国国庆阅兵式

18

伟人巴斯德

19

参观干邑的故乡

20

出席希拉克总统的晚宴

21

凡尔登的忧思

22

我当“火枪手”

23

近观希拉克私宅碧蒂城堡

24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记江主席访问法国(上)

25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记江主席访问法国(下)

26

中华文化的魅力

27

修复文物

28

千禧年的遗憾

29

他从蒙塔纪走来

30

法国农民的生活

31

直爽的农会主席吕克

32

戴高乐的柔与刚

33

神奇的“鼻子”

34

酒与佳肴的“婚配”

35

波尔多的“登基”活动

36

快乐的酒农合唱队


关注我们 /



“走近外交”订阅号

带您揭开大国外交神秘面纱



“吴建民基金会”服务号

扶贫济困 助学育人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走近外交”bilibili

走近真实的外交故事和外交人物



走近外交
展现最真实的外交故事和外交人物,以及不定期开展的外交小课堂、参与外交实践的活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