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产学携手通途拓,教企齐心伟业兴。”
产教融合是高校服务国家战略、实现卓越工程师自主培养和解决“卡脖子”问题的重要途径。这一概念大约经历了校企合作——产学合作——产学研协同——产教融合几个演变阶段,且参与主体类型不断增加,高校的产教融合涉及企业、大学、政府、行业组织和科研院所等多种组织,具有创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科研成果转化、创新创业、产业培育等多重职能。
为探究高校在产教融合中发挥的作用,探究高校与企业建立有机耦合、利益共享的新模式、新制度与新机制,“机动万里”支队首先来到了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和深圳大学。
01
02
03
总结
《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中强调构建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实现由大到强的系统跃升。
近年来,高校在产教融合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通过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等多种创新方式推动教育与产业的深度融合,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获得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高校利用企业资源,提升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企业对接高校,能够获得符合自身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提高生产效率和创新能力,由此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产教融合是现代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在推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提升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等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未来在政策引领和市场驱动下,高校与企业将持续深化拓展,为实现教育强国和产业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END-
供稿丨“机动万里”赴深圳产教融合调研支队
责编丨冯冠杰 倪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