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实践 | “风和日理”:升学、就业与校园生活——日本高校教育之学生视角

职场   2025-02-07 13:02   新疆  



ZHILI


风和日理


升学、就业与校园生活


本次实践行程中,支队成员参访了庆应义塾大学、早稻田大学、京都大学和大阪大学四所高校。通过与几所高校的学生进行深入的交流,支队在沟通与比对中不断认识到了日本高校不同的选拔机制、就业导向与校园文化。


录取方式

The first part

无论中国还是日本,高中到大学本科阶段的升学竞争最为激烈。与中国全国统一高考的模式相比,日本高中到大学的升学途径更加多样,国立大学(如京大、阪大)与私立大学(如庆大、早大)在录取方式上也有区别。若申请公立学校,需要先参加类似中国高考的“共通考试”(日语:大学入学共通テスト),再参加意向大学的自主考试;申请私立大学,则也可以选择不参加共通考试而直接参加自主考试。除此之外也有推荐入学的制度。升学途径的多样化降低了竞争强度,使得日本高中生的升学压力减小,但名校自主考试的竞争仍然激烈。

早稻田大学内的共通考试示意牌


/////    


毕业去向

The second part

在日本,70%以上的大学生本科毕业生选择直接就业[1],只有少数选择继续攻读研究生。原因在于当前日本面临严重的劳动力短缺(2022年日本65-69岁的老人工作比例高达50.9%[2]),就业市场需要新鲜血液;另外,由于完善的入职培训体系普遍存在(详见后文),很多岗位不需要绝对的专业对口,因此就业难度不高。由于高学历并不与更好的就业条件绑定,有些单位甚至更倾向于录用本科毕业生,所以对于选择读研的同学来说,驱动力主要来自自己对学术的热情而非对高学历的追求。

大阪大学综合学术博物馆内的显微镜


就业方面,日本企业有较为固定的录用应届毕业生(日语:新卒採用)的体系,会对新入职的毕业生提供系统性的培训,通常为期一年。在招聘时的考核环节中,相比于专业技能,日本企业更加看重应聘者的基本素质;对于学历,日本企业则更加看重应聘者毕业院校的层次而非学位的高低。日本的工作环境较为稳定,裁员现象少,多数人会选择在一所公司长时间的待下去(四十年左右),主动跳槽的情况不多。但这种稳定的工作环境也导致了企业内部论资排辈现象严重以及跳槽困难等现象,限制了个人职业发展的灵活性和选择的多样性。

品川站上班通勤的人流


相比之下,中国大学生的就业选择显得更加多元和灵活,多数本科生毕业后希望继续攻读研究生以提升自己的学术水平和就职竞争力。中国的职场竞争激烈,工作稳定性可能受到年龄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但这种竞争活力高的环境也为优秀的从业者提供了凭借实力晋升或通过更换工作主动争取更高收入的机会。这种差异折射出中日两国不同的国情、文化和企业价值观:日本强调终身雇佣,对“新卒”的培养体系维系了这种文化;中国企业更加看重个人的专业能力,大学生需要通过高学历、实习经历等提前积累职场能力,这与中国快速发展的经济和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相适应。

同庆应大学学生进行交流活动


/////    


校园生活

The third part

这种差异化的选拔模式与职业发展路径,直接影响了中日大学生的校园生活选择。对于希望读研深造的大学生,本科期间的学习成绩比较重要,因为申请日本当地研究生以及国外研究生都需要一定的绩点;对于希望本科就业的大学生,积攒人脉比起学习成绩更加重要,而社团正是人脉的主要来源之一。

正在进行棒球训练的京都大学学生


社团活动(日语:部活)是日本高中和大学校园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学生将大量精力投入社团活动中。如前文所述,这种社团活动并非完全脱离现实考量——社团成员间会形成紧密的关系纽带,已经毕业进入职场的前辈也会回到母校参与社团活动,有的也会为高中/大学的社团提供实质性的帮助,并为社团的学弟学妹提供生活上的指导。很多学生正是在社团中通过共同的兴趣与学长学姐打好关系,不仅可以获取更多信息、为职业发展奠定基础,也为以后步入社会初步积攒了人脉。


参考文献

The fourth part

[1] 日本文部科学省. 大学等卒業者及び高校卒業者の就職状況調査結果. [EB/OL](2023).

https://www.mext.go.jp/content/20240524-mxt_gakushi01-000036166_1.pdf

[2] 日本总务省统计局. 令和4年就業構造基本調査 結果の要約及び概要. [EB/OL](2022). 

https://www.stat.go.jp/data/shugyou/2022/pdf/kall.pdf

/////  


供稿 | “风和日理”支队

责编 | 李沐桐 张驰 倪苗


清华大学社会实践
“清华大学社会实践”是清华大学团委学习实践部的官方平台,旨在为学校师生和关注清华实践的社会人士提供全方位的实践资讯和全过程的实践管理,敬请关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