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年系民生丨四川安居支队:见证和美乡村新成效,共绘宜居宜业新蓝图

职场   2025-01-31 14:05   新疆  


1、实践概况


2025年1月14日,2025寒假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赴四川安居支队到地开展实践活动。14名支队员来自清华大学等6所高校,涵盖建筑学、农林经济管理等9个专业门类,覆盖大一至研一5个年级阶段。

(支队员基本情况)


带着对中国乡土的深切关怀和对乡村事业的满腔热情,支队将深入调研安居区和美乡村建设的基本情况,了解相关村庄的建设成效、具体经验、困难需求,在实践中开拓视野、增进理解、加深思考,为安居区和美乡村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2、主题介绍


2022年10月,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强调“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从“社会主义新农村”,到“美丽乡村”“宜居宜业乡村”,再到“和美乡村”,这一以贯之地体现了我们党对乡村建设规律的深刻把握,充分反映了亿万农民对建设美丽家园、过上美好生活的愿景和期盼。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内容,是让农民就地过上现代生活的迫切需要,是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的内在要求。重点任务包括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扎实稳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加快县域城乡融合发展、健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推进机制。


支队员调研和美乡村建设情况)


2024年11月初,四川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农业农村厅印发《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成效评估指标(试行)》。为有效了解工作进度、掌握建设成效,该《成效评估指标(试行)》设置了生活宜居、发展宜业、治理有效、环境优美等一级指标。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地理条件,设定了符合各评估区域特性的具体二级指标。


近年来,遂宁市安居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扎实稳步开展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其中,2025年拟建成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共28个。



3、支队行程


2025年1月15日-18日,支队先后前往横山镇船形村、干河村,保石镇贺家井村、广胜村、保石村,聚贤镇大柏林村、宝珠寺村、群福村、吉林村9个村庄展开深入调研,旨在评估其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成效,了解其在发展建设过程中面临的难点、暴露的短板,为进一步工作提供建议和参考。


(支队对各村干部进行访谈)


支队结合省级评估标准和安居区基于本区情况制定的参考指标,依据专业学术研究方法和调研实际制定工作方案,以村委访谈和入户调研相结合的形式,从生活宜居、发展宜业、治理有效、环境优美四个方面展开调研。


(支队开展入户调研)


支队全员参与,通过对村干部进行访谈了解村庄建设的基本情况,通过在农户家中“摆龙门阵”了解村民真实生活情况和满意度,通过实地参观高标准农田、蔬菜大棚、垃圾集中转运点等方式了解村庄产业发展与人居环境治理情况,取得了丰富的基础资料,并进一步增进了对乡村建设的了解和思考。


4、初步成果


三天的入村调研让支队对和美乡村建设情况有了一个基本认识,上述村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完善,燃气、宽带、道路等民众基本生活保障较为完备,村民满意度整体较高。但是也存在一些共性的需求和短板,例如还有部分道路有待硬化和拓宽,道路缺少照明路灯导致村民夜间出行不便,精神文明建设相对缺乏,年轻劳动力普遍外流,水利等基础设施不完善,农业收成不稳定等。


在调研时,针对各自村庄实际情况也发现一些个性需求、问题与潜力。例如,有村庄因不懂农业技术,盲目将土地承包出去后造成肥力下降,影响后续生产;有村庄基于黄花种植的文旅资源优势,希望申请资金打造民宿,发展旅游业以增加集体收入。


“家事国事天下事,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是头等大事”。下一步,支队将继续深入开展讨论、调研和分析,通过对已有数据资料的科学研究,结合各村实际情况提出更进一步的成因思考和解决方案,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贡献青春智慧。


供稿丨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赴四川安居支队

责编丨杨安原 倪苗

END

清华大学社会实践
“清华大学社会实践”是清华大学团委学习实践部的官方平台,旨在为学校师生和关注清华实践的社会人士提供全方位的实践资讯和全过程的实践管理,敬请关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