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探穗电”支队介绍
2月7日-2月13日,由未央-电31班1位辅导员及21位同学组成的“智探穗电”支队将前往广州及其周边城市的电力行业相关企业、研究院,开展主题为“新时代下人工智能与电力行业的融合与发展”的专业认知实践调研。
行程安排
2月8日
明阳电气集团
2月9日
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
广东省博物馆
2月10日
白云电气集团
广州电力展示馆
2月11日
南方电网数字电网体验中心
广州变电站科普中心
南网科学研究院
广州智光电气有限公司
2月12日
广州桃莲村微电网项目
从化供电局本部
2月13日
广州供电局电力科学研究院
广州供电局本部
目的地预调研
明阳集团
明阳新能源投资控股集团(总部广东中山)作为综合性新能源企业,以"推动能源转型,助力绿色发展"为使命,深耕风电、光伏、储能及智能电网领域,通过创新驱动和全产业链布局,已发展成为集技术研发、装备制造、项目开发于一体的新能源解决方案提供商。企业不仅推动行业技术进步,更通过产业升级带动地方经济与就业增长。
本次调研聚焦其核心业务发展现状与战略规划,重点剖析企业在技术创新、市场竞争力、可持续战略及数字化转型中的实践路径,特别关注其应对行业政策变化与市场挑战的机制。通过实地考察与深度对话,旨在获取新能源技术研发、项目运营及市场拓展的一手经验,系统梳理企业在"双碳"目标下的创新举措与落地成效,最终形成可向政府部门、研究机构及产业界输出的高质量转型样本,为新能源产业升级与经济社会绿色低碳发展提供可复制的发展范式。
白云电气集团
白云电气集团(1996年成立于广州)作为覆盖清洁能源发电、柔性输电、智能变配电及智慧用电全产业链的综合性企业,同步拓展智慧城轨、水务、医疗及绿色园区领域,聚焦数字化、电力电子、新能源等五大核心板块,构建能源与城市智慧化融合生态。
本次调研重点解析企业在智能化与绿色化转型中的技术创新路径,考察其市场竞争力构建、产业升级实践及国家政策落地成效,特别关注人工智能伦理治理与智慧能源场景应用。通过实地探访,系统梳理企业在技术研发与市场需求对接、绿色工厂建设、国际协同创新等维度的经验,提炼智能语音技术产业化、低碳园区运营等标杆案例,形成可复制的“技术-产业-社会”协同发展模型,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与行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决策支撑。
广州电力展示馆
广州电力展示馆(原华安楼)作为1936年建成的广州电力工业发源地,以活化历史骑楼为载体,完整呈现电力百年发展脉络,通过科技展陈与沉浸式科普体验,构建融合工业遗产保护、智能电网展示及低碳理念传播的多维平台。
此次调研聚焦其"历史+未来"双线叙事模式,解析展馆如何运用数字技术还原电力调度历史场景,同时通过虚拟电厂、新能源互动装置等前沿展项,直观呈现智能电网建设与能源转型路径。通过实地探访,系统梳理历史建筑活化利用与科技教育基地运营的创新实践,提炼其在工业文化传承、青少年科普教育及公众低碳意识培育方面的经验,为电力行业文化传播与城市工业遗产再生提供可复制的"科技+人文"融合范式。
南方电网数字电网体验中心
南方电网公司作为中国第二大电网企业,承担南方五省区(覆盖100万平方公里、服务2.5亿人口)电力供应核心职责,以建设安全高效、绿色智能的现代化电网为战略方向,通过数字化转型打造数字电网标杆。
本次调研聚焦其数字电网体验中心,剖析该中心通过数字孪生、智能调度等技术展示电力系统数字化转型路径,重点考察虚实交互展陈模式如何赋能公众科普与产业协同。通过分析新能源并网、虚拟电厂等应用案例,提炼企业在智能传感研发、源网荷储协同等领域的实践经验,同步研判AI调度、区块链能源交易等前沿趋势,最终形成覆盖技术转化、政策支撑的参考框架,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提供可复制的"技术-产业-社会"联动范式。
广州变电站科普中心
广州变电站科普中心(猎桥站)作为全国首个获国内外绿色建筑双认证的"月光宝盒"变电站,以先锋性的"变电站+科普中心"复合模式,集成海绵城市技术、光伏幕墙等绿色科技,实现电力设施与城市景观的有机共生。
本次调研聚焦其"隐形变电站"设计理念,解析双层呼吸式幕墙、静音设备等创新技术如何消解公众邻避效应;通过沉浸式互动展区,探究智能巡检系统与新能源微电网的运行逻辑,拆解"科普动线嵌入生产空间"的融合机制。重点挖掘绿色建筑认证体系下节能降耗技术矩阵,剖析预制装配式施工对市中心基建的示范价值,系统梳理工业设施公众化转型中"技术透明化-场景生活化-认知具象化"的实践路径,为"双碳"目标下城市新型电力基础设施的生态化、人本化建设提供可复用的创新样本。
南网科学研究院
南网科研院(2010年成立)作为南方电网核心科创平台,依托"科改行动标杆企业"优势,聚焦新型电力系统、特高压直流输电、数字电网三大领域,构建覆盖电力电子设备仿真、新能源并网技术研发的完整创新链,2023年跻身世界一流专业领军企业行列。
本次调研深度解析其在柔性直流输电、大电网安全稳定、智能传感等关键技术的突破性成果,重点考察"源-网-荷-储"协同控制技术体系及数字孪生电网平台建设进展,同步探究科研机构-高校-产业链的"揭榜挂帅"协同创新机制。通过技术沙盘推演与实验室参访,系统梳理特高压混合直流系统、分布式能源聚合调控等前沿方向,为新型电力系统技术迭代提供创新方法论,助力构建"技术前瞻-产业应用-生态协同"的立体化科研认知体系。
广州智光电气有限公司
广州智光电气(2000年成立于广州科学城)作为电力电子与数字能源技术领军企业,以3万平米智造基地为依托,构建覆盖新型储能系统、高压变频节能装置及能源管理云平台的数字能源全景图谱,其产品深度赋能电力、交通、新能源等领域的低碳转型。
本次调研聚焦"智慧能源+AI"融合创新,关注其智慧能源与智慧云网领域创新成果,重点考察储能系统、高压变频设备等核心技术,探讨AI与大数据驱动下电气技术发展趋势。通过实地参访,系统学习企业在研发管理、市场布局及民营企业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同步解析数字孪生、虚拟电厂等新兴技术应用场景,梳理"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产业协同"的创新链路,构建电气行业智能化转型与低碳技术发展的全景认知。
广州桃莲村微电网项目
桃莲村位于广州从化温泉镇东部,因地理位置偏远长期面临供电可靠性难题。作为广东省首个整村灵活构网型智能微电网示范项目,该村通过整合7套储能设备、8座小水电站及64户分布式光伏,建成水-光-储多能互补智能微电网系统,实现清洁能源就地消纳与稳定供电。
本次调研聚焦该项目的技术实施与社会效益,重点探讨智能调度系统优化、多能协同控制策略及峰谷电价机制下经济性提升路径,同时考察储能容量配置与分布式电源接入的技术难点。通过实地走访,系统梳理"政府引导+企业主导+村民参与"的共建模式,解析光伏收益分配、小水电升级改造等惠民机制如何助力共同富裕,并评估海绵设施建设、生态红线保护等环保举措的协同效应。调研将总结山区微电网在提升供电质量、促进新能源消纳方面的实践经验,提炼设备选型、运维管理及政策配套等可复制要素,为偏远地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提供"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社会认可"的综合性解决方案。
广州供电局电力科学研究院
广州供电局电力科学研究院成立于1958年,作为广东电网公司核心科研机构,承担科技研发、技术服务、技术监督等六大职能,综合实力位居全国行业前列,累计取得多项国内外领先的科技成果。
本次调研聚焦三大维度:一是技术前沿领域,重点考察智能电网、数字化转型及产学研融合创新成果;二是组织管理机制,探究其"科研-应用"协同发展的管理模式;三是社会责任实践,关注技术成果在绿色能源、应急保障等领域的应用成效。通过系统学习其60余年发展经验,旨在掌握行业技术动态、拓宽科研视野,为后续技术攻关与成果转化提供实践参照。此次交流将重点采集创新生态构建、跨领域技术融合等案例,助力提升科研体系化建设能力。
广州供电局
广州供电局成立于1999年,隶属于南方电网公司,下设调控中心与运监中心两大核心部门。调控中心依托智能调度系统实现电网实时优化与故障精准处置,运监中心聚焦关键设施全生命周期管理,创新应用数字孪生等技术提升设备健康监测水平。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电力中枢,在电网安全运行与智能化转型方面处于行业前列。
本次调研聚焦三大方向:核心业务体系,重点考察智能调度系统运作机制与应急响应预案;技术赋能路径,剖析数字电网在设备预警、灾害防御中的创新实践;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资产管理优化策略及其在节能减排中的应用成效。通过实地考察,希望系统掌握现代电网运营逻辑,学习智能决策系统与数字孪生技术的融合应用,提升对新型电力系统关键技术及管理方法的认知水平,为能源领域研究积累实践案例。
供稿丨未央书院“智探穗电”赴广州实践支队
责编丨冯冠杰 倪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