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实践 | “微言大意”赴意大利调研可持续发展实践纪实——帕多瓦&威尼斯篇

职场   2025-02-02 19:13   中国台湾  

微言

大意 

赴意大利调研


可持续发展支队


帕多瓦&威尼斯篇



0

引言

2024年11月8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同意大利总统马塔雷拉举行会谈。习总书记指出,2024年是中意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20周年……互尊互信、互利共赢应该始终成为中意关系最鲜明的底色……双方要支持语言教学和青少年交流,共同培育更多新时代的马可·波罗


习近平总书记会见意大利总统马塔雷拉


探微书院“微言大意”社会实践支队以“可持续发展”为主题,将“中外青年交流”贯彻始终。支队的第二第三站来到了帕多瓦威尼斯,探访了两所当地高校——帕多瓦大学和威尼斯国际大学。在1.15-1.16的行程中,支队联合帕多瓦大学师生举办“从游节”学术海报交流活动,探讨环境保护、污染治理等发展问题;参访了威尼斯国际大学,详细了解了威尼斯国际大学的概况,威尼斯的城市沿革,所面临的治理现状和已采用的方案,探讨这座水城的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摄影:余山立 刘涵(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1

帕多瓦大学从游节

帕多瓦大学(Università degli Studi di Padova)成立于1222年,是意大利第二古老的大学,也是世界上第五古老的大学。该校以倡导和保卫学术和教学自由为初衷,校训为“Universa Universis Patavina Libertas” (为全体帕多瓦人民以及全世界的自由而奋斗)。在2025年QS世界大学排名中,帕多瓦大学位居236名,意大利第4名。帕多瓦大学是世界领先的研究型大学,在意大利高校及研究机构国家评估署(ANVUR)发布的报告中,连续被评为“拥有最高质量研究成果的大学”。 


帕多瓦大学校园


帕多瓦当地时间1月15日上午,支队将探微书院的“从游节”特色活动带入帕多瓦大学,成功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跨学科学术交流活动。本次活动将探微书院“从游节”海报交流会与帕多瓦大学污染场地治理与修复课程的结课海报展有机结合,为两校师生提供了一个展示研究成果与分享学术思考的全新平台。共有60余名学生参与了本次活动,包括帕多瓦大学环境工程专业的40余名学生与“微言大意”支队的全体16位成员。在中意两国青年深入交流的过程中,思想的碰撞迸发出绚丽的学术火花,为探索更加包容、开放、和谐与可持续的未来提供了崭新的启发与思路。



01 开幕致辞


活动开幕式由帕多瓦大学Prof.Raga主持,其对活动的整体安排进行了说明。随后,“微言大意”支队带队老师程正雨老师致辞,表达对中意两校学生深入交流的热切期望。最后,帕多瓦大学Prof. Paolo Carrubba (The Dean of the Degree Courses in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发表致辞,寄语两校学子深化合作与交流,并正式宣布学术从游节开幕。活动分为自由海报交流和互动问答两个环节。


帕多瓦大学教授与支队教师致辞



02 海报交流


在海报交流环节,帕多瓦大学和探微书院的同学们以国际学术会议的形式展开了充分的互动和交流。双方同学精心进行了准备,整个环节共持续45分钟。


交流会现场部分海报展示


帕多瓦大学的同学们基于污染场地修复课程的小组工作,将成果进行整理汇总,共计形成了12张海报。Fadwa Karaja小组介绍了他们对意大利威尼斯潟湖的多污染工业场地的植物修复;Ariga Khadoverdia小组介绍了位于明尼苏达州Bemidji附近的Enbridge公司原油泄漏事件及其后续修复工作;Federico小组的研究考察了某镀铬厂产生的六价铬对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及其解决措施。其他小组也对特定案例进行了深入且富有针对性的分析。


帕多瓦大学同学进行课题讲解


探微书院的1名辅导员与5名四年级本科生同学也以自己的研究为基础,制作了海报并在活动中进行展示。这6名同学的展示内容涵盖了碳减排、锂电池、野生动物保护、液态金属和超分子等领域。马艺菲同学的海报对中国可持续交通系统的建立进行了分析和讨论;申晴同学对野生动物的时空活动节律进行了建模分析,并为进一步了解野生动物的习性和野生动物保护提供了重要基础;高岩斌同学的研究着眼于锂电池中的锂键,期望能为可持续能源存储系统提供理论支持。


支队成员向帕多瓦大学同学讲解海报


科学无国界,来自两个国家、两所大学的同学们共同探讨学术问题,现场气氛欢快热烈。海报前,相关课题的主要负责同学进行着细致的讲解;会场中,同学们在海报间穿梭停留,进行着友好、深入的讨论。通过交流,同学们感受到了互相启发的学术力量,也收获了跨越国界的温暖友谊。


两校同学热情合影


03 互动问答


在互动问答环节,两校师生围绕展示内容展开深入探讨,碰撞思想火花。中意学生的多名代表分享了交流过程的收获和体会,也针对彼此的研究提出了深刻而具体的问题,促进了知识的双向流动。


来自帕多瓦大学的Gianpaolo Siviero对探微书院本科生王博的海报进行了提问。Gianpaolo对超分子微胶囊的分子设计及其在研究中的优势和潜在负面影响表示关注。对此,王博详细解释道:“超分子设计不仅赋予微胶囊体系以稳定性和动态性,其生物相容性良好,目前研究未发现显著负面影响。”


王博介绍微胶囊超分子设计的意义


刘涵同学的研究也引起了Johanna Red的浓厚兴趣。Johanna询问了液态金属表面改性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潜力。刘涵分享,经过表面修饰的液态金属微液滴不仅可以提升分散体系的稳定性,还能够应用于微电路打印和生物医学领域。


刘涵介绍液态金属微液滴的潜在应用


探微书院的学生也对帕多瓦大学学生的研究表现出很浓厚的兴趣。衡星同学对Virginia Cavalietto小组研究的1976年Seveso工业事故展开提问,他详细了解了相关化学物质的转化途径及其环境影响,并与团队成员就TCDD(2,3,7,8-四氯二苯并对二恶英)的降解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朱奕蒙同学对Filippo Lusuardi小组研究的塔兰托地区石油化工碳氢污染物修复项目提出了独到见解。她提出,目前采用的“泵出-处理-再排回”的模式存在耗时耗力且效率较低的问题,并建议通过表面吸附技术优化污染治理。对此,帕多瓦团队成员表示认同,并表示将进一步探索这一方向。


衡星就Seveso工业事故相关内容进行提问


通过多轮热烈的问答与讨论,中意两校的师生增进了对彼此研究的理解,也为未来可能的交流合作奠定了基础。


04 实验室参观


“从游节”活动结束后,支队同学乘车前往Prof.Raga的实验室进行参观并和Prof.Raga课题组研究人员及学生一起制作午餐并热烈交流,从学科交叉、校园生活到文化差异、成长经历,中意两国青年在交流中相知相识。



实验室参观与午餐会


活动感想



衡星:

此次从游节学术交流活动,使我深刻认识到污染场地修复领域的复杂性和挑战性。与研究团队在化学物质转化与降解途径方面的深入讨论让我受益匪浅,拓展了交叉学科视野,充分激发了我对于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兴趣。


朱奕蒙:

这是我第一次在海外进行全英文的学术交流活动,收获甚多。作为生物医学工程背景的学生,场地修复对我来说是一个全新的领域,但在与帕多瓦大学同学交流的过程中,我也理解了对方研究的底层逻辑,学习了这一领域的思维模式,这对我未来的发展也有很大裨益。


Gianpaolo:

On Wednesday, we had an incredible experience that gave us a glimpse into a completely different world. One of the highlights of the day was the poster session, where we shared knowledge and had a lot of fun! To make the experience even more memorable, I asked everyone to sign the report I had prepared as a keepsake of this amazing day. These signatures serve as a beautiful reminder of the science and the jokes we shared along the way.


Johanna:

It was really a nice and exciting experience to meet you guys and get to know the projects you had worked on. Most of you came from chemical engineerig which is slightly different from my field of studies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So for me it was really nice to learn about all these to me very new things. I also enjoyed having a chat with you guys. I love meeting people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2

参访威尼斯国际大学

威尼斯时间1月16日上午,支队一行前往威尼斯国际大学进行参观调研。


01 威尼斯国际大学简介


大约三十年前,威尼斯国际大学 (Venice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VIU) 的第一任校长 Carlo Azeglio Ciampi在威尼斯泻湖中心的圣塞尔沃洛岛建立了一个致力于当代全球挑战的跨学科研究中心。最初由五所先驱机构组成,自成立以来,特别是过去十年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如今,VIU拥有来自全球各地的 23 所成员机构(清华大学也是其中之一),其学生、教授和教职员工构成了充满活力的多元文化全球 VIU 社区。


威尼斯国际大学独立校区


02 讲解与讨论


VIU教授Mannino对支队成员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详细介绍了VIU的基本情况。VIU的成员机构涵盖15个国家和4个大洲,拥有位于圣塞尔沃洛岛的独立校区。它是一个灵活且适应性强的组织,由成员机构的年度捐款供资,旨在发展跨学科、跨语言、跨文化的综合学术项目,致力于对可持续未来进行批判性探索。其研究领域广泛,包括可持续发展、创新发展、全球化挑战、科学与社会、人文学科,同时设有全球化项目、博士学院、研究生研讨会和夏季学期等学术项目,注重能力培养,并通过专题项目促进各界交流。


Maninno教授介绍VIU基本情况


随后,Mannino教授以“Venice and its lagoon: A laboratory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为题为支队成员介绍了威尼斯的可持续发展历程。她从威尼斯潟湖的地形和水系特点出发,介绍了威尼斯在建筑设计、水源供给和污水处理等方面的历史演变。同时,教授还介绍了威尼斯面临的诸多挑战,包括人口流失、洪涝灾害、地下水位下降、地表下陷、环境污染、盐沼地生态保护等问题,并分享了已实施的解决方案。


Minnino教授介绍威尼斯可持续发展历程


在Mannino教授介绍结束后,支队成员与教授展开了深入交流。梁锴男同学聚焦于威尼斯生活污水的处理现状,教授指出,尽管目前仍有约50%的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运河,但政府正在不断完善污水处理管网,并逐步出台更严格的水质检查措施,以期逐步改善这一问题。余山立同学则对MOSE项目的现状和未来提出了疑问。教授解释说,随着海平面上升,MOSE项目已显现出不足,彻底封闭潟湖虽能防洪,但会破坏生态并中断航运。因此,VIU正与政府及其他机构合作,探索更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以推动威尼斯的可持续发展。


尹烨佳同学向Mannino教授提问


03 校园参观与合影


最后,Mannino教授带领支队成员参观威尼斯国际大学校园。支队成员向教授赠送纪念品,并进行合影留念。


支队成员与Mannino教授合影



米兰时间1月16日下午,支队成员将前往佛罗伦萨开启下一段行程。期待后续的精彩活动,更多实践细节也会逐步整理并发布。欢迎大家订阅关注!




供稿 | “微言大意”赴意大利调研可持续发展实践支队

责编 | 仲星宇 倪苗

清华大学社会实践
“清华大学社会实践”是清华大学团委学习实践部的官方平台,旨在为学校师生和关注清华实践的社会人士提供全方位的实践资讯和全过程的实践管理,敬请关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