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阅读:《茅莹今日秀》——“稳”“进”“立”,以科技创新再创新动能新优势(上篇)
12月20日,浙江省委召开经济工作会议,会议总结今年经济工作,研究部署明年经济任务。今天,我们特别邀请到了浙江省政府咨询委员会特邀委员刘亭,为大家来解读浙江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接上篇
问:大家都知道,民营经济是浙江的最大特色、最大资源和最大优势,但是这也是受当前经济形势影响最大的领域之一,特别是一些中小微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的问题还比较突出。在您看来,我们的民营企业要如何打破困局?
现在民企和民营企业家所需要的,是“一步实际行动胜过一打纲领”。面上的部署推动已经到位了,关键是动真格、见真章。事不在多,抓住一件,“徙木立信”,取信于民。一件一件地去抓落实,才能较好地促使民营经济预期好转、信心增强。譬如清理归还体制内单位对民营企业的欠款,又譬如在公用工程招投标中消除实际存在的所有制歧视,再譬如甄别处理那些明显有违司法公正的涉及民企和企业家的案件,如此等等。
另一方面,民营企业也需要审时度势,合规经营、重在创新、提振斗志。在中央明确“五个必须”的情况下,我相信对民营经济的外部政策环境和舆论氛围,都会不断地好起来。对于现在还很困难的中小微民营企业来说,首要任务当然还是“活下来”。但对于还有一定实力和基础的民营企业来说,还是要振作起来,奋力拼搏,争取有一个“稳中求进”的发展前景。
在当前困难的经济形势下,我们也可以看到,还是有一些民营企业的发展,仍然是比较健康、相当强劲的。这些企业的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企业家遇到困境时,从不怨天尤人、顾影自怜,因为那只会销磨斗志、涣散队伍,而不会给我们带来更多。今年初,我以绍兴的一家民营企业为例,结合对华为任正非老爷子的一篇文章的学习,写了一个系列共三篇探讨民营企业和企业家“韧性”的文论。疫情三年我们都挺过来了,现在民营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环境都在逐渐好转之中,此时再持“观望和躺平”态度,就不可取了。慎重决策当然是毫无疑问的,但绝不要因为消极、厌倦的心态而无所作为。2024年是在恢复性增长基础上开始有所萌发的一年,还是要秉持积极有为的心态,抓住机遇,脱颖而出。所谓“此时不拼,更待何时?”
问:都说信心赛黄金,今年的浙江经济甚至中国经济也的确遇到很多挑战。要改善社会心理预期、提振发展信心,关键是什么?
问:“新质生产力”,是2023年的一大热词,也是明年经济工作的一个关键词。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刘主任,我们如何理解新质生产力,浙江将如何打造具有浙江特色的“新质生产力”?
不是说与其相对应的旧质或传统的生产力就一无是处、全盘否定了。但纷繁的竞合及人类不断发展的明天,终究是一个持续的与时俱进、新陈代谢、除旧布新过程。中国这样的大国,总停留在传统意义上的“世界工厂”,对我们的资源环境来说,也是“不能承受之重”。唯有新科技引领和支撑的新制造、新服务即所谓的“新质生产力”,才有光明的未来,才有今后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底气和本钱。
浙江如何发展新质生产力,说到底还是“八八战略”的思维方式:一句是既有的传统生产力,通过技术改造提升为新质生产力;另一句是新兴的未来生产力,通过科技创新转化为新质生产力。这就好比说我们的扩大再生产,路径无非有二:一是技改,二是基建。那走好两条路子或“融而为一”的核心和要害在哪里?在科技创新!而科技创新要有为、要管用,还必须同步推进制度创新和人文创新,甚至在一定意义上,有如当年推开“大包干”之前,先来了一场“真理标准大讨论”一样——没有思想解放就没有改革启动,没有改革突破也就没有经济勃发。前面我已经就此一连串讲了“四个譬如”,大家可以听得很明白,哪一个“譬如”要取得进展,不都得深化我们的体制型变革,扩大我们的制度型开放?!
问:展望2024年,要做好明年的经济工作,浙江要把着力点放在何处?
新朋友:点击右上角-查看公众号-关注 老朋友: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