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要在三年推进的基础上,向国家争取与共富相关改革的“尚方宝剑”。改革突破要聚焦在政府的再分配环节。从全社会来说解决好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问题,特别是浙江要办好这件事,根本的一条就是要发展壮大民营经济……
2024年6月21日成稿
第一个建议,浙江要在三年推进的基础上,向国家争取与共富相关改革的“尚方宝剑”。
现在从上到下推动工作,都需要有个名头,有人调侃是“帽子牌子满天飞”。太泛太滥固然不可取,但没有也不现实,关键是要看“含金量”。现在我们讲到企业竞争和市场竞争,说的就是“要么第一,要么唯一”。浙江现在的“共富示范区”帽子,在全国目前“既是第一,又是唯一”,含金量还是很高的。我比较关心的是怎么切实提高含金量,也就是涉及共富,对浙江到底有没有一些类似“特区”的政策。您在解决收入分配、推进共同富裕的过程中,到底有没有一些有别于兄弟省市、跟全国不太一样的“特殊政策”。这个特殊,不是福利待遇的特殊,而是改革创新的特殊、先行突破的特殊。示范区批下来三年了,在总结分析过往进展的基础上,省里能不能列出几条,去向中央要求“尚方宝剑”,也就是一些具体的改革试点权?
现在任何改革都要“于法有据”,然而改革一定意义上就是“变法”。在中国的语境下,最终解决共富问题要靠发展,然而发展又要靠改革。所以我过去总是在说一个“就会论”:也即改革到哪里,发展“就会”到哪里;“全深改”到哪里,高质量发展也“就会”到哪里;然后再是高质量发展到哪里,全民共富更“就会”到哪里。这条建议我想强调的,就是省里已经搞了三年的示范区建设,现在需要回过头来,把这方面涉及到需要中央“点头认可”的问题给梳理一下,过去有没有要过?要到了以后有没有取得进展?如果没有要到的话,现在三年后共富的工作已在面上推开了,下一步推进该怎么去要?没有改革突破,也就没有试点示范,这个问题需要省里众多的共富智库好好研究深化一下。
第二个建议,改革突破要聚焦在政府的再分配环节。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优化“三次分配”的一个水到渠成的结果。关于“三次分配”,我历来讲“一次分配”是基础,企业里面的“一次分配”在改开初期问题比较突出,现在好得多了。“二次分配”即政府为主体的再分配是关键,慈善、公益等是第三次分配,是补充。现在问题的关键在哪里?我认为恰恰就是关键的政府再分配环节,缺乏实质性的突破。而再分配不但涉及本级,更多是涉及到上级,本级没有什么自主权。所谓“站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如果上级的口子不开,财政税收“一动不动”,分配制度就不能突破,内生的积极性就很难调动。
改开初期的主要挑战是要解决温饱问题,因此中央肯定了安徽凤阳的“大包干”,即所谓“缴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一下子就把亿万农民、也即广大体力劳动者的内生积极性给调动起来了。现在我们要推进的是高质量发展,要走创新驱动发展的道路,那关键是要调动脑力劳动者、创新工作者和高技能人才的内生积极性。虽然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有很大不同,改开也已经45年了,但是“大包干”这种很好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三者关系的道理,还是完全相通的。一条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就把国家和个人的关系“厘定”了。占用了单位(集体)的要素和资源,把科研创新或产业转化搞成功了,那就按事先订立的契约、合同的分成比例“两清”。“剩下的都是自己的”,合法地归于个人名下。多出几个科技百万元户、千万元户,又有什么不可以的呢?落入口袋的多了,自然有所得税法去管着,你担心和忧虑个啥?怎么把现在制度中和现实生活中再分配环节的“这不可以、那不可行”,变成合理合规的“这也可以、那也可行”,这就是今后共富制度化改革的主攻方向和重心所在。
第三点建议,从全社会来说解决好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问题,特别是浙江要办好这件事,根本的一条就是要发展壮大民营经济。
民营经济是什么?民营经济就是老百姓的共富经济。为什么这么说?那是可以按一个底层逻辑去演绎的。我们要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共富肯定是一个目标导向的高要求、总结果,在做大蛋糕中分好蛋糕,在民富基础上达成共富。民富是从哪来的?倒推上去你首先是要有民营;总书记说民营经济已经占到国民经济的“五六七八九”。那民营是哪来的?再推上去你要有一个民企是在那里干活和赚钱的。那民企又是从哪来的?空手不能套白狼,那是从民资来的。我手头宽松点,有点余钱了,我不愿意再受穷,我要实现财务自由,然后我就去创业了——民富和共富的起点在这里。从民资到民企再到民营最后到民富,这条发展链、致富链我们一定要想清楚、看明白。为什么要强调民企的产权明晰和保护?因为你不从种子入土开始理顺,又怎么可能期望结出丰硕的果实、长成参天的大树?我们不能总是一厢情愿地要共富的结果,但是那个最开头的产权依法保护是没有到位的,这不是缘木求鱼、舍本逐末吗?
浙江为什么城乡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GDP相比,这是落袋为安的“真金白银”),一个是连续23年、一个是连续39年稳居全国各省区之首(除了首都北京和“魔都”上海,居全国第3位)?这个成绩是从哪里来的?基础的一条是发展民营经济。小平同志的“先富后富论”,讲的就是致富的“涟漪效应”:一开始仅仅是自己要创业、要致富,但厂子开办了,人手就不够了;“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那一颗石子丢进平静的水面,一圈圈的涟漪就扩散开了。血亲不够姻亲上,七大姑八大姨也都来了,做大包括分享蛋糕的范围,又扩大了一圈。然后人手再不够了,那就“抱团取暖”,小平同志说的“宁波帮、帮宁波”。再扩大的圈层,那就是我们浙江老乡了。现在不是说“天下浙商一家人”吗?浙商到哪里,哪里就有浙江的商会。浙商走出去,不但把自己的生意做大了,钱赚得多了,还参与了兄弟省市和世界各地的发展和致富。所以,我们拿到示范区的底气是从哪里来的,我们以后还要擦亮金字招牌的基础是靠什么,我们自己一定要“拎得清”!凡事不能忘本,浙江发展就主体而言的“根本”,就是民营经济!民营经济的基础不牢,发展的大厦就会“地动山摇”。罚款过多和随意倒查都不是好事情,民企本来就已是杯弓蛇影,再搞下去就要鸡飞狗跳了,对此千千万万要“好自为之”。
新朋友:点击右上角-查看公众号-关注 老朋友: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