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过去讲的比较多的是“新三化”:一是“数智化”,即以数字信息科技引领和支撑的智能化建筑业;二是“绿色化”,即以低碳、循环、环保科技引领和支撑的生态化建筑业;三是“人文化”,即以人文精神引领和支撑的人本化建筑业。对此我不作展开,只是想从一般意义上强调:即便是一个正确的转型发展方向,也不能总是大而化之、笼而统之,没有一个具体而现实的工作抓手……
2024年4月4日成稿
有幸赴某建筑企业做了一番调研,发现去年的业绩不够理想。这其中固然有房地产业增幅下滑的原因(2023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10913亿元,比上年下降9.6%;其中住宅投资83820亿元,下降9.3%),也与整个固定资产投资不景气有关(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仅增长3.0%)。
对于个中原因的分析,企业的自我反思主要是对转型变革的决心和转型发展的能力“两个不够”、长期“过冬”举措还未落到实处。在我来看,不但一个企业如此,其实自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起,我国的整体经济就已由高度的短缺,进入到了一定程度的过剩。转型发展的任务也在那时,被提上日程。但是紧接着的住房制度改革带动的房地产业勃兴,特别是世纪之交我国加入了WTO,一下子极大地扩张了国内外市场的需求,因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转型发展的紧迫性,就不幸地被大大淡化了,相关实际工作的落实,也被无限制地后推。
电影《断背山》中有一句著名的台词:“出来混,终是要还的。”转型发展的关过不去,一国的经济总有一天是要被“清算”的。中国经济现在面临的困境,宏观上看就是这么一回事。在这个大背景下,大多数企业的日子都很难过。至于类似教培、平台和房地产那样有政策变动背景的行业,则困难更甚。
一、需要在公司高管层面,集中开展一次关于转型发展的大讨论。时代变了,发展的战略和工作的重点就要进行相应的转变。麻木不仁、因循守旧、亦步亦趋是转折和变革时期的大忌。
营收增幅的下滑,是一个重要的契机。一路高歌、一帆风顺的时候,人们往往缺乏对危机的警觉性和变革的紧迫感。但是在停滞乃至下滑的现实,已确定地呈现在面前;令人担忧的发展趋势,也日益显性化的当下,我们就不能再无动于衷、风淡云轻了。明晰地感受到了公司当家人字里行间深重的危机感,但这种前瞻的认知,有否成为领导班子的共识,有否在深思熟虑的基础上,形成管用的应对思路和对策,现在看来或许还是远远不够的。至于如何将领导班子的共识再传达到基层和员工,转化为求变应变的实际行动,那就更不好说了。
“企业就是干活的”——这话不错。企业里成天热衷于讲理论和喊口号,肯定不行。但也不能因此走向另一个极端,认为企业发展是无须讨论什么方向问题的,也更不需要研究什么发展战略和思路。
其实,企业和人是一样的。光知道“埋头拉车”是不行的,还得及时地“抬头看路”。建筑施工企业尽管从事的不算是什么战略性新兴产业或未来产业,但在人类生活不可或缺的传统产业领域内,有否注入新兴和未来科技的因子,其未来发展的前景将是完全不同的。
我过去说过,现代文明的一大标志性成果,就是通过人工人为,平白无故地在这个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上,打造出了无数有别于大自然自发生成的人造空间,亦无论是生产空间还是生活空间。建筑业是人造空间的建设者和缔造者,其对人类文明的贡献是颠覆性的、史诗般的,无论如何,都不会过时,也不会消亡。对此,我们建筑从业者要有足够的自信和定力。
但是,随着人类社会发展的进步,传统的秦砖汉瓦式的土木建筑,早已为新材料、高舒适度、工业化、智能型的现代建筑所取代。一个建筑施工企业如果还停留在原有建筑设计、工艺技术和组织架构的基础上,面对飞速提升的使用需求,肯定是难以胜任的。其业务规模的停滞、市场竞争力的萎缩、盈利能力的下降、高端人才的流失,都将是必然会面对的挑战。
成绩不讲跑不掉,缺点不明不得了。前进首先要从正视和反思问题开始,这不是自我否定、虚无主义,而是保持了清醒头脑、理性态度。当年我国如果没有那一场真理标准的大讨论,没有下决心实行市场化大改革和国际化大开放,以后哪来的生产力大解放和经济社会的大发展!国家如此,个人如此,企业当然也是如此。
二、公司的转型发展,不能泛泛而论,需要选定一个突破口,确立一个杠杆。公司当家人还是非常强调业务的工业化、绿色化、数字化转型的。具体转型包括哪些方面?我过去讲的比较多的是“新三化”:一是“数智化”,即以数字信息科技引领和支撑的智能化建筑业;二是“绿色化”,即以低碳、循环、环保科技引领和支撑的生态化建筑业;三是“人文化”,即以人文精神引领和支撑的人本化建筑业。对此我不作展开,只是想从一般意义上强调:即便是一个正确的转型发展方向,也不能总是大而化之、笼而统之,没有一个具体而现实的工作抓手。
譬如45年前中国改革启动之时,当时的经济濒临“崩溃的边缘”。大家只知道搞了几十年的计划经济体制过于僵化,劳动者没有积极性,国家陷入了普遍的贫穷。为此要学习发达国家,搞市场化的改革开放。但光停留在这一宏大叙事上,亿万老百姓还是不知道具体该怎么干。这时,凤阳小岗村的“大包干”冒出来了,当时的党中央给予了有力的肯定和支持。大包干在今天来看没有啥稀奇的,不就是一块大饼几下分,“交够国家的、留够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大家都说联产承包制是一场农业生产经营体制的改革,但在我来看,其实更是一场分配制度改革引发的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格局的大调整。
这个调整具体体现在哪里呢?
一是原先只有国家、集体即公家利益这一说,没有农户家庭和农民个人利益这一说,但实行大包干以后,大家“三一三十一,都有一份了”。这就是一个突破:过去成天心里想的,但不敢摆到明面上争的利益,现在合理合规、也敢挂在嘴上理直气壮地争了。
二是原先的农业产出,如果在国家征购、集体提留之后还有剩余的,保不齐国家和集体又要出什么“幺蛾子”拿走。但这一下子“捅破天”“说到底”了:如果有多的,都是农民自己的。公家拿的只是个定数,新增的一律不来“掺和”。这就好了,原先“出工不出力”攒下的潜力,使出来以后的“增量所得”就是俺自个的。既然地都分了、都承包了,“我的地盘我做主”,我产出的剩余价值都归我,那积极性不就像火山一样喷发出来了吗?!
大包干搞成了,困扰执政党三十年的饿死人的问题、吃不饱饭的问题,也就在“一夜之间”迎刃而解了。这就彰显了改革的意义和价值,擦亮了农村改革的金字招牌。接着改革再扩展和深入到工业、深入到城市、深入到教育、科技、文化,那就是顺理成章、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同样道理,公司的“三化转型”,也需要有一个可以“牵一发而动全身”“一石激起千层浪”的突破口。这个突破口,是选成本费用控制还是数智化现场管理,是选公司数智大脑总控平台建设还是供应链管理,具体还需分析研讨。但寻找一个能增收节支、能带来员工因效益改善而可支配收入增加的抓手,却是必须的。
最可悲的就是看起来部署全面系统、推进四平八稳,最后因缺乏实质性的改变而流于形式。如果一项工作部署最后都成了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宣传口号和表面文章,领导的权威性就会流失,团队的凝聚力就会溃散。其后果,不但眼下难关无法度过,还会导致整个公司滑入被动应付的局面。
三是树典型、振士气,以上下同欲、众志成城的组织文化(软实力)建设闯难关、开新局。毛主席说:“人还是要有点精神的。”越是在革命的低潮时期,毛主席越是强调革命者的艰苦奋斗和无畏牺牲精神。公司当家人多有自省自警的箴言,值得深刻领会,引起足够的重视和采取有效的应对。公司还及时总结肯定了降本、公招、化险、去化、拓市等多个细分领域的先进典型,以为大家学习的榜样。
具体而言:组织文化建设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晓以发展的大势和规律,认清自身的前途和命运。国家在基本实现经济起飞以后进行深入的转型升级,是历史的必然。耽于高增长的迷思是要不得的,必须直面平稳增长条件下的高质量转型发展。过不去转型之坎,公司就没有前途;跨越过去,发展就别有洞天。
二是高管团队要形成对发展愿景的美好向往。当年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闹革命,是因为有一个人民翻身解放、当家作主、勤劳致富的美好社会,始终在前面引领和鼓舞着他们。人不能没有理想和追求,建筑业者也要有这样的愿景蓝图。这需要专家学者,将人类社会迄今为止最新的科技创新和最伟大的实践进步,通过生动形象的案例和图景描绘出来、展示在人们面前,以形成新的奋斗目标和纲领。
三是公司团队要借鉴和吸收优秀的中华文化和当代的先进文化,结合历年来公司组织文化建设中的卓有成效部分,进行融合创新,以形成具有公司特色的价值观坐标。最好力戒现在组织文化建设中的大而无当、全而不精、高大上、假大空的毛病,而以简明扼要、顺接地气取胜,并且能有优秀员工的生动案例佐证。
四是身先士卒、率先垂范,以领导人和高管的人格力量促成优秀组织文化的形成。文化的力量不在于说,更在于做。“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企业发展越是面临困难,企业家精神的力量越显重要。企业家精神不但是指勇于创新,勤于进取,还有很重要的一条,就是面对困难挫折、开逆风船时的坚忍和韧性。
新朋友:点击右上角-查看公众号-关注 老朋友: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