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主编:王占环
引子
本章节,按顺序来讲,算是云南系列的末篇了,赶个时髦,用个俗套作为开场白吧。电影电视中,经常会出现这样一个场面,甲问乙:“有个好消息,有个坏消息,你想先听哪个?”我们在云南的处境此时正是这样的境地,论起来,应该算是喜忧参半吧。
好消息,是西双版纳之行终于要画上句号了,一个美丽的地方,无数美丽的传说,给我们留下许多难忘的记忆,马上就要分别了,还真有点恋恋不舍。但出来十几天了,终于要回到家乡,顿时有了一种怀念乡愁的感觉。
坏消息,就是旅游公司像无线电一般静默了,怎么也打不通电话。好容易打通了一次,服务人员告诉我们,到昆明后自己安排住宿,第二天活动也取消,他们只负责明天机场送人。
我有点生气了,接过电话告诉他们:“假如你们真的不管了,今天晚上,我们就直接去找云南旅游文化厅,让那给我们安排住宿。”片刻后,他们回电,话已软下来,说已经安排好住处,我们这才长出了一口气,晚上总算有睡觉的地方了。
此事放下暂且不提,先来描述于西双版纳最后的安排,那就是散伙饭了,这是一顿相当高雅的“孔雀宴”。据说,孔雀宴乃过去西双版纳傣族皇室接待贵宾的宴席,是傣家最具特色的宴席之一,融合了傣族人民聪明、勤劳和爱美的特性。汇聚了傣家最具特色的佳肴美味,采集原生态新鲜食材,用烤、炸、煎、炒、煮、凉、蒸、舂等傣家传统烹饪方法烹饪而成。
可我查遍资料,也没有该宴在历史上的介绍,只是查到近年获得的殊荣,乃“2018年9月,被评为“中国菜”之云南十大主题名宴。”看来真的是要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了,恐怕要在品尝之后,才能得出最后的结论。
本章节跨度较大,第一项内容写孔雀宴,第二项内容,写的是昆明南强街,这是云南之行,留给我们最后的一个美好记忆,于此画上句号,让我们永远在思念中留恋。
昆明,这个有着悠久历史、灿烂文化的城市,是国务院公布的首批24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有着2200多年的建城历史。那些数不清的老街、老巷,无疑在城市的发展变化中,留下了独特的韵味和多彩的故事,让我们去回味,去书写。
南强街就是这样的一条街巷,乃是1926年前后形成的街市,至今由了九十四年左右的历史,街不长,不张扬,却也有着其独自的特点。它起源于清初,是昆明仅存的两条历史文化街区之一。曾经,这里是珠宝、玉器、毡子、木材、竹器等行业的聚集地,随世事流转,又演变成城市餐饮和娱乐中心,现在被人们津津乐道,盛极一时。
街道虽不长,却涵盖了老昆明过去经济、文化的发展过程。街内隐于闹市中的老建筑,与周边祥云街、金碧路、同仁街、宝善街形成了特有的老街巷群。
始建于1904年的(文物保护碑上所记为1934年建)的仁和祥宅院,属滇中合院式二层砖木结构建筑,“走马转角”的通道连接,构件上的雕刻,以画传意看似简朴,却有着时代的气息。还有成立于1946年的“侨民小学”,失去了往日辉煌的影子,现在已成了昨日黄花,供人瞻仰了。
与南强街邻的鼎新街上,还有着始建于1931年9月、中西合璧的建筑“基督教青年会”,有房屋3栋、中间为塔楼,两边“U”字形的建筑。中国式的门窗上面有欧洲风格的石头窗套和门套。
昆明有名的小吃城—祥云美食城的南门,就在南强街上,南强街也是外地游客体验昆明小吃的必到之处,更是昆明中心的餐饮首选之地,有游客甚至说“没来过南强街吃小吃,就是没来过昆明。”
一座老城,总会有些老街老巷的故事。它们像一张张具有特点的城市名片,宣扬着城市的沧桑历史。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如果没有了历史文物的保护作支撑,比如那些老街的存在,就只能成为一个文字的记载。
若是没有了老街,老去的人只能在记忆中回忆过往,年轻人只有去文字中搜寻历史,或许到了那一天,名城里曾经有过的灿烂文化,也会渐渐离我们远去、甚至消失……
分别前,同尝孔雀宴
在西双版纳,孔雀是吉祥与幸福的象征。傣族人把孔雀研究成了一种文化,不但在景点能看到,在餐桌上,也能吃到一种叫做孔雀宴的大席。
但孔雀宴并不是用孔雀肉做食材,而是因为桌面上有个孔雀造型,所以取名为孔雀宴。我们姑且不去追究它的前尘往事,就这道菜来说,可以算作是当地“最壮观”的一道精美宴席,凡见过的人,第一反应,就是惊叹的叫出来,美得简直不像话了。
落座后,见一位温柔似水的骚哆哩姗姗走来,她轻轻将碗碟放下,然后嫣然一笑。彩色的筒裙,芳馨的气息,淡淡的茶香让人着迷。平时在饭店吃饭,都习惯先点菜,然后一个个的上来,像这般不用点菜,而且荤素搭配得当,一股脑端上来的吃法,还是第一次见到,让我们马上有了食欲。
不用说,孔雀宴上的菜都是傣族风味,涵盖了酸、甜、苦、辣、生等特色。食材上运用了菌、虫、花、柠檬、香茅草等云南特色原料。先是在转盘上垫上一层芭蕉叶,十多种菜品直接摆在上面,色彩丰富,层次分明,色、香、味俱全,让人赞叹不已。
尤其是那只翘望的孔雀头是点睛之笔,有万种风情。它让整桌菜都立体起来。仔细去端详,原来是用孔雀羽毛来精心制作而成的。那位漂亮的骚哆哩,麻利地点上干冰,顿时,缥缈的云雾飘散全桌,让人陷入在云雾的意境中,当然,这只是想象。幻梦般的的遐思,让人不知所措,这哪里是赴宴,而是像在参加一种神秘的仪式,饭桌上凭增添了几分仙气儿。
满桌菜中,有三虫拼(蜂蛹、竹虫和蚂蚱),干巴菌炒饵块,傣味舂干巴,傣味烤五花肉,菠萝饭,还有味香色美溜黄的烤鸡,嚼头的五香牛肉干,一大盘小酥肉和水果拼盘,以及傣家菠萝饭和用粽叶包裹的糯米粉做的东东。虽然叫不上名字,但感觉非常好吃。另外,每个人面前,还有一钵足量鸡肉的鲜美鸡汤,与各色食品荤素搭配,看着都令人垂延三尺,胃口大开。
香茅草烤鱼是一道傣族风味菜,先将洗净的鱼裹上味道芬芳的香茅草,然后置于火上烧烤,并抹上适量的猪油,香气四溢,鱼肉酥脆、味道鲜美独特。
香茅草烤鸡也颇受欢迎。把宰好的鸡洗净,放在火炭上烘烤至六成熟,然后把肉剔下来,用舂盐棒捶软,捶碎。把预先切好、拌拢的葱、蒜、芫荽、青辣椒、盐等拌合在一起,捏成拳头大的一坨,用洗净的香茅草捆住,用竹片夹起来,让客人在火炭上烘烤食用。
香酥蚂蚱,是云南一道风味小吃。选取秋季的蚂蚱,高蛋白,低脂肪,雌虫还有很多卵,含有丰富的卵磷脂,被消化后,可以释放胆碱,对增进记忆大有裨益。蚂蚱还有止咳平喘,对百日咳,支气管有较好的疗效。
孔雀宴很完美,从原料选择、烹饪制作,到造型摆盘、餐具搭配,每个细节都精巧细致,别出心裁。厨师们尊重天然食物的本味,将傣族饮食文化中的酸、辣、烤、菌、生、虫、竹做到了极致。
孔雀宴,吃的是一种享受,一座城市的味道,一种少数民族交融的文化。一桌孔雀宴,代表了傣族人民的美好愿望,以及对四面八方游客的欢迎。
除此之外,还有傣家人最爱的各式小菜,有种淡紫色的蔬菜,我以为是洋葱,问了一下原来是茄子,还是生的,需要搭配旁边的作料蘸着吃。云南菜和泰国菜有点相似,比如芒果,他们就喜欢用酸辣的酱汁凉拌,而且,还是未成熟的青芒果,但酸酸辣辣的口味很清爽。
要分别了,一桌人难分难舍,大家欢声笑语,聊的特别开心,话题由景点的美,到大象、孔雀、猴子的可人,以及夜色,歌舞等等,最让人开心的,是七嘴八舌学说的傣语,比如,傣族人把“喝酒”说成“叽吧哆”,“醉酒”说成“叽吧液”,说女人“漂亮”是“真骚”,说“欢迎”叫“勾引你”,叙说中经常逗的大家哄堂大笑,有的甚至喷出饭来。
最后的饭也很有特色,难以置信,是种有颜色的大米,当地人叫做“布依族花米饭”。那位漂亮的骚哆哩,告诉了我们制作过程,她说:“并非是大米有颜色,而是每年秋后,傣家人将上等糯米挑选出来,单独放好留做花饭。吃的时候,到山上再挖几种野生植物,将根、茎、花、叶分别捣碎,提取出红、黄、蓝三种颜色,再用这三种颜色调出黑、紫两色。做的时候,将泡好的糯米分别装在五个小瓦盆中,将五种颜色分别掺进去搅拌,待颜色完全浸透,再淘洗干净,放到蒸锅里蒸熟,最后倒入簸箕内晾干,此时色彩缤纷的花米饭就大功告成了。”
甘肃白银的小虎子以及爷爷奶奶,是由西双版纳那返程,所以要提前分别,我们一直送到饭店外的车上,执手难别,各自嘱咐珍重,盼望以后多多联系,万勿相忘,一直招手到车消失了影子……
在西双版纳的日子,感觉犹如生活在天堂里,心中总是有着抑制不住的激动。将要离开时,竟是如此的百般不舍。但我知道,风景再美,也不是我的故乡。西双版纳,我要回去了,但你的绚丽多彩,你的神奇神秘,会永远留在我的心底,刻进了我的记忆。再见吧,西双版纳……
云南系列之二十 孔雀宴与昆明南强街素描
孔雀宴
扬头孔雀尾弥烟,桌满香荤食负天。
蕉叶凉拼陪绿醑,竹虫热炒映红簪。
菠萝细作青衣嫩,瑞草精工紫雪鲜。
糯饭端来分几色,纷夸此米不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