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系列之八
——敦煌莫高窟(7)
莫高窟外观
跨过桥来到了莫高窟景区,抬眼便望到山崖上出现的一排排石窟,那一个个窗子,就像是古人的眼睛,正在明亮清澈的望着我们这些后来者。我不禁屏息沉默了,在我的注目礼下,这片圣地空气澄澈,清亮透明,像极了一片古代的别墅区。
据说,这片地域曾经是一片不毛的沙漠之地,直到清光绪时期,王圆簶道士来此重修道观时,才从其他地方移了植耐旱抗风的杨、榆、柳等树种,才形成了今日莫高窟的一片绿荫。关于王道士的故事,下面章节会详细叙述,故于此不赘。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千”这个数字,在这儿不是指具体数目,因洞中有着许多的塑像以及壁画,佛以千寓,所以俗称“千佛洞”。莫高窟的名称来历,大抵有三种说法:
其一、是说莫高窟开凿于沙漠的高处,在古汉语中,“沙漠”的“漠”和“莫高窟”的“莫”是通假字。
其二、是说从藏经洞出土的文书,和许多唐代文献都记载,唐代沙州敦煌县境内有“漠高山”、“漠高里”,据考证,鸣沙山在隋唐也称作漠高山,因此,石窟以此而命名;
其三、是说在梵文里,“莫高”是指解脱之意,而这里的“莫高”则是梵文的音译。
远眺莫高窟,崖壁顶上覆盖着一望无际的沙丘。下面洞窟则有种大厦将倾的摇摇欲坠感,感觉黄沙很快便会漫卷开来,倾刻之间便会将它深深埋没。我想,这莫高窟屹立千年,它本身就应该是一个奇迹。
正面崖壁犹如刀削斧砍一般,一层一层,分布着若干的洞穴,形如蜂房鸽舍,高低错落有致、鳞次栉比。每层走道上还装有栏杆,我不知道这些围栏是当初就建好的,还是后来添加上去的。在这岩壁洞窟的正中,一座贴倚山体而建的七层阁楼雕檐画栋,甚是雄伟气派。它将岩壁一分为二,远远看去,气度非凡,蔚为壮观。
据说石壁上,那些未经装饰的洞窟,是当时僧人打坐修禅之处,更是凡世的生之场所。而北面的石窟,则是历代供养人所朝拜的佛之世界。我突然感觉,在千载之间,圣与俗面对同一片风沙,面对同一种兴衰变化,这大概是西北独有的那种豪迈气魄吧。
一个个洞窟依次庄严地开,就像肃立的一队武士,它庄重而不颓废,绚烂的色彩,在简陋的黄色中显得另类,但很融洽。我想,无论是浓墨重彩还是黄土掩埋,都是一种历史,一种过往。在这样一个被遗弃的地方,却曾盛开过最绚丽的文明,不能不说是一种奇迹。
从镜头框中看去,天蓝得仿佛琉璃一样,雪白的棉花云挂在空中一动不动。而洞窟山崖,则是砂砾岩的黄色。那身旁清劲挺拔的杨树通体雪白,枝叶簇拥,直插蓝天。
这是为佛兴建了一千年的宫殿,也是一座小城传奇的故事,在这样就久远的历史中,佛祖被镌刻在莫高窟岩壁上,历经颜料与岩壁的融合,真实记录着历史的精华。
其实,嵌入崖壁上的洞穴,空间极其有限,85%以上洞窟的面积,都小于25平方米。而且,每一个里面都是别有洞天,藏着各种各样的艺术瑰宝,有佛像石刻,有彩色塑像,有飞天壁画。每一个山洞,都会带给人不一样的惊喜。
因莫高窟内不允许拍照,所以我们只能在外面留影。从下面往上看的清楚,每个门就是一个窟,而门是铝合金做成的,据说是由香港邵逸夫捐赠,但怎么看都觉得有点不伦不类。
这现代才有的材质和模样,从外表看不见半点原汁原味的东西,也看不出精致与美丽来。其实我觉得,莫高窟的美,只藏在它的内部。据记载,原来洞窟是没有门的,因壁画最畏惧的是光照,所以洞窟常年处于自然黑暗中。
每一丝光照、每一次呼吸,其实,都对壁画有伤害,所以,管理者意识到:限制观看数量,是保护文物和满足游客间的平衡,也是为让莫高窟生存得久一点,让后世更多人一睹历史瑰宝,所以不得不如此采取措施。
石窟外壁,是戈壁滩的土橙黄色,镶满现代几何状的神龛,若深若浅地印刻着历史的沉思。洞窟的前面,大多建起一个檐,如农家住户的房檐建筑,洞窟与洞窟之间,用钢筋水泥搭起了栈道,方便参观者穿过。我发现,所有洞窟顶,很少有穹隆形,大多是覆斗形。壁画除了神佛的图像以外,还有五台山的朝圣路线图,家族的仕女图,把生活与宗教紧密联系在一起。令人感到成佛的路程并不遥远,只要有人引渡,就会升天成佛。
莫高窟前,正中有座木牌楼,飞檐画栋三进式,脊兽彩纹层叠,五彩缤纷,木棱交错,非常华丽。匾额上“莫高窟”三字,为郭沫若所题。
透过牌楼向正前望去,还有一个与它形状相同的牌楼,显得甚为大气,形象庄重大方。据考证,它原来不在莫高窟,而是清道光26年(1846),敦煌城内东街汪氏家族一位妇女的节孝坊。原来的匾额是“汪氏节孝牌”,后请郭沫若先生题写“石室宝藏”、“三危揽胜”两幅题字,成为了莫高窟的牌坊。
牌坊的后面,就是莫高窟的屏风——三危山,数码透过牌坊的当心空隙,即刻形成了同一幅景框。三危山主峰峥嵘危耸,牌坊油漆大都剥落,色彩暗淡,显得并不豪华,但更衬托出洞窟里色彩的艳丽,佛像的精美,壁画的雅致。这幅照片使荒凉寂寞的戈壁景象,与石窟区绿树成荫的环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我去过龙门石窟,也到过云冈石窟,但都没有莫高窟让我震撼。莫高窟不是一个朝代的叙述,而是一幅色彩斑斓、留白丰富的贯穿画作,历史的笔停在哪儿,续写的情思就会在哪儿闪烁。
如潮的人流,都在仰视这片土黄色的莫高窟,都被她的气势磅礴所震慑,像长长的洞窟一样长长的队伍,纷纷跟随讲解员登上通往洞窟的栈道,仿佛将大家带进那个悠远的、充满神话的传说当中。
莫高窟乃是石窟的世界,所以,到莫高窟就是看石窟。写莫高窟主要是写石窟,而石窟,很明显是莫高窟的重中之重。这样说吧,只要弄懂了石窟,就弄懂了莫高窟的一半。所以,在休息片刻,我便匆匆打开手机,恶补了一下关于石窟的知识:
据考古家论证,中国的石窟艺术,主要分布在新疆地区(古代的西域)、甘肃西部(古代河西地区)、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地区,在南方,也有一些零星分布。从规模或艺术成就而论,敦煌莫高窟、云岗石窟、龙门石窟和麦积山石窟被称作中国的四大石窟。
中国汉传石窟,大约始凿于公元3世纪,盛行于5—8世纪,16世纪后开凿的数量就较少了。与同为中国四大石窟的洛阳龙门石窟比,莫高窟虽在佛像数量远少于龙门石窟外,但在佛像规模上和管理保护力度上,远强于后者。特别是莫高窟灿烂多彩的壁画,和彩塑艺术作品,足以让人叹为观止。
莫高窟各时代的洞窟,有着很大的变化。从形制上的演变,反映着莫高窟建筑史上借鉴融合与改造、创新的发展过程。它既是石窟建筑史上演进轨迹的实例,又是洞窟考古断代排年的重要依据。
研究者们认为,北魏、西魏的中心柱窟,是印度支提窟(礼拜堂)的借鉴和改造。而北周、隋、唐时代的覆斗顶方形窟,可能是借鉴了印度毗诃罗式窟(僧人居室),并融合了中国殿堂式的实用性而化生的新形式。
木构窟檐的出现,则是把单纯的崖面凿洞同木构建筑结合起来,使过去窟外为崖壁,而窟内显示殿堂布局的内向性建筑体制,进一步发展为洞外附加木构檐廊,使外部亦呈现殿堂气局。
外观与内景的统一,是古代建筑对依山凿洞进行的因地制宜美化补救。这样一来,就引起石窟建筑的一次突破,推进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阶段,后来也再没人突破它,而创造出新的形制。
(1)北凉留存下来的洞窟数目有限。主室大体作长方形,但空间宽窄悬殊颇大,窟顶或作平顶,或作盝顶;西壁为佛龛,南北两壁或在下部开小型禅窟,或在上部凿制阙形龛,内塑佛像。壁画、塑像及装饰远不及后代繁复密致。比较而言,呈现着原始风格和单调气局。这时莫高窟的洞窟形制和窟内布局与装饰,还处在初创阶段。
(2)北魏时期洞窟出现新的形制。主要格局是,主室分为前后两部分,前部窟顶为人字坡形,下为殿堂式空间。后部窟顶为平棋顶,顶下空间,中部设中心塔柱,由地面上抵窟顶。中心塔柱四面开龛,龛内塑佛及侍从像。整窟四壁绘千佛或贴壁影塑千佛,有的还在南北两壁上部开凿小龛,内塑佛像。壁画以本生故事为主要题材。僧侣信徒既可在中心柱正面跪拜供奉,又可围绕中心柱巡礼瞻拜。这一窟室形制从北魏到北周流行了130多年。
(3)北周、隋、唐以来,主室前部的人字坡顶和后部的平棋顶以及中心塔柱很快被淘汰,代之以覆斗顶的方形窟室。正面(西壁)开龛,龛内塑造以主尊(佛像)为中心的群塑;四壁绘经变画、故事画,富丽堂皇。
(4)五代洞窟的典型形制,是在覆斗顶的窟室中央偏后设佛坛,佛坛后部塑背屏,背屏前塑造以主尊为中心的群塑。使礼佛的信徒与神灵塑像的距离大为缩短,进一步加强了人神亲近感。有些洞窟在窟门外侧的上部,加修了兼有装饰性和保护性的木构窟檐。
•(7)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