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次重走长征路组诗:从定西——延安(之三)

文摘   2024-10-03 06:00   山东  

本期主编:王占环


延安杨家岭

蜿蜒的山路像历史的褶皱,

我细细聆听着风的诉说。

一路的风景是魅力的集合,

每一步,都是岁月的回响,

每一颠,都是时光的脉搏。


匆匆赶往杨家岭的会场,

去追寻信念,追寻理想, 

追逐梦幻的火苗,追寻光明。

我看到纺车与棉纱牵手,

织出了冬暖夏凉,自力更生。


那片领袖亲手开辟的菜地, 

韭菜茄子西红柿充满生机, 

他种植着汗水,种植着希望,

种植着平等,种植着率先垂范。


当槐花穿过时光的征途,

我用心感受一个地方的心跳。

杨家岭,你是革命的起跑线,

那盏马灯,是折杀黑夜的剑锋。


我膜拜这座岭的厚与浓

并欲把灵魂安放在窑洞,

让它在红色包浆之内,

感受热血铁骨的感动。



延安枣园

一座座低矮的窑洞, 

孕育着未来中国的希望。

一粒粒大枣剪下来,

拥挤在陕北的门楣。


被血染过的土地由黄变红,

延河的水也染成了枣红。

灯光像一粒粒枣红的眼睛,

执著地向着山外遥望点睛。


有种追求在贫瘠中生成理想,

举起的右拳被枣红光线延长。

当年运筹帷幄的毛主席,

一拳头砸在蓝箭头的正央。


鲜血与信念写成的一部传记,

怎样的小米才能熬出这般灯光?

在此终于到达了仰视的高处。

让我不停地追随你巍峨的身影。


一直在山脚下仰望,

并且一直矮下去,低于尘埃。 

但在转身的那一刻,发现

我的脊梁突然被加长加硬。



延安王家坪

一朵山谷围成的坪地似花, 

周围是一条条岭的脊梁。

一滴滴墨汁失眠的夜,

曾在王家坪宣纸上一次次燃烧。 


屋外挂着一个个居主的注释,

清澈而简短,带着历史的白发。

这里曾是共产党人的坐标轴心, 

五大书记聚于此院的原点, 

谋划着整风和抗日战争的进程。


尽管是解放区的政治核心, 

首长与战士在这里一起摇起过纺车。 

这里曾收到全世界最高誉的牌匾, 

老百姓曾在大门口敲锣打鼓, 

夸赞毛主席是“人民的救星”。


灯光,是一个温暖的词汇, 

那个宽大身影就占据着这里的夜晚。

奋笔疾书的文章如延河的流水, 

谁不说《论持久战》的文章是霞光?

因它一扫了当时中国大地上的彷徨。


共产党用小米滋养的身躯,

扛起了民族解放的脊梁。

信念之花就是在这里绽放的,

每一朵,都浸染着胜利的悲壮。


曾经的河滩地乱石嶙峋,

如今却变成了鸟语花香。

石条像士兵沿小道蜿蜒排列,

石碑像书籍般错落成行


走进这里,便沉浸在一首歌中,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囯”。

我请这里的安静原谅,

因为想要用尽力气大声地唱……



延安革命纪念馆

张开的怀抱,高高的脊梁,

冲天的气魄震撼着我的心脏。

这座庄严而神圣的殿堂,

如同一部厚重的历史书行。


每一块展板、每一件展品

都承载着沉甸甸的厚重,

那支穿草鞋的队伍,终于

走进溢出热泪的铿锵国歌。  


长征是一个国度的迁徙,

它长长的线条溅起火星或太阳

硝烟化作血液流进战士的身体

刀刃的白光 让大地剧烈抖动。


子弹带斜背在胸前

那把不离身的大刀

是长在背脊上的肋骨,红军

始终把准星铆在火山的喷口。


即便倒下,最后的子弹,

也要从血管里流完

余下的半场战斗。

倒下,也要让红旗高高飘扬......


脚板上那些焦急的血泡

是长征路上绽放的灯芒

多少沼泽中露出的中指食指 ,

像草根一样裸露,苍凉……


这里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与感动。

这里是对历史回顾重现的影光。

这个以忍耐著称的民族,

让历史记住的是荡气与回肠。


究竟是红军叱咤风云的怒吼,

还是新中国诞生前的阵痛?   

多年后重走这条卓绝的路,    

我看着一幅幅照片射出的光芒……



张思德墓地

你的面容还是那般年轻,

身背的柴仍是那般沉重。

你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名字,    

而是精神的升华和时代的传奇

一声“为人民服务”,

可谓大纛一张,万夫走集。


打小我就知道了你的名字,    

那是一个闪亮的标记和崇高的意义。

你把自己化作了木炭,

而毛主席又把木炭点着。

年轻的生命才二十九岁啊,

长在高山,死在泥洞。


魂魄飘青天,骨头暖人间,

这哪里是木炭的谜底

而是你壮丽的生命

在墓前追忆一个高贵性格的发源,    

大山震撼,似在接受清风的洗礼。


一次次擦干眼泪,多少年了

你孤独地陪伴身边的翠玲松涛。 

此时我问自己:如此

一篇悼念一个战士文章的标题,    

缘何、成为了共产党的宗旨流传?




南泥湾

来之前,有一千种想象,

来到南泥湾后还是惊奇。

我找到了比信仰更有力的奇迹

或者比精神更加宝贵的财产。


万亩稻田翻卷着破浪,

风一吹,抖落出一串串故事。

庄稼地里拔节的声音,

是在讲述三五九旅的建功伟业。


南泥湾自被歌唱家采进花篮后,

仍然由动听的歌声中飘着芬芳, 

我看到那一群扎绑腿的战士,

正弯着腰滴着汗水种植信念。


每个兵都是这里长出的庄稼,

颗粒饱满且与人民血脉相连。

我看来,南泥湾不是一个地名,

而是人民军队在完成寻根追源。


有一种信念叫自力更生,

有一种力量叫披荆斩棘。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在建军史上印下了永恒的胎记。


曾在那个全中国的庄稼,

都在苦苦等候季节。

多少拿枪的手翻开这片土地, 

种下了革命成熟的信念。


纪念馆里,望着那些清癯面孔,

他们的眼睛是那么明澄,甘甜。

似在问我2024年农民的收成指数,

我无言以答,因为

我出生的村落早已实空空流年……




宝塔山

一把冲锋号伫立在山顶

它的周身缠绕着金光。

延河在潺潺诉说昨天的故事。

战火中的宝塔见证过一次次兴亡。


它戴金冠把岁月捧在手上,

就像命运,伫立于高高的峰头。

光灿如一支火炬,由此

成为了革命者向往的地方。


让脚跟盘成延河的形状,

让血管在骨骼和筋脉中流淌。

当心房与心室携起巨大风声,

望着你,我开始泪流满面……


一条穿灰军装的长长队伍,

伴着安塞腰鼓融进山的魂魄。

顺着崖敲出两万五千声巨响,

这座山才借助宝塔有了名望。


雪花的韵律爬满红色的痕迹,

它以岩浆的形态射出流线。

新中国诞生前那段风起云涌,

是它燃烧岁月的真实写照。


吼一曲信天游八百里秦川震撼,

十万大山便匍匐在它的面前。

高山流水是最契合的依托和宣泄,

延安终于握住了命运的轭喉宣言。


飘扬的红绸带动着红色音符,

让军旗之下徐徐升起了太阳。

东方红成了你传递诺言的使者,

这座宝塔山从此有了力量。


每道光都是历史的惊雷,

显达着炎黄子孙的豪迈与气概。

以军礼向你告别的时候,我想

你是我每日清晨致敬的方向……




带走一片云彩
四季四时均入画,一诗一词总关情。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