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老板咨询:瓦瓦,我想引进菲律宾佣人进入中国市场,你觉得有商机吗?
我以此篇文章作为回答:
去了菲律宾,我这才明白了菲佣在全世界范围内受欢迎的原因。
菲律宾有一个很大的优势就是人力资源优势。
一方面,由于菲律宾曾经被美国殖民,菲律宾人的英语水平在东南亚各国间都属一流,虽然底层人(比如街头小贩)的英语仍然夹杂着东南亚口音,但对英语的运用能力比起像泰国的小贩还是更胜一筹,能用英语进行更为复杂和深度的交流。
更不用说那些白领和大学生,有不少操一口非常标准的美音英语,闭着眼睛还真听不出是亚洲人还是美国人。
另一方面,菲律宾的平均年薪很低,经济较为发达的是首都马尼拉,平均月工资也就2000多元人民币(后面提到的金额全是按人民币为单位来算),如果能月入4000就算体面的薪水了。而菲律宾中小城市,包括诸多海岛,每月平均工资也就在1200-1800元的样子。
行走在菲律宾的普卡海滩,一堆上前推销旅游项目的当地人(小红书上把他们统称为“小黑”,虽然有昵称的意味,但我总觉得有失尊重)会拿着价格单很殷勤地过来推销。
我看他们在烈日下奔走,各种拉客,皮肤晒得黝黑,每天却不过赚个50块钱;而在美国欠发达地区的麦当劳兼职打工的学生(比如怀俄明州),不到1小时就能赚到这个数。从此,我感到了世界巨大的参差。
我在马尼拉雇佣的保镖,高大威猛,英语OK,会些拳脚,还自带枪械,一个月也就10000不到,简直超值。
除此之外,菲律宾的服务行业非常发达,街上的佣人培训班比比皆是。菲律宾人没有服务业低人一等的观念,“菲佣”被视为“国家名片”“国家英雄”,做佣人这件事也就谈不上有多委屈。很多女大学生毕了业从事的职业就是当佣人,没有任何的心理抗性,干得非常开心。
香港人喜欢雇佣菲佣,也无外乎这些原因。
作为曾经的英殖民地,香港人对英语的重视不言而喻。菲佣英语足够好,和主人沟通无障碍,带孩子当保姆的时候还能免费充当外教,睡前能用英语给娃娃唱催眠曲,一个人顶俩人用,你就说这性价比吧。
在菲律宾本土,当地人并没有双休的概念,每周能休息一天就算不错;在异乡,菲佣依然没有双休日的待遇。香港菲佣通常每周工作6天,每天工作12小时甚至更长,还要24/7地随时待命。
但是香港人并没有打算提高菲佣的待遇:菲佣在香港的工资是由香港政府规定的最低标准和雇主的实际支付情况等综合因素决定的。菲佣在香港的法定最低工资是4870港币/月,一般家庭没有那么“周扒皮”,会在标准线以上稍微给多一些,比如5500多港币一个月,相当于5000元人民币的样子。
香港路边的清洁工人一个月工资都13000,而菲佣一个月5000块就能打发,折合到每个小时,说难听点,在路边讨饭都比这赚得多,廉价劳动力,素质还不错,英语还好,还有菲律宾人天生乐天的buff加成,谁能不喜欢呢?
于是这群菲佣成为了香港当之无愧的性价比之王。在香港,菲佣占外佣的56%左右,33.8万名外籍佣工里有超过19万的菲佣。(随口一嘴,其次是印尼,占比41%。)
之所以不提高菲佣的待遇,也是为了保护香港本身的劳动力:一旦提高待遇,将有更多的菲佣涌入这个市场,那香港本地的佣人就没得混了。
这群菲佣平时都吃住在雇主家,到了单休日,他们出了门又没地方去,就会聚集在香港的街头,摊个野餐垫吃吃喝喝,或者在街头跳起广场舞,菲律宾人的松弛感展露无疑。香港人对此也安之若素。
内地游客来了以后,看到这群人当街happy,都傻眼了,联想到自己的同胞来到香港,在马路牙子边蹲了蹲就要被骂没素质,心里很不平衡。于是内地人和香港人又会因为这个吵起来……
其实这种现象也不能简单归结为香港人“双标”。菲佣在香港作为庞大且特殊的群体,多年来已经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现象。香港社会对菲佣在周末聚会等行为已经形成了一种长期的认知和包容模式。这种模式建立在菲佣群体对香港家庭服务的长期贡献基础上,香港民众在一定程度上理解这是她们缓解思乡之情、社交放松的方式。
菲佣通常会选择在一些特定的公共空间聚会,例如公园、广场或者街边特定区域。这些聚会往往有一定的秩序,例如她们会自带餐食、席地而坐,活动结束后会自行清理现场。这种模式与香港当地的城市空间利用习惯逐渐达成了一种默契。
内地游客在马路边蹲着休息,在内地城市是比较常见的行为,然而在香港的城市文化语境中,这种行为被视为不符合当地的公共礼仪规范。香港作为一个国际化都市,受西方礼仪文化影响较大,更强调公共空间中的秩序感和仪态得体。
概括说来,菲佣在香港被定位为服务者群体,她们的生活和休闲方式被视为一种既定的、相对底层的社会存在。香港社会对她们的行为更多是一种俯视的、宽容的态度。在部分香港人的潜意识中,菲佣群体虽然是外来者,但由于长期在港工作生活,被视为香港社会结构的一部分,并且菲佣大多处于相对较低的社会经济地位,不会对本地人的资源和社会地位构成威胁。
而内地游客在香港被视为消费者,部分香港人会用更高的标准来要求内地游客,希望他们能够展现出符合香港作为国际都市形象的行为举止。也不排除一部分香港人对内地游客存在一些刻板印象,当看到内地游客一些与当地习惯不同的行为时,容易将其放大并贴上“没素质”的标签。
尤其是而内地游客数量众多且经济实力不断增强,部分香港人可能出于一种保护本地资源和文化的潜意识,对内地游客的一些行为更为敏感,有种“又怕兄弟苦,又怕兄弟开路虎”的心态。
至于在国内引进菲佣,曾经是有这样的风声,但是按照国内目前这个就业率,国家的决策还是倾向于先保护着吧。
目前国内有些家庭确是雇有菲佣,但都是以各种“曲线救国”的方式引入的,这种雇佣关系属于灰色地带,雇主和佣人两方都得不到保障。比如对于雇主来说,如果有菲佣偷了东西逃走,你可能连对方的真正身份都无法确定。
此外,菲律宾人除了乐观的优点,其中不少也带有一些不良的秉性,这个要展开说又是一大篇,留着以后吧,关注我就对了。■
东南亚商机咨询(有偿):+V wakewu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