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上海人都叫不出的路名,看完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上海人了!

旅行   2025-02-05 09:46   上海  

阿拉老底子每天呈送精彩文章一组

打开尘封的记忆,寻觅往昔的岁月

叙老底子事  忆老底子人

诉老底子情



你们知道吗?上海有很多地名,你根本读不来!它会让你怀疑自己是不是个假上海人!不信就来看看吧~



番禺路(pān yú)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



番禺路是上海一条知名的,颇有异国风情的马路。很多人都知道它就在上海徐汇区,但是却不知道它的正确读音!告诉我,有多少人以为这个是读fan yu?


 番禺路上梧桐树成荫,夏天路过这里也不会感到很燥热,一路上能看见许多精致的小洋房,并且,著名的邬达克故居就在番禺路129号。



五厍(wǔ shè)

地址:上海市松江区



有多少人看成五库了?告诉我不止我一人!别闹了,人家明明少了一点!据《中国人名大辞典》记载早在公元265年,有个名叫吾彦的做官人故居在这里,因为他姓吾,所以他居住的房屋就叫“吾舍”。“五厍”就是由“吾舍”谐音而得名。也就是说这个名字有一千七百多年了……


五厍原来是松江区的一个镇,现在该镇已撤销,并入了泖港镇。2015年,这里还举办过上海菊花文化节。



泖港镇(mǎo gǎng)

地址:上海市松江区



前面既然提到了泖港镇,那么就来介绍一下啦。“泖“是水面平静的小湖的意思,泖港镇在松江区,这里还有个桑葚种植采摘基地。


位于泖港镇的香薇玫瑰庄园。说起这个玫瑰庄园,可以说是沪上知名,不仅是婚纱照拍摄胜地,也是不少影视剧的拍摄取景地呢!



颛桥(zhuān qiáo)

地址:上海市闵行区




端?湍?瑞?我不放拼音你们是不是都不知道?要不身边有个朋友住在这,还真的需要去百度一下呢!


颛桥镇为原上海县颛桥乡政府所在地。枕沪闵路,六磊塘贯镇北,东有横泾,面积0.7平方公里。镇跨六磊塘有众安石拱桥,俗称砖桥,后讹称颛桥,地因桥名。



堡镇(bǔ)

地址:上海市崇明区



我知道你肯定读成 bao 镇了!但是正确读法为 bǔ 镇,这是个多音字,有bǎo、bǔ、pù三个读音,在当地约定俗成念bǔ。


堡镇位于崇明岛中部南沿,离县城23公里。堡镇历史悠久,古物遗迹众多。始建于清代乾隆年间的云林寺,相传乾隆皇帝的伯父曾来寺游玩过,并亲笔书写“福宇”匾额一块。



八埭头(dài)

地址:上海市杨浦区




这是一个只有很多上了年纪的老杨浦人才知晓的地名。作为平凉西块的代名词,这里曾是最具上海老弄堂风情的旧时里弄之一,更一度繁华至有“杨浦南京路”的称号。


“八埭头“成为公共租界东区商业街市之一。据回忆民国初期“八埭头”扬州路上的旧货市场很有特色。印象最深的是一家状元楼,此店于民国十年(1921年)开设在平凉路,是道地的宁波馆子,人称”沪东状元楼”。



古猗园(yī)

地址:上海市嘉定区



这个字读yī,第一声。很多人都以为是ji,并且都会写成古漪园!这是不对哒。古猗园位于上海市西北郊嘉定区南翔镇,始建于明嘉靖年间,原名“猗园”,是上海最古老的揽胜之一。


古猗园以绿竹猗猗、静曲水幽、建筑典雅、楹联诗词以及花石小路等五大特色闻名。是上海五星级公园、江南名园之一和国家AAAA级旅游景点。



黄陂南路(pí)

地址:上海市黄浦区



当我第一次看到这条路时,真的把它读成了黄po南路!直到身边朋友用奇异的眼神看着我跟我说是读黄 pí 南路。所以现在只要听到有人读错,我就会立马更正他哈哈哈。


黄陂南路最初名为峨嵋山路,由上海法租界公董局修筑于1901年。1943年汪精卫政府接收租界,以武汉市黄陂区将其改名为南黄陂路。1946年改名黄陂南路。黄陂南路沿路传统上多为里弄住宅。



佘山(shé)

地址:上海市松江区



又是一个松江区的地标!虽然和余字很像,但人家真的是读 shé 山!第一次知道这个名字还是我初中的时候,写到这个奇葩地名的时候,怎么能把佘山给忘记呢~


佘山是上海著名市郊风景区,堪称为大上海的后花园。民间传说:一说王母斩蛇造“佘山”、二说佘太君到过此地而名、三说东汉佘姓将军隐居此地而名。



会稽路(kuài)

地址:上海市黄浦区



如果你还记得中学时代学的《兰亭集序》,应该记得其中提到的会稽山,这条路就是以此山为名。会稽山,位于浙江绍兴。



而上海的会稽路,位于黄浦区老城厢一带。1986年,會稽路形成了上海最早的地摊古玩市场。



北翟路(dí)

地址:上海市长宁区



虽然有个姓氏读zhai,但是这里的正确读法为北 dí 路,可是有小伙伴问了,路牌上标的都是zhai啊!


直到上海发布和上海规土发布证实,这条路叫北翟(dí)路。路牌都有出错的时候啊~



肇嘉浜路(zhào jiā bāng)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




这条路就厉害了,估计一些新上海人是不知道它正确的读音的。它的正确读法是 zhào jiā bāng 路,而不是bing哦。此条路经过打浦桥、徐家汇。


类似的路还有陆家浜路、十六铺那的方浜中路。



牯岭路(gǔ lǐng)

地址:上海市黄浦区



民国时期的建筑在现在保存得最好的地方就是在北京西路、牯岭路、江苏路等这一带的地方,感觉就像回到了三十年代的民国时期。


牯岭路位于南京西路与北京路之间,原来是一条不起眼的小马路,经过几年改造,正逐步形成一条集餐饮、休闲于一体的特色街―――牯岭路小吃一条街。



柘林镇(zhè lín)

地址:上海市奉贤区




柘林镇位于奉贤区西南部,这是一个老镇,这里的柘林古文化遗址,是良渚文化的遗址,距今约有四五千年。


一开始看到这个地名的时候,我毫不犹豫的读成了tuo,现在想想真的是有点丢脸哈哈,1958年3月起,隶属于江苏省苏州专区。1958年11月24日起至今隶属上海市。

原来我们大上海还有这么多容易读错的地名啊,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感觉几十年书都白读了啊!你们都认识它们吗?


来源:沪宁杭情报搜查队


我知道你在看哟~

阿拉老底子
叙老底子事, 忆老底子人, 诉老底子情, 不忘昨天, 激励今天, 走向明天。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