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老底子每天呈送精彩文章一组
打开尘封的记忆,寻觅往昔的岁月
叙老底子事 忆老底子人
诉老底子情
(五)
余 杰
老婆死了,老阿林像没事一样照样喝茶品酒。女儿骂他不是人,老阿林回答说,我不是人怎么会有你!女儿气得回到自己的家里,发誓这辈子不认这个爹!
退休以后的阿秀很忙。儿子和媳妇忙着上班,弄不好还要加个班。唉,这小两口就是一件事情不好,不要娃。阿秀常常唠叨这事,儿子说,你再这样唠唠叨叨我们搬出去住了。阿秀不吭声了。
喝口茶歇一会儿,老贤在阳台上静静地坐着,思考着下午该讲些啥。
现在世卫组织,对于老年人是这样确定的,老年人分三个阶段。60岁—74岁属于年轻老年人,75岁—89岁属于一般老年人,90岁以上称作长寿老年人。
炉火旁打盹 回忆青春
多少人曾爱你青春欢畅的时辰
爱慕你的美丽 假意或真心
只有一个人还爱你虔诚的灵魂
爱你苍老的脸上的皱纹
当你老了 眼眉低垂
灯火昏黄不定
当我老了 我真希望
【本文完】
余杰,男,生于1952年12月25日。现居上海。
1970年4月从上海向东中学(原南洋女子中学)69届初中毕业,到云南西双版纳东风农场上山下乡。1979年2月返回上海,进入上海第三机床厂当工人,后在宣传科工作,1986年入党。先后担任企业党委委员、党办主任、支部书记、车间主任、厂长等职。2002年参加上海临港新城(现为临港新片区)开发建设,担任港城集团行政总监、党办主任。2012年底退休后在浦东新区国资系统发挥余热,从事基层党建工作至疫情爆发为止。自2007年起在网络上刊发有关知青上山下乡问题文章约450万字。
《城市记忆》系列热文
➤弄堂
➤有轨电车
➤小书摊
➤跳马
➤垃圾桥
➤大饼油条
➤灶头间
➤过街楼
➤剃头
➤照相
【小说】5号里的故事
第一章:上山下乡那年
4、荒人滩的闹剧
5、无事可干的我们
23、一针见血的二房东爷爷
第二章:大返城那年
第三章:动拆迁那年
117、再见,5号里
回城以后……——在车间
梦之城——临港新城开发始末
梦之桥
知青文汇
➤墓碑
➤偶遇记
我的后知青时代生活
➤理发小议
➤社会即景录
➤人在旅途
➤走在历史的凹陷处
➤当我们老了
➤致我们消失的青春
➤从社区出去,再回社区去的话题
➤怀念那个春天的年代 ——八十年代初期看过的话剧
➤我们的晚年
我知道你在看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