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桥”的前世今生(七)

旅行   2025-02-04 00:02   上海  

阿拉老底子每天呈送精彩文章一组

打开尘封的记忆,寻觅往昔的岁月

叙老底子事  忆老底子人

诉老底子情



 
 

越界筑路是上海人蒙受的耻辱。南北向的越界筑路,英法两租界先后共有16条之多,条条都通往虹桥;而历史上殖民者仅在长宁区境内越界筑路就多达22条,虹桥路即为其中之一。

虹桥路筑成之初路面宽仅9.14米,其中车行道宽3.66米为煤渣路,遛马道宽3.05米为泥路,分别适用于行车和跑马。虹桥地区获得外籍侨民的青睐,要追溯到清末开始的纸猎赛马,即以播撒纸屑代替猎物,策马追逐的游戏。随着上海开埠和建设,城市中显然不再适合进行此类游戏,到了20世纪初,外国人的赛马活动改从徐家汇出发,沿着筑成不久的虹桥路一路西驰,以罗别根河(今北新泾)为终点,比赛常常引得千万中外人士围观,热闹非凡。英国商人于1890年在程家桥西(今上海动物园内)开设的“老裕泰”马房适逢其时,很快发展起来,到

1910年已占地近百亩、养马近百匹,顾客主要为富家子弟,每逢假日特别是春光明媚之时,红男绿女争相驰骋在虹桥路上。1914年马房业主病故,马房地产由太古、怡和、汇丰等8家洋行各出官银1000两购买。1916年改建为虹桥杓球(即高尔夫球,因球杆呈杓形故名,但这个称呼仅在民国时期流行过一段时间,后来通常以音译称为高尔夫球)俱乐部。虹桥高尔夫球场,又名虹桥抛球总会球场。逐渐成为沪上洋行大班打球、郊游、度假的娱乐场所。





供稿:编研宣传科


前文回读: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来源:长宁档案史志


我知道你在看哟~

阿拉老底子
叙老底子事, 忆老底子人, 诉老底子情, 不忘昨天, 激励今天, 走向明天。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