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百一店”观展后的收获 | 黄振炳

旅行   2025-02-07 00:01   上海  

阿拉老底子每天呈送精彩文章一组

打开尘封的记忆,寻觅往昔的岁月

叙老底子事  忆老底子人

诉老底子情


中百一店“屋里厢,好白相——上海老物件展”广告宣传


1950年,上海第一百货商店开业庆典(现为华侨商店),“民光”牌2465方格印花被单挂在大门进口的正上方,路上行人纷纷驻足观看。可见,“民光”牌被单的知名度可见一斑。

“民光”牌商标最早使用时间要追溯到1935年,而商标真正注册时间是在1981年。这商标背后,实际上是一种对“民光”牌床单布身耐磨、平整挺括,色泽亮丽、久洗长新,花型精细典雅“独特风格”的感受......

民光被单广告

(20世纪30-50年代)


遥想民国当年,“民光”被单一出世,在经销上就别出机杼,在上海滩让人刮目相看。永安、先施、新新和大新四大商业公司为“民光”被单竞相经销,另外厂家在东北、华北、华中、华南和香港等地也开辟市场,甚至将产品远销到菲律宾、新加坡等国家。一时间,“民光被单”被上海市场亲切地称之为“国民被单”。

近日,被誉为“中华第一街”的南京东路上,一场别开生面的“屋里厢,好白相——上海老物件展”成为上海民间收藏界的一大亮点,前往参观的市民、藏友络绎不绝。成立于1949年的上海第一百货商业中心,作为曾经名声远扬的“建国后的第一家国有百货零售企业”,承载着无数上海人的记忆,该店见证了中国商业的变迁和发展。这次上海老物件展放在这里举办,是对该店那段曾经峥嵘岁月的一次深情回顾。不仅是一次专题收藏的展览,更是一段历史的重现,和时代与文化的传承。

上海奉贤、浦东、虹口、静安、闵行、长宁、金山、普陀各区的兄弟收藏协会负责人受邀集体观展(从左至右)。


虹口区收藏学会会长廖俊作为此次举办活动的策展人,特邀各区兄弟收藏协会的会长们集体参观此展。并向大家介绍说:该次展出的藏品,首选是与中百一店搭界的,包括藏品背后的故事;其次最好是南京路上的相关收藏品。笔者是两次观展,丰富精彩的参展品,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给我留下了美好而深刻的印象。也许是观展记忆深刻,故近来对南京路、中百一店的相关收藏,总是环绕在脑海中,挥之不去。无独有偶,这个周五(1月17日)我惯例去聚奇城淘宝,竟然老天眷顾我,在摊位上觅到一块长宽1.4米的正方形、上世纪20年代南京路石路口上海安禄棉织厂的印制布质广告,心中不由暗暗窃喜。

1927年的上海安禄棉织厂大型布质广告( 1.4x1.4米 )


该布面中间绘有松树仙鹤的圆型图案,四只角绘心型花卉图案环绕,这种美术设计风格在民国时期常见,被称之为“四菜一汤”;中间棱型对称广告词分别是:“眼牌毛巾、全福被单、织花被面、男女浴衣”;四周边的对称广告词分别是:“便用汗巾、旅行汗巾、座垫枕套、四季衬衫”。另外厂名、厂址落款:“上海安禄棉织厂、南京路石路口”均匀分散恰到好处印于其中。整幅画面呈现出端庄大气,富贵吉祥的意蕴。该布广告也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可当作桌布饰用于旧时老式的八仙桌台面之上。

淘到宝贝后,我回到市场的三楼协会办公室,不一会儿几位藏友络续驻足,老花头,大家总是互报今天所觅到的心仪收获,大家互相交流、各自显摆。我沾沾自喜,声称自已觅到的这块布质大幅广告,如早些时日得到,也可送去“中百一店”参加上海老物件展,声称这件南京路上的遗珍,多少可以与“中百一店”打一点“擦边球”。藏友们笑曰:“那你通知廖俊,赶快送去展出呀!”我回道:“可惜啊!他们参展证书已经颁发了,再侯以后机会了。”藏友相聚,少不了逗嘴调侃,真是特别有趣。每逢周五,我处办公室里藏友晤面,华山论剑是保留节目,这也习以为常了,收藏的乐趣也在于此。

民国上海南京路中段沿街的安禄棉织厂( 见右上招牌 )


接着,我便开始现场发挥了!事实上,我知道这家开在南京路石路口(今南京东路福建中路)处的上海安禄棉织厂,听上去是厂,其实规模也就是一家较大的商铺。该厂负责人叫项立民,又名项起,生于1907年1月,是浙江杭州人。他1920年从浙江杭州县立贫儿院高小毕业便到上海,进入上海三友实业社工作。他从练习生做起,通过勤奋一步步升任为工程师、织部副主任。1927年之后,项立民在上海安禄棉织厂任厂长。他在杭州临丰染织厂、华纯织造厂也任过厂长。

经过一系列在纺织行业中的摸爬滚打,项立民的羽翼也渐渐地开始丰满起来,翅膀也开始坚硬起来。转眼时间到了1935年6月,他在虹口区岳州路兴祥里,创办了一家小型棉织厂,雇用了8名工人,仅靠1台人力毛巾木织机和1台人力被单木织机,开始生产印花床单,当时的厂子生产规模非常局限,只能生产简单的毛巾、被单,但厂名起的却很富有时代特色,叫做“民光织物社”(南京东路799弄37号)。谁都没有想到,他把“民光”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厂发展到一个拥有品牌的国民级别的企业,绝非常人所能及。


1930年10日10日《图画时报》上的安禄棉织厂广告


项立民非常擅长经营之道。当时民光生产的毛巾用的是“人人牌”商标,真正用“民光”商标的则是被单。首条被单取货号定为2465。24表示第一条被单是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生产的;6表示六尺被单;5表示五彩印花被单。民光的商标设计非常简单。“民”字取自项立民的“民”,“光”隐喻事业发扬光大。圆圈内,一个火炬熊熊燃烧。1937年淞沪会战爆发后,民光织物社遭毁停产;次年,移址延平路叶家宅恢复生产。1939年,项立民与友人合伙开办了中一印染厂和华一织造厂;1941年,民光织物社移址通北路“百老汇”,三厂融为一体;1945年,改为民光织物社制造厂,被单商标也统一使用“民光”,项立民任经理。

上海安禄棉织厂总发行所营业部证章


抗战胜利后,供销需求增加,毛巾被毯销路复见好转,项立民将厂址再次迁移至通北路801号,开始重砌炉灶。此时的“民光”在上海已声名鹊起。永安、先施、新新和大新四大商业公司竞相成为它的专卖店,甚至在东北、华北、华中、华南和香港等地也有市场开辟,在菲律宾、新加坡等海外市场亦能见到其产品的身影。

新中国成立后,尤其1956年民光织物社公私合营后,“民光”被单更是成为“国民级”时髦生活日用品。1978年复名为上海民光被单厂。1994年,以民光品牌组建的上海民光国际企业有限公司成立,民光厂成为该公司的母体企业。2008年,民光被单厂并入上海民光国际企业有限公司,2010年更名为上海龙头家纺有限公司‌。多年来,民光品牌因其耐磨、平整、色泽亮丽、花型精细而著称,深受消费者喜爱。其生产的浅红色牡丹花图案的老式纯棉床单被称为“国民床单”,曾广泛流传于中国家庭中,成为一代人的记忆‌。

综上所说,办公室里的几位收藏同仁,一致认为,南京路上海安禄棉织厂这块超大布质广告,确实背后有故事可讲,确实可以作为“上海老物件”,放到中百一店这次展览中亮相。一是该物件的生产厂家(其实也算是店家)开在南京路,与中百一店置于同路;二是安禄厂厂长项立民也是民光织物社的创始人,而民光被单也是借助上海大新、新新、先施、永安这四大公司运营推广而誉满天下的。

安禄棉织厂的广告赠送梅花纹瓷杯 

( 江西如生公司制 )


最后,衷心祝愿这次中百一店的“上海老物件展”圆满成功!给上海市民及收藏界留下美好永久的回忆!

图·文/黄振炳


来源:普陀收藏


我知道你在看哟~

阿拉老底子
叙老底子事, 忆老底子人, 诉老底子情, 不忘昨天, 激励今天, 走向明天。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