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桥”的前世今生(八)

旅行   2025-02-06 00:01   上海  

阿拉老底子每天呈送精彩文章一组

打开尘封的记忆,寻觅往昔的岁月

叙老底子事  忆老底子人

诉老底子情



 
 
20世纪前半叶,随着各项建设的发展,虹桥路曾多次修筑拓展。1919年,自华伦路(今古北路)至高尔夫球场(今上海动物园)拓宽至18.28米。1924年,虹桥路西延至虹桥机场,但仍然半是泥路、半是煤渣。后为适应汽车通行,华伦路至海格路(今华山路)段首先改筑为泥结碎石柏油浇面道路。进入20世纪30年代后,因年久失修,且修筑技术和材料有待提高,虹桥路路面常常损坏,崎岖难行,对来往于市区和机场的车辆恐有损伤,公共交通也已断绝,工务局、军政部等多个部门曾多次联手进行修筑。

在外籍侨民赛马活动的引领下,虹桥路进入了上流社会的眼中,因其两侧大片农田林木,环境清静幽雅,交通便捷,引来外侨、买办、富商、政要无数。20世纪30年代前后,中外豪门巨商,国民党高级官员、将领等过腻了都市喧闹生活,想要享受一下田园之乐,在虹桥路两侧纷纷置地营建花园住宅、度假别墅等,使虹桥路充满浓厚的古典风情,也导致虹桥路沿线地价陡升。商人看到商机后,纷纷来此开办各类休闲娱乐场所,如酒店、舞厅、俱乐部等。当时的虹桥路常常车来人往,歌舞笙箫,中外豪商和军政显贵纷纷来此纸醉金迷,通宵达旦。众多豪华宅第和一派歌舞升平的繁华景象与路两侧一派尚未开发的自然环境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虹桥路现在之所以能成为一条积淀着历史文化的风貌保护道路,与路两侧的大量西式古典建筑是分不开的。这些豪华住宅里上演着一幕幕的悲欢离合,见证历史的车轮滚滚前进,有欢乐,也有悲哀,有飞黄腾达,也有家破人亡,有的影响历史的进展,有的隐藏在历史的大幕后鲜为人知,交织成虹桥路发展史上的众生百态。


(未完待续......)










供稿:编研宣传科


前文回读: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来源:长宁档案史志


我知道你在看哟~

阿拉老底子
叙老底子事, 忆老底子人, 诉老底子情, 不忘昨天, 激励今天, 走向明天。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