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清清
报道 | 新零售参考
春节将至,在换帅后重启会员制和门店扩张的盒马鲜生,可谓是一路“捷报频传”。
如果说一月初“皖北地区首家盒马门店即将落户四线城市安徽宿州”的消息只是盒马加速下沉扩张的预告,那么一周前在吴江新开业的盒马鲜生,则已经是其在下沉市场发力的最好证明。
图源:微博@兔老司
据报道,吴江首家盒马鲜生已于1月17日在盛泽天虹购物中心开业,这一门店的正式开业标志着盒马对下沉市场的开拓来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深度——这是盒马首次将全国版图扩展至镇级。
还记得,根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CCFA)公布的《2023年中国超市TOP100》榜单,超过半数的上榜企业在销售规模上遭遇了下滑,同时有47家企业的门店数量有所减少,更有接近三分之一的企业在销售额和门店数量上均出现了下滑趋势。
然而,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盒马却逆势而上,踏上了扩张的快车道。
据盒马近期披露的数据显示,2024年,盒马以惊人的速度开设了72家新门店,包括62家盒马鲜生和10家盒马mini店,这也就意味着,平均每5天就有一家新的盒马门店开业。
过去一年,重启扩张的战略不仅让盒马刷新了自2016年开设第一家门店以来的最高新开门店数量纪录,还使得盒马鲜生的门店数量一举超过了430家,成功赶超零售界的老大哥沃尔玛中国。
而且值得注意的是,原本定位是“面向一二线城市中产阶层用户”的盒马,在过去一年的门店扩张却明显转变了策略,将目光聚焦于下沉市场:在全年共72家新开的门店中,有将近三分之一坐落于二三线城市甚至其下辖的县城之中。
回到最初的起点,盒马新店开业大多是在北上广深,而在如今的喜报中,虽然华东地区仍是毋庸置疑的大本营,但我们也能看见诸如义乌、常熟、桐乡、诸暨、张家港等县城的名字。
这一战略调整对于盒马业绩表现的提升无疑是立竿见影的。去年年末,盒马新任CEO严筱磊在内部信中透露,盒马在连续九个月实现整体盈利的基础上,实现了双位数的增长,顾客数量也增长了超过50%。
图源:盒马
显然,比起自恃“别低头,皇冠会掉”而只驻扎在一、二线城市,盒马已经深刻地认识到,要想在当今的实体零售业中行稳致远,还得“从群众中来,回到群众中去”。
而进入2025年,虽然具体的扩张计划还尚未公布,但目前看来,“深化华东布局,拓宽全国网络”的发展路径行之有效,盒马显然没理由放弃这样一片向好的扩张势头。
据了解,盒马今年将在安徽与浙江两地加速拓店。
安徽当地的知名博主“兔老司”在微博上透露,盒马鲜生计划在2025年在安徽开设5家新店,除了已经确定的宿州店外,阜阳也在考虑之中,而合肥新站区则仍在寻找合适的位置。
图源:微博@兔老司
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浙江省,一月中旬,浙江台州路桥区的中盛城市广场宣布已与盒马签订了首店引入协议,预计将于今年6月正式开业。此外,慈溪爱琴海、绍兴国金大悦城、嘉兴平湖等地的盒马门店也将在今年不同时间段陆续开业。
据媒体报道,有盒马员工透露,盒马在下沉市场的发展策略并非草率的大规模铺开,而是精准定位在珠三角、长三角等消费力强劲的区域,因为盒马鲜生的商品价格相对较高,必须细致考量目标地区的消费层次。
此外,传统商超退潮导致的商场物业空置率增加也是盒马得以快速拓店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
就拿在2024年以不破不立之势大举调改、闭店的永辉为例,其在2024年一年内关闭了超过200家门店,而盒马在上海松江、珠海、江苏张家港等地的新开业门店,大多也正是“接盘”了此前的永辉门店。
而且,由于大量的三四线城市的消费力不足以吸引到像山姆这样大体量的仓储式零售商超,盒马的优势便显得尤其明显,尤其是当他们看到盒马在东营、潍坊等地的开业效果后,更加积极寻求与盒马的合作。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盒马在年末内部信中宣布连续盈利这一好消息的前一天,此前以74亿元人民币出让银泰的阿里又一次宣布,以131.38亿港元出售所持全部高鑫零售股份,大润发就此正式易主。
这也就意味着,在阿里的三大新零售核心资产中,仅剩下了盒马这一棵“独苗”,由此一来,盒马未来的发展路径,无疑成为了市场密切关注的焦点。
蛇年已至,一路狂飙的盒马将在新的一年如何落子,如何下沉,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