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财报来看,苹果的整体营收增长了4%,但最核心的iPhone销售却低于市场预期,成为本季度最大的失望点。
对苹果而言,iPhone一直是其最主要的收入来源。
首先,他指出11.1%的销售降幅中,有一半是由于“渠道库存”的变化。换句话说,这并非完全是需求疲软,而是由于零售商和分销渠道减少了iPhone的库存,这可能与市场对iPhone 16的需求不及预期有关。
最后,库克提到了即将推出的补贴政策。
但问题是,补贴能否真正解决苹果在中国市场面临的根本挑战?
在中国市场,苹果正面临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华为、小米等本土品牌的崛起,让iPhone的市场份额受到了实质性威胁。
苹果在中国市场的挑战不只是产品本身,而是消费者的认知正在发生变化。过去,苹果的品牌溢价和生态优势让其在高端市场难以被撼动。但如今,国产品牌在创新、生态和用户体验上已经不输苹果,甚至在某些方面更符合中国消费者的需求。
虽然iPhone的表现低迷,但苹果的Mac和iPad在本季度的表现超出了市场预期,成为少数的亮点。
iPad的表现也不错,收入80.9亿美元,同比增长15%。新款iPad Mini的发布为这一增长提供了助力。
但需要注意的是,Mac和iPad的销售增长更多是基于产品更新周期,而非市场需求的持续扩大。
苹果的服务业务依然保持强劲增长,本季度营收231.2亿美元,同比增长14%。
然而,可穿戴设备、家居与配件(包括Apple Watch、AirPods、Beats和Vision Pro等产品)销售额为117.5亿美元,同比下降2%。这意味着,苹果在这部分业务上也遇到了瓶颈。Vision Pro虽然备受市场关注,但高昂的定价使其难以成为苹果的增长引擎。
苹果在中国市场的销售下滑,究竟是短期的市场调整,还是长期趋势的体现?
如果是短期因素,例如渠道库存调整、苹果智能未上线等,那么未来几个季度,苹果可能会有所恢复。
值得注意的是,华为和小米正在高端市场快速抢占份额,而国产厂商在AI、芯片、操作系统等方面的突破,也在削弱苹果的技术壁垒。
苹果的中国市场,还有机会吗?
苹果的品牌影响力依然强大,iPhone在全球市场仍然是最受欢迎的高端智能手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