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亏14亿的永辉,大有可为!

创业   2025-01-15 17:31   广东  

作者 | 钱游

报道 | 新零售参考


真正的失败不是跌倒,而是从此不敢再站起。

就在昨晚,永辉超市发布了2024年业绩预亏公告,预计全年亏损14亿元,连续四年挣扎在亏损泥沼中。

图源:永辉超市

乍一看,永辉调改似乎没有拯救连续亏损的态势,但是,调改之路不是一蹴而就的。

而永辉目前做的,是在巨浪之中拆除旧船、建造新舰。

首先,我们要明白永辉亏损的根源是什么?

其一,是主动转型的短期阵痛。

永辉2024年进行了大刀阔斧的门店调改。这种转型是为了应对传统大卖场模式的颓势,通过创新消费场景和提升服务体验吸引更多年轻消费者。

永辉在全国完成了31家门店的调改,其中福州奥体旗舰店成为其“学习胖东来”的标杆门店。但这些尝试的代价是显而易见的:关店改造导致营业收入暂时下滑,同时高额投入进一步侵蚀了盈利能力。

图源:永辉超市


这样的动作可谓“伤筋动骨”。

一方面,门店调改意味着高额的人力、物力投入,同时,闭店期间的营业中断直接拉低了全年营收;

另一方面,调改后的新模式还在初步探索阶段,难以迅速贡献利润。

其中,福州奥体旗舰店是永辉此次改革的样板工程。闭店50余天后重开,这家“学习胖东来”的门店吸引了无数关注。

图源:永辉超市

尽管营业额提升显著,但要在全国范围复制这样的成功并不容易。这样的战略冒险,短期内注定带来亏损,却是永辉为突破行业瓶颈做出的必要牺牲。

其二,是毛利率下降导致营收承压。

永辉在商品结构上推行“裸价”策略,追求价格透明和更优的消费者体验。这种做法有助于增强消费者的信任,但也让公司在短期内失去了部分高毛利商品的利润支持。

此外,优化供应链结构过程中,永辉主动淘汰低效产品,引入高潜力新品,这种大规模调整进一步压低了毛利率。


其三,是行业大环境与市场压力。

零售业整体的挑战无疑是永辉困难的外部原因之一。

消费需求疲软、电商平台的持续冲击,以及行业增速放缓,使得永辉这样的传统零售企业陷入“客流下降+盈利难”的双重困境。

即使进行调改,外部环境的恢复仍需时间,无法立刻显现成效。


对于永辉这样的传统零售巨头而言,如何适应新消费时代的需求变化,成为一场关乎生死的挑战。

其次,我们要清楚永辉的调改逻辑是什么。

所谓破旧立新,不破旧,则无以立新。

第一,在门店调改方面:从卖商品到卖体验。

永辉的门店调改,是其核心战略转型的一部分,目标是打造高附加值的消费体验。好比说,福州奥体旗舰店不仅提升了商品质量,还将更多资源投入场景化设计和服务优化。

图源:永辉超市


结果证明,这类门店的营业额提升明显,但高投入和复制难度让调改面临更大的风险。

第二,是关键的供应链升级:中央工厂战略。

永辉在2024年9月正式投产了中央工厂,涵盖烘焙、熟食等核心品类。这一模式通过自有生产体系提升了商品品质,同时增强了供应链的控制力。尽管工厂短期内对资金需求较高,但从长期来看,这种模式将成为永辉降低成本、提升竞争力的核心武器。

第三,是关闭亏损门店,聚焦核心市场。 

去年一年,永辉关闭了62家尾部门店,新增了5家门店。

这表明永辉正在摆脱过去的粗放式扩张,转而聚焦高质量市场。

图源:永辉超市


通过精简门店布局、优化经营效率,试图进一步降低成本,为未来的业绩增长打下基础。

那么,到底什么才是盈亏平衡的关键变量呢?

据悉,2025年,永辉计划将调改门店扩展至更多区域。若能成功,将逐步弥补转型初期的投入损失。

与此同时,供应链优化、自有品牌扩展等举措若能落地,或将成为永辉恢复盈利的核心驱动力。

2024年底,国家出台多项政策鼓励零售业创新转型,这为永辉的“品质零售”战略提供了政策支持。

随着消费市场逐步复苏,永辉的探索可能正好踩中行业回暖的节奏。

但不得不承认,永辉的未来仍充满不确定性:转型模式能否快速复制?资金链能否支撑持续高投入?如何应对竞争对手的模仿和抢跑?

这些问题,将是2025年影响永辉发展的关键因素。

永辉的转型也让笔者想起一句话:“每一个伟大的转折,都是在危险的边缘完成的。”

2025年,或许就是决定永辉命运的关键之年。

如果它的调改能进一步落地且持续推进,或许将在不久的未来迎来涅槃重生。

在新零售参考看来,应对永辉的转型抱有谨慎的乐观态度。

毕竟,在一个竞争白热化的行业中,唯有不断突破舒适区,才能赢得未来。

永辉的这次豪赌是否值得?让我们一起拭目以待。

扫码加入高质量交流群
行业资讯、案例资料、运营干货,精彩不停
添加备注:进群

↓↓↓

新零售参考
中国新零售研究影响力媒体——专注新零售行业分析、消费升级及品牌报道。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