酱油吃多致癌?
有传言说:“酱油是‘害人油’,吃多了会致癌?”这种说法是真的吗?酱油作为调味品,家家户户都少不了,那这个说法是真的吗?如何挑选一瓶好酱油呢?
酱油吃多了会致癌吗?
答案:酱油不是“害人油”,不会致癌。
有说法称,酱油的色泽基本都是靠焦糖色素来调节,使用焦糖色素可能会产生4-甲基咪唑,而这种物质,被世界卫生组织旗下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确定为2B类致癌物质。
但这并不代表酱油就致癌了,首先,“焦糖色素”本身属于合法的食品添加剂,是国标中允许添加到酱油中的物质。其次,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联合食品添加剂专家委员会也指出,一般的食用分量并不会对人体产生健康问题。也就是说正常食用酱油是安全的。
挑酱油时有这四个字
赶紧放下
你买的酱油如果带有“配制酱油”这几个字,就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酱油”!
快看看你家买的酱油中招了没?如果家里存放或使用的酱油正是“配制酱油”,建议就不要再继续食用了。千万不要因为贪便宜和怕浪费,购买和食用不符合相关标准的“假酱油”,购买酱油的时候最好选择酿造酱油。
如何挑选一瓶好酱油?
1.看酱油配料表
“氨基酸态氮”含量高的酱油好。
氨基酸态氮指的是以氨基酸形式存在的氮元素的含量。该指标越高,说明酱油中的氨基酸含量越高,鲜味越好。
国家规定酱油中氨基酸态氮最低含量不得小于0.4g/100毫升,特级酱油的能达到0.8克/100毫升,某些酱油甚至达到1.2克/100毫升。
2.摇晃酱油瓶身
泡沫小而均匀且不易散去的酱油好。
优质的酱油摇动时,会起很多比较小、比较均匀的泡沫,并且不易散去,这种泡沫的出现其实与氨基酸态氮有重要关系,当氨基酸态氮多的时候,酱油中的泡沫会呈现这种状态。
癌是怎么产生的?
食用酱油时一般的食用分量并不会对人体产生健康问题,更不会致癌。那癌症到底是怎么产生的呢?明白了下面这些我们就可以有效预防癌的产生。
1.慢性炎症+慢性损伤
癌症的生成是由身体各种慢性炎症,再加上生活习惯、长期情绪抑郁、长期污染等等对身体的慢性损伤,最终导致的。比如慢性胃炎可发展成胃癌,慢性肝炎可发展成肝癌,慢性结肠炎可发展成结肠癌,慢性宫颈炎可发展成宫颈癌。
2.肝脏功能不佳
尤其是肝脏功能不佳时,外来激素对身体器官的威胁会更大,成为造成乳腺癌、卵巢癌、子宫内膜癌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而且概率越来越高。所以身体得癌症的危险来自慢性炎症和各种各样的慢性损伤。明白了这一点,防癌就很容易做到了,那就是逆转慢性炎症,消除慢性损伤。
3.癌是营养极度缺乏的产物
慢性损伤给了机体修复的时间,所以身体处在边损伤边修复、边修复边损伤的反复过程中,而修复是需要营养为原料的。所以,所有的慢性损伤都是以消耗营养为代价的,直到把体内的营养消耗光,再也不能修复时,疾病的症状才会慢慢表现出来。因此包括癌症在内的所有慢性病,不管病因是什么,最后本质上都是营养极度缺乏和不均衡造成的。
所以要逆转慢性病,补充足量的营养是第一位的。当然,如果同时解决慢性病因,包括精神因素、饮食因素等,效果会更理想。
你有什么看法
请留言和大家一起讨论吧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
实用健康知识以及小妙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