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市第五中学2024—2025 上学年高一期中质量检测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 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班级等个人信息填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①古人所谓意象,尽管有种种不同的用法,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必须呈现为象。那种纯概念的说理,直抒胸臆的抒情,都不能构成意象。因此可以说,意象赖以存在的要素是象,是物象。
②物象是客观的,它不依赖人的存在而存在,也不因人的喜怒哀乐而发生变化。但是物象一旦进入诗人的构思,就带上了诗人主观的色彩。这时它要受到两方面的加工:一方面,经过诗人审美经验的淘洗与筛选,以符合诗人的美学理想和美学趣味;另一方面,又经过诗人思想感情的化合与点染,渗入诗人的人格和情趣。经过这两方面加工的物象进入诗中就是意象。诗人的审美经验和人格情趣即意象中那个意的内容。因此可以说,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
③一个物象可以构成意趣各不相同的许多意象。由“云”所构成的意象,例如“孤云”带着贫士幽人的孤高,陶渊明《咏贫士》:“万族各有托,孤云独无依。”杜甫《幽人》:“孤云亦群游,神物有所归。”“暖云”则带着春天的感受,如罗隐《寄渭北徐从事》:“暖云慵堕柳垂条,骢马徐郎过渭桥。”“停云”却带着对亲友的思念,如陶渊明《停云》:“霭霭停云,濛濛时雨,八表同昏,平路伊阻。”同一个物象。由于融入的情意不同,所构成的意象也就大异其趣。
④诗人在构成意象时,可以夸张物象某一方面的特点,以加强诗的艺术效果,如“白发三千丈”“黄河之水天上来”。也可以将另一物象的特点移到这一物象上来,如:“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这些诗都写到“心”,心本来不能离开身体,但李白的“愁心”却托给了明月,杜甫的“故园心”却系在了孤舟上。这些意象都具有了“心”原来并不具备的性质。
⑤诗人在构成意象时,还可以用某一物象为联想的起点,创造出世界E根本不存在的东西。李贺诗中的牛鬼蛇神大多属于这一类,火炬都是明亮的,李贺却说“漆炬迎新人”,阴间的一切都和人间颠倒着。“忆君清泪如铅水”. 铅泪,世间也不存在。但既然是金铜仙人流的泪,那么当然可以是铅泪了。
⑥总之,物象是意象的基础,而意象却不是物象的客观的机械的模仿。从物象到意象是艺术的创造。
⑦一首诗从字面看是词语的联缀,从艺术构思的角度看则是意象的组合。在中国古典诗歌特别是近体诗和词里,意象可以直接拼合,无须中间的媒介。起连接作用的虚词,如连词、介词可以省略,因而意象
高一语文 第 1 页 共8页
之间的逻辑关系不很确定。 一个意象接一个意象,一个画面接一个画面,有类似电影蒙太奇的艺术效果。如欧阳修的《蝶恋花》,它写少妇的孤独迟暮之感,其中有这样三句: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
⑧“门掩”和“黄昏”之间省去了关联词,它们的关系也是不确定的。可以理解为黄昏时分将门掩上(因为她估计今天丈夫不会回来了)。也可以理解为将黄昏掩于门外。又可以理解为:在此黄昏时分,将春光掩于门内,关住春光使它不要离去。或许三方面的意思都有,诗人本不想把读者的想象固定在一处,我们也就不必把它讲死。反正那少妇有一个关门的动作,时间又是黄昏,而这个动作正表现了她的寂寞、失望和调怅。
⑨其他如“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这一类例子不胜枚举。中国古典诗歌的意象虽然可以直接拼合,意象之间似乎没有关联,其实在深层上却互相钩连着,只是那起连接作用的纽带隐蔽着,并不显露出来。这就是前人所谓峰断云连,辞断意属。也就是说,从象的方面看去好像是孤立的,从意的方面寻找却有一条纽带。这是一种内在的、深层的联系。意象之间似离实合,似断实续,给读者留下许多想象的余地和进行再创造的可能,因此读起来便有一种涵咏不尽的余味。
⑩例如杜甫的“钩帘宿鹭起,丸药流莺啭”,王安石奉为五字之模楷。它的好处就在于意象之间离合断续的关系。“钩帘”和“宿起”一写自己,一写宿鹭,表面看来没有联系,其实不然。这是同时发生的两个动作,当诗人卷起帘子并把它钩上的时候,看到宿鹭飞起。也许是钩帘时惊动了宿鹭,也许不是。但帘的钩起和鹭的飞起难道没有一点类似的联想吗?“丸药”和“流莺啭”似乎也不相干,其实不然。诗人一边团药丸一边听到莺啼,团药丸时的触觉和莺啼圆啭的听觉,也有一点类似,表面看来互相孤立的意象,在深层的意义上就这样互相沟通着。
(节选自袁行霈《认识中国古典诗歌的意象》,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
A.物象是客观的,但它进入诗人构思时,会受到诗人的审美经验和思想情感的加工,带上主观色彩。
B.诗人在构成意象时,可以将另一物象的特点移到这一物象上来,创造出世界上根本不存在的东西。
C.中国古典诗歌中,意象可直接拼合而无需虚词这类中间媒介,这导致意象间的逻辑关系不很确定。
D.那些诗歌中看似彼此没有关联的“象”,实则在“意”的层面上钩连着,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余地。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意象是主观情感和客观物象的结合,直抒胸臆或物象自身均无法构成意象。
B.诗人构成意象时可夸张其某方面特点,说明意象并非外在物象的机械模仿。
C.在诗词中,字面上的词语联缀实则为在艺术构思上对意象进行的直接拼合。
D.古典诗歌解读上的丰富可能与多样意味,与其意象间似离实合的特征相关。
3.下列选项中,无法明显体现第⑦段所论诗词特点的一项是(3分) ( )
A.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
B.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逋《山园小梅》)
C.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
D.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高一语文 第?页 共8页
4.物象和意象间的关系是什么? 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4分)
5.中国古典诗词中,意象的组合很有特点,请结合材料相关内容,赏析杜甫《登高》的第二句。(6分)
(二) 现代文阅读II (本题共4小题, 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树下
铁凝
自从儿子去北京念大学,一家人得全力以赴供应儿子每月的开销,老于连烟都戒了,哪儿还能挤出取暖的煤钱? 又过了些时候,老同学项珠珠从省会调至老于的城市,做了这城市的副市长。自此,老于和家人常在电视屏幕上看见她。
老于的老婆说,这个女市长和你不是同学嘛,能不能跟市长说说,给咱们找两间有暖气的房。老于说,怕不好开这个口。此时全家正吃晚饭,老于盯住女儿的双手,手肿着,青一块紫一块的。再看看孩子的耳朵,也冻了。女儿吃饭却挺香,不挑食,呼呼噜噜地喝粥,喝得脸蛋子通红。女儿没写过诗,自从两岁时管天上的星星叫大米花之后,再也没有类似的诗意。可女儿是数学天才,前不久刚参加全省高中组奥林匹克数学竞赛,拿了个第二,回家后她对老于说,她的目标是北大、清华,非这两个学校不考。明年女儿高中毕业,最关键的一年,老于拿什么来支持女儿的关键时刻? 也许真应该去找老同学项珠珠市长。
找找她又有何妨? 谁让她总在电视屏幕上出现呢,谁让她是这城市的父母官呢,难道老于不是归她管辖的一个市民么。这么一想,老于心里安定了。
老于家中没有电话,第二天他特意早些上班,趁同事们还没进教研室,他给项副市长打了电话。电话里的项珠珠很热情,问老于是不是有什么事找她。这边老于连连说着没事,没事,真没什么事。声音挺大,就好像谁说有事谁就是诬陷了他似的。那边项副市长说有事也没关系,只要她能帮忙。这边老于仍高声坚持说没事,只是想见面聊聊。
这晚老于骑了五十分钟自行车,从城郊赶到项副市长家。在项副市长温暖的家中,项珠珠就穿了一件薄薄的开司米圆领衫。老于一下子意识不到这些,他甚至看不见客厅里都摆列了些什么。房间阔大,地板很亮,果盘里的水果鲜美,杯中的绿茶馨香……这些和老于无关,或者,越是置身此情此景,老于便越要使自己的谈话配得上这气氛和这气氛中的女市长。他于是就谈文学。
他想起中学时的项珠珠是喜欢文学的,初次把陀思妥耶夫斯基介绍给她的正是他老于。果然,如今的项珠珠对文学仍然保持着并不虚假的爱好,她很轻易地就说出了一大串当代作家的名字和他们的小说,并和老于探讨这些作家的作品。老于谈着自己的见解,他发现项珠珠脸上是信服的神态,她的表情使老于很满意自己,当他满意自己的时候便也开始焦虑:房子呢? 房子的请求他究竟什么时候才能开口呢? 他滔滔不绝地讲着,却也发现自己越来越无法对付自己,心中的另一个老干在同他捣蛋。他的话题越是宽泛,他说出房子的可能就越是狭窄;他谈话的内容越是高雅,他的房子问题就越是俗不可耐;他越是想说出房子的事,就越是说不到房子上去。他不知道他这是怎么了,他在点点滴滴、一分一寸地折磨自己、枪毙自己,他同情自己又痛恨着自己,可是他必须一直往前讲。这时候一个七八岁的小女孩走进了客厅,她穿着绒布
高一语文 第 3 页 共8页
小花睡衣,睡眼惺忪地依偎进项珠珠的怀里。老于的叙述被打断了,他有些惊奇地看着项珠珠怀里的孩子。项珠珠笑着告诉老于,她结婚晚,所以孩子才这么小。
时间已经十一点了,他的事还没说呢,可他已经没有理由再坐下去了。他站了起来,项珠珠也站了起来。以她的经验和洞察力,会猜出他是有求于她的,于是她又问老于真的没有别的事吗? 没有没有没有,真的没有……老于边摆手边大步向门口走,叫人觉得你若再问反而是你对他的不礼貌了。项珠珠没有再问。出得门来,老于的脑子很乱。他解开棉袄领扣,让冷风吹一吹他那燥热的心。他推起自行车在便道上走了几步,站在一棵龙盘槐下。他是来求项珠珠解决两间带暖气的房子的,可他一晚上都说了些什么呀!
他不能再将这请求原封带回家去。他应该说出来,他必得说出来,他鼓动着自己又朝龙盘槐靠近了一点儿,就像夏日里顶着太阳走路的那些人总想钻到树荫里去那样。现在他心里好过了一点,仿佛就因为这龙盘槐伞状的树冠为他遮蔽了冬夜的燥热。他于是把这棵树想成了项珠珠,他对着树说出了他那难以启齿的请求。他把满心的重负卸在了这棵树下,然后骑车离开了它。
老于回到家时,已是夜半时分。他站在院子里没有立即进屋,因为他发觉自己又把另一个难以启齿的请求带回了家来:他准备请求老婆别让他去请求。他弄不明白为什么他会一下子不断地处在请求之中,或许到了他这岁数,谁的日子里都会伴随着一些这样或那样的请求吧。这时老于坚信一年后女儿肯定能考上大学离开家,那么她就会住进学校里有暖气的宿舍。剩下他和老婆两人,又有什么对付不了的事呢。日子会好起来的。
'(节选自《铁凝作品集》,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A.老于为供儿子念大学戒烟,看到成绩优异的女儿的多处冻伤,他硬着头皮去找老同学“找两间有暖气的房”,体现了他深沉的父爱。
B.从事教育工作的老于身上颇有传统知识分子的特点,举止自制又有傲骨,但这又往往使他遇事迟疑多虑,该出口时难出口。
C. “房间阔大,地板很亮,果盘里的水果鲜美……”,项副市长家舒适而陌生的环境让老于更加自卑,因而愈发不敢开口提请市长帮忙的事。
D. “请市长帮忙”最后因老于不好意思张口无果而终,但他觉得一切都不可怕,没有什么对付不了的,未来一定会好起来的。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文中插叙女儿学习成绩优异的内容,看似闲笔,实则别具匠心,为下文老于决定去找老同学项副市长帮忙做了很好的铺垫。
B.作者运用语言、动作、心理描写来刻画老于,如“高声坚持说没事”“边摆手边大步向门口走”等,显示出他想掩饰有求于人的心理。
C. “越是想说出房子的事,就越是说不到房子上去”,一方面想提出请求,一方面又难以启齿,集中展现了老于在世俗与精神之间的徘徊。
D.老于最后对一棵龙盘槐倾诉的情节,既照应了标题,也体现了他当时的悲伤与悔恨,寄托了作者对知识分子群体生活艰辛的同情。
高一语文 第 4 页 共8页
8.老于的心理随着他去找老同学项副市长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请简要分析。(4分)
9.作家谢有顺评价铁凝作品说:“她擅长细致地展示‘善 在这个时代中两难的处境。”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45分)
(一) 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 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行衢道者不至,事两君者不容。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螣蛇无足而飞,鼫鼠五技而穷。《诗》曰:“尸鸠①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仪一兮。其仪一兮,心如结兮!”故君子结于一也。
(节选自《荀子·劝学》)
材料二:
洵少年不学,生二十五岁,始知读书,从士君子游。年既已晚,而又不遂刻意厉行②,以古人自期,而视与已同列者,皆不胜己,则遂以为可矣。其后困益甚. 然后取古人之文而读之,始觉其出言用意,与己大异。时复内顾,自思其才,则又似夫不遂止于是而已者。由是尽烧囊时所为、文数百篇,取《论语》《孟子》及其他圣人、贤人之文,而兀然端坐,终日以读之者、七八年矣。方其始也,入其中而惶然,博观于其外而骇然以隐。及其久也,读之益精,而其胸中豁然以明,若人之言固当然者。然犹未敢自屈莫言也。时既久胸中之言日益多不能自制试出而书之。已而再三读之,浑浑乎觉其来之易矣,然犹未敢以为是也。
(节选自苏洵《上欧阳内翰第一书》)
[注]①尸鸠:布谷鸟。②刻意厉行:锻炼意志,砥砺德行。
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
时A既久B胸中之C言日益D多E不能F自制G试出H而书之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 骐骥,文中是骏马、良马之意,后词义发展变化,也可形容卓越的才能或杰出的人物。
B. 之,在文中是定语后置的标志,与《马说》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中的“之”用法相同。
C. 《诗》,指《诗经》,与材料二提到的《论语》 《孟子》都是“四书”的组成部分。
D. 顾,文中是反省之意,与“三顾茅庐”中的“顾”意思不同。
高一语文 第 5 页 共8页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 君子之所以能成为君子,是由于他们善于利用外物。外物包括各种客观条件,其实质指向“学习”本身。
B. 荀子认为学习要重视积累、坚持不懈、用心专一,既强调了学习方法,也强调了学习态度。
C. 苏洵二十五岁才懂得读书的重要。读书过程中,曾“以古人自期”,认为“同列”都不如自己
D. 两则材料都聚焦谈论学习与思考的关系,材料一认为学习比思考重要,材料二的观点恰好相反。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①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3分)
②行衢道者不至,事两君者不容。(3分)
14.苏洵在研读《论语》 《孟子》等著作时,其认知经历了哪三个阶段? 请简要概括。 (3分)
(二) 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5-16题。
赠周处士
庾肩吾
九丹开石室,三径没荒林。
仙人翻可见,隐士更难寻。
篱下黄花菊,丘中白雪琴。
方欣松叶酒,自和游山吟。
[注]庾肩吾:字子慎,南朝梁代文学家、书法理论家,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 本诗一、二句写周处士隐居炼丹之处远离世俗、荒无人烟,路被荒林遮盖住了,
B. 本诗三、四句用仙人可见衬托隐士难寻,突出周处士隐居之处更为幽僻。
C. 本诗第五句中“黄花”与《声声慢》 “满地黄花堆积”中“黄花”表达的情感相同。
D. 从本诗第六句中的“白雪琴”可以看出周处士喜爱弹琴,情趣高雅。
16.本诗最后两句“方欣松叶酒,自和游山吟”与陶渊明《归园田居》中的“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所表达的情感有何异同? 请简要分析。(6分)
(三) 课本内容考查(本题2小题,18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5分)
(1) 成语“爱屋及乌”的意思也可以用《静女》中的“ ”表达。
(2) 《劝学》中,“ ” 通过“木”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3)韩愈《师说》中点明“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原因的名句是:“ ” 。
高一语文 第 6 页 共8页
(4) 李清照《声声慢》中“ , ’这一生活状态的描写和心理活动的刻画,表达了词人无边无际的孤独和度日如年的煎熬之情。
(5)《琵琶行》中以“ ”两句抒写了琵琶女而今只有在梦里回味往昔的“荣光”而倍感孤寂伤感的情怀。
(6)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词人登临京口北固亭,想起英雄人物刘寄奴,发出对他北伐赫赫战功赞叹的句子是:“
(7) 在长江经济带开发过程中,某市要建一个长江文化主题公园,其入口处要悬挂含有“长江”字样的古诗文名句。小刚很快就想到了“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和“ , 。
18.下列选项中,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 ①无贵无贱 无:无论。
②艰难苦恨繁霜鬓 苦: 极。
③我欲因之梦吴越 因:依据,
④君子不齿 齿. 属于。
B. ①如听仙乐耳暂明 暂:忽然。
②憔悴损 损:损伤。
③迷花倚石忽已暝 暝: 昏暗。
④去来江口守空船 来:离开,
C. ①采采芣苢,薄言掇之 掇; 拾取,摘取。
②唤渠朝餐歇半霎 渠: 他。
③秧根未牢莳未匝 莳:移栽、种植。
④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契阔:聚散。
D. ①烟涛微茫信难求 信:确实。
②爱而不见 爱:喜欢。
③弱冠以学行知名 弱冠:男子20岁。
④士大夫之族 族: 类。
三、语言文字运用(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题。
很多人都知道嘌呤高的海鲜是痛风的“帮凶”,应少吃,但还有另一个“帮凶”——果糖,也不可忽视。果糖进入人体后能转化、促进嘌呤的合成,也就是说果糖的其中一种终产物就是尿酸。
那么,① ?主要是在水果和蜂蜜中。但日常只是吃些水果一般不会导致果糖摄入过多,除非大量吃特别甜的水果如荔枝、龙眼,有可能引起血液中尿酸过高。另外,碳酸饮料中也含有大量的果糖,入口后给人一种爽口提神的清凉感,在口感上可以提高饮料档次。健康人每天果糖摄入量为30~80克(平均40克)。但如果长期大量喝碳酸饮料,② ,
高一语文 第 7 页 共8页
尿酸显著升高就在意料之中。痛风石形成的原因是长期没控制好尿酸造成的,痛风石不只会破坏关节和骨骼,还影响美观。如果体内尿酸水平太高,血液里溶解不下,会慢慢地在关节、皮肤中凝结成结晶,形成痛风石。尿液是尿酸排出人体最主要的形式,想要远离痛风,少喝饮料多喝水、勤排尿是靠谱的做法,白开水就是最便宜和健康的选择。
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A. 痛风石形成的原因是长期没控制好尿酸,痛风石不只会破坏关节和骨骼,还影响美观。
B. 痛风石是长期没控制好尿酸造成的,痛风石不只影响美观,还会破坏关节和骨骼。
C. 痛风石是长期没控制好尿酸造成的,痛风石不只会破坏关节和骨骼,还影响美观。
D. 痛风石形成的原因是长期没控制好尿酸造成的,痛风石不只影响美观,还会破坏关节和骨骼。
20. 下列句子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第一段的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A. 鲁侍萍:我是你的——你打的这个人的妈。(《雷雨》)
B. “是我的——”她气汹汹地嚷了半句,就扭过脸去。(《百合花》)
C. 最终,钟扬带着学生在海拔6000多米的珠峰北坡,采集到了被认为是世界上生长在海拔最高处的种子植物——鼠曲雪兔子。(《“探界者”钟扬》)
D.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21. 请在文中横线①、②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4分)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鲁迅对于写作曾经说过12个字:“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其实,这何止是对写作的要求,做人做事亦应如此。
请联系材料,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套作,不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不少于800字。
高一语文 第 8 页 共8页
语文 参考答案
1. B【“将另一物象的特点移到这一物象上来”与“创造出世界上根本不存在的东西”在文中是两种艺术化加工物象的方式,并非同一事】
2. C【据原文,“字面上的词语联缀”与“在艺术构思上对意象进行组合”并非完全等同,且选项中为“直接拼合”,无法囊括诗歌意象组合的所有情况】
3. A【“梧桐更兼细雨”中,“梧桐”与“细雨”间并非直接拼合,而是以词语相勾连】
4、①物象是意象的基础,是意象赖以存在的要素。(2分) ②意象在客观物象中融入了诗人的主观情感,以夸张、联想等方式对物象进行了“再创造”。 (2分)
5. ①“清渚”“白沙”“盘旋低飞的鸟”,意象间直接拼台,逻辑关系很难确定。(1分) 可理解为鸟儿在水清沙白的背景上不住回旋;亦可理解为鸟儿因感受到小洲、沙滩的清冷而不想下落,只能在空中低飞,意蕴丰富。 (2分,任意写出两种解读,言之成理即可)
②三个似乎不相关联的意象却在情感上相互勾连。(1分) “清渚”“白沙”以小洲清冷、沙滩空无一物暗示诗人内心的孤单寂寥,而“盘旋低飞的鸟”亦可视为诗人自身无处可依、漂沦辗转、迷茫失意的写照。(2分,意思对即可)
6. C 7. D
8.①打电话时遮遮掩掩,出于自尊,觉得不好意思(羞愧/难为情)。②在项副市长家中欲言又止,内心矛盾、纠结、痛苦。③出门后,懊恼不已。④在龙盘槐下倾诉,终获释怀。
9.①老于身为教育工作者,关爱子女,守护知识分子的那份尊严和清高,这就是“善”。
②开口请副市长帮忙就不能维护那份尊严和清高,不开口就只能让家人继续忍受生活中的清苦。这正是老于这样的知识分子在特定的时代中遇到的两难处境。
③作者刻画人物笔法细腻,善于运用多种描写方法,非常细致地展示了老于的心理状态和尴尬经历,让人物身上的“善”显得自然而亲切。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能力。
C. “老于更加自卑”理解错误,结合“这些和老于无关,或者,越是置身此情此景,老于便越要使自己的谈话配得上这气氛和这气氛中的女市长。他于是就谈文学”可知,老于并不自卑,因果关系也不成立。故选C。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D. “悲伤与悔恨”解说不当。老于出门后将重负倾诉给大树是无奈的释怀,没有悲伤悔恨。
故选 D。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分析人物心理变化的能力。
在给项副市长打电话时,“没事,真没什么事。声音挺大,就好像谁说有事谁就是诬陷了他似的”“项副市长说有事也没关系,只要她能帮忙。这边老于仍高声坚持说没事,只是想见面聊聊”,从中可以看出老于打电话时遮遮掩掩,出于自尊,觉得不好意思,羞愧慌张。
在项副市长家里时,“老于谈着自己的见解,他发现项珠珠脸上是信服的神态,她的表情使老于很满意自己,当他满意自己的时候便也开始焦虑;房子呢? 房子的请求他究竟什么时候才能开口呢? 他滔滔不绝地
1
讲着,却也发现自己越来越无法对付自己”“时间已经十一点了,他的事还没说呢,可他已经没有理由再坐下去了”,老于在项副市长家中欲言又止,内心矛盾、纠结、痛苦。
“他是来求项珠珠解决两间带暖气的房子的,可他一晚上都说了些什么呀”,老于最终没有提出请求,出门后,懊恼不已。
在离开项副市长家后,老于“他鼓动着他于是把这棵树想成了项珠珠,他对着树说出了他那难以启齿的请求。他把满心的重负卸在了这棵树下”可以看出,老于出门后将重负倾诉给大树,终于释怀。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句子含义,鉴赏人物形象的能力。
“老于盯住女儿的双手,手肿着,青一块紫一块的。再看看孩子的耳朵,也冻了””女儿是数学天才……明年女儿高中毕业,最关键的一年,老于拿什么来支持女儿的关键时刻”,老于身为教育工作者,关爱子女;“电话里的项珠珠很热情,问老于是不是有什么事找她。这边老于连连说着没事,没事,真没什么事。声音挺大,就好像谁说有事谁就是诬陷了他似的”,可打电话后又不由地守护知识分子的那份尊严和清高,连说没事,这就是“善”。
“时间已经十一点了,他的事还没说呢……以她的经验和洞察力,会猜出他是有求于她的,于是她又问老于真的没有别的事吗? 没有没有没有,真的没有”,老于终是没能开口,开口请副市长帮忙就不能维护那份尊严和清高;“他准备请求老婆别让他去请求。他弄不明白为什么他会一下子不断地处在请求之中……老于坚信一年后女儿肯定能考上大学离开家,那么她就会住进学校里有暖气的宿舍。剩下他和老婆两人,又有什么对付不了的事呢”,不开口就只能让家人继续忍受生活中的清苦。这正是老于这样的知识分子在特定的时代中遇到的两难处境。
作者刻画人物笔法细腻,善于运用多种描写方法。如:当老同学女市长在电话里问他是不是有什么事找她时,老于连连说着没事没事没什么事; 当老于要离开女市长家,女市长再问他时,老于还是说,没有没有没有真的没有; 并且,边摆手边大步向门口走。这些语言和动作,展示了一个底层知识分子的清高和自尊。运用对比的手法来刻画老于。一方面,他要维护自尊,在老同学面前大谈文学,以显示自己的文学功底;另一方面,他想向老同学提出请求的欲望在潜滋暗长。运用心理描写刻画老于。如“也许真应该去找老同学项珠珠市长”,表现了老于为了在关键时刻支持女儿高考,他打算放弃自尊去找老同学帮忙的矛盾心理;“他不知道他这是怎么了,他在点点滴滴、一分一寸地折磨自己、枪毙自己,他同情自己又痛恨着自己”,这段心理描写,把老于内心的矛盾、辛酸、自责的心理表露无遗。这些手法细致地展示了老于的心理状态和尴尬经历,让人物身上的“善”显得自然而亲切。
10. BEG(时既久,胸中之言日益多,不能自制,试出而书之。)
11. C(“四书”包括《大学》 《中庸》 《论语》 《孟子》, “五经”包括《诗》 《书》 《礼》 《易》《春秋》)
12. D(错在“材料二的观点恰好相反”)
13.(1) 借助船只的人,并非善于游泳,却能横渡江河。(3分。重点:假、水、绝)
(2)在歧路上行走达不到目的地,同时侍奉两个君主的人不会被容忍。(3分。重点:衢道、事,被动句)
14.①起初惊异于著作的形式②接着真正理解内涵,豁然开朗③最后灵活运用,进行写作。
15. C(“表达情感相同”错)
16.同:都表达了置身大自然的欢欣、愉悦之情。
异:陶诗重在表达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回归大自然、新生活的愉快,一种如释重负的心情自然流淌。庾诗重在赞颂周处士身处大自然中,一边饮松叶酒,一边又抚琴吟诗的洒脱不拘、欣然忘我之态。
2
(本题共6分。每点2分。其他合理答案亦可酌情给分)
17.(1)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2) (故) 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3)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4)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5) 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6)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7)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18. C
19、B
20、C
21、什么食物中含果糖比较多呢 易造成果糖摄入过多
[译文]
材料一:
我曾经整日思索,却不如学习片刻收获大;我曾经踮起脚后跟眺望,却不如登上高处看得广阔。登高招手,手臂并没有加长,但远处的人也能看见;顺着风呼喊,声音并没有更加疾劲,但听的人会听得清楚。借助车马的人,并非善于奔走,却能远达千里;借助船只的人,并非善于游泳,却能横渡江河。君子的天性同一般人没有差别,只是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堆土成山,风雨就在这里兴起;水流汇成深渊,蛟龙就在这里生长;积累善行,形成良好的品德,就会得到非凡的智慧,具备圣人的心怀。所以,不积累小步,就不能远达千里;不汇集细流,就不能形成江海。骏马跳跃一次,还没有十步远;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走得很远),功效来源于走个不停。拿刀刻东西,中途放弃,腐朽的木头也不能刻断;不停地刻下去,金石也能雕刻成功。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强健的筋骨,却能上吃泥土,下饮泉水,是因为它用心专一;螃蟹有六条腿,两只钳,然而没有蛇鳝的洞穴就无处容身,是它用心浮躁的缘故。
因此没有专心致志的心志,学习上就不会有显著成绩; 没有埋头苦干的实践,事业上就不会有巨大成就。在歧路上行走达不到目的地,同时侍奉两个君主的人不会被容忍。眼睛不能同时看两样东西而看明白,耳朵不能同时听两种声音而听清楚。螣蛇没有脚但能飞,鼫鼠有五种本领却还是没有办法。《诗经》上说:“布谷鸟筑巢在桑树上,它的幼鸟儿有七只。善良的君子们,行为要专一不偏邪。行为专一不偏邪,意志才会如磐石坚。”所以君子的意志坚定专一。
材料二:
我年轻时不好好学习,活到二十五岁,才知道要读书,和有学问的人一起交往学习。年龄大了以后,又未能刻苦磨砺意志、付诸行动,期望自己效仿古人,但看到和自己同列的等辈,又都不如自己,于是觉得自己可以了。后来感到写作的难度越来越大,就拿古人的文章来读,开始觉得古人所发言论,与自己的有很大的不同。常常反省自己,觉得自己文章的水平,似乎不应该只停留在目前这种状态。于是我把旧时所写的文章几百篇悉数烧掉,而拿起《论语》《孟子》及其他伟人贤士的文章,正襟危坐,整天都阅读它们,.花了有七八年时间。刚开始,读进去的内容只觉惶惶然,接着广泛地考察这些文章外在的表达方式,则又害怕得惊叫起来。时间长了,读得也更精细,胸中豁然开朗似的明白了,好像人家的话本来就该是这样的。但我还是不敢提笔也这样写。时间更久了,胸中想说的话更多了,不能克制自己,便试着把它们写出来。以后又一而再再而三地读它们,只觉得文思泉涌,好像写出来是很容易的,然而还不敢自以为是啊。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