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度海州区第一学期期中学业质量检测
高一语文试题
(本卷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19分)
材料一:
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我们不妨先集中注意那些被称为土头土脑的乡下人,他们才是中国社会的基层。
我们说乡下人土气,虽则似乎带着几分藐视的意味,但这个土字却用得很好。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城里人可以用土气来藐视乡下人,但是乡下,“土”是他们的命根。农业和游牧或工业不同,它是直接取资于土地的。游牧的人可以逐水草而居,飘忽无定;做工业的人可以择地而居,迁移无碍;而种地的人却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直接靠农业来谋生的人是粘着在土地上的,这是乡土社会的特性之一。我们很可以相信,以农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大旱大水,连年兵乱,可以使一部分农民抛井离乡;即使像抗战这样大事件所引起基层人口的流动,我相信还是微乎其微的。
不流动是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的,从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说就是孤立和隔膜。孤立和隔膜并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以住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的。乡下最小的社区可以只有一户人家,但大多的农民是聚村而居,这一点对于我们乡土社会的性质很有影响。美国的乡下大多是一户人家自成一个单位,很少屋沿相接的邻舍。这是他们早年拓殖时代,人少地多的结果,同时也保持了他们个别负责、独来独往的精神。我们中国很少有类似的情形,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我所说的孤立、隔膜是以村与村之间的关系而说的。社区间的往来疏少,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
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假如在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熟悉是从时间里、多方面、经常的接触中所发生的亲密的感觉。这感觉是无数次的小摩擦里陶炼出来的结果。这过程是《论语》第一句里的“习”字,“学”是和陌生事物的最初接触,“习”是陶炼,“不亦悦乎”是描写熟悉之后的亲密感觉。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中,我们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这和法律所保障的自由不同,规矩不是法律,规矩是“习”出来的礼俗。现代社会是个陌生人组成的社会,各人不知道各人的底细,所以得讲个明白;还要怕口说无凭,画个押,签个字,这样才发生法律。在乡土社会中法律是无从发生的。“这不是见外了么?”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这信任其实最可靠也没有了,因为这是规矩。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时的可靠性。
在我们社会的激速变迁中,从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在乡土社会中所养成的生活方式处处产生了流弊,陌生人所组成的现代社会是无法用乡土社会的习俗来应付的。
(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乡土本色》)
材料二:
中国是一个具有浓烈“乡土”味的国家。每一个个体,不需要纵向上溯得太远,也不需要横向扩展得太开,你就能够发现自己与乡村之间的息息关联。“乡村”,作为中国现代化的蓄水池和稳定器,构成了整个社会的底色,也成为绝大多数人安放心灵的精神家园。进入21世纪前后,中国乡村社会出现了巨变,可谓“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概括来看,这种巨变表现在三个层面。
第一个层面是治理之变。2006年取消了延续千年的农业税,而且还大规模地向农村进行财政转移支付,目前国家财政每年向农村的转移支付规模超过万亿。取消农业税和国家向农村大规模输入资源,极大地改善了国家与农民的关系,之前基于税费收取所形成的乡村治理体制不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第二个层面是村庄基础结构之变。进入新世纪前后,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城务工经商,之前相对封闭且稳定的村庄边界大开,村庄社会结构迅速改变。村庄社会结构的改变起于一百多年前的现代化,器物层面的现代化推动了经济、制度和观念等现代性巨变。在现代性的冲击下,传统乡村社会中的诸多基础性结构,如宗族等地缘与血缘共同体及村庄内生秩序机制和地方性规范随之解体。
第三个层面是价值之变。传统中国农民有着强烈的生儿育女、传宗接代的观念,“生儿子、娶媳妇、抱孙子”成为农民人生“三步曲”。到了20世纪末,全国绝大多数地区农民的生育观念都已改变,传宗接代的观念大为淡化。一旦“传宗接代”这个千年以来一直支撑农民人生意义的价值失落,农民安身立命的基础就会出现变化。发生在世纪之交的以上三层巨变都可以看作现代化建设的后果。现代化不只是工业化,而且是现代的组织方式与思维观念对传统的替代。乡村社会基本秩序由之前的内生为主变成国家基层政权建设的组成部分,外生秩序逐渐代替了内生秩序。
(摘编自贺雪峰《我们所看到的乡土中国》)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认为,“土”是农民的命根,他们粘着在土地上,直接靠农业来谋生,无论发生什么变故,他们都不会离开自己的乡土。
B.材料一指出了中国乡村和美国乡村的区别,中国是聚村而居,美国则多是一户人家自成一个单位,如此看来,他们更孤立、隔膜。
C.材料一认为,在熟悉的乡村社会里,人们不发生法律,而是尊奉乡村规矩,靠不逾规矩得到自由,这规矩同样带有契约性。
D.材料二指出,传统乡村社会中的诸多基础性结构解体,是因受到了现代性的冲击,这种现代性指经济、制度和观念等方面的。
2.根据材料二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乡村构成了整个社会的底色,这让它成为绝大多数人安放心灵的精神家园。
B.既然农业税取消,还向农村输入资源,那么原乡村治理体制就不再适应了。
C.如果传统中国农民“传宗接代”观念发生变化,其安身立命基础就会变化。
D.现代化建设中,传统组织方式与思维观念被替代,传统内生秩序也被代替。
3.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第二段将农业和游牧、工业进行对比,目的在于突出农业不能流动的特点。
B.材料二主体部分采用并列式结构,运用举例法、对比法、引用法来论述三个巨变。
C.材料一第四段用《论语》中的词句诠释“熟悉”,指出乡土社会是“熟悉”的社会。
D.材料二脉络清晰,先指出乡村社会发生巨变,接着展开具体分析,最后总结巨变原因。
4.材料一围绕中国社会的乡土性展开论述,“乡土性”具体表现为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
5.学校要组织一个乡土社会的调查,请你结合两则材料,围绕“乡土中国的变迁”这一主题,具体说说应该从哪三个方面展开调查?
(二)现代文阅读II(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初雪(节选)
路翎
司机刘强和他的助手王德贵所在的汽车连,奉命从前线附近的地区往后方运送一批朝鲜老百姓。这些朝鲜人在敌人的炮火射程内顽强地生活了好久了,他们是因为紧急的军事情况而疏散的。刘强和王德贵的车子排在最后一辆开出,因为他们这一车全是年老的和年轻的妇女,带着一群孩子和很多的零碎东西。在十一月末的严寒的黄昏里,天色很快地黑下来了,前沿的炮声激烈起来了,山谷里震荡着一阵阵巨大的、单调的回声。
几百公里的路程,而且夜里面天气要更冷的。于是刘强把孩子抱过来交给了驾驶室里十八岁的王德贵。
车上了大公路不久,敌机临空了,照明弹从前面一直挂过来了。这台车在照明弹的亮闪闪的照耀下箭一般地飞奔出去了。带着红色曳光弹的子弹不断落在他们周边,车下面的土地不时地在爆炸里震动着。刘强坚毅地瞧着前面,脸色略微有点灰白。他非常出色地驰过环山的公路,越过很多车辆。王德贵感动地看着他,注意到这个老司机的大衣脱落到后面去了,伸出手来替他拉上,于是发觉他的左肩的衣服已经叫鲜血浸湿了。
刘强坚韧地从一条险陡的小路绕过了公路上堵塞着的一群车辆,来到了拥挤的桥头。
敌机正在云层里盘旋,找寻着目标。江的两岸,保护桥梁的高射炮和高射机枪在射击着,传来急促的剧烈的声音,灰暗的云层下面布满了一阵阵的红色的火星。车子一辆接着一辆,慢慢地驶上了刚修好的桥。
但刘强的车被管理桥头的一位工兵连长拦住了。工兵连长说,必须排好队按次序前进,因此,刘强应该退到大公路上去排队,否则就要等待已经排成一队的车辆过完。
“我来交涉去!”王德贵理直气壮地叫着,打开车门抱着孩子出去了。
刘强疲困地坐在那里,他听见小王说:“同志,你想想吧,这并不是我们不遵守,……我们的司机负伤了,我们一台车并不妨碍大家呀!”
他又听见那工兵连长的非常疲劳的、冷淡的声音:“不遵守制度就妨碍大家,……”
“小王,回来!”刘强有点烦躁又严厉地说,“遵守制度吧!”
王德贵没有来得及回答,他的怀里的、被他包在羊皮大衣里的那个男孩哇的一声哭起来了。这哭声是这么意外,大家都朝这边看着。小王一瞬间也被这哭声闹慌了,他不好意思地、赶紧地拍着孩子说,“别哭了,哭什么呀!”但立刻他的声音就不觉地变得非常柔和,他拍着孩子的屁股说,“不哭,啊,宝宝,咱们马上就要过桥了。”这时候敌机又经过顶空,高射炮猛烈地射击着,可是小王没有注意到这个,人们也没有注意到这个。
那孩子继续地哭着。工兵连长奇怪地、沉闷地问:“这是怎么搞的?你哪里弄来的这个孩子呀!”
“我弄来的?”小王激动地嚷着,“你没看见吗,咱们车上全是前面下来的朝鲜妇女!”随即他又拍着孩子的屁股,“不哭啦,小宝宝,过不了桥就待着吧。”
听了一听敌机已经过去,工兵连长就打亮了手电,照见了那个在小王怀里动着四肢大哭着的、满脸眼泪的孩子,并且照见了小王那被孩子尿湿了一大片的羊皮大衣。在手电的反光里,刘强注意到工兵连长的疲乏的脸上有了一丝微笑,并且他那眼睛因讥诮和喜悦而发亮。
“这他妈的!”工兵连长讥讽地说,一下子变得生气勃勃了,“你看你这个样儿!‘不哭啦,小宝宝,过不了桥就待着吧。’你待着吧!”
“难道不是这样的?”小王叫着。
周围的人们都看着孩子。这些疲困、受冻、焦灼的战士们、司机们,大家的脸上都露出了笑容。当那孩子的小手在手电的亮光里一下子扑打到小王的脸上去的时候,那个工兵连长脸上的笑容更明显了。大家于是懂得,这毛手毛脚的年轻的司机助手,为什么要求得这么理直气壮了。
工兵连长就亮着手电向车子走去,对车子照着。那些妇女们默默地迎着手电的亮光——在紧急的情况和严寒中她们是绝对沉静的。小王抱着那啼哭的孩子跟着工兵连长跑着,一边跑一边拍着孩子:“好宝宝,不哭啦,咱们这就过桥啦!啊!啊!”
工兵连长和另外的几个司机都看见了——这些年老的和年轻的妇女都是穿得很单薄的。
“同志……这并不是我不遵守……”小王温柔地说。
“好啦,别唱了,过去吧。”工兵连长讥讽地说,忍不住地微笑着:“什么‘好宝宝,不哭啦,过桥啦!’——你这家伙滑头!”
小王快乐地叫了一声爬上了司机台。于是这台车插入了正在行驶着的车子的行列中间,上了桥头。工兵连长和其他的司机们不觉地跟着这台车走了几步,然后就站在冷风中,听着马达的吼声中传来的孩子的哭声和小王的快乐的抚爱声——大家的脸上都长久地含着安静的、满足的笑容。
过了桥以后,刘强就有些支持不住了,他咬着下嘴唇,一声不响地开着车。他的头脑里闪过了一些图景。在一间亮着灯光的房子里,他的孩子们正在甜蜜地睡眠,小小的头歪在枕头边上,旁边摆着红花布做的新棉袄——那是奶奶亲手缝的。长方形的房间里堆满东西,这都是老人家的东西,于是房间里就有着陈年古旧的生活气味。想到这个,他觉得很宽慰。接着他又看见他的女人站在织布机旁,一边工作一边在想着:“下雪了。他在前线怎么样呢?穿上棉衣没有呢?”
他大口地吸着气,他开足了大灯使它照向前面的山沟。这时,从黑暗的空中开始有灰白色的小点降落下来,在这条宽阔的光带里发着亮,柔和地、悄悄地飞舞着;渐渐地这些细小的、轻柔的、白色的东西稠密起来了,它们欢乐地无声地飞舞着,把整个的光带都布满了。
“下雪了,”王德贵快乐地说,“这是今年头一次下雪。”
“下雪了。”刘强心里愉快而安静。他的心仿佛在随着雪花飞舞着。雪花轻轻地贴在驾驶台的玻璃上就不再融化了;公路已经迅速地变成了白色。
“来吧,我来当会儿妈妈吧,这段路给你。将来你一定是个好司机!”他抱过了孩子。王德贵带着庄严的激动坐上了驾驶的位置。
公路上,雪已经积起了三四寸。这台车平稳地前进着。
一九五三年十月十六日,北京(有删改)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中的“工兵连长”“朝鲜妇女”等词语,点明本文的创作背景,使小说更具现实性,而“带着红色曳光弹的子弹”“红色的火星”等描写则使小说具有浪漫主义的特点。
B.小说开头借助“严寒的黄昏”“很快地黑下来了”的天色、“前沿的炮声”、山谷里的“回声”等环境描写,渲染出严酷的战时氛围。
C.过桥后刘强脑中闪过的图景充满温情,既表现出刘强柔情的一面,与前文其坚毅形成反差,丰富了人物形象,又为残酷的战争增添一抹暖意。
D.小说以雪景结尾,照应标题,“车平稳地前进着”则暗示了他们将顺利地到达目的地,战争的胜利也即将到来,平淡的语调中蕴藏着轻松喜悦之感。
7.关于文中王德贵和工兵连长交涉的情节内容,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小王抱哄孩子这一情节上着墨较多,其中的语言描写、细节描写将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使小王这一形象跃然纸上。
B.善用对比塑造人物形象,如工兵连长的“讥讽”与“微笑”,在对比中呈现出工兵连长内心的变化,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真实。
C.小说中运送朝鲜妇孺的车辆过桥时受到阻拦,却在孩子哭声中得以顺利放行,情节的转折使故事富有戏剧性和趣味性。
D.将一场宏大战争置于一个微小的场景中来叙写,展现出的人性光辉淡化了战争的残酷,给人力量,这与《百合花》的写法相似。
8.文中多处写到哭泣的朝鲜婴儿,请简要分析其用意。
9.有评论家说《初雪》“兼顾历史真实与审美感受的最大化”。请结合小说,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20分)
文段一:
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遂命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白居易《琵琶行·序》)
文段二:
白居易,字乐天,幼聪慧绝人,襟怀宏放。年十五六时,袖文一编,投著作郎顾况。况能文,后进文章无可意者。览居易文,不觉迎门礼遇。贞元十四年,始以进士就试,礼部侍郎高郢擢升甲科,吏部判入等、授秘书省校书郎。元和元年四月,宪宗策试制举人,应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策入第四等,授周至县尉、集贤校理。居易文辞富艳,尤精于诗笔。自雠校至结绶畿甸,所著歌诗数十百篇皆意存讽赋箴时之病外政之缺而士君子多之,而往往流闻禁中。章武皇帝纳谏思理,渴闻谠言,二年十一月,召入翰林为学士。三年五月,拜左拾遗,居易自以逢好文之主,非次拔擢,欲以生平所贮,仰酬恩造。拜命之日,献疏言事。居易与河南元稹相善,同年登制举,交情隆厚。稹自监察御史谪为江陵府士曹掾,翰林学士李绛、崔群上前面论稹无罪,居易累疏切谏。疏入不报。六年四月,丁母陈夫人之丧,退居下邽。九年冬,入朝,授太子左赞善大夫。十年七月,盗杀宰相武元衡,居易首上疏论其冤,急请捕贼以雪国耻。宰相以宫官非谏职,不当先谏官言事。会有素恶居易者,掎摭居易。执政方恶其言事,奏贬为江表刺史。诏出,中书舍人王涯上疏论之,言居易所犯状迹,不宜治郡,追诏授江州司马。
(节选自《旧唐书·白居易传》)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所著歌A诗数十百篇B皆意存C讽赋D箴时E之病F补政之缺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左迁,指降低官职;与韩愈诗歌《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诗题中“左迁”意思相同。
B.字,即表字,人的别名,古人有名有字,名常用于自称,称呼别人时,以称字表示礼貌。
C.善,意为“友好”“交好”;与《出师表》中“咨诹善道,察纳雅言”的“善”意思相同。
D.素,有“平素”“向来”“一向”的意思;与“素昧平生”的“素”意思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段一交代了《琵琶行》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人物,概述了琵琶女的身世。
B.白居易自幼聪明过人,十五六岁时创作的文章就得到了当时著名文士顾况的赞许。
C.白居易与元稹两相交好,元稹被贬时他多次上疏极力劝速,奏疏呈上得到皇帝回复。
D.宰相武元衡被刺杀,白居易上疏请求抓捕刺客,却因越权进谏和朝中人的嫉恨而被贬。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2)居易自以逢好文之主,非次拔擢,欲以生平所贮,仰酬恩造。
14.白居易为什么能得到章武皇帝的重用,请结合文段二简要概括。
(二)古代诗歌阅读(15分)
宿府①
杜甫
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
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
风尘荏苒音书绝,关塞萧条行路难。
已忍伶俜十年②事,强移栖息一枝安。
【注】①此诗作于唐代宗广德二年(764年)六月,新任成都尹兼剑南节度使严武保荐杜甫为节度使幕府的参谋。②十年事:杜甫饱经丧乱,从天宝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乱爆发至作者写诗之时,正是十年。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首联通过“清秋”“井梧”“蜡炬”等景物的勾画,渲染出凄清冷寂的氛围,烘托诗人“独宿”之苦。
B.诗歌颔联写“独宿”的所闻所见,动静结合,以吞吐的语气,塑造出一个看月听角声、独宿不寐的人物形象。
C.“栖息一枝安”,表达出作者对在苦捱十年后获朋友严武送来“一枝”栖息,在幕府得以安宁寄居的感激之情。
D.前两联写“独宿”之景,而情含景中,后两联则直接抒发情感,真挚、深沉,体现了诗人“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16.《宿府》和诗人的另一首诗《登高》写作时间仅仅相差三年。两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相似之处?请简要分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登高》中用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的句子是“ , ”。
(2)《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诗人凭吊英雄人物,抒发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只好以一杯清酒祭月的语句“ , ”。
(3)“猿啼”在古诗众多意象中属于一种听觉意象,多取其“大声齐鸣、高昂清晰、响震山谷”的音声来传情达意,如“ ,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当你感到压力巨大而烦躁不安,注意力不集中且效率低下时,往往是身体在发出警报:“能量即将耗尽,需要赶紧补充。”常见的补充方式有放松心情、适度娱乐、合理规划等,其中放松心情最为关键。①只要心情持续紧张或过度放松都会影响工作状态,②带来严重后果,③所以,④通过放松心情,⑤快速增加效率,⑥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 甲 )。至于怎样的心情状态能保证高效生活,相信关注心理健康的人,都有所了解。实际上,我们所需的心情状态是 A 的:有人需要时刻保持乐观积极才能充满动力,有人在平静淡然中就能高效做事;有人心情愉悦却依然效率不高,有人只要心态平和就能 B 。
心情过度紧张会导致压力无法缓解而积累起来, C ,压力会越来越大,压垮你的“防线”,进而引发各种问题。( 乙 ):在闲暇时间观察自己的情绪状态,记下你的放松程度,然后对比忙碌时的状态,如果差异很大,即说明你正处于“压力过载”的情况,需要及时调整。但另一方面,一下子过度放松,又会让人失去斗志,使你的工作状态更加糟糕,同时产生新的问题。所以对于“压力过载”,要采取“逐步缓解”的方式来处理。其实,心态很重要。如果心态不好,再怎么放松也难以真正缓解压力。( 丙 ),如培养兴趣爱好,以丰富生活;进行冥想综习,以平静内心。只有心态好,心情佳,持之以恒,才能从“感觉压力巨大”成功转变为“感觉轻松自在”。
18.文中四处引号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3分)
例句:有些学生可能因选不到合适的导师而“流落街头”。
A.往往是身体在发出警报:“能量即将耗尽,需要赶紧补充。”
B.压力会越来越大,压垮你的“防线”。
C.要采取“逐步缓解”的方式来处理。
D.只有心态好,心情佳,持之以恒,才能从“感觉压力巨大”成功转变为“感觉轻松自在”。
19.请在文中画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20.文中第一段标序号的部分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准确流畅逻辑严密。(4分)
21.请在文中括号内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22.文中第三段画线句“压力会越来越大”语言平淡,请你在不改变句意的情况下,分别使用比喻和比拟两种修辞手法对原句进行改写,可少量增删词语,分别不超过20字。(4分)
四、写作表达(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人说,劳动让人“吃苦”。《插秧歌》描绘一家四口趁着农时冒雨插秧的紧张生活,表现出农事的辛苦与繁忙。
也有人说,劳动是世界上一切欢乐和美好事情的源泉。《芣苢》细腻描绘出劳动的过程,富于诗情和画意,自然流露出劳动的喜悦。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高一语文参考答案
特殊说明(具体扣分标准按照考务规定酌情扣分)
1.D 2.B 3.B 4.①乡土性表现在乡下人的“土”气,离不开土地。
②乡土性表现在村落之间的隔绝、孤立和封闭。
③乡土性表现在是个熟悉的社会。
④靠规矩而非法律规范社会生活。5.①乡土中国变迁的背景:乡土社会的特性集中体现在乡下人的身上,乡下人固守土地、社区间封闭孤立、并且依靠规矩来规范成员的行为,乡土社会是熟人的社会,现在社会是无法用乡土社会的规范运行的。
②乡土中国变迁的表现:治理之变、村庄基础结构之变、价值观之变。
③乡土中国变迁的原因:现代化的发生,在工业化、组织方式与思维观念方面都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6.A 7.D 8.①婴儿作为小说的线索,贯穿全文,使行文更加紧凑集中。
②婴儿的哭声推动了情节的发展,缓和了紧张氛围,是司机能够插队过桥的关键。
③婴儿的存在有利于烘托人物形象,安抚哭泣的婴儿突显出志愿军战士铁血柔情的品质。
④婴儿的哭声象征着新生和希望,小说借守护婴儿歌颂了志愿军战士的奉献精神,突出主题。
⑤哭泣的婴儿是朝鲜人民遭受战争苦难的一个缩影,从侧面谴责了敌军的侵略行为。9.①历史真实:
小说写志愿军战士护送朝鲜妇孺到达后方家园,展现军民情深,不回避战争的残酷,这符合历史真实。
②审美感受:
志愿军战士对朝鲜妇孺关心备至,当中体现出来的战友军民之间的关爱,展现了人性美。
雪景静谧祥和,雪中欢快乐观,都给人以画面(意境)美。
志愿军战士舍生忘死,冲破敌人封锁线,表现了崇高美。
10.BDF 11.C 12.C 13.(1)于是写了这首七言长诗,吟咏着赠送给她,全诗总共六百一十六字,题名《琵琶行》。
(2)白居易自认为遇到了喜好文治的君主,自己被破格提拔,就决心用平生所学,报答皇上的恩泽。14.①白居易擅长诗文创作,创作了很多讽喻诗。
②白居易创作的讽喻诗常常流传到皇宫。
③章武皇帝善于纳谏,渴望听到正直言论。
15.B 16.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对国事动乱的忧虑和自身飘泊流离的愁闷。《登高》中“万里悲秋常作客”的“万里”“常作客”都写出了诗人漂泊流离的苦痛。“艰难苦恨繁霜鬓”中的“艰难”不仅指个人生活的艰难、不如意,也指国家的动荡。《宿府》中的颈联写出了战乱持续时间之长,自己回家之难;尾联中“十年事”也写出了诗人长期忍受战乱之苦,漂泊流离之苦。
17.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人生如梦 一尊还酹江月 谢公宿处今尚在 渌水荡漾清猿啼(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18.B 19.A.因人而异
B.事半功倍
C.久而久之(经年累月、日积月累) 20.
①,如果心情持续紧张或过度放松都会影响工作状态
⑤,快速提高效率。 21.(甲)心情状态是影响工作和生活的重要因素。
(乙)判断自己压力过载也很简单(如何判断自己压力过载)。
(丙)改善心态的方式有很多。 22.比喻:压力如雪球般越滚越大、压力像山一样越堆越高、压力像弦一样越绷越紧……
比拟:压力会越滚越大、压力会越堆越高、压力会越绷越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