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 2024~2025 学年第一学期高三期中抽测 语文试题+答案详解

文摘   2024-11-17 22:40   山东  

江苏省徐州市2024~2025 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期中抽测语文试题

本试卷满分 150 分 考试用时 150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 铅笔将试卷类型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下面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

20世纪初以来,随着数学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跨学科研究日益深入,人们发现,自然界及人类社会面临的许多现实问题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之间具有复杂的关联性和整体性,人类需要处理越来越“复杂、变化、多样”的问题。系统科学的创始人贝塔朗菲在当时就指出,“我们被迫在一切知识领域中运用'整体’或'系统’概念来处理复杂性问题”随着整体论在现代生物学以及心理学等学科的成功复兴和发展,这种特别关注“整体性”的系统思维方式受到许多学科的认可,并被应用。

尽管不同学者或学派对系统的定义各有侧重,但都强调系统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是系统之所以成为系统,或者说具有系统性的关键。贝塔朗菲将系统定义为“相互作用着的若干要素的复合体”。这种相互作用指的是:“若干要素(p),处于若干关系(R) 中,以致一个要素p在R中的行为不同于它在另一关系R中的行为。如果要素的行为在R和R中并无差异,那么就不存在相互作用,要素的行为就不依赖于R和R。”也有学者认为“一个系统是客体与客体之间相互关系的集合”。美国纽约大学的乔治·克勒尔在其著作中,用一个简单形式的公式 S=(T,R)来定义系统,并赋予系统要素与关系十分丰富的内涵。其中:T 代表任何可以想象的任何事物的集合,R代表定义于丅的任何可能的关系。可见,不管学者们如何定义系统,都在强调组成系统的要素或子系统之间的既相互区分又相互作用的关系或者关系网络,以及在宏观层面新出现的组成要素所不具有的整体性质。因此,在某种意义上,系统的概念就是对关系性的把握,系统哲学强调要素间的“关系性”比要素的“实体性”更重要,从而区分于近代以来的机械论哲学。

系统科学在对系统存在与演化的研究中发现,系统只有在开放的条件下才能生存,开放性是系统能够向有序方向演化的必要条件。比利时物理化学家伊利亚·普利高津的耗散结构理论,正是以开放系统与负熵理论解决了热力学第二定律与生物进化理论关于“时间箭头”的矛盾。耗散结构理论以开放系统为研究对象,它指出,一个开放系统通过不断地与外界交换物质和能量,在外界条件变化达到一定值时,可以通过内部的作用产生自组织现象,使系统从原来的无序状态自发地转变为时空上和功能上的宏观有序状态,形成新的有序结构。由美国科学家约翰·霍兰提出的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则进一步揭示了系统的开放性与复杂性突现机制之间的关系。他认为系统与环境之间的开放性能够形成一种适应性,进而突现出系统的复杂性:要素如果是一种具有适应性的主体,它们不仅能够相互适应,而且能够将从环境中获取的信息进行处理和加工并再次向外界环境输出,形成一种因果反馈环,从而提高自身学习的能力,更主动适应环境,产生新的有序整体并不断进化。可见,系统要素之间的关系性、系统对环境的开放性是系统之成为系统、并能够有序演化的必要条件。克勒尔认为,系统科学是集中研究系统的“系统性”性质,而不是研究它们的“事物性”性质。

(摘编自范冬萍《论探索复杂性的系统哲学与系统思维》)

材料二:

古罗马时期有一个著名的“忒修斯之船”的问题:忒修斯有一艘船,可以在海上航行几百年,船体如果有木板腐烂,会被新的木板替换掉,久而久之,这艘船的所有木板都被换过一遍,请问这艘船还是原来那艘吗?古往今来,人们对此争论不休。其实这个问题的实质是,一个物体是否等于组成它的各个部分的总和?而如果从系统角度出发,这个问题很好回答。“忒修斯之船”是一个系统,系统不是一堆事物的简单集合,而是由若干相互连接的要素构成的、能够实现某个功能的整体。所以,即使组成这艘船的要素即木板全被换掉,但整体的连接和功能不变,那就还是原来那艘船。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运用系统思维从整体上认识问题解决问题是一项重要能力。我们既要大尺度、大跨度、全维度地看问题,又要抓住主要矛盾,系统思维就是要把“两点论”和“重点论”这一对辩证矛盾有机统一起来。然后通过战略谋划确定需要解决什么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大政方针,把要解决的问题作为系统工程来组织安排,由系统队伍负责总体实施,就能够实现从整体上解决问题。系统中各组成部分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需要深入考察,不断优化系统内部结构。要把握系统的框架结构,如组成部分在空间的布局、不同组成部分的职能分工等;区分系统的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把握系统的硬结构和软结构,系统组成部分的空间排列、职责分工属于硬结构,组成部分的信息关联如内部文化等属于软结构,硬结构问题易于发现和解决,而软结构问题往往复杂微妙、难以解决。系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不断改变状态,它时刻处于有序和无序的不断动态变化之中,所以思维也应该是动态思维,即把对象看成动态系统来认识。当下,随着我国现代化事业的推进,改革越深入,越要注意不可孤立割裂而要协同联动,要让各项改革措施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推进整个改革系统有序发展。现实的系统是开放的,只有开放才能获得自身发展所需要的能量。据此,人的思维也要开放,要善于跳出系统思考问题,从更大的系统中来认识自己的直接对象系统,同时做到这几个方面才是完整的系统思维。

(摘编自徐柯柯《论系统思维的时代价值与运用路径》)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自然界及人类社会面临的“复杂、变化、多样”问题,贝塔朗菲主张运用“整体’或“系统”概念来处理。

B.系统哲学强调要素间相互作用的“关系性”,而近代以来的机械论哲学只强调要素的“实体性”。

C.“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是强调从整体上认识问题解决问题,把“两点论”和“重点论”有机统一起来。

D.系统具有内部结构分类多样,软结构问题复杂微妙的特性,并且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不断改变状态。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乔治·克勒尔定义系统的公式是 S=(T,R),其中的“T”类似于贝塔朗菲对系统定义中的“P”。

B.系统的开放性和要素的适应性,是在系统中形成因果反馈环,获得发展所需能量的前提。

C.克勒尔所说系统科学集中研究的“系统性”,包含了系统的“关系性”和“开放性”。

D.按照贝塔朗菲的定义,“忒修斯之船”的新木板 p'在系统中的行为和旧木板p一样依赖关系 R。

3.下列现象符合材料一中“耗散结构理论”基本原理的一项是(3 分)

A.流水不腐

B.蜡炬成灰

C.破茧成蝶

D. 烟消云散

4.材料一多处引用了专业理论概念,请任选两处简要分析其论证效果。(4分)

5.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工作必须有系统思维”。请根据材料谈谈在解决问题时如何运用“系统思维”。(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 题。

最后那块地

张淑清

父亲的稻子终于黄了,两亩地的稻田,紧挨着水库上游的一片沼泽,鸬鹚来了,风也在。风一吹,稻穗就弯腰,向大地行礼,向父亲致意。父亲抹一锅早烟,蹲在地头吧吧嗒抽,幸福地欣赏着稻子。

这是村里最后一块稻田了。水库两岸居住的人不种稻子,他们嫌弃种稻子不划算,统统在土地上种经济作物,草莓,葡萄,板栗还有大樱桃。父亲看着人们进进出出把收获的果实送出村外,腰包鼓鼓的,只是笑笑,依旧守着他的稻田不急不躁。

渐渐富裕起来的人,家中添了四轮子,摩托车,翻修起亮锃锃的瓦房,青石板砌的院子。他们路过父亲稻田,不忘和父亲说说话。经常来堤坝坐坐的是父亲的亲侄子,他掏出一盒云烟,抽出一根递过来,老叔啊,还种稻子啊?大伙全摆弄经济作物,你落伍了。水稻不值钱,你看看三生,四驴子,那些平时不干正经的事的,栽大樱桃后,也抖起来了你的思想该改一改了。

父亲码了一袋烟末子,狠狠地吸了一口,我舍不得这块稻田!

父亲的稻穗长势喜人,籽粒饱满,阳光一照,扬起一道道金灿灿的锋芒,沿着结实紧凑的稻粒,面前就是一碗亮晶晶的米饭。

父亲喜欢,路过稻田的人都赞不绝口,

侄子其实是想说服老叔,把地换给他,繁育草莓苗,他的几个大棚需要换新土质。还没等开口,老叔就拒绝了。

父亲依旧每天来稻田巡视一番,他给稻子拔草,施肥,灌水,和低着头思考的稻穗交流,父亲觉得稻子也有灵性,你抚摸它,手心里渗透着种子的温度和深情。父亲对每一位造访的人说过,这块地生长出的稻穗,多像他的兄弟!哪有割舍亲情的道理?

父亲守着地里的稻子,一天一天,日升月落,斗转星移。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父亲看了节气,下头霜稻子没问题,一旦重霜的话,稻穗就容易被折了脖颈,不好伸刀,头穗多,稻粒会落一地。

那晚,父亲踩着如水的月色,回屋,计划着稻子脱粒后,卖一部分,留一些给城里的女儿。

女儿讨厌种地,一家人搬到城里,女儿吃着父亲每年从乡下坐车送来的大米,不想让父亲种地了,议价粮店啥没有?打个电话就送货上门。

父亲说,我舍不得那块地。

女儿气愤地说,你累坏了我不管你。父亲叹口气,不管就不管,反正你们一年四季来去匆匆,哪里管着你父母。

父亲想起女儿,就多喝了一杯酒,迷迷糊糊睡着了,父亲是被一声声雀子的鸣叫吵醒,他披件粗布衣衫,出了院子。一看园子的红薯蔓儿穿了一层白乎乎的霜,冷气一下抽干他身上的暖劲。坏了!昨夜是刮风了,但不大。今早就遮了重霜!

父亲脸没洗,饭没吃,腋窝夹着月牙镰去了稻田,稻子果然被霜折了三分之一。父亲挥舞着镰刀,一拨拉倒下一片,割得飞快。日头攀上山坳,父亲已放倒一半稻子,父亲捶捶腰,抹抹额头的汗,镰刀一伸,一捧稻棵揽在左胳膊底,一条蛇突然蠕动着爬过来,父亲一惊,往一旁躲开,腰咯吱一声,扭了。不敢动弹,一动就疼得大汗淋漓。

父亲被侄子送到医院,住了几天。女儿女婿也着忙回来了。女儿说,那块地我已经答应卖给我大宝哥了,女儿说的大宝哥就是几次三番求父亲换地的侄儿。

父亲气得发抖,想坐起来,无奈腰动不了。

女儿说,白纸黑字签字画押了,再说,我户口一直没迁走,那块地我也有份。父亲就这一个孩子,把户口留下来,寻思老了女儿回家照顾他们。眼下,这腰一时半会好不了。

那不行,那是我在世上唯一的一块地,不卖!你说了不算。

父亲点了点头,提了一个条件,让侄子将别的薄地给他一块,侄子说,可以的。

女儿女婿收完稻子,脱了粒,只留下几袋够父亲吃一年的,其余全处理掉。还没等父亲出院,就拿着卖那块地和稻子的钱走了。

那块地被翻耕机掀了,扶上垄,成了草莓苗繁育基地,还挂上了牌子。

父亲弯着落下病根的腰,常常坐在那块地不远的一棵老柳树下,稻穗一样,低头一遍一遍咀嚼着什么……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小说开头对稻穗的描写,既写出了稻穗的饱满,又暗示了村里人对父亲坚持种稻的敬佩。

B. 父亲没有接侄子递过来的好烟,而是码了一袋子烟末,这一细节表明了老人爱面子、固执。

C.小说引用“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既增添了文采,也着力渲染了乡村诗意氛围。

D.父亲遇蛇扭腰使小说情节出现转折,并且为后文父亲无奈失地的结局做了铺垫。

7关于文中画线的段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7。

A. 父亲“多喝了一杯酒,迷迷糊糊睡着了”的细节体现了父亲内心对女儿的牵挂与关爱。

B.父亲看到一层白乎乎的霜这一细节与前后文紧密关联起来,推动了情节的进一步发展。

C.“抽干”一词,用词精当,形象地写出了父亲看到严霜时心情的急剧变化,语言富有张力。

D.两个感叹号的使用,突出了父亲内心的震动,表现了父亲心中的焦急和懊丧。

8.请结简要分析女儿这一形象在小说中的作用。(4分)

9.小说最后一段含蓄隽永、意味深长,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7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2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4 题。

材料一:

高祖武皇帝讳裕,字德舆,小名寄奴,彭城县绥舆里人。(十二年)八月丁巳,率大众发京师。尚书右仆射刘穆之为左仆射,领监军、中军二府军司,入居东府,总摄内外。

先是,遣冠军将军檀道济、龙骧将军王镇恶步向许、洛,羌缘道屯守,皆望风降服。伪兖州刺史韦华先据仓垣,亦率众归顺。公又遣北兖刺史王仲德先以水军入河。仲德破索虏于东郡凉城,进平滑台。十月,众军至洛阳,围金。泓弟伪平南将军洸请降,送于京师,修复晋五陵,置守卫。

十三年正月,公以舟师进讨,留彭城公义隆镇彭城。二月,冠军将军檀道济等次潼关。三月庚辰,大军入河。索虏步骑十万,营据河津。公命诸军济河击破之。公至洛阳。七月,至陕城。龙骧将军王镇恶伐木为舟,自河浮渭。八月,扶风太守沈田子大破姚泓于蓝田。王镇恶克长安,生擒泓。九月,公至长安。长安丰全,帑藏盈积。公先收其彝器、浑仪、土圭之属,献于京师;其余珍宝珠玉,以班赐将帅。执送姚泓,斩于建康市。谒汉高帝陵,大会文武于未央殿。

十一月,前将军刘穆之卒,以左司马徐美之代掌留任。大事昔所决于穆之者,羡之皆悉以谘。公欲息驾长安,经略赵、魏,会穆之卒,乃归。十二月子,发自长安,以阳公义真为安西将军、雍州刺史,留腹心将佐以辅之。闰月,公自洛入河,开汴渠以归。

(节选自《宋书·本纪第二·武帝》)

材料二:

宋武既诛桓氏,收遗晋而封植之。又克谯纵,执慕容超,逐卢循,擒姚,立四大功,天下莫能抗。然其志不在桓、文,而在九锡,亦已卑矣。方帝之克长安也,中原震恐,元魏虽姚氏之昏姻,而不敢救,羌、氐虽关中之唇齿,而不敢争。此其智力有余,足以有为之时也。若能因其兵势,据秦、陇之形胜,引吴、越之饶富,以经略中夏,成曹公河朔之势,则王伯之功可冀,顾所以用之何如耳。然其兵未入秦,而使傅亮南走建业,发九锡之议。刘穆之死,南方无复可托,虽已入秦,而无留秦之意,举千里之地,付一子而去。赫连勃勃乘之兵将死者过半狼狈而反仅乃得脱。以帝之明,非不知诸将之不足以保秦,而志有所在,不暇他虑矣。悲夫!以目前之利,而弃百世之功,有曹公削平之业,而俯从司马父子攘窃之陋,此君子之所追恨也。

(节选自苏辙《栾城集》)

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赫连勃勃 A 乘之 B 兵将℃死者过半D 狼狈E而反F仅G乃得脱。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次,临时驻扎和住宿,与《兰亭集序》“列坐其次”的“次”意思不相同。

B.昏姻,亲家,有婚姻关系的亲戚,与《鸿门宴》“约为婚姻”的“婚姻”意思相同。

C.以,介词,凭借,依据,与《项脊轩志》“能以足音辨人”的“以”意义用法相同。

D.陋,鄙陋的行为,与《石钟山记》“而笑李渤之陋也”的“陋”字用法不相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刘裕北伐时,让刘穆之留在京城建康总管朝廷内外事务。苏辙认为刘穆之是刘裕在南方唯一可以托付大事的心腹重臣。

B.刘裕的军队先后收复许昌、洛阳、长安等地,消灭羌族政权后秦,俘虏了后秦皇帝姚泓。苏辙认为俘虏姚泓是刘裕平生四大功勋之一。

C.攻克长安后,刘裕把宗庙常用的青铜祭器、演示天象的浑天仪、测量日影土地的土圭等,献给晋帝,然后派人向朝廷提出关于九锡的要求。

D.刘裕本来打算驻扎在长安,攻打赵魏之地。苏辙也认为刘裕应该占据关中险要之地,利用吴越之地的财富,经营好中原地区。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大事昔所决于穆之者,羡之皆悉以谘。(4分)

(2)成曹公河朔之势,则王伯之功可冀,顾所以用之何如耳。(4分)

14.刘裕为什么没有驻守长安,继续北伐?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原因。(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5~16 题。

洞庭阻风

许棠

空江浩荡景萧然,尽日菰蒲泊钓船。

青草浪高三月渡,绿杨花扑一溪烟。

情多莫举伤春目,愁极兼无买酒钱。

犹有渔人数家住,不成村落夕阳边。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首联描绘水面和岸边萧然景象,“尽日”二字,凸显了诗人因风路阻的无可奈何。

B.颔联通过描写青草似浪,柳絮飞舞等动态而极富生机的景象,侧面表现了风之大。

C.颈联直抒胸臆,诗人远眺已生伤春之心,再加上无钱买酒消愁,可谓愁上加愁。

D.本诗由所见到所感,再到所见,脉络清晰,情景交融,整体格调落沉郁。

16.有人认为尾联加重了诗人的愁绪,也有人认为让诗人得到了慰藉,请结合诗句谈谈你的理解。(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甸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小娟在淮海战役纪念馆作义务讲解员时,引用《过秦论》中的“ ▲ , ▲ ”两句话,介绍了人民群众积极参军拥军,支援前线,帮助人民解放军夺取了淮海战役的胜利。

(2)秋天的早晨,退休的周老师登上小山,看着松树上的露水不禁心有所动,他吟诵起《短歌行》中的“ ▲ , ▲ ”,抒发人生易老、生命短暂的感慨。

(3)亘古以来,夜空中的星星引发了无数古人的联想和想象,诗文中多用“星”作喻,增添了无穷的魅力,如“ ▲ , ▲ ”。

三、语言文字运用 (18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8~22 题。

不知道你身边有没有那种人,一开口就让人忘记原唱,关键是自己还不知道跑调,俗称 A,那么难听却那么自信。大部分人不是病,有小部分人还真的是。正如语言障碍被称为“失语症”,人们对音乐的感知也会存在障碍,医学上称之为“失歌症”。( 甲 ):听力、智力和记忆力正常,但对音乐的感知度却极差;无法准确唱歌,却往往不自知,甚至以为自己唱得不错;对音律的理解和记忆能力差。

学界认为,失歌症属于失语症的一种,是由大脑相关功能区发育异常或继发其他病变所致。失歌症常见的类型有三种:先天性失歌症、获得性失歌症以及假性失歌症。先天性失歌症是由先天性的大脑功能区域发育异常所致:获得性失歌症是由一些疾病累及大脑语言中枢及音乐处理功能区域所致;假性失歌症是由紧张等突发、可逆的因素所致。

①失歌症患者最主要的问题是感知障碍,②既无法准确辨认音色、音高、节奏、力度等方面的差异,③也无法意识到自己或他人唱歌时音高是否准确、节奏是否和谐等。④对细微音高差异的辨别力是失歌症的核心缺陷。⑤就像色盲患者无法辨别波长相近的颜色一样,⑥失歌症患者无法区别音高相近的音符。⑦即使一首歌听了很多遍,⑧这段旋律对他们仍是陌生的。

有学者对失歌症者的脑部扫描后发现,约50%的失歌症者存在韵律识别障碍。研究证实失歌症和右侧大脑半球有关,人类右侧大脑半球负责音乐、想象、颜色等,多种因素包括遗传因素异常会导致音乐感知障碍。此外也有研究表明,(乙):当左脑颞叶前部病变后,患者的认知音符、歌唱演奏甚至欣赏乐曲的能力可能会部分或全部丧失,表现为“人家唱歌要钱自己唱歌要命”的“车祸现场”。

一般人经过专业练习就可能唱出美妙的歌声。获得性失歌症患者,需要早诊断、早治疗。假性失歌症者在改善外界因素后可恢复正常。排除其他器质性疾病以后,先天性失歌症患者就 B 吧。毕竟失歌症患者发生率高达4%,也就是说,每一百个人中就有四个人不在调上,我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18.请在文中画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2分)

19.文中第四段标序号的部分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4分)

20.请在文中括号内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4分)

21.用问句为本文拟写一个准确恰当的标题,不超过 15 个字。(2分)

22.文章最后一句中的“我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有何表达效果?(6分)

四、写作(60 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巴菲特曾说:“我们公司成功的秘诀不是善于解决难题,而是善于远离难题。”远离难题是否比善于解决难题更值得提倡?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期中抽测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1.(3分)B(“要素间相互作用”错,原文“既相互区分又相互作用”;“只强调要素的‘实体性’”错,原文强调要素间的“关系性”比要素的“实体性”更重要)

2.(3分)D(贝塔朗菲的定义要素p在R中的行为不同于它在另一关系R'中的行为)

3.(3分)A(A流水是一个开放系统,通过不断和外界能量交换,自发净化形成新的稳定有序结构)

4.(4分)①引用“耗散结构理论”有力论证了“系统只有在开放的条件下才能生存,开放性是系统能够向有序方向演化的必要条件”这一观点;(2分)“复杂适应系统理论”进一步揭示了系统的开放性与复杂性突现机制之间的关系,增强了论证的说服力和权威性。(2分)

5.(6分)①从整体上认识问题、解决问题;②深入考察,不断优化系统内部结构;③运用动态思维;④协同联动,推进有序发展;⑤运用开放性思维。(每点2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6.(3分)D(A“村里人对父亲坚持种稻的敬佩”错误,稻穗行礼、致敬的描写暗示了作者对父亲的肯定;B没有接烟的细节主要是表明父亲不愿意卖地的态度,体现他对土地的坚守;C没有渲染乡村诗意氛围)

7.(3分)A(“关爱”错,是对女儿不支持自己种稻的忧虑,以及内心的愁苦和孤独)

8.(4分)①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如返乡卖地致使“最后那块地”消失;②衬托了父亲坚守传统农耕、热爱土地的形象;③表现了观念的冲突和人性的冷漠自私,增强了小说的悲剧性。

9.(6分)①含蓄地表达了老人对过去种稻生活的回忆(对稻田的眷恋);②对失地的悲伤和无奈;③对女儿的失望;④表现了作者对老人的同情和理解;⑤对传统农耕文明衰落的忧思。

评分建议:每点2分,答出其中3点即可。第③点答“对女儿侄子做法的迷茫”“对未来的忧虑和迷茫”亦可。第⑤点答“寄托了作者对只追求经济效益社会现象的反思”亦可。

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2分)

10.(3分)B D F(赫连勃勃乘之,兵将死者过半,狼狈而反,仅乃得脱)

11.(3分)C(A“列坐其次”的“次”解释为“旁边”;B“昏姻”通“婚姻”,解释为“亲家,有婚姻关系的亲戚”;C “以目前之利”中,应该解释为“因为”;D材料“而俯从司马父子攘窃之陋”的“陋”是形容词活用为名词,解释为“鄙陋的行为”,“而笑李渤之陋也”的“陋”是形容词,解释为“知识浅薄”)

12.(3分)C(刘裕在攻入秦地前已经派傅亮南下建康,提出关于九锡的要求)

13.(8分)(1)从前由刘穆之决断的大事,徐羡之全都向刘裕请示。

评分建议:句意2分,定语后置句1分,“谘”通“咨”1分。

(2)形成像曹操在黄河以北那样的形势,那么王霸的功业就可以期待了,只不过是如何运用这些优势罢了。

评分建议:句意2分,冀、顾各1分。“成……势”译成“成就……势力”亦可;“王伯之功”译为“统一天下的功业”“称王天下的功业”亦可。

14.(5分)①刘穆之死亡;②志在九锡;③目光短浅。(每点2分,三点得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15.(3分)B (青草为青草湖;“极富生机”有偏差)

16.(6分)示例一 加重愁绪:①“犹有”意为“还有”;②岸边渔家零零散散不成村落、夕阳西下;③意境萧索,在上联“愁极”的基础上更添愁绪。

示例二 得到慰藉:①“犹有”意为“还好有”;②岸边不成村落的几户渔家笼罩在夕阳之下;③意境温馨,在“愁极”之时给诗人以慰藉。

评分建议:每点2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示例一答“看到渔家,夕阳,引发羁旅漂泊,思念家乡的愁绪”亦可。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6分)(1)天下云集响应 赢粮而景从 (2)譬如朝露 去日苦多 (3)州司临门 急于星火/雄州雾列 俊采星驰/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

评分建议:每句1分,有错别字者得0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18分)

18.(2分)A:五音不全 B:顺其自然(听天由命、自娱自乐、听其自然)

19.(4分)(1)语句:④;修改为:“缺少对细微音高差异的辨别力是失歌症的核心缺陷” 。(或改为:“对细微音高差异的弱辨别力是失歌症的核心缺陷”)

(2)语句:⑧;修改为:“这段旋律对他们而言仍是陌生的” 。(或改为:“他们对这段旋律仍是陌生的”)

评分建议:每点2分。第④句表达为“辨别力差”等类似答案亦可。

20.(4分)示例:

甲:失歌症一般会有以下表现

乙:失歌症也与左侧大脑半球有关(失歌症也与左脑有关;失歌症不只与右脑有关;右脑正常也可能发生失歌症)

21.(2分)示例:①“唱歌跑调”是一种病?②唱歌跑调?你可能患了“失歌症”③为什么总是会跑调?④“失歌症”能治吗?

评分参考:关键词1分“跑调”“失歌症”两个词答出其一即可,问句1分。

22. (6分)①“我们”,第一人称,拉近与患者的距离;②“不是一个人”,突出了失歌症的常见;③“战斗”,幽默诙谐;④全句表达了对患者的宽慰之情。( 每点2分,答出3点即可满分)

四、写作(60分)

(一)审题

(1)解题:

本作文材料由名人名言、对其的追问两部分构成。两个关键词“善于解决难题”和“善于远离难题”,清晰明确。话题和学生的学习生活息息相关,立足个体的修身成长和价值实现,切入熟悉,语料平和,把握容易。

一般来讲,我们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难免会遇到的一些难题,这时候应该怎么办?两种回答:一是“善于解决难题”,“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不远离不回避,想尽各种办法致力解决难题;二是换一种思路“善于远离难题”。此时,我们需要对第二种思路具体分析。首先,最上乘的办法,是把工作做在前面,防微杜渐,“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把有可能出现的难题提前避免掉,远离它。其次在难题出现之初,初露端倪的时候“其脆易泮,其微易散”,解决起来难度较小也较容易也可以说是一种“远离”。最后就是难题已经出现,不可避免的时候,依然可以效仿庖丁“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的做法,避免和“大軱”硬碰硬,表面上善于远离难题,实际上也是善于解决难题。

材料的前一部分是一个确定的关系判断,即走向成功的途径要“善于远离难题”。第二部分句对前面的肯定判断的发问,远离难题是否比善于解决难题更值得提倡?这样就构成了一个不确定的关系判断。针对这个问题,我们无法给出简单、确定的答案。有时候可以回答“是”,有时候也可以回答“不是”,写作过程就是对这个判断进行肯定和否定的回答。如果只能看到肯定的一面,说明考生思维单一,没有考虑到现实生活的复杂性。另外,材料中“是否比……更值得……”这里需要有一个把二者进行比较的思维过程,如果写作中能对二者进行适度地比较,则更佳。真实的生活中,我们拒绝做“单向度的人”,就必须训练这种辩证思维。这不仅对学生的思想有一定启示意义,也对他们的思维方式也会有一定的帮助。

当然,材料中的巴菲特的身份是商人,他的话语核心指向利益,所以会提倡“远离难题”;但青年学生还是要考虑更高层面,例如民族大义,国家利益等等,所以面对难题时需要敢于解决难题的勇气。即便一时难以解决选择远离,绝不是选择逃避,而是提升能力之后再来解决它。

写作任务中的“你”提醒考生在行文时要凸显自己的身份意识,写出“你的”独特的“联想与思考”,不能仅仅是演绎材料。因此,是否有真情实感、是否有逻辑关联、是否有思维深度,是判定作文品质的关键要素。明确文体体现出对文本意识的强化。这意味着考生虽然可以发挥自己的写作特长,选择最擅长的写作形式,但无论选择何种文体均应符合相应的文体特征。

(2)参考立意:

①远离难题比解决难题更易于成功

②远离难题比解决难题更需要智慧

③远离难题比解决难题更具性价比

④解决难题比远离难题更需要硬实力

⑤无法远离难题,就致力解决难题

⑥挑战难题更显勇气与智慧

⑦远离难题是为了更好地解决难题

⑧能远离难题就远离,能解决难题就解决

……

(二)评分

1.判分原则

作文阅卷要公正公平,坚持内容与形式统一的原则,注重考查考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能力,要从切题、立意、选材、结构、文体等写作基本能力和语文素养诸方面进行综合衡量,精准量分。

需注意的是:若出现具有个性化文体样式的作文,如杂文、剧本、故事新编等,只要形式、内容均恰当,要敢打高分。

卷面分1-3分,打分时综合考虑。

2.评分等级

本次评分为七等。一等55-60,二等51-54,三等46-50,四等41-45,五等36-40,六等26-35,七等0-25。

评分参考量表

等级

审题立意

语言表达

具体特征

一等

55~60

审题精准,立意深刻新颖,有见识

语言有特色,言近旨远、言简意丰

充分体现题意,基于材料生发观点。文章有灵气,角度选择恰当,结构精巧独特。侧重议论的,能紧扣主题形成独到的观点,有层次展开,例证和议论精准、灵动、深刻,情理相融,思维品质突出。侧重叙述的,感情真挚,能选择个性化的细节巧妙表现主旨,有独到的构思、鲜活的语言,形象丰满,意境深远。

二等

51~54

审题准确,立意清晰

语言通畅、连贯、得体,言能尽意

能体现题意,基于材料生发观点。文章有亮点,层次清楚。侧重议论的,观点正确,角度恰当,说理透彻,有逻辑性。侧重叙述的,能聚焦某一现象,主旨明确,有生活气息,有形象和意境。

三等

46~50

审题比较准确,立意比较清楚

语言通顺,言能达意

能体现题意的主要内涵,基于材料生发观点。思路清晰,思路清楚。侧重议论的,观点正确,用例正确,说理清晰。侧重叙述的,主旨明确,叙事完整。

四等

41~45

审题基本准确,立意基本清楚

语言比较通顺,偶有不规范、不准确

基本上能体现题意的主体内涵。侧重议论的,观点大致成立,论证不够有力。侧重叙述的,主旨大致明确,叙事基本完整。

五等

36~40

审题不够完整,立意不够清晰

语言不够通顺,表达不够规范和准确

可以体现题意。侧重议论的,观点不够准确,论证薄弱。侧重叙述的,主旨不特别明确,叙事不够完整。

六等

26~35

貌合神离

语言不通畅,多有语病、标点等硬伤

貌似贴合题意,实则内容与题目主旨无关,文体不够清晰,不能够通过文章表达题目内涵。

七等

0~25

自说自话

语言粗俗低劣

全然不顾题目要求

3.个案处理

(1)经“查重”,确认抄袭的,其中二分之一篇幅与原作相同的,原则上不超过23分;三分之二篇幅与原作相同的,原则上不超过10分;内容基本相同的,最高不超过5分。

(2)写成诗歌的,一律提交专家组处理。

(3)完篇而字数不足,正常评分之后,再扣字数不足分,每少50字扣1分,扣满3分为止;明显未完篇的文章,视篇幅和内容的实际情况而定,但最高不能超过40分(不满100字,0~4分;200字左右,5~8分;300字左右,9~15分;400字左右,16~25分;500字左右,26~35分;600字左右,36~40分);未完篇的文章不再扣字数不足分。

(4)游戏考试、游戏人生、格调低下的“问题卷”,评分最高不得超过35分;凡思想情感庸俗低下,即使是切题完篇,评分最高不得超过17分;如果内容恶俗不堪,评分最高不超过8分;政治倾向有问题的,一律提交专家组处理。

(5)卷面、错别字扣分,每错(别)字扣1 分,扣满5分为止。

(6)不写作文题目的,扣2分。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材料一:

宋高祖武皇帝刘裕,字德舆,小名寄奴,是彭城县绥舆里人。

八月丁已,刘裕率领大军从京城出发。尚书右仆射刘穆之担任左仆射,兼任监军、中军二府的军司,进入东府居住,总管内外事务。

在这之前派遣冠军将军檀道济、龙骧将军王镇恶率领步兵进攻许昌、洛阳,羌人沿途驻军,都望风投降。伪兖州刺史韦华原先占据仓垣,也率部归顺。刘裕又派遣北兖州刺史王仲德先率水军入黄河。仲德在东郡凉城打败索虏,进军平定滑台。十月,各军到达洛阳,包围金墉城。姚泓的弟弟伪平南将军姚洸请求投降,刘裕派人将他押送到京城。又修缮晋朝五位皇帝的陵墓,设守卫人员。

义熙十三年正月,刘裕率水军进讨羌人,留下彭城公刘义隆镇守彭城。二月,冠军将军檀道济等人驻在潼关。三月庚辰,大军到达黄河。索虏的步兵骑兵十万人,占据黄河渡口。刘裕命令各军渡过黄河打败他们。刘裕到达洛阳。七月,到达陕城。龙骧将军王镇恶砍伐树木做船只,从黄河开入渭水。八月,扶风太守沈田子在蓝田大破姚泓。王镇恶攻克长安,生擒姚泓。九月,刘裕到达长安。长安丰衣足食,库藏充足。刘裕先收集青铜祭器、浑天仪、土圭之类,献给京城;其余珍宝珠玉,用来赏赐给将帅。押送姚泓,在建康街市斩首。刘裕拜谒汉高帝陵墓,在未央殿大会文武官员。

十一月,前将军刘穆之去世,任命左司马徐羡之代掌留守事务。从前由穆之决断的大事,全都向刘裕请示。刘裕想停留在长安,攻取赵、魏地区,遇穆之去世,于是返回。十二月庚子,从长安出发,任命桂阳公义真为安西将军、雍州刺史,留下心腹将领佐吏辅助他。闰月,刘裕从洛水进入黄河,开辟汴渠返回。

材料二:

宋武帝刘裕在诛灭了桓氏家族之后,收复了被废止的东晋政权并扶植它。接着又战胜了谯纵,俘虏了慕容超,驱逐了卢循,擒获了姚泓,建立了四大功勋,天下没人能抗衡他。然而,他的志向并不在于像齐桓公、晋文公那样称霸诸侯,而是在于接受九锡之礼(古代帝王为表对大臣的恩宠而赐予的九种礼器,往往被视为篡位的前奏),这志向也已经是太低下了。当宋武帝攻克长安时,中原地区都震惊恐惧。北魏虽然是姚秦的姻亲之国,却不敢出兵相救;羌族和氐族虽然是关中地区的唇齿相依的邻邦,也不敢与之争夺。这正是他智谋和力量都足够充沛,完全可以大有作为的时候。如果他能够趁着这股军事优势,占据秦地、陇西的地势险要之处,利用吴、越地区的富饶资源,来筹划治理中原地区,形成像曹操在黄河以北那样的形势,那么成就王霸之业就可以期待了,只不过是如何运用这些优势罢了。然而,他的军队还没有进入关中,就派傅亮向南回到建业(今南京),去提出接受九锡之礼的看法。刘穆之去世后,南方再也没有人可以托付大事。虽然军队已经进入了关中,但他却没有留在关中的打算,拿关中的千里之地交给一个小孩子镇守就率军离开了。结果,赫连勃勃趁机进攻,留守的军队死伤过半,狼狈不堪地逃了回来,只有刘义真才侥幸逃脱。凭借宋武帝的英明,并非不知道那些将领不足以保卫关中,但他的志向另有所在,没有时间去考虑其他的事情了。可悲啊!因为眼前的利益,而放弃了流传百世的功绩;他本来有像曹操那样削平群雄、统一天下的伟业,却低头跟从司马氏父子篡权夺位的卑鄙行为。这正是君子们追溯往事而悔恨的事情啊



创新作文责任田
提高作文写作,创新作文写作,提高语文素养。一起耕耘,一起收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