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别人一点学习的时间”
“比如4年换一把木椅子”
🪑
2020年8月,Crystal老师问我:“你办公室的座椅是哪一种?他们很多人都把办公室的座椅换了。”
2021年5月,FI | 第四次功能整合课后,跟老师去餐厅吃饭,坐下的那一刻,两人面露惊愕,随即相视而笑。屁股被吞进沙发椅的失重感,至今印象深刻。
2021年8月,陈先生为我订做了第一把木椅,这几年家里的软椅陆续都换成了木椅。可我在公司依旧坐着办公椅。
2024年6月,终于在一个雨天的早上,带上我的木椅,打了辆的士去公司。臀部接触椅面的那一刻,松下来了,为自己感动,即使——
已经4年过去了。
- 为什么要换木椅子?-
如果你身边刚好有软椅和硬椅(木椅最佳),可以先分别坐一坐,区分自己不同的感觉 感受,再回来看下面的内容。
我的感觉 感受像下图——
坐在软椅上,臀部下陷,整个人被往下拉,若肩膀往上抬打字,除了向上抬的力,还要抵消软椅向下拉的力,肩膀好累常需要耸起。臀部下陷还会令大腿夹住,骨盆被锁住了,久坐,盆底肌会逐渐失去感觉。
坐在硬椅上,臀部被椅面支撑着,整个人向上延伸有了支点,上半身的任何动作都更省力更轻松。骨盆是自由的,身体也是自由的。
- 为什么要用4年时间? -
说实话,我也不知道
记得第一次清晰感受到 - “坐在流行的人体工学椅上”“躺在脊椎医生推荐的记忆棉床垫上”,却浑身不舒服,就问Crystal老师:
“当身体的觉知提升了,这些用起来明明都不舒服,为什么大家都说好呢?”
老师只调皮的回了我一句:
“费解的显然!”
为什么要用4年时间换一把椅子?
或许从「知道」到「做到」,本来就需要一段学习的时间。
如果我们不给自己这些时间,会受挫,要么放弃,要么假装自己知道就是做到了。
如果我们不给别人这些时间,会着急,要么对别人失去信心,要么逼别人要做到。
- 换了也可能会放弃 -
第一天在公司坐木椅,蜜月期短暂,很快出现“不适”——
右骨盆坐不下去,右腰持续拉着骨盆好累; 看屏幕、打字、用鼠标,骨盆都在前倾的状态; 臀部肉少,坐久了硬椅子骨疼,时不时要站起来舒缓坐骨,恍然大悟为何要坐办公椅,屁股黏在椅子上,方便久坐干活; ……
我在想——
现在要面对无时无刻的“不适”,要怎么办呢?
此时,还要面对同事们的不解和关怀——
为什么?为什么不坐舒服的办公椅要换把硬凳子?舒服咩? 好奇怪喔 看你坐着好像很累啊,好像得特地挺起来坐诶 干嘛一直站起来休息,你今天很闲吗? ……
想起上周跟一个朋友聊起换木椅,他说之前也换过,后来换回办公椅了。
我想起,过去无数次的新尝试,我都在遇到不适时产生质疑,然后选择退回自己的习惯里。总是掉进这个思维的大坑——
「不变总比变差好」
- 习惯的舒服 vs 真正的舒服 -
但这一次,我很确定。
因为我很清楚这些不适是我本来就有的,不是因为坐木椅才导致的。这4年,我一直在不同的情境下区分坐软椅和硬椅的感觉 感受,在这个区分的过程中,生出了「判断力」。我没有被情绪和环境带跑,而是顺应这个「不适」,时刻动中觉察来调整——
右腰拉着骨盆的不适感,我尝试将“慢悠优的费登奎斯|长大后的「宝宝时光」”文中提到的躺着的感觉,延伸到坐着:左脚踩地推一推、对角线力的传递,将重心转移到右骨盆,感受踏实坐在椅面上的感觉;也促使我开始探索腰大肌工作坊的内容,反复练习,玩出了很多新发现;
调整椅子的位置、脚的摆放、骨盆的角度、键盘的摆放、手的位置……透过双向觉察和调整 - 我与环境的关系,排列好自己的骨架,释放多余的用力;
还为自己定制了一张薄亚麻坐垫;
自信的回复每一个关心我的同事“坐木椅我感觉到被支撑得很好”;
……
熬过了头几天的调整期,我逐渐忘了还有“不适”这回事,因为——
右臀可以坐实椅面了,我还创造了时不时快速转换重心、坐着抖动我的骨盆,久坐后这样抖一抖,全身又连接上了; 现在坐再久,右腰都不会不舒服了,这可是困扰我很久的问题啊! 每一次站起来走路,骨盆的分化和连接能够很快地清晰起来,腿很轻,上半身也轻盈,走路很蹦达,摇呀摆呀的!
当我跟Crystal老师分享这个过程时,她说:
“我们又回到「舒服的可能是习惯」。区分「习惯的舒服」和「真正的舒服」,所以我在深圳的第一个工作坊是「找回舒适感」,因为大家都不知道什么是舒服。”
费登奎斯在《身体的智慧》书中写到——
为什么没有真正关心舒适不舒适?
因为我们没有去觉察,而是把感受力交给了习惯。Crystal老师常说:
学习最大的困难是「习惯」
找回感觉、感受和区分的能力,它们是「习惯」的杀手。随时觉察到习惯,拦截它,再根据当下的情况,重新调整,让自己舒服的应对每个场景。
-
有了「木椅经历」后,再与Crystal老师聊天——
瞬间明白!「舒服」和「不舒服」,可能都是我的习惯,再给自己多一点觉察的空间,多一点耐心。
- End -
文 | Lucy
Lucy Lin
慢悠优身心老师
费登奎斯方法实践与传播者
17年身心领域探索和实践经历
建筑师/世界500强地产公司项目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