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发生什么好玩的呢?
上周的课(慢悠优的费登奎斯 | 第14次功能整合课 · 解锁上背 x 真实的状态)提到打拳来训练上背力量,这次就跟老师来拳馆玩啦,我以为打拳前的功能整合课会关于「核心」,没想到是我从来没有体验过的——
课后老师说:
”你现在不改正了,真的很不一样,骨盆也顺了(之前是右边突然凸起来),肩膀也放的下了……一改正,就哪哪都收紧,你很难从中理顺出先后的。第一次玩微调,是很难做的,不是谁都可以这样做的。“
那我们就进入今天的「微调」旅程
01.
微调,像做又好像没做 ”
这节课好特别,除了课后立马留下的文字,现在整节课在我的脑海里都是一些片刻的「感觉」,像上了又好像没上。这是老师课里常提的「Non-doing」的感觉吗?
我们一起在整节课里区分,区分的越来越精细,我的感觉和老师的感觉校准(想起老师的文章 - 费登奎斯 | 功能整合 之 触感的准确性),我也不知道这节课对我来说意味着什么,但我知道——
我越来越能信任「我的感觉」
更稳 更平均的感觉
肩膀往左往右过去,臀部往左往右过去
第一节课起每次都做的动作,每次都反映出我状态的不同
这次幅度很小,稳定很多,以前的感觉像骨头在漂移
向左向右转的感觉,也更平均了
只是一点点,身体已经有足够精确的信息告诉我她的状态
触碰自己肩膀的感觉
最近左肩酸紧还在延续,前天晚上躺在床上触碰自己的肩膀,有舒服一些呢
“那我教你下如何触碰自己的肩膀”
老师从我右边的肩膀入手——
大概肩关节的位置,找到有空间的地方下手,停在那里一会,感受到它交付更多的重量给手,再去下一个点
我感觉身体像雪花从触碰的那个点渐渐融化,回归大地
当老师说手能扣进关节里了
我感觉整个人通上电了,双腿 双手 脚底的神经通路连上了
“离开是最难的“
老师带我区分手离开的感觉——
「很稳很缓的离开」 vs 「比较快的离开」
前者老师手虽离开但感觉还在,肩膀还在融化
后者速度出来时肩膀已经开始收缩,凝固了
我希望老师告诉我一个确切的触碰位置,但她传递给我的是一种「感觉」,带着这种「感觉」去触碰,每个人都不一样
区分手在不同位置抬肩的感觉
老师带我区分她手在不同位置抬肩的感觉——
「手臂是自由的」 vs 「手肘支撑在大腿上」
后者肩膀更紧、更收着、更重
老师说:“当然了,因为我自己也更紧”
为什么做功能整合时要照顾好自己?
因为此刻我们的感觉是相通的
肩胛骨与锁骨联动的感觉
“现在肩胛骨与锁骨的联动也不错,以前不大动得了”
“哇!好奇是怎么联动的呢?” 于是请老师录了下面的视频——
后来也抬了左肩,我早年左锁骨骨折过,老师带我区分两边锁骨动的角度确实不大一样,右边的联动会更直接
我感觉右边像涂了润滑油的齿轮顺过去,左边齿轮交替时有点卡卡的
右腿 右肩更轻的感觉
躺着抬左右腿,双腿重量也更平均了,以前右腿「千斤重」
感觉是从找回宝宝时光开始(慢悠优的费登奎斯|长大后的「宝宝时光」)重新连上了右腿,右边的支撑能去得到右骨盆了
右边的肩膀也更轻了,为什么呢?也因为支撑能去到右骨盆了吗?手手脚脚都有「依靠」了?
抬脚的感觉
平躺,老师抬起一侧脚掌,将腿往身体的中线带过去——
右脚脚趾方向会改变,跟着往中间
左脚掌则是保持着一个形态过去的
为什么呢?老师继续触碰前脚掌让我区分——
右边像软糖柔软折叠的感觉
左边更硬一些,角度也不一样
被抱🤗起的感觉
去年十月杭州线下工作坊,看见Crystal老师轻巧地抱起大块头罗比的视频,好惊叹。
没想到这次课最后,老师说:想不想试试被抱起? “当然!🤩”
老师双手一带,有股微微的势能带着我,我顺势微微卷起,一瞬,就由躺着到坐起了。像被一阵微风带起的感觉,是我自己起的?还是老师抱起的?像做又好像没做
02.
打拳,区分「学习」与「做」 ”
带着这些微妙的「感觉」,我们去拳馆啦!
以前的我热衷于「学习」,但去「做」?却一直觉得自己没准备好,害怕做错、害怕受伤。这次我的费登奎斯老师化身「泰拳教练」,从热身喊口令开始,就像大变了一个人!——
老师让举铁饼做仰卧起坐,我傻眼??举铁饼能起来吗?!我内心已经万分受挫,没想到做还没两下,我自动开启了动中觉察——
手抓铁饼的方向,起来过程中如何改变铁饼的方向更容易跟随我起来的路径?
起来时支点平均分布在骨盆?还是都往习惯的左边过去?
起来时核心是向上收?还是向下掉?向下掉就要及时「停」,重新调整再做,不然会耗气
同步觉察和调整,不知不觉做到停不下来,才发现举铁饼更容易起来!
终于开始打拳了,一开始也有点迷茫,殊不知踢了几腿,动中觉察又启动了——
收核心向上提踢腿的时机?腿的轻重,踢腿的角度,是核心在用还是屈髋肌在用?
两只手的摆动,头颈的角度自由度,呼吸的顺畅度
很多事同时在发生,同时在觉察和调整
打完拳,髋关节稳定多了,腿变轻了,再做仰卧起坐,起来的更轻松了,支点也能直接平均分布在两边骨盆了。我惊叹于这一些列在「做」着玩着就产生的变化,就能“解决”和“改善”的「问题」。
原来无论做什么,最重要的还是回归「动中觉察」,不然可能一直在努力重复习惯,也确实容易受伤。
写到这,我突然有点明白为何这次打拳之前的功能整合课是「微调」——
动作的大小并不重要。注意,动作的大小并不重要,而是相反。你做的少,会更好。区分学习与做。当你学习如何做一些事情,你必须做的范围少于你能做的。当你做时,你必须能够迅速,有力地做好这件事。当你学习时,是完全不同的,这时不是在做。谁不区分这两件事,就永远不会学习。
~ 摩谢·费登奎斯
今年10月@杭州能量茧,Crystal老师的动中觉察工作坊第二天「做」的部分就是踢踢踢腿!第一天先与大家一起动中觉察一起「学习」,再将学到的运用出来,一起玩一起「做」,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呢?
最新课程
欢迎大家进入费登奎斯的世界
一起来区分「学习」与「做」
- End -
文 | Lu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