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悠优的费登奎斯 | 动中觉察 教学随记07 · 如何与「对错」相处?

文摘   2024-09-28 15:35   中国香港  

看见「对错」‍‍‍‍‍‍


7月有天教陈先生,印象深刻,把他给教躁郁了——‍‍‍‍
”一直做这个动作,我都不知道怎么做,我觉得是这样做,但你好像觉得我做的不对!“


我突然非常清晰地看见自己的模式——

总是在找错误。我的确从一开始就带着「对错」和「改正」的心态教他。


在生活和工作中找错误,对方反抗,我是不会去看更不愿承认的。但在教课过程中,因为自己同步也在动中觉察,觉察着自己温和的引导语背后的心念,是如何一步步造成他的变化和反应,我被震撼到也体认到——

原来费登奎斯老师心里的想法这么重要


费登奎斯方法,是神经可塑性,是看见和创造可能性,不是找出破旧的神经路径修修补补。后者只会把注意力带去旧的路径,强化习惯。

那怎么办?看到自己的问题,是陷入情绪里,还是放下、调整、继续?

我选择后者,立马回顾整个教课过程,把自己找错误的每个点列出来,模拟他的动作,逐一感觉、感受、区分,如果再教一次,是不是重点?不是重点就放下,是重点要如何引导?如何分享这个区分的过程,而不是直接改正?

第二天再教他同一课,我在当下同步觉察心念,放下对错,我知道这是一生的功课,但这一次进步了,我教的愉快,他学的也轻松。




感受「对错」


开启了关于「对错」的觉察,这两个月在生活/工作/教课中看见更多的「对错」心念,在慢悠优磨课群里也展开了各种真诚的讨论,让自己一次次面对「对错」,感受「对错」——‍‍‍‍‍‍‍‍‍‍‍‍‍‍‍


01
大家琢磨动中觉察课里的内容时,要减少「对错」的存在感,不然很容易觉得「容易的~自己的习惯」就是对的,总觉得别人的引导不对。花了这些时间,就错过了那些感觉。


02

不要总觉得别人没学到。一开始教先不要有一个惯性去评判别人学到了什么……回想一下我教你们时难道我一叫你不抬头,你就不抬头吗?你也抬头抬了几年才不抬头呀

我感觉现在不会一直想着别人学不了,也知道别人有别人学习的节奏,但时不时有那个想法,已经在消耗我了。

因为这样,在当下你就分了心。然后也看不到别人的可能性。

现在我还不是很知道如何在教课的当下去看到别人的可能性。

先不掉那个坑,不掉那个坑就自然开始看到了。


03

我自己没玩清楚这节课,是不是先别教呢?

教呀。很多时我会选一些我不理解的课来教,教着教着就能理解了。其实你只要带着观察的心,不改正的心去教,任何课都能教。

我以为我不理解的话,看到他的情况跟课上不同就没法给出其他区分的方案。

那或许别人区分的比你厉害呢?他可能已经做出了一些提示,你观察不到而已。所以最重要的还是有观察的心,不改正的心。

观察的心,对所有保持开放,相信这个过程,不改正。

你在这个框架下教,无论教什么课,就算是你自己做不了的课,你都能教得好。



柔柔软软,不带情绪的去感受「对错」,愈发觉得纠结在「对错」里真的没什么意思——

如果明白自己不是神明,那我认为的「对错」真的就是「对错」吗?‍‍‍‍‍‍‍‍‍‍‍‍‍‍‍‍‍‍

如果自己不需要立于不败之地,那自己是对是错有关系吗?

如果体验过自己感觉/感受不到,别人怎么改正我,我怎么改正自己,都于事无补,徒增受挫情绪,那对方是对是错有关系吗?

对错,只是在自然发生的事上,叠加一层人为的判断。拿掉这层多余的用力,会更轻松吧?


从「看见」到「内心承认」
从「内心承认」到「内外一致地承认」
从「内外一致地承认」
再到 「起心动念与行为话语之间,有觉察的空间完成从看见、承认到调整的过程」
给自己充足的时间




如何与「对错」相处?‍‍‍‍

今早跟陈先生的一段对话,让我有灵感重新写这篇文章——


陈先生:“好搞笑,练自律神经第一课,呼气呼到尽再吸气,我发现胸腔的动作很小,那个气一下子去到腹部了。
昨晚我们一起上这节课时听到他的这个发现,我特地区分了一下,感觉后半段胸腔的动作开始大起来了,于是我说:
你可能还要再观察一下后半段胸腔的感觉……
陈先生立马说:每次跟你说这些,你好像都觉得我感觉到的不对,都想改正我!跟你分享了一个东西,没有收到正面反馈就算了,你直接无视了这个分享,还要求我做得更多更好,就像打压式教育一样
我愣了一下,承认:我确实又掉坑了,谢谢你如此包容我,还愿意跟我分享你的发现。


随后的一刻,我进入了觉察的空间——

如果我不说这个,我要说什么?

这个问题怎么那么熟悉呢?——

看见了问题,如果我不去改正,我能做什么?‍‍‍‍

原来它们的答案是一样的——


回到过程


原来生活,不就是一节没有开头也没有结尾的动中觉察课吗?

观察的心,对所有保持开放,相信这个过程,不改正。你在这个框架下生活,无论生活中需要面对什么,就算是你觉得自己能力有限,你都能好好生活。


我重新调整,进入动中觉察的状态,回到对话的过程中,放下「我自己的感受和结论」,邀请陈先生继续与我分享。我承认自己掉坑后,他也就继续乐呵呵地与我分享了,可真大方——

本来以为呼气呼了那么久把它都呼空了,下一口吸气应该会吸一大口气,胸腔的起伏会很大,没想到是比较轻柔的吸气,而且胸腔的动作很小,感觉一下子就气沉丹田了呢……


写到这里,回想过去这几年,很多很多次我兴奋地跟Crystal老师分享我认为的「对的大发现」时,她总是很为我开心,跟随我的发现引导我继续探索。直到有一天,我有了新发现与与原来的相反,又会兴奋地跟她分享,她会打趣地笑我,然后为我的新发现感到开心,继续陪伴我一起探索。

如果她总是站在她能感受和理解到的终点,那我们永远无法走在一起,我永远会被眼前地鸿沟劝退。

我们各自站在哪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能够在一起探索这个过程。快乐的是这个过程,而不是那个终点。


如何与「对错」相处?

没关系的,对对与错错,没什么大不了的,看见,过,看见,过,看见,过……就可以了。好好生活就可以了

谢谢陈先生

教我的一课








- End -

文 | Lucy


慢悠优的费登奎斯 

我的团队 Meet My Team




Lucy的身心林
「身心」是「我」,「山海」是「世界」,「光陰」是「我」在「世界」中。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