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与Crystal老师的一段对话,开启了新视窗
”
费登奎斯在《成为有能的自己》中写到:
为做而做、赶时间、混日子、求答案、求结果、求结束、没耐心、思维跳跃……
所有相似的模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被我看见了。我却能够如此温柔 坦诚 幽默地接纳自己。
“
C:确实是无意识的。像我未教课前有人问我问题总觉得,要给别人一个答案,或者是不是别人觉得我不懂。
我觉得这些真的很耽误自己的学习,所以才写了「學會承認及接受自己的“不懂“~」
”
原来,老师早期也是这样看见自己,一步一步走过来的❤️
我想起在动中觉察的过程中不断地看见自己,被评判、沮丧、骄傲、无奈带走,听到老师那句”知道就可以了“,再回到过程中,感觉、感受、区分、探索。
想起在「FI | 第11次功能整合课 · 成长」里,看见我的”抬头“模式,像发现外星人般诧异兴奋,然后开始在我所有的动作中看见”抬头“模式——”为什么这么明显的感觉我从来没有发现过?“
某天,我开始能够看见别人的”抬头“模式,一望而知——”为什么这么明显的动姿我从来没有发现过?“
因为我对自己的看见、熟悉和接纳,我对他人的看见感到亲切、有趣和相信。当我不再被情绪和评判带走,我可以接纳这里,活在当下。
的确是那句——
知道就可以了
其实不需要有结论的对不对?结论也帮不了我们什么,过程有了,结论就是自然的呈现。
如果过程不改变的话,结果如何改变呢?如果只是想着结果的话,便错过了过程。
我在动中觉察中找到了「享受过程、不求结果」的感觉,再慢慢带自己一次次回到这个觉察的空间中,将这个感觉延伸进生活里。
”「真爱」出来了“
by Crystal Lee
将所有这些「看见」作一首诗
送给自己
-
如果「开始」是为了「结束」
如果「开始」是为了「结束」
如果做一件事是为了把这件事做完
如果学习兴趣是为了维持生计
如果参加培训是为了获取证书
如果写文章是为了把文章写完
如果考试是为了分数排名
如果做作业是为了交作业
如果上课是为了把课上完
如果教课是为了把课教完
如果吃饭是为了吃完饭
如果相聚是为了分开
如果忍耐是为了爆发
如果乖巧是为了叛逆
如果答应是为了敷衍
如果拒绝是为了冲突
如果反抗是为了反抗
如果提问是为了答案
如果探讨是为了下结论
如果聊天是为了结束对话
如果走进人群是为了竞争比较
如果沉默是为了避免说错
如果倾听是为了诉说
如果爱人是为了被爱
如果夸赞是为了被夸
……
如果「出生」是为了「死亡」
可终会结束 终会死亡
你
急什么呢
?
- End -
文 | Lucy
Lucy Lin
慢悠优身心老师
费登奎斯方法实践与传播者
17年身心领域探索和实践经历
建筑师/世界500强地产公司项目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