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布置了一篇《暮省》——自律者得自由。为什么要自律?人民日报夜读文章中讲到:自律本身从来不是目的。自律的本质,是对更好的自己的向往,对自我人生价值的追求,是你知道通过自律,你会拥有更多实现美好人生的机会和可能。
类似的话还有,作家梁晓声说:“读书的目的,不在于取得多大成就,而在于,当你被生活打回原形,陷入泥潭时,给你一种内在的力量。 ”我觉得说的也是这样一个事实,内心充满力量,不易被外在的事物蒙蔽,能拥有自己的较为科学的想法,从容应对挑战,把一个人变成一支队伍。
暮省里,同学们说的都很好,摘录几位——
自律的人自己约束自己,不该干的事不会去干,想干的事又对自己有利,就去干,这时就会觉得很自由。相反,那些不自律的人,常做损人不利己的事,当然处处被管理,时刻感觉自己像牲畜一个被奴役这,自然也难以获得真正的自由。孔子曾言:“七十而从心所欲,不愈矩。”这正是自律者所追求的自由境界。他们在规矩和框架内随心所欲,但绝不会逾矩。这样的自由,才是真正值得向往的。
我深有体会,这五天由于不够自律,导致现在还要补早读和订正作业。自律者之所以得自由,是因为他们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应做的事情,从而拥有更多的自由时间。而不自律的人,如我,则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去弥补之前的不足,时间自然就被挤占了。那么,如何做到自律呢?首先,我们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应做的事情,避免拖延。其次,我们可以制定一个规划表,明确每天的学习和生活计划。最后,我们要学会抵制诱惑,坚定自己的信念和决心。
我喜欢在校自习,因为那种大家都在学习的氛围让我感到安静和专注。而周末,我也开始喜欢上了这种充实的感觉。以前我总是沉迷于电子产品和电视,但现在我会利用周末的时间来完成作业和复习功课,这让我感到非常满足和自由。
自律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在早晨坚持打卡背书的行动,是一种努力写作业并按时上传的责任。只有在这些操作都完成后,我们才可以心安理得地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这才叫真正的自由。而那些被老师提醒着才去写作业或打卡的人,即使他们真的有原因,也是因为他们没有合理地分配时间。
以前,我也曾思考过自律的含义。我认为,自律就是逼着自己做那些不想做但有益的事情。只有自律,我们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以学习为例,虽然很少有人真正喜欢学习,但只有通过自律和高效的学习,我们才能取得好成绩,才能有底气去自由玩乐。离期末考试不远,我们需要多吃一会儿苦,才能平稳地度过七年级。只有现在付出努力,未来才能收获更多的自由和快乐。
看完暮省,我跟同学们讲了三句话——
常思“我想要的”但“没达到”的事
我们想要啥,无非就是一个不断变好、持续进步的自己。唯有如此,才能不负青春,不负光阴。但想要的得到某样东西的最好方法,又是让自己配得上它。在想要和得到之间,横亘着两个关键的字眼——行动。唯有切实地付诸行动,踏踏实实、老老实实、真真实实,我们才有可能真正拥抱想要的东西。只要今天比昨天做的好,这就是希望。做一个好人,做一个今天比昨天还要好的人,并且日复一日地精进,这就是进步,这就是成长。 人不怕起点低,怕的是心气低。保持高昂的心气,拿出精气神,才是实现“想要”的关键。
2.去做“不甚喜欢”但“应该做”的事
学习也好,运动也罢,都不是我们特别喜欢的,但对我们成长,对我们健康又是有利的,所以是“应该做的”。这里,就需要自律。学习知识本身是有点“反人性”的,我们的基因里,天生不喜欢背语文做数学说英语,但正是这些看似枯燥的任务,构成了我们成长的基石,是我们必须克服的挑战,是应该做的事。因此,我们需要培养自律,让自己能够坚持去做那些“应该做”的事。坚持下去,可能会损害你短期的利益,但一定不会损害你长远的发展。
3.少做“非常喜欢”但“不应该”的事
和学习语数外相比,玩游戏看电视看热闹,懒散自由是我们的天性。我们非常喜欢,但对于成长中的我们又是“不应该”的,所以要少做。就要记住,在什么时间做什么事,在什么地方做什么事,做什么事就做好什么事。这样,我们才能在享受生活的同时,不失去对成长和进步的追求。记住,此时全神贯注,才能不断刷新高度。此时是哪时,是每一个当下,每一个听课的时候,写作业的时候,每一个玩耍的时候。学的时候专注地学,玩的时候专注地玩。
希望每个同学都能始终坚守自律的原则,以积极向上的态度面对每一天,以自己变好去遇见更好的自己,勇往直前地奔向那个更加美好的自己。做自己,做好自己,做最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