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024 ESC 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管理指南》(以下简称“新版指南”)指南更新,IVUS与QFR纷纷首次获得I级推荐。关于指南的讨论热度不减,众多专家大咖羊城共议2024 ESC功能学及腔内影像指南,解读指南、探讨技术,以临床实例生动演绎指南。
在11月29日,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宋雷教授分享ESC指南中关于功能学和腔内影像的要点及支持指南更新的重要研究。他介绍QFR技术首次获得欧洲心脏学会临床指南一类(最高级别)推荐使用,是基于众多临床研究,特别是阜外医院牵头的中国原创研究FAVOR III China支撑了QFR推荐等级提升。正如指南中指出的,基于造影计算的功能学技术具有独特的优势,如不需要使用任何压力导丝或扩血管药物,提供模拟的FFR数值和冠状动脉压力图,简便的Global FFR测量方法,以及能帮助术者规划手术策略及预后的虚拟支架技术等,为临床带来更多的技术选择。
11月30日在开幕式主旨演讲环节,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王建安院士为我们带来《FLAVOUR II试验的合理性与设计:与FLAVOUR试验有何不同?》学术讲座。王建安院士通过分享FLAVOUR与FLAVOUR II研究的设计要点,剖析了功能影像学技术评估的意义。FLAVOUR II研究不仅再次比较了“功能学”与“影像学”,还比较了“无创”与“有创”技术,特别是使用经过临床广泛验证、基于Murray定律、能实现单体位评估,融合AI技术的QFR和有创功能学的对比研究,结果值得期待。
11月30日,计算冠脉生理学国内外最新前沿论坛在主会场召开,胡奉环教授主持,大会主席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修建成教授发表致辞。修建成教授在致辞中表示,计算冠脉生理学技术发展很快,特别是近期被纳入欧洲指南I级推荐。值得一提的是,涂圣贤教授是从南方医科大学走出的学者,和中国广大临床专家一起推动了QFR技术的发展和临床应用,今天又在广州和东南地区的专家们一起共话计算冠脉生理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促进中国原创技术在临床端的更好的应用。
修建成教授介绍到场的讲者和嘉宾,讲者有上海交通大学涂圣贤教授、广东省人民杨峻青教授、海南省人民医院廖旺教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梁鸿彬教授,主持嘉宾有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宾建平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胡奉环教授,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赖绍斌教授,讨论嘉宾有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傅强教授、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李吉林教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区文超教授、罗定市中医院邱伟芬教授、江门市人民医院冼伟进教授。(按日程任务顺序排列)
涂圣贤教授为在场的临床专家们介绍了计算冠脉生理学技术背后的技术原理和最新发展现状。从发明到发展,涂圣贤教授将QFR迭代到最新一代基于Murray定律和融合AI技术的最新一代μQFR,融合微循环阻力评估(AMR)和斑块易损性评估技术(RWS)后,有更广泛的应用前景。从QFR拓展出的CT-μFR诊断准确度高,可作为稳定性冠心病患者进入介入导管室的看门人。而基于IVUS的UFR除了提供功能学评价外,基于AI技术的支架在识别王建安院士的FLAVOUR研究中支架植入数据时,发现过膨胀长度>5mm与靶血管失败事件风险升高相关。总而言之,计算冠脉生理学内核在不断发展,外延在不断扩大,期待和更多学者一起携手共进。
杨峻青教授介绍道,随着IVUS被纳入新版CCS指南I类推荐,其作为影像学工具的价值进一步被认可。值得注意的是,对临床医生来说,影像学和功能学这对“鱼和熊掌”都想兼得,SYNTAX II研究也证明IVUS联合功能学的临床价值。但是“贵”字就是临床和患者的拦路虎。但是,仅用腔内影像来预测功能学的结果,效果却差强人意。有没有一石二鸟之计?杨峻青教授以一例实际病例,介绍了基于IVUS的计算功能学UFR。UFR大幅提升了影像预测功能的准确性,能便利地得到功能学的信息,其潜在临床价值也值得进一步研究。
廖旺教授介绍基于QFR系统,运用QFR、虚拟支架技术、RWS技术、AMR技术完成整个PCI全流程规划,完成各种临床场景的冠脉功能学评估与分析。廖旺教授指出,一个技术是否能在临床端用得好、用得放心,循证医学证据和共识、指南的推荐尤其重要。博动QFR技术受到中国、欧洲、日本、亚太等众多专家共识的推荐,最近更是被ESC CCS指南列为I类推荐,这与QFR扎实的全流程的循证医学证据密切相关,特别是FAVOR III China等高质量的大型RCT研究。
梁鸿彬教授也从ESC指南腔内影像推荐等级提升讲起,用三个非常精彩的IVUS病例来阐述IVUS如何优化PCI,涵盖左主干病变、严重钙化病变等复杂病变等,充分契合了IVUS如何优化PCI的讲题。
胡奉环教授,赖绍斌教授主持嘉宾讨论。比如区文超教授提问,传统的一些二合一听起来好,但是实际临床使用效果不佳,功能学IVUS是否有这类问题?杨峻青主任以实际体会解答,导管+计算功能学的组合,要比硬件的整合对导管通过性、成本等有更好的平衡。会上,其他与会讨论嘉宾就临床关心的不使用腺苷是否会影响测量、急性心梗是否能使用等临床关心的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和解答。冼伟进教授、李吉林教授、邱伟芬教授等一致认为使用影像+功能的豪华组合对指导精准PCI非常有帮助,博动QFR和功能学IVUS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费用问题,为临床和患者提供了更多可能。
最后,宾建平教授为整个论坛做了总结,通过涂圣贤教授和廖旺教授的讲课以及各位专家的讨论,相信在场专家和学员也对QFR从技术到临床应用有了更透彻的理解。杨峻青主任和梁鸿彬主任带来的IVUS和功能学结合的讲题,更是从技术端给临床端打开了从结构学到功能学的新大门,期待包括南方医院等华南的医院引进和使用这些技术。
推荐阅读
融合创新,引领未来:QICC 2024钱江会落幕,博动聚焦心血管领域新发展
根植西南厚土,扬帆再起“心”程:2024四川省冠心病介入沙龙计算冠脉生理学临床应用培训班顺利结班
精彩回顾|博动邀您一览CSC2024心血管年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