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创新,引领未来:QICC 2024钱江会落幕,博动聚焦心血管领域新发展

文摘   2024-11-26 19:15   上海  


前言


浪涌钱江,心汇临安,2024年11月21日-24日,第十八届钱江心血管病会议(QICC 2024)于杭州落下帷幕。

本届大会,着眼国际最前沿、最热点创新话题,前瞻心血管学科世界发展趋势,以新方向、新话题、新发展,全面汇总呈现过往一年世界心血管领域的创新发展全貌。

2024年8月30日,《2024 ESC 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管理指南》(以下简称“新版指南”)焕新而来。在新版指南中,IVUS获I级A类推荐,QFR更是首次被列为I级推荐,成为冠脉生理学评估的金标准。基于循证医学证据,指南分别从术前患者风险分层、术中指导干预决策、术后评估PCI效果等多角度进行了全流程推荐,这充分肯定了QFR的临床价值。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大会“2024 ESC 功能学及腔内影像指南解读及临床实践”论坛汇聚众多国内专家庖丁解牛,从指南解读到临床实践,从精准PCI调研分享到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探讨ESC指南的中国实践。

 



王建安院士发表致辞,指出冠脉功能和影像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两个技术交织着向前发展。王院士从造影讲起,带着在场专家学者们一起回顾功能学和腔内影像各自的发展脉络,以及如FLAVOUR研究这样两者头对头的对比研究。王建安院士指出,在基于造影的功能学评估方面,涂圣贤教授发明的QFR是代表中国走在世界前列的,包括FLAVOUR也使用QFR代替FFR在做进一步研究,所以理应来做更多研究回答临床问题,因此今天的论坛尤为重要。


在指南解读环节,来自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叶红华教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董樑教授华东医院曲新凯教授担任主持,来自湖南省人民医院潘宏伟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赵林教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修建成教授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贺玉泉教授参与讨论。(按任务顺序排序)



影像学和功能学指导下的精准PCI是未来介入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不仅需要更理想的造影图像、腔内影像、更准确的血管壁成分及病理学信息,同时还要降低医疗成本和操作风险。但是,面对众多的技术,临床医生如何做出手术决策,值得进一步探讨。


 


上海交通大学涂圣贤教授带来的“精准冠脉PCI临床决策调研结果分享”环节,其揭晓了21个中心71位临床医生根据提供的造影、QFR、RWS及腔内影像信息,逐步做出手术决策,以观察术者手术决策变化的情况,调研结果显示只有50%的医生决策不变。现场,叶红华教授、钱菊英教授、曲新凯教授、吴小朋博士等参与讨论,各位专家觉得这个调研非常丰富翔实,切合当前的临床实际,特别是当前临床医生面临众多功能和模态的工具选择时,如何选择和使用这些工具很重要。同时,各位专家对调研也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希望进一步扩宽调研的范围,可能会发现更多有趣的结果。



在随后的功能学指南解读环节,由董樑教授主持,来自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贺勇教授就ESC CCS指南中功能学进行解读,其列举了常见的冠脉功能学的评估方法,对进入指南的FFR-CT、iFR、QFR等技术及相关的研究进行了解读。贺勇教授回顾既往将QFR列为全流程推荐的专家共识,深入解读ESC指南中对QFR的术前、术中、术后的全流程应用,特别指出指南将QFR纳入推荐是基于博动FAVOR系列及其他大量的临床研究,QFR推荐等级甚至高于部分基于导丝的FFR技术(如Pd/Pa,dPR,RFR)等。同时,其期待QFR进一步的技术拓展和未来更多的临床研究。修建成教授指出FFR很早就说IA推荐,但是因为很多众所周知的原因使用率不高,QFR被列为IA类推荐,为临床提供了更多选择,后续也会继续参加FAOVR V,FAVOR VI,进一步研究和使用QFR技术。



来自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李晨光教授则围绕腔内影像技术,为我们解读了指南和众多重要研究,曲新凯教授主持。李晨光教授回顾IVUS的指南变迁,以及RENOVATE-COMPLEX PCI研究、OCTOBER和ILUMIEN Ⅳ研究等推动腔内影像技术在指南中的推荐等级升级到I级的关键证据,对于解剖结构复杂的病变,腔内影像可以帮助做出合理的手术决策,并提升患者受益。腔内影像技术在指导和优化PCI时,特别是对于复杂病变、高风险病变的介入治疗中发挥更大作用。同时,李晨光教授还分享了FAVOR VI-COMPLY的研究方案,期待有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证据为临床提供指导。贺玉泉教授分析前期IVUS临床试验的一些问题,技术的发展需要大家共同努力,也期待FAVOR VI的研究结果。


在功能学与腔内影像临床实践环节,来自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廉哲勋教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钱菊英教授担任主持,广东省人民医院杨峻青教授德州哈德瑞姆心血管病医院马志敏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钱杰教授上海胸科医院韩文正教授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刘学波教授担任讨论及点评嘉宾。(按任务顺序排序)



廉哲勋教授主持,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陈韬教授带来一例QFR联合IVUS指导旋磨的全流程的病例分享。陈韬教授从术前QFR 0.65评估确定功能性缺血,预测残余QFR为0.97。术中旋磨即刻评估后,进一步根据虚拟支架推荐选择支架进行植入,最后使用IVUS确认支架贴壁良好,术后即刻QFR恢复到0.96。该病例充分体现了QFR的全流程管理,术前的精准判断、术中的虚拟支架指导、术后的即刻残余缺血评估,让术者可以更好地保证患者预后。最后,潘宏伟教授杨峻青教授发表精彩点评。



钱菊英教授主持,来自浙江省台州医院米亚非教授进行第二列病例分享。米亚非教授旁征博引,以大量文献说明腔内影像学结合功能学综合评估的必要性。功能学IVUS一站式融合了影像和功能更是能为临床提供多模态的信息,米亚非教授以一例精彩的病例分享来生动说明UFR评估的准确性和3D智能读图为临床带来的便利性,这些功能便于术者作出更精准的手术决策。针对多模态数据反馈出的不同信息该如何决策,钱菊英教授、马志敏教授、钱杰教授、来自韩国的KOO教授,曲新凯教授发表了精彩点评。



来自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王天杰教授,则用一个长达9年的随访病例充分说明了RWS的临床价值。这是一例三支病变,经过术前QFR评估,支架植入后三支血管QFR>0.9,且Global QFR=2.87>2.72,但是此时RCA中段病变闭塞术前及术后RWS测量均为阳性,分别为15.6%及15.0%(RWS为13%阳性)。4年半后,RCA中段狭窄,术前QFR为0.7,和RWS提示阳性病变位置一致。按QFR指导手术后,随访至2024年,患者正常。可见单一模态、单一角度的评估在临床并不能保证患者良好的预后,引入多模态技术如RWS能更好保障患者的治疗效果,这个在FAVOR III 子研究里得到了验证,也期待进一步的研究。韩文正教授讨论道单个模态提供的信息有限,需要将功能学,RWS结合腔内影像等进一步去做综合的手术决策。


最后,钱杰教授做了大会总结。现今多种冠脉造影、腔内影像技术融合、腔内影像与功能学融合、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分析融合将进一步扩宽腔内影像和功能学技术的临床需求和应用前景。这不仅仅是技术的叠加,也将切切实实为术者提供更多信息,影响甚至改变术者单纯依赖某一两项技术所做的手术决策,最终让患者获得更精准的诊疗,获得临床受益。


正如王建安院士指出的那样,功能学与腔内影像学独立发展又融合交错,特别随着博动推出功能学IVUS以来,也是在业内掀起腔内影像和功能学融合的风潮。而这股风潮,则开始由中国学者、中国技术引领,正如中国原创技术QFR改写国际指南,彰显了来自中国的硬核新质生产力。


大会还有多个计算功能学讲题,再次凸显QFR的临床应用价值。另外,博动展台人气满满,王建安院士莅临展台指导,胡万英教授,蒋峻教授,叶红华教授,米亚非教授,陈晓敏教授等莅临展台参观。


 


推荐阅读






根植西南厚土,扬帆再起“心”程:2024四川省冠心病介入沙龙计算冠脉生理学临床应用培训班顺利结班




博动医疗携手国控器械共建医疗器械美好生态圈




精彩回顾|博动邀您一览CSC2024心血管年会


博动医疗科技
欢迎关注博动医疗官方账号。 我们专注于血管介入精准诊疗领域,构建以QFR®、IVUS为代表的计算冠脉生理学精准诊断与腔内影像产品线,产品覆盖全球30+国家和地区,1300+医疗机构。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