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军伟:书画作伪与鉴定的起源

文化   2024-11-30 00:01   广东  
书画的真伪鉴定,历来被公认是文物器物学鉴定中最为复杂的一门学科。在国外的古玩拍卖中,所卖出的器物,店家都可以公开作出信誉担保。在一年(有的国家为两年,珠宝类则限定在20天内)中,买主如果发现是赝品,并通过科学检测,有确凿的证据,卖方可以退货。唯独对中国书画,作品的真伪与否,完全由买方自行审定、自负其责,和店家无关。因为,即使在当前科技十分发达的情况下,可以对古代壁画的年代作出精确的判断,却也无法对中国书画进行准确的断代和真伪鉴别,由此可见书画鉴定的复杂性。
当书画艺术成为人们收藏、鉴赏的对象时,便有了伪作流入市场。书画艺术由于其稀缺性而导致了高昂的市场价格,为了牟取暴利,某些别有用心的人便不择手段地制造伪作。同时,对于那些位高名重的书画大家来说,在他们疲惫于应酬之际,也会请友人或弟子为其代笔作书作画,虽然经过书画家本人的授权或允许,但这类作品,我们仍然把它归属到赝品的行列。在照相制版印刷术尚未出现之前,一些著名的书画作品只能通过手工临摹的方式进行传播,当时的临摹者虽然没有骗人之心,但是摹本流传至后世,可能就被当作真迹来看待了。因而,无论是对于收藏家、研究者、书画家来说,还是科研院所及社会民众,流传在世的书画作品都需要鉴定。当然,书画鉴定的技术性要求很高,它是一门由文物学和美术学两门学科组成的、着重于实践应用的专业学科。这门学问,不仅需要从业者具有广博的文史知识,熟悉中国书法史、绘画史,乃至中国美学史、思想史,而且还不能离开日积月累的实践经验,尤其是书画创作的经验。
可以说,伪作的制作手段五花八门,最常见的有摹、临、仿、造、改、添、拆配等,让人防不胜防,即便是非常著名的鉴藏家,也有上当受骗的时候。从这个角度讲,书画鉴定是一项十分复杂而又艰巨的工作,很值得大家好好学习研究。书画鉴定是为了去伪存真、明辨是非,真正要弄清楚原有作品的时代归属和作者归属问题,从而揭开人为附加给它的重重迷雾,以还作品的本来面目。书画鉴定的根本任务,就是要通过观察、考证书画作品自身的诸多因素,同时研究书画家的生平事迹和风格特征,并结合史料的相关记载,来判定一件书画作品的真伪与时代,最终评定出这件作品的优劣与品级。书画鉴定就在于为古代书画的研究、借鉴、保护与管理提供一个科学的依据,为人们学习和研究中国美术史、艺术市场等专业提供可靠的作品来源。
中国历史上,有案可查的书画作伪,大概开始于南朝的刘宋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书画创作快速发展,帝王、贵族的收藏风气日渐兴盛,书画作品供不应求,于是摹拓或作伪等手段应运而生。作伪书画的产生,也促使了书画品评、辨别和鉴定的出现。南齐王僧虔写过一篇《答太祖论书启》、梁陶弘景有一篇《论书启》、虞龢有一篇《论书表》等,都是对书法进行品评和鉴定的著述,可以看作是书画鉴定的发端。而且从此以后,赏与鉴经常结合在一起,这就是书画鉴定的基本特征。
隋唐时期,官私收藏更加盛行,书画的供求矛盾更加尖锐,为了射利牟益,伪作甚为泛滥,并且达到了很高的水准。张彦远《历代名画记》里就有关于绘画作伪的最早记载。武则天的男宠张易之、张昌宗兄弟,当时遍召天下画工修整内府书画,制作了大量的临摹品,他们把临摹品归还内府,将原作据为己有。而亲自动手作伪的人,最早可追溯至五代时期的后梁人刘彦齐,郭若虚《图画见闻志》里就有“唐朝吴道子手,梁朝刘彦齐眼”的记载,可见当时人将吴道子的画手与刘彦齐的眼睛相媲美。根据文献记载,刘彦齐经常利用借阅别人藏品的机会,照原作复制出来,把原件留下,把复制品还给人家。现在依然有一些不法之徒,利用这样的办法,在藏家揭裱书画的时候将原件换去。
魏晋以降,书画收藏的风气蔚然兴起,宋代兴起的私人收藏和文物市场导致作伪的流行。宋代的都城汴梁,就在相国寺的资圣门前,有着当时全国最大的书画交易市场。由于当时的风尚是追逐名家巨迹,如当时最著名的山水画家李成,他的作品伪作数量最大,以至于米芾说“皆俗手假名,余欲作无李论”。当时不仅是一般作坊里的工匠,就连王公、名流等上流阶层,也常常将作伪当作交换收藏或者牟取私利的手段。宋英宗的驸马都尉王诜,每当遇到米芾进京的时候,都要把米芾请到自己家里,将收藏的名帖拿出来让他临摹。有一次,“因柜中翻索书画,见余所临王子敬《鹅群帖》,染古色麻纸,满目皱纹,锦本玉轴装,剪他书跋连于后。又以临《虞帖》装染,使公卿跋。”当米芾看到他所临写的王子敬《鹅群帖》和《虞帖》的时候,不禁大笑,正当他欣赏得津津有味的时候,就被王诜给抢了过去,赶紧藏起来。米芾猜想:“谅其他尚多,未出示。”作为驸马都尉、皇亲国戚、富可敌国的这么一位有身份的大画家,王诜还要利用米芾的临摹习作来干造假的勾当,而且还发动公卿大臣给他题跋,实在是不择手段。通过这些记载,也可以窥一斑而识全豹,可以想象在当时的一般作坊里,恐怕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无所不用其极了。
可见,只要有书画收藏存在,就会有赝品出现。而书画市场越兴盛,赝品的数量和花样也就越多,也就越需要对书画作品进行鉴定。所以,由于作伪的盛行,书画鉴定就逐渐被一些文人和鉴藏家发展为一门新的、独立的学问。
来源:中国美术报


古籍
始于2014年,古籍及艺术品收藏拍卖行业大号,数十万古董收藏家爱好者都在关注的掌中文史副刊,从古旧书趣味考古中解读新鲜历史观点,古玩、古董、书画、收藏、拍卖、国学、文化、历史、读书、苏富比、佳士得、嘉德、保利最新资讯等及时送达。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