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曰: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期待每一个共鸣的你,关注、评论,为学、交友!
为更好阅读本文,建议先读:
1945年底,凭借原子弹余威,美国的"原子外交",为何没搞定苏联?
1945年美国投原子弹前,为何没向日本发"通牒"?原因你可能不知
1944年底,苏联外长说了什么,让罗斯福决定派人,介入国共和谈?
1945年罗斯福去世后,因为波兰问题,斯大林和杜鲁门如何闹掰?
1945年底,赫尔利促成国共和谈,回国述职后,为何迫不及待辞职?
在1946年里,除了中国的全面内战外,最最爆炸性的局势要算在伊朗了。这里的情况表现出苏联和西方关系的恶化,也揭示了美英关系之微妙。关于黑海海峡和希腊、土耳其的局势则是另外一个例证。
对于英、美两国来说,1945年在波兰内部事务上跟苏联的争端,并不直接涉及两国本身的重大利害,是一件可以拿得起也可以放得下的事情。但是苏联要求控制黑海海峡和在北非的利波里塔尼亚建立桥头堡;这就是英国万万不能接受的了。
从英伦三岛经直布罗陀、地中海、苏伊士直抵远东的海上航线,乃是大英帝国的生命线。苏联的上述要求等于是把这条生命线拦腰截断。再者,英、苏关于伊朗问题的争端,又直接关系到石油和英国在中东的势力范围的安全。这些便是为什么战后初期英苏关系比美苏关系还要紧张的原因。
贝文在1946年初的内阁会议上说,苏联“对于土耳其、波斯的态度,他们对北非意大利殖民地的要求,以及他们想让安理会干预希腊,都说明他们是在想削弱英国在地中海的势力”。
1、为何要从伊朗撤军?
1946年2月7日,美国驻英国大使馆报告了关于英国外交部一位官员的讲话。这位外交官说,苏联在的黎波里、远东印尼及东南亚等落后地区的兴趣是搞共产主义理论的一种混合物。
他们既设法在穷人中制造动乱,又增进了苏联的利益、声望和影响,还要让英国人下不来台。他们想取代英国在落后地区的地位,并且用经济因素在邻国增强其影响。
美国国务院在1946年5月认为,在苏联看来,美、英之间的冲突是资本主义制度所固有的,他们正在设法促进这种冲突的爆发。苏联也在苏、英之间有利害冲突的许多重要地方施加压力。
国务院说苏联所用的两种方法是:
(1)威胁英国在东方、的利波里塔尼亚和法国的生命线,迫使它从希腊、叙利亚、黑海海峡、伊拉克和伊朗撤出。如果共产党拿下了法国,他们便能使用法国的大西洋港口和英法海峡中的基地;
(2)用第五纵队和宣传把大英帝国逐渐地暗中啃光。
早在1945年9月,英国政府召开了为期两周的英国驻中东外交代表会议,讨论对这一地区的政策。苏、美在中东的活动,也是会议讨论的内容。会议当时认为,在跟苏联的短期关系上以伊朗问题最为突出。在那里,英、苏都驻有军队,但条约规定双方应在战后6个月内将军队撤出。会上对苏联在整个中东进行渗透感到担心,认为由于中东各国人民在现行社会制度下命运多舛,很容易接受共产宣传。
英国人也认识到美国人在这一地区的商业活动来势很猛。他们认为英、美应进入商业竞争时期,不应做出任何让步来有利于美国商业渗透既有的英国市场。在1945年12月的莫斯科外长会议期间,贝文非正式地向斯大林建议建立一个三方委员会以加速盟军自伊朗撤出。
这个委员会还应向伊朗政府提供咨询和协助,以便伊朗根据宪法建立省级的评议会。斯大林表示这些意见有可能作为解决问题的基础,但是后来莫洛托夫说苏联政府不准备在这基础上谈此问题,这一讨论便中断了。与此同时,伊朗阿塞拜疆的一个分离主义运动,在苏联鼓励下成立了一个对德黑兰中央政府独立的政府。
西方大国企图让伊朗把苏联不肯撤军的问题提交联合国,但是伊朗怕这样做得罪苏联。在1946年1月里,伊朗大使一连几天要求面见杜鲁门。但国务院说,在伊朗决定是否将问题提交联合国前,总统不会见他。1月23日,国务院建议总统接见伊朗大使,因为伊朗已经做出决定。杜鲁门说,他认为没有必要见,但如国务院让见,他将跟贝尔纳斯国务卿一起出面见见。
1946年1月29日,新上任的伊朗首相卡瓦姆在让联合国考虑苏联撤军问题的同时,也想跟苏联外长维辛斯基来直接解决这个问题。
中国大使建议安理会不要在伊朗问题上采取行动,而让伊、苏去进行双边会谈。美国驻联合国大使退丁纽斯拒绝了这个建议。安理会最终还是同意让伊、苏进行双边会谈,但保留在任何时候都可了解进展情况的权利。如果谈判不能令人满意,安理会有权随时重新研究这一问题。
卡瓦姆在2月末到达莫斯科进行谈判。伊朗国王对此感到担心,他向美国大使表示,卡瓦姆是个伊朗的克伦斯基,在替苏联扫清主宰伊朗的道路。他说伊朗是中东石油的第一个牺牲者。
美国外交官凯南于卡瓦姆在莫斯科期间拜访了他。卡瓦姆对他说因未能跟苏联达成谅解,而准备在3月5日回国。卡瓦姆询问美国是否肯于支持伊朗?凯南说,如果事情回到安理会手中,美国将尽一切努力帮忙。伊朗国王在第二天说,如果苏联在联合国遭到激烈反对,它将会退出联合国组织。他说英国已没多少实力,唯一只有指望美国了。卡瓦姆告诉美国大使,斯大林和莫洛托夫在莫斯科讲,苏联的利益要求苏军留在伊朗。
他们说,“我们不在乎美国和英国怎么样,我们不怕他们”。斯大林还说在伊朗这件事情上有个“苏联尊严”的问题。卡瓦姆接着讲到,当他途经巴库时见到城周围布满了高射炮。
2、美苏的较量
据伊朗驻巴库领事告诉他,这是一个关于总动员的总命令所产生的效果。苏联给人的印象是准备动武。
美国大使向国内报告,苏联在沿土耳其边境部署了7-12个师。他说这些军队可以从西北东三面包围德黑兰。伊朗国王对于卡瓦姆的忠诚感到怀疑,他怕苏联来个闪电战。而这时卡瓦姆告诉美国大使,他准备把伊朗的不满意见提交安理会。苏联怕伊朗把问题提交安理会。
在此情况下,伊朗外交大臣准备将伊朗问题提交安理会,但方式比较缓和,以免刺激苏联。美国驻苏大使馆报告,苏联一定要建立一个肯于屈从苏联要求的伊朗政府。这些要求便是苏联继续驻军和租让油田。美国大使馆认为,苏联的中东政策旨在不与英国断交的情况下避免撤军。
贝文强烈地感到安理会会议不能再推迟了,如果在这件事上对苏联让步,将会严重危及联合国的前途。苏联最后终于建议将其军队撤出伊朗。其交换条件是就开发伊朗北部的石油达成一个协议。
苏联发出了给伊朗的照会,内称:
1.“如果不发生新的情况”,将在56周内自伊朗撤军;2.建立伊-苏石油公司,伊朗占股份49%;3.苏联支持的“阿塞拜疆总理”将改称为总督。当地的立法机构将成为总评议会。
伊朗首相卡瓦姆对英、美说,他将要求苏军在4周内撤完;将苏联决定正式通知安理会:对石油问题提出反建议:不同意苏联关于阿塞拜疆的建议。英国的态度是苏军撤出乃是应当无条件履行的义务。凯南建议,鉴于撤出苏军将会遇到苏联权势人物的强烈反对,美国应要求联合国保证苏一伊协议将得到公正的执行。斯大林和葛罗米柯表示,他们已跟伊朗政府达成了协议。
而卡瓦姆则说并非这么一回事。他说目前危机的症结在于苏联对于伊朗石油的要求。美国大使在3月28日报告国内,英国在伊朗的威望和领导作用已大大降低。许多伊朗人认为英国已经撒手,对于伊朗已无兴趣了。然而,伊朗政府在1946年6月跟苏联达成了协议,规定苏军将撤出,伊朗也不把此事提交安理会。伊朗将在议会批准后跟苏联建立一个合资石油公司。美国向卡瓦姆施加压力,让他别在安理会撤回伊朗问题。但卡瓦姆说在苏联压力下已答应不再提了。他将要发表一个声明,把问题交给安理会去随便做什么都行。后来的实际情况是,伊朗议会不批准建立阿塞拜疆合资石油公司,不过那是1947年10月的事了。
1946年4月,苏军开始从伊朗(除阿塞拜疆外)撤出,到5月初尚未撤完。伊朗国王生怕卡瓦姆会在跟阿塞拜疆代表谈判时同意他们保有自己的军队。5月中旬,阿塞拜疆代表团怒气冲冲地离开德黑兰。苏联大使对卡瓦姆讲,其结果可能是“铁和血”。美国敦促伊朗说,如果想在战斗爆发时得到外国干预,就别再像以前那样摇摆不定了。在这一段时间里,卡瓦姆政府在极其危险的环境中走钢索。
一方面,它需要西方帮忙,来抵消苏联的压力。于是,是否把问题提交安理会,便成了伊朗跟苏联讨价还价的筹码。另一方面,伊朗又得做出一定让步,以免激怒苏联人。联合国对于伊朗局势感到束手无策。赖伊秘书长在1946年5月20日对美国驻联合国大使斯退丁纽斯讲,整个伊朗问题是非常困难的,特别是内战已经爆发。赖伊表示不知何时才有个解决。
6月初,美国大使自德黑兰报告说,伊朗局势一触即发。左派和右派都可能搞政变。这时英国驻德黑兰大使打算在伊朗起更积极的作用。他认为英国不能眼看着自己在伊朗南部的地位和石油利益付诸东流。苏联则认为此时应缓慢行事。
6月10日,美国驻苏大使对在伊朗有可能发生的政变提出看法。他说苏联会慢慢地前进,因为他们认为时间对自己有利。伊朗外交部的一位官员在次日说,阿塞拜疆问题有望在近日内解决。6月14日,伊朗国王通报美国大使,他已接到苏联方面的表示,想跟他个人改善关系。
6月18日,美国大使从德黑兰报告,卡瓦姆已经在亲苏阵营中陷得太深,难以回头了。英国人也想跟美国人一起向卡瓦姆提出警告。但是美国认为一起来干会给人以英、美在中东合伙反对苏联的印象,因而是不可取的。美国大使将继续独自警告卡瓦姆。显然,杜鲁门当局并不想为英国利益干事,而只想使伊朗局势有利于美国。美国政府在6月25日对卡瓦姆的访美愿望做出答复,欢迎他前来访问。
在另一方,苏联也邀请伊朗公主访苏。美国国务院认为,这是表示对国王的支持,也是给卡瓦姆的一个信息:没有你也行。
1946年11月底,美国政府指示驻伊大使通知伊朗,美国将维护伊朗主权,反对外来压力。美国支持伊朗的独立,不单是说说,而将采取适宜的行动。当卡瓦姆在12月初告诉美国大使,苏联表示反对伊朗派兵去阿塞拜疆时,大使说他被授权通知首相,派兵是完全应该的,美国支持,而且卡瓦姆完全有理由把这事通知安理会,美国将在那里做坚强后盾。
美国驻苏大使史密斯报告道,他认为苏联正在遵循一种在政治上而不是军事上臣服阿塞拜疆的政策。苏联是想利用这一地区做工具,来搞乱中央政府并在最后把它拿过来。这正是它用在伊朗、中国、伊拉克、阿富汗和不久以后就会用在印度身上的政策。
3、英国的不甘
英国对于自己在伊朗的势力遭到削弱,心中实在不甘。如有可能,它是不会听任这样下去的。下面的材料可以说明伊朗对于英国的重要性。
根据1947年1月价格来算,预测英国控制的中东原油制成品的大概售货量为:
1945年2.05千万吨,0.8亿英镑;1950年4.2千万吨,1.64亿英镑;1955年5.8千万吨,2.26亿英镑。
根据1946年价格,英国在中东的主要石油工业资产为:
伊朗阿巴丹炼油厂1.2亿-1.5亿英镑;巴勒斯坦海法炼油厂0.25亿英镑;输油管0.2亿英镑以上。
在1947年1月,中东石油占英国石油消耗的60%。到1955年将增至70%。看了上面的数字就明白为什么苏联想把英国赶出伊朗,而美国又想取英国而代之。虽然自大战开始以来美国人已把中东石油已知储量的40%拿到手,但到了1946年,美国人显然是在把原来归于英国势力范围的伊朗的事务抓在自己手里了。
1946年10月20日,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提出了一份备忘录,阐明为什么不能把伊朗石油交给苏联而只能交给美国。
备忘录指出了伊朗在地缘政治上的重要性。在第四个五年计划里,苏联的石油70%来自巴库油田。苏联84%的炼油能力在高加索地区。上述油田和炼油厂都处于自伊朗起飞的轰炸机的有效半径之内。许多苏联军工厂也在这半径内。当美国及其盟国从南方袭击苏联时,如果中东和伊朗石油是在苏联手里,美、英便会在后勤上遇到巨大困难。参谋长联席会议对于苏联在伊朗北部建立合资石油公司的企图感到怀疑,因为那里石油储量不大。
苏联很可能是想在伊朗内部制造不和,以作为将伊朗拉入其势力范围(指波兰、罗马尼亚等国)的前奏。美国的利益在于让苏联离开中东和伊朗石油,愈远愈好。备忘录认为苏、英将伊朗瓜分为南北两个势力范围,将会在政治上增强苏联的安全能力。这也会让别人认为西方没有能力来保护它在这一地区的利益。这将会巩固苏联在伊朗的基地,苏联将进一步向南推进。然而,认为苏联会轻易地把伊朗和整个中东撒手,就太天真了。
英国如有可能,也不会肯让美国闯入它的传统势力范围。在伊朗进行的这一场三大国比赛加剧了国际紧张局势和三国间关系的复杂性,在以后的年月里,这些都将会进一步公开化。
4、黑海问题的较量
关于黑海海峡和希、土两国局势,是老问题了。这两个问题在波茨坦会议和1945年9月的伦敦外长会议上都是热门题目。
杜鲁门在波茨坦时曾说过:“领土租借是土耳其和俄国之间的争端,得让它们自己去解决。但是黑海海峡问题跟美国和全世界都有关系。”当时斯大林把黑海海峡跟巴拿马、苏伊士和直布罗陀做了比较,他说后面这几个地方都有军队保护。
苏联要求对关于黑海海峡的蒙特勒公约做有利于己的修改。它还要求土耳其将租借给黑海海峡的基地及卡斯和阿尔达汗两省的领土交给苏联,理由是这些地方过去曾属于俄国。在希腊问题上,巴尔干各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政府支持希腊的解放运动,但是苏联却不太起劲,因为“百分比协定”已将希腊基本上划为英国势力范围。总的说来,希、土局势在1945年里是紧张的。苏联不断向土耳其施加压力,希腊的战斗也在升级。
1946年3月,美国驻土耳其大使威尔逊报告国务院,苏联军队进入保加利亚,并通过伊朗领土向土耳其边界推进。大使认为,当4月15日以后道路变得干燥时,不能排除苏联动武的可能性。苏联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友好的”土耳其政府,这样便可取得黑海海峡的控制权和填满从波罗的海到黑海这条带上的空隙。
针对以上情况,美国采取了炮舰政策。1946年春,美国战列舰密苏里号开抵土耳其以炫耀武力。威尔逊大使报告说,这一军舰对土耳其的访问获得完全成功。土耳其人没有夸大该舰到来的政治意义,也未做任何会使美国难堪或引起苏联猜疑的事。
国务院在1946年6月11日告诉总统,斯大林一再向英国驻苏大使表示,苏联的大部分船只都需要有自由通过黑海海峡的权利,但是除非苏联在地中海某处有个基地,也就谈不上什么自由通过了,土耳其总理在6月27日通报美国大使,说是苏联大使要求土耳其承认黑海海峡对苏联要比对别的大国更为重要,因为一旦有了战事,苏联需要在海峡有个基地。
如果土耳其承认并愿意讨论这一点,就可以不去考虑苏联对卡斯和阿尔达汗的要求。
土耳其总理对苏联的回答是,在苏联收回关于领土和基地的要求之前,讨论是无法进行的。虽然局势看来紧张,但美国驻苏大使馆在8月6日报称,它很不相信苏联会在计划攻打土耳其。苏联在8月9日通报美国,它已向土耳其建议“共同”组织对黑海海峡的防务。
3天后,土耳其总理通报美国,苏联上述建议与波茨坦会议精神相冲突。紧接着在又过了一天之后,斯大林在会见捷克斯洛伐克外长马萨里克时,先后三次突然文不对题地表示苏联无意进攻土耳其。看来,由于土耳其在美国撑腰下态度强硬,使斯大林从原来的立场上退了回去。
美国在8月19日通知土耳其,它不同意苏联的建议,但愿意参加有关蒙特娄国际公约的会议。第二天,美国又把上述态度通报了苏联。这样一来,黑海海峡问题就直接掌握在两个未来的超级大国手中了。几年之后,艾奇逊对土耳其总理说,1946年8月拒绝苏联的要求,“被总统认为是在往广岛扔下原子弹之后所做出的最为重要的决定”。
美国国务院在9月26日报告总统,贝尔纳斯国务卿深信,现在已是时候了,美国应当尽力帮助自己的朋友,而不再帮助那些反对美国为之奋斗的原则的人。他认为美国帮助希腊和土耳其是极为重要的。他已向贝文建议,由英国提供军事装备,由美国给经援。他也希望能尽一切努力来向希腊提供这种经济援助。
驻雅典的英国代表在12月初向伦敦报告,希腊军事形势日益恶化。美国驻土耳其大使馆报告称,土耳其同意希腊关于武器的请求,并将卖给希腊大宗小麦。
美国驻希腊大使在12月中报告道,尽可能早日装备希腊陆军乃是至关重要的事。希腊财政已到达灾难性程度。12月20日,美国国务院通知英国政府,美国急切希望及早知道英国究竟能向希腊提供多少武器以应维护和平稳定之需。
上述情况说明,到1946年年底,土耳其的状况已相当不错,希腊则仍需援助。但是谁也料想不到,在1947年春天会在希、土问题上出现戏剧性的一幕。
(正文完)
如果有其他关于历史领域的话题或观点可以【关注】我私聊,也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留言,第一时间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