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如何把张作霖"逼"死?看完才知:日本要的,张作霖真不敢给

职场   2025-02-01 07:10   陕西  

《易》曰: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期待每一个共鸣的你,关注、评论,为学、交友!

为更好阅读本文,建议先读:

一文详解"田中奏折":为吞并中国,首相田中义一,吃相有多难看?

以游说列强支持为诱饵,日本如何唆使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

"四一二"政变前,蒋介石如何通过日本,与西方列强搭上关系?

一手挑起"五卅惨案",日本如何把自己洗白,让英国成"替罪羊"?

1924年底,为打败吴佩孚,日本上下其手,如何深度介入直奉战争?

张作霖是不是日本人的傀儡?关键看日本人以他名义,干成了什么?

1921年华盛顿会议:为拆散"英日同盟",美国如何把打包中国卖了?


早在 1927 年 4 月,田中首相刚上台的时候,他把张作霖的亲信顾问町野武马召到东京,秘密策划,进行抉择。


田中倾向先采用“内科方案”,“如果不成功,将赌国运用武力干!”他对町野说:“吉会路光拿了钱,却毫无结果。我打算目前务必将满蒙的铁路问题彻底解决。”

他胸有成竹地说:“我打算把山本条太郎放到满铁,让他去演这出戏。”“我没有请他入阁就是为了这个缘故”。田中向町野交待了任务:“我想请足下说服张作霖,以解决满蒙五铁路的建设问题"。

接着,田中同山本、町野 3 人秘密地仔细计议。田中决定,山本作为“首相的代表”去同张作霖交涉,“应将全部情况严格保密,不可让外务省轻举妄动”。


1、日本对于满蒙的公开外交手段


7 月 19 日,田中内阁任命山本条太郎为满铁社长。

山本其人,早年任三井物产公司牛庄、上海支店经理。1927 年 2 月受政友会总裁的委托到中国,分别会晤蒋介石、张作霖等,熟悉中国政情。4 月,担任政友会干事长,他是“内科方案” 的支持者,受田中之命后在东京开始筹划。

田中义一急于打开侵华的新局面,决定采取双管齐下的手段。 在指使山本进行秘密外交的同时,又部署驻华使领通过正式外交渠道进行交涉。7 月 20 日,田中训令驻奉天总领事吉田茂,让他同奉天当局交涉“满蒙问题”。新铁路计划“力求在短期内实现”,使奉方接受东方会议方案中的一两条或三条铁路。


田中指示:“须采取软硬兼施的政策”,可暂时默认奉方征收二五关税附加税,必要时施以高压,暗示他们:如果不允日本的要求,将不准东三省方面通过南满铁路,进行军事运输;停止供应东三省兵工厂所需的煤炭、材料;禁止京奉线军用列车通过满铁附属地。

吉田茂是以惯施强硬手段著称的日本外交官。23 日,他同奉天省长莫德惠开始谈判。吉田一上手先指责奉方“违反条约”,建造满铁“平行线”打虎山-通辽铁路等线,应当“反省”。接着, 吉田提出日本要求敷设吉会线的敦化-图们江段、长春-大赉线和新丘运煤线。态度极为蛮横。当时中国局势严峻。张作霖的“安国军”正同南军在鲁南苏北鏖战中。

对于涉及东北主权的重大问题,奉方不敢轻率允诺,莫德惠采取拖延策略。吉田恃有首相训令,未向东京请示,在同关东军高级参谋河本大作策划后于 8 月 4 日向莫德惠发出警告:如果奉方不同意日本的要求,将在 8 月 7 日禁止京奉线军用列车穿越南满铁路附属地,这无异是一份“最后通牒”。

日使芳泽、武官本庄感到吉田施加压力将使中国人回忆起“二十一条”的往事而把事情弄糟。关东厅长官儿玉秀雄也对奉天总领事的做法持有异议。田中得悉于 8 月 5 日电示吉田:暂不采取强硬措施,他派政务次官森恪赴旅顺召集驻华文武官员磋商实施东方会议决议的措施。旅顺会议争议激烈,最后决定把“满蒙问题”的交涉移往北京,由驻华公使芳泽与张作霖直接进行。

田中义一之所以暂时收敛一下,事出有因。当时,日本帝国主义种种欺凌和压迫激起了东三省民众强烈的反日运动。早在 5 月间,未经中国方面的同意,日本片面决定在临江县 (又称“帽儿山) 设立“领事分馆”,企图借以向通化地区渗透侵略势力。当 26 日副领事田中作到达临江县城时,愤怒的民众包围了他们,赶走以后捣毁了“领事分馆”。



日本军警集结鸭绿江对岸,实行武力威胁,东三省各地纷纷声援,拒绝日本在临江设领。8 月,奉天各团体成立“外交后援联合会”,提出“反对东方会议决议”、“反对田中内阁的‘满蒙积极政策’”,“废除二十一条”和“撤废领事裁判权”等口号。下半月声势更加汹涌澎湃,奉天、洮南、长春、哈尔滨举行反日示威游行,规模由数千人迅速发展到几万人。

日本公使与北京政府在 8 月 24 日开始交涉后不久,奉天又发生示威,游行者高呼“打倒田中内阁”、“反对日本侵略主义”,日本怀疑这些反日活动为张作霖在幕后唆使。9 月 6 日,田中指示芳泽向张作霖提出抗议,要他下令取缔。9 日,日使宣布暂时中止交涉。张作霖顺应日方的要求,下令严格取缔东北反日运动,同时,以刘尚清接替莫德惠为奉天省长。


2、日本的“秘密外交”


田中部署的以山本条太郎为主角的秘密外交,与吉田、芳泽外交官员的交涉相平行,在悄悄地进行。

8 月 27 日,山本赴大连上任。他先派一名与张作霖关系密切的江藤丰二到北京试探和疏通。与三井财阀有联系、充任“中日实业公司董事长”的江藤,是可以随便出入张作霖寝室密谈的政治掮客。他携带东方会议通过的“满蒙铁路计划”去见张作霖。张看到日本要把朝鲜铁路与北满联成一气,不禁吃惊地说:“这不是日本准备跟俄国开战的铁路吗?”


他觉得修了这些铁路好比“怀里抱着炸弹”,表示不能接受。江藤立即恫吓道:“如果你不合作, 日本军队将帮助你的敌人蒋介石!”

张作霖联想到日本公使 8 月从东京返任时曾取道上海,在南京逗留,同国民党政府的官员接触过。江藤的话深深触动了他,张表现得极为踌躇,经江藤再三游说,张作霖提笔哆哆嗦嗦地在文件上圈了 4 条铁路,江藤再次怂恿,张又圈了 1 条。他叮嘱说:“这只是预备性商谈,你们暂且不要发表。”

经过这一番准备,山本条太郎认为该他亲自出马的时刻业已到来。他说:“已经没有问题啦,这回由我去结束交涉吧!”

10 月 10 日,山本到达北京。通过町野武马的联络于次日拜会张作霖, 双方进行紧张的谈判。为了扫清障碍,通过町野、江藤的渠道, 以“筹备费”的名目给张作霖 500 万元。这实际上是日本给奉系首领的一笔贿赂。

10 月 14 日,町野、江藤在公使馆武官本庄繁的陪同下,直接要求张作霖在“协约”上签署。张颇感不安,召杨宇霆来再次商讨。 杨提议删除新路主要车站“开设商埠地”以及“营业监督”等内容。 15 日,町野、江藤携文件再次会见张作霖。张在上面写个“阅"字。 日方以此作为张“同意”的证据。”

这一“协约”规定,中国政府“委托”满铁“承办建造”5 条铁路:

(一) 敦化经老头沟至图们江江岸线;(二) 长春-大赉线;(三)吉林-五常线;(四) 洮南至索伦线;(五) 延吉至海林线。还规定:竣工移交后,承包款项应付与满铁;如不支付,即转为“借款”。

作为交换条件,山本同意张作霖修筑吉林-海龙铁路,但不准将打虎山-通辽铁路展修到通辽以北,禁止张修筑开通至扶余间的铁路。“协约”最后一条规定:“本协约签字后尚须两国政府的代表正式签字”。也就是说,“协约”乃系草案。



山本企图为推行“满蒙积极政策”更多地攫取新权益。他得寸进尺地对张作霖说:苏联从北方威胁你,蒋介石北伐从南面袭来。 你的处境危险。日本愿协助你保住满州。为此,双方应建立攻守同盟和经济联盟。这位日本首相的“代表”要求张作霖同日本再缔结一项政治协定和一项经济协定,他将事先在大连拟好的两项协定草案,交付给奉系首领政治协定是《关于维持东三省治安换文案》。

这是山本提出的一份以“中华民国政府外交总长”的名义,致日本政府的“换文”草稿,内称:日本政府鉴于东三省之治安与日本领土之安宁和经济利益具有重大影响,“因此,当东三省之治安混乱或有可能遭受破坏时,不问其原因来自民国内部或外部”,为“维持地方治安”日本政府“将采取必要之措施”。我认为该措施将可以采取。

不难看出,山本的“换文”草稿旨在把《对华政策纲领》规定的“日本对东三省不能不负有特殊的责任”,“万一动乱涉及满蒙,我国(日本)在该地的特殊地位、权益有遭受损害之虞时,不问来自何方, 将予以防护”的条款变成为中日间的“政治协定”,从而使日本一举攫取得东三省的治安权,倘若这样的政治协定一旦缔结,日本帝国主义拟议的“日本把满州的治安担当起来,以此为核心,把一切干起来”那一套肢解中国东北的恶毒阴谋,就可以合法地实现了。

经济协定草案包含的内容有:

(一) 日本人在“满蒙”享有自由居住往来,经营商工农林矿等业和商租土地的权利;(二)“满蒙” 生产制造的一切货物得自由出口;(三) 实施“二十一条”中将旅顺、 大连和南满铁路的租借期延长为 99 年的条款;(四) 有关“满洲”的一切其它中日条约继续有效。

这实际上是“二十一条”一些有关东北主要条款的翻版。


张作霖看到日本的两项草案,极为紧张。鉴于民间反日运动高涨,南北政府并存,他担心如果接受这样的丧权辱国的协定草案,势必导致奉系势力在政治上的垮台。他不敢接受山本的提议。恰巧,芳泽公使从杨宇霆处得悉山本条太郎的秘密外交活动, 大为恼火。

他致电田中指责满铁社长越权插手外交事务。田中竞然电复芳泽称:“本大臣毫无所知”,山本所为“实为不妥”,已予“告诫”。山本携“满蒙新五路”协约离京。田中看到张作霖在“协约”上仅签了“阅”字,对其有无实施的诚意,抱有疑问,他估计: 即使强令张签订“承建合同”,日后也可能制造借口拒绝实行。

因此,在安抚芳泽后田中于 11 月 7 日指示这位公使“重开交涉”,尽力向张作霖“详细陈明东方会议的宗旨,以“贯彻我方的意图”,参照山本条太郎一张作霖“协约”,全力以赴成立公使与张之间的正式协约。经过町野武马的疏通,奉方同意通过芳泽公使由张作霖与田中义一间“交换函件”。这种方式既有两国政府间正式缔约的效力,又不易为外界所察觉而起来反对。

恰在此时,英美报纸报导满铁正向美国摩根财团洽借 3000 万美元,以备建设“满蒙”新路之用。山本在北京交涉的情况在日本报纸上也有披露。中国南方报纸不断抨击张作霖“将满洲送给日本”,“想依靠日本援助而当武宪皇帝”。张作霖大恐。对于日方要求“交换函件”一举,采取拖延的策略,直到 12 月 5 日,张作霖在致田中义一函中说:“日前山本社长来京所谈之事,敝意深愿以诚意商议”。“各该案详细规定,现拟饬由各该地方官逐项议订”。


9 日,田中义一的复函则咬定地声称:“关于铁道问题一节,必须以阁下与山本社长之间所达成之协议为基础,以期圆满解决”。日本方面片面地认定这次“交换函件”即已完成“田中首相 (兼外相) 与张作霖大元帅间签订大纲协定”的手续,剩下的步骤只是按照该“大纲协定”由满铁与中国铁路当局签订具体的“承建合同” 了。


3、日本人的“退路”


早在北伐军占领武昌之时,日本统治集团已经开始研讨蒋介石一旦兵临北京、天津和山海关,日本对满洲应采取什么样的方针。

关东军首先向军部提出武力控制满洲的主张。1928 年 4 月 20 日,参谋长斋藤恒向参谋本部提议:奉军如处于不利地位,张作霖率其 20 余万军队退回东三省,“满洲的治安”将受到骚扰,“威胁”到 100 余万“帝国臣民”的生命财产。日本政府有必要发表声明:如战乱波及“满洲”,日本将采取“自卫手段”。

关东军应从南满铁路附属地出兵,不失时机地开往锦州或山海关,解除进入东三省的奉军和南军任何一方的武装。


济南事件发生后,南京政府军队绕道北上,关东军在 5 月 15 日又一次要求军部迅速裁夺。

日本帝国主义还在暗中磋商张作霖的去留问题。奉天特务机关长秦真次和张作霖的军事顾问松井七夫分别主张让张下台,以其子张学良或总参议杨宇霆接替。关东军主张排除张作霖。新到任的奉天总领事林久治郎则向外务省建议,日本政府应让张尽快返回“满洲”,以便把东三省的“治安”维持起来。

4 月末,外务省官员全面研讨对策,认为:南军到达北京之前,奉军撤退,日本没有理由不准张作霖率部回到关外;如果两军在京津地区交战,奉军败退关外,有必要由关东军派兵到南满铁路以西要隘阻止两军进入东北;倘双方在滦州、山海关对峙,无论哪一方胜败,都不准进入南满铁路附近地区。日本政府应在济南被南军攻克之后劝告双方议和。

上述种种方案显示,日本帝国主义感到奉系政权已经岌岌可危而在考虑如何对待张作霖和乘机武力攫取东三省的问题了。

在这样的关键时刻,田中内阁按照其既定的侵华方略,采取了两个步骤:一是逼张作霖实施山本条太郎一张作霖“协约”,乘机攫取东三省的路权;二是发出武力干涉中国内政的《五一八觉书》。

如上所述,日本帝国主义把有关建造“满蒙新五路”的“协约”视为东方会议后攫取中国东北权益的重大收获。但是,奉系军感到这样的卖国行径将受到全国人民的唾骂,在政治上极为不利,因而有意拖延,一直没有同满铁签署承建合同。


4、逼张作霖出关丑剧


鉴于南北时局即将发生大变化,田中义一指示满铁社长山本尽快谋求签订“满蒙新五路”的全部承建合同。5 月 7 日,江藤丰二奉命访张作霖,提出此议。张作霖看到日军侵入济南,与蒋介石发生了武力对峙,对自己十分有利。



为了赢得日本的支持,遂表示同意签署合同。交通总长常荫槐害怕承担卖国的名声,躲往天津。江藤连日催逼。13 日,张作霖竟以中华民国政府“大元帅”的名义在满铁事先制作好的延 (吉) 海 (林)、洮 (南) 索 两路承建合同上笠了“阅,准行”。为了满足日方的要求,他灵机一动,命交通部司长赵镇以“交通部代理次长”的名义在吉敦路延长线 (敦化到图们江)、长 (春) 大 (赉) 路两项承建合同上签字。

此外,吉 (林) 五 (常) 路的合同,因吉林省各界强烈反对,张作霖决定留待以后再签。赵镇“代理次长”的任命在 14 日才颁布。江藤发现签订合同日为“13 日”,破绽明显。又让赵镇将签署合同的日期改为“5 月 15 日”。

张作霖卖国心虚,要求日方:“在三个月内绝对保守秘密”,日本帝国主义就这样乘机挟迫攫取到觊觎已久的“满蒙”四条新铁路的修筑权。

田中义一招得逞,再施一招:向中国南北两军发出武力威胁;同时,逼迫张作霖撤往关外。16 日,田中内阁举行阁议,决定在 18 日向张作霖、蒋介石两政府发出“觉书”,声称:“目前战乱情形将波及京津地方,而满洲方面亦将有蒙受其影响之虞”,“当战乱波及满洲时,帝国政府为维持治安,将采取适当而有效的措施”。


这是严重破坏国际法准则,粗暴干涉中国内政的一项通牒, 所谓“采取适当而有效的措施”的实际含义,日本首相在给日使芳泽的训令中说得十分清楚。

即:

(一) 奉军从京津撤退,如南军继续攻击,进驻关外时,日本将进行阻击。(二) 倘两军在京津地区交战而奉军兵败逃往关外,或者南军进攻向满洲退却中的奉军时,为了“防止战乱波及满洲”,日本将解除两军的武装。

田中在训令中按照东方会议决定的基调强调说,“维持治安和秩序” 是日本的“义务”和“责任”。《五一八觉书》的实质是田中义一要乘中国内战之机动手,将东方会议的决议付诸实施。

日本帝国主义演出了一场逼张作霖出关的丑剧。田中的如意算盘是在中国造成这样一种局面:怂恿蒋介石在南方“遏制共产主义”的扩展,劝告张作霖从北京返回东三省“保境安民”。在日本控制之下,实现“满蒙铁路计划”,进而将“满洲”从中国分离出去。因此,早在 1927 年夏,日本首相曾派山梨半造陆军大将到北京劝张作霖出关。6 月 14 日,张断然予以拒绝,并说:我打的仗就是日本的仗。 怎么日本反而帮蒋介石的忙来劝我回满洲,究竟是何居心?

山梨半造无言以对。他以张作霖“傲慢无礼”,愤愤然返回日本。时过一年,田中眼看阻挠蒋介石北伐已不可能实现,情势变得更加紧迫了。于是,他训令日使芳泽:你和日本在华一切能起作用的代表同张及其助手接触,“要命令他立即返回满洲”。警告张作霖, 如果他不肯听命,一旦败退关外,日本将解除奉军的武装。”


5 月 17 日深夜 11 时,芳泽来到顺承王府会晤张作霖,在通知《五一八觉书》的内容之后,芳泽告诫张作霖说:

“大势已经如此,为使战祸不波及京津,收拾军队返回满洲,以维持满洲治安, 我想无论对中国国民还是对奉天派都是万全之策”。

同时,芳泽吓说:如果你的军队逃回满洲,日军要解除他们的武装,张作霖听到芳泽这番话,浑身颤抖,高声叫喊:“要我撤出北京,冯玉祥就会控制京师,执掌北京政府,我多少年来不是白干了吗?我绝对不干!”

又说:“我还统率 60 万大军,至少还能跟南军干一仗!”说到最后,张大怒之下,竟然把旱烟袋摔在地下,把翡翠嘴成两段。



一直争论到凌晨 3 点,无结果而散,此外,日本公使馆武官建川美次少将于 22 日前往保定,向张学良、杨宇霆转达了田中首相的意图,要他们促张作霖撤回东北。


(正文完)


如果有其他关于历史领域的话题或观点可以【关注】我私聊,也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留言,第一时间回复。


常棣tandy
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