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译:Mintina
图中从左开始分布着海拔8,167米的道拉吉里I峰,海拔8,091米的安娜普尔纳I峰,海拔8,163米的马纳斯鲁峰,海拔8,201米的卓奥友峰,海拔8,848米的珠穆朗玛峰/萨迦玛塔峰,世界第四高峰,8,516米的洛子峰,两座卫峰,8,400米的Lhotse Shar峰和洛子中央峰,8,463米高度的马卡鲁峰,8,586米高度的干城章嘉,以及两座卫峰,干城章嘉中央峰和南峰
尼泊尔继续试图把自己国家八千米高度山峰的名单从8座扩展至14座,但结果显然不由他们决定。这需要得到国际登山和攀岩协会/UIAA点头同意才能正式得到认可;而且即使成为现实,人们也怀疑这是否会对此刻的八千米级别山峰的探险活动带来任何实际影响。
14座八千米级别山峰的大致位置,地图左侧上部是喀喇昆仑山脉,下端为喜马拉雅山脉
登山探险运动充斥着各类争议,例如,冬季何时开始和结束,以及世界大洲的数量。这引发了了关于“七大洲海拔七座山峰”究竟是五座,六座,七座,八座,甚至是九座的争论。
不同版本的七大洲海拔最高七座山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亚洲;乞力马扎罗峰,海拔5,895米,非洲;厄尔布鲁士峰,海拔5,642米,或是勃朗峰,海拔4,810米,欧洲;麦金利峰,海拔6,194米,北美洲;阿空加瓜峰,海拔6,961米,南美洲;查亚峰,海拔4,884米,或是科修斯科山,海拔2,228米,大洋洲
照片提供:hello-planet.at
持续数十年的讨论
照片提供:Alan Arnette
尼泊尔八千米高度山峰数量的扩充显然已经不是全新议题,根据《加德满都邮报》的报道:“2013年11月,旅游局的联合秘书Purna Chandra Bhattarai带领的10名成员组成的委员会提交了一份长达113页的报告,建议涉及六座全新山峰。”
而2025年1月末,议会再次提出这项议案。在全新的名单中增加了干城章嘉山区的四座山峰,包括海拔8,505米的亚隆康峰,8,077米高度的亚隆康西峰,8,473米的干城章嘉中央峰,以及8,476米的干城章嘉南峰,此外,还有两座洛子峰群峰的山峰,分别为海拔8,410米的洛子中央峰,以及8,400米高度的额Lhotse Shar峰。传统上,全球广泛接受的尼泊尔境内八座八千米高度山峰为尼泊尔-中国西藏自治区边境的珠穆朗玛峰,洛子峰,卓奥友峰,马卡鲁峰,以及干城章嘉峰,道拉吉里I峰,马纳斯鲁峰和安娜普尔纳I峰。
干城章嘉西峰 - 海拔8,505米的亚隆康峰
照片提供:日本亚隆康峰探险队
尼泊尔登山协会副主席Thakur Raj Pandey表示,政府在十年时间里准备了非常全面且详尽的材料,现在准备向世界进行展示。“一旦议会通过更新名单,我们会更为迅速有效地在国际论坛中进行宣传,”他评论到。
地图提供:businessinsider.com
同时,尼泊尔旅游局负责人Narayan Prasad Regmi强调,公布的名单只是初步规划,在正式向UIAA机构提交之前需要得到地理信息系统/GIS数据的进一步确认,并补充必要的相关细节。这是尼泊尔登山探险群体的长期任务,显然会明显增加国家的旅游收入。2023年,尼泊尔共向尝试不同山峰的全部团队颁发了2,500张许可,收入达8亿5,000万尼泊尔卢比。而这些山峰的国际认证会更多地吸引期待全新挑战的登山者,同时继续提升尼泊尔繁荣的攀爬探索产业的标准。
日暮中的希夏邦马峰北壁和东壁,以及卫峰,野博康加日峰
照片提供:mountainsoftravelphotos.com
事实上,UIAA机构在十多年时间里一直在考虑尼泊尔提出的建议,所以显然,他们没有理由此刻加速这个过程。UIAA机构的网站上写到:
只要出现与尼泊尔国内八千米级别山峰相关的消息,尼泊尔登山协会和尼泊尔政府就会提出这项事宜。他们的研究显示,该国国内或许有另外六处超过8,000米的高点,很有可能会测地改变八千米级别山峰的挑战项目。所有的“全新”尖顶与现在人们所知的八千米高度山峰相关,而过去,这些地点一直被视作是主要山峰的卫峰。
而关键问题,对于所有登山探险疑问来说同样是常见情况,就是缺乏标准:究竟什么是“顶峰”,“向导”,或甚至是“山峰”?UIAA网站的声明写到:“现在缺少全面完整的切实认定,同时没有关于“山峰”,“顶峰”,“顶点”,或是“尖顶”的地理定义。”
现在公认的世界全部14座八千米级别山峰
照片提供:public.tableau.com
那么,究竟什么是顶峰和地质突起?
地质突起是这个讨论中的关键因素。美国地质勘探局/USGS公布的定义是,“地质突起是一个地形概念,所指的是顶峰相对于周围地貌抬升的高度。”其他消息来源进行了进一步说明,“这是界定山峰顶端与最高点之间的相对高度,人们在重新攀登至更高区域之前必须首先下撤。这里有多种数学和概念的描述方式。”
地质突起是关于海拔的非任意一阶导数,衡量的是顶峰相较于周围其他地貌区域的高度。地质突起计算的是山峰顶端与连接去往更高区域顶部之间最高鞍部的数值。地质突起为610米/2,000英尺的山峰可以说比周围其他山峰至少高出610米/2,000英尺。
换句话说,地质突起是顶峰与所处等高线最低点之间的高度差,而且划定范围内没有更高的顶点。这是人们能够沿一条山脊向下,从而去往更高山下撤时通过的最低高度。
简短皆说,登山探险活动记录者Mark Horrell于2013年在自己的博客中写到,“山峰是否能够被视作是独立山峰取决于被称之为地质突起的数值,这是从主峰分隔山口再次向上攀爬的垂直距离。”
UIAA判断一座山峰是否为独立山峰的标准是地质突起数值至少达到300米/980英尺。而根据阿尔卑斯山脉的界定,这个数字至少为500米,这也是现今人们惯常遵循的准则。
UIAA机构采用如下标准认定阿尔卑斯山脉共有82座高度超过4,000米/13,123英尺的山峰:
1. 地形准则:对于每处顶峰,这里与相邻最高的山口,或是垭口至少相距30米(按照顶峰可承受极限的平均数值计算)。同时可以加入顶峰和其他相邻4,000米高度山峰山壁底部的数据作为额外标准。
2. 地貌标准:考虑整体地貌,以及顶峰的周围环境,尤其是山肩,卫峰,岩石凸起,等。
3. 登山探险标准:从攀登探索角度,顶峰,到达这里的线路质量,历史重要性,此外还有重复攀爬频繁程度具有相当关键的意义。
喜马拉雅山脉
照片提供:Sukant Sharma/Unsplash
上面最后一条在世界部分山峰区域至关重要。人们总是喜欢争论超过特定高度山峰的数量。
大多数纯粹主义者在一些中等/高海拔山峰区域坚持采用最低100米的地质突起界定标准,不过其中也存在例外。
八千米高度山峰
马纳斯鲁峰高处营地
照片提供:Shutterstock
数年前,8000ers.com网站的部分报告在登山群体内引发了一些争议。网站争论到,绝大多数声称自己完成全部14座八千米级别山峰的登山者并未到达所有顶峰。他们表示大部分人员或登顶卫峰,又或是把其他高点错认为真正的顶部。
泊隆日峰,这座海拔7,292米的山峰是最低的八千米高度山峰,8,012米高度希夏邦马峰的卫峰,也被称为希夏邦马西峰,是世界第86高峰,地处中国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聂拉木县,坐标为东经85° 43' 12"度,北纬28° 23' 22"度
照片提供:mountainsoftravelphotos.com
根据《纽约时报》之前的报道文章,真正成功攀登全部14座八千米高度山峰人数名单从44人缩减至两人,分别为来自美国的Ed Viesture和芬兰人Veikka Gustaffson。网站把声名显赫,1986年被公认成为首位完成这些山峰的第一人,Reinhold Messner排除在外,而Messner回应表示,“我甚至不会为自己辩白。如果有人出现,说到,你所做的事情毫无价值?那么,你应该思考自己期待怎样的结果。”
Edmund Viesturs,对追逐喜马拉雅山脉山峰向导带领的速度纪录不屑一顾
照片提供:Charley Gallay/Getty Images
而Ed Viesture也表示,自己并不在意吉尼斯世界纪录机构的决定。“(传统)名单,如同我一如既往的看法,把我列为第五位没有利用辅助氧气攀登每一座八千米级别山峰的攀爬者,”Viesturs表示。“我并不在意我是第一,或是第五,又或是第十人,不过,近日,通过分析,或是审查,我前面的四人被从名单上划掉,我自己则被推上第一位。这是否改变了我生活?不。不过,有人却一直对此保持关注。”
显然,现今14座八千米级别山峰的商业攀爬风格显然无法与初期的做法同日而语,名单也增加至15人,仅2023年便出现12人。
8000ers.com网站认定完成14座八千米级别山峰攀登的登山者名单,红线之上,而且Denis Urubko被标注为可能取得成功
照片提供:8000ers.com
现在,人们普遍认为世界上有14座高度超过8,000米/26,000英尺的山峰:
尼泊尔共有八座
1. 珠穆朗玛峰/萨迦玛塔峰,海拔8,848.86米,尼泊尔/中国西藏自治区
2. 干城章嘉峰,海拔8,586米,尼泊尔/印度
3. 洛子峰,海拔8,516米,尼泊尔/中国西藏自治区
4. 马卡鲁峰,海拔8,463米,尼泊尔/中国西藏自治区
5. 卓奥友峰,海拔8,201米,尼泊尔/中国西藏自治区
6. 道拉吉里I峰,海拔8,167米
7. 马纳斯鲁峰,海拔8,163米
8. 安娜普尔纳I峰,海拔8,091米
巴基斯坦分布着五座
1. 乔戈里峰/K2峰,海拔8,611米,巴基斯坦/中国
2. 南迦帕尔巴特峰,海拔8,126米
3. 迦舒布鲁姆I峰,海拔8,080米,巴基斯坦/中国
4. 布洛阿特峰,海拔8,051米,巴基斯坦/中国
5. 迦舒布鲁姆II峰,海拔8,034米,巴基斯坦/中国
此外,8,021米的希夏邦马峰全进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境内。
八千米级别山峰数量的增长
Reinhold Messner完成了珠穆朗玛峰历史上首次,也是唯一一次独立攀登,1980年
照片提供:Reinhold Messner Collection
尼泊尔旅游局网站在尼泊尔八千米高度山峰名单中增添的部分包括(喜马拉雅数据网站的顶峰信息):
8,586米干城章嘉峰卫峰
• 亚隆康,海拔8,505米,地质突起数值135米,53处尖顶/顶峰
• 亚隆康西峰,海拔8,077米,地质突起数值135米,没有顶峰
• 干城章嘉中央峰,海拔8,473米,地质突起数值73米,27处尖顶/顶峰
• 干城章嘉南峰,海拔8,476米,地质突起数值116米,31处尖顶/顶峰
洛子峰卫峰
• 洛子中央峰,海拔8,410米,地质突起数值60米,9处尖顶/顶峰
• Lhotse Shar峰,海拔8,400米,地质突起数值86米,24处尖顶/顶峰
此外,巴基斯坦甚至考虑把8,047米布洛阿特峰的一座卫峰,8,016米高度的布洛阿特中央峰列为独立山峰,这里的地质突起数值为196米。
照片提供:https://www.himalaya-info.org
原因?
人们很容易对尼泊尔期待从登山者身上赚取更多收入的意愿表现得愤世妒俗。他们非常了解攀登者的自我意识(令人震惊!),他们显然相当容易沉浸其中。
其中一条评论反复出现。尼泊尔登山协会前主席昂次仁夏尔巴表示,“我们一直持续与政府协商,希望通过对这六座山峰的国际认定促进我们的旅游业。”
或许,更具说服力的争论就是,这些卫峰高度超过8,000米,所以为何不呢?事实就是,登山者在去往主峰之前已经登顶了其中部分山峰,这与从南坡尝试珠穆朗玛峰的情况相似,人们首先来到8,690米/28,500英尺的南峰,随后继续行进,到达8,848.86米/29,031.69英尺的顶峰。
总之,即使UIAA机构确认这份名单,显然,Reinhold Messner先生也并不会去往其中任何一座!
既然迄今为止,国际上公认有14座八千米级别山峰,那么让我们简单进行了解。
什么是14座 × 8,000米级别山峰?
卫星拍摄的喀喇昆仑山脉八千米级别山峰图像
照片提供:美国航天和航空局
人们显然听说过珠穆朗玛峰,但大多数人却对14座 ×8000米级别山峰并不熟悉?以下是详细的解释。
世界有14座海拔超过八千米/26,246英尺的(独立)山峰,其中十座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四座坐落在相邻的喀喇昆仑山脉。
珠穆朗玛峰是海拔最高的山峰,根据最新的测量,海拔为8,488.86米。山峰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和尼泊尔边境。传奇的艾德蒙德.希拉里爵士和旦增.诺尔盖夏尔巴于1953年5月29日首次站在世界之巅。
珠穆朗玛峰并非14座巨峰之中首座被征服的山峰。三年前,1950年,一支由Maurice Herzog带领的团队成功到达尼泊尔境内的安娜普尔纳I峰顶端。这是人类攀登的第一座八千米级别山峰。
世界全部14座八千米级别山峰
照片提供:https://earthobservatory.nasa.gov
上世纪五十年代,除去道拉吉里I峰和西夏邦马峰之外,大型国家队伍攀登了其他全部八千米高度山峰。一支瑞士团队于1960年成功登顶道拉吉里I峰。1964年5月2日,中国登山者完成了西夏邦马峰的首次攀爬 - “距离最短的”八千米级别山峰,海拔仅为8,021米。这是唯一一座全境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的八千米级别山峰。
山峰所在位置
14座山峰全部集中在三个国家,中国(西藏自治区),尼泊尔和巴基斯坦。其中数座山峰坐落在两国边境,例如中国和尼泊尔,或是尼泊尔和印度。
山峰地点:
中国和尼泊尔: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米,洛子峰,海拔8,156米,马卡鲁峰,海拔8,485米和卓奥友峰,海拔8,201米
尼泊尔和印度:干城章嘉峰,海拔8,586米
尼泊尔:道拉吉里I峰,海拔8,167米,马纳斯鲁峰,海拔8,163米和安娜普尔那峰,海拔8,091米
巴基斯坦/喀喇昆仑山脉:乔戈里峰/K2峰,海拔8,611米,布洛阿特峰,海拔8,051米,迦舒布鲁姆I峰,海拔8,080米和迦舒布鲁姆II峰,海拔8,034米
巴基斯坦/喜马拉雅山脉:南加帕尔巴特峰,海拔8,126米
中国:西夏邦马峰,海拔8,021米
比较八千米级别山峰(红色三角),世界七大洲海拔最高七座山峰和世界七大洲海拔第二高峰的海拔高度
照片提供:https://en.wikipedia.org
使用或不使用辅助氧气
世界上首位不借助辅助氧气攀登全部八千米高度山峰的Gerlinde Kaltenbrunner身处乔格里峰/K2峰北壁2号营地。2011年,她没有使用辅助氧气,没有外界协助取得成功,期间,她领攀了数条绳距,没有事先固定绳索,也没有搭建营地。乔戈里峰/K2峰北壁线路是山峰难度最高的路线
照片提供:Ralf Dujmovits/《美国国家地理》杂志
这些巨大山峰之中的每一座都有着不同的攀登线路,其中包括部分此前从未有人涉足的路线。总之,大多数探险活动倾向于沿最为容易且最为安全的线路行进,这也是山峰最初成功登顶者的选择。
身处经典路线,人们需要考虑技术难度和暴露程度,再到客观危险,例如大量雪崩,但是其中主要的挑战是山峰的极端海拔高度。所以,最为伟大的风格是那些不借助辅助氧气进行攀登的人们。所有攀登名单包括这项重要的细节,使用或是不是辅助氧气。
攀登14座 × 8,000级别山峰登山者名单
Reinhold Messner,首位成功攀登颧骨14座八千米级别山峰的登山者,也是首位不使用辅助氧气取得成功的人
照片提供:https://en.wikipedia.org/
珠穆朗玛峰是地球海拔最高点,世界范围内的登山者梦想着能够站在这座山峰顶端,而一些高海拔登山者希望登顶全部14座八千米级别山峰。十数年前,对14座 × 8,000级别山峰项目的追寻需要一生时间。1986年,Reinhold Messner成为首位取得成功的登山者。令人惊叹的是,这位来自南提洛尔地区的传奇攀爬者是在没有利用辅助氧气的情况下成功攀登了全部14座山峰。
Edurne Pasaban,在Oh Eun-sun/吴银善的宣称存在疑问后,首位登顶全部14座八千米级别山峰的女性
照片提供:https://en.wikipedia.org/
至于女性,Edurne Pasaban是首位成功到达14座山峰顶端的女性登山者。Gerlinde Kaltenbrunner是第一位不使用辅助氧气完成项目的女性。
Gerlinde Kaltenbrunner,首位不适用辅助氧气,登顶全部14座八千米级别山峰的女性登山者
照片提供:https://en.wikipedia.org/
14座 × 8,000级别山峰俱乐部曾是世界上最为顶尖高海拔登山者组成的精英群体。近些年,登顶全部山峰的攀登者人数呈几何数字增长。大量使用辅助氧气和直升飞机让数量更多的登山者考虑尝试这个目标,并更为快速地完成这个名单。
Seven Summit Treks/SST团队公布的2024年10月9日在希夏邦马峰取得成功的攀登者名单,其中一些人就此完成了14座八千米级别山峰项目
对于探险精神的传承来说,这是令人非常遗憾的事情,不借助辅助氧气攀爬,或是沿技术难度路线行进,又或是采用并不依赖数量众多夏尔巴群体几乎是从大本营开始,直至顶峰固定安全绳索的独立风格越来越为罕见。截止到现在,世界上有约50人完成了这项挑战。不过,根据Eberhard Jurgalshi的8000ers.com网站的名单,人数则少得多。
存在疑问的攀登
乔戈里峰/K2峰,海拔8,611米/28,251英尺,邻近的山峰为Broad Peak/布落阿特峰,海拔8,051米/26,414英尺,Gasherbrum I & II/迦舒布鲁姆峰I & II峰,海拔分别为8,080米.26,509英尺和8,034米.26,358英尺,西南部较远区域的八千米级别山峰为Nanga Parbet/南迦帕尔巴特峰,海拔8,125米.26,657英尺
资料:明玛格杰/明玛G夏尔巴,美国阿尔卑斯日志,2021年;Krzysztof Wielicki;Bernedette McDonald;Jan Kiekowski,乔戈里峰/K2峰和Baltoro Mustagh北部山区;Steven Swenson;美国阿尔卑斯俱乐部图书馆;美国航空和航天局,山峰区域绘图;德国宇航中心(DLR)/DFD-WIS
图片提供:Mark Fisher,地形图:Eric Knight
宣称成功攀爬全部14座八千米级别山峰的个体如果没有足够证据,则会被要求验证攀登过程。下面罗列了部分具有争议的攀爬。大多数情况下,喜马拉雅山脉极高海拔山峰探险活动记录者伊丽莎白.赫利小姐被视作是判定争论的绝对权威。她的喜马拉雅数据网站是喜马拉雅山区其他攀爬数据(例如,AdventureStats.com)的来源。
卓奥友峰是一座反复出现问题的山峰,因为这里有一处很小的凸起,从顶峰平台需要继续行进约30分钟。在晴朗的天气条件下,从真正的顶峰或能眺望到珠穆朗玛峰山壁的主要特点。西夏邦马峰是另外一座容易引发争议的山峰,事实上,这里存在双峰,尽管高度非常接近,但攀登到达的时间却相差两个小时。赫利小姐此前认定Ed Viesturs并未到达这座山峰的真正顶峰,所以他再次返回,确认自己站在顶端。
以下是部分明确存疑的攀爬。
1. "CCTV; 罗静等23名中国登山者登顶希夏邦马峰". 2019年9月29日,央视网体育频道
2. "The Himalayan Times; Four Chinese climbers complete all 14 peaks above 8,000m this autumn".2018年9月29日,喜马拉雅时报
3. "Luo Jing no alcanzó la cima principal del Shisha Pangma" [罗静没能到达西夏邦马峰顶峰](西班牙语),Desnivel.com,2018年10月4日
以下是世界上14座八千米高度的独立山峰。
1. 珠穆朗玛峰
照片提供:Alan Arnette
别名:萨迦玛塔峰/Sagamatha,或是艾佛斯特峰
海拔高度:中国和尼泊尔共同认定的官方数据为8,844.86米
所在地点:中国西藏自治区/尼泊尔,属于Mahālangūr Himāl亚山脉
首攀:1953年5月29日,一支英国探险队伍中的艾德蒙德.希拉里爵士和丹增.诺尔盖
登顶人次/死亡人数:截止2025年1月,珠穆朗玛峰全部线路共有12,884人次登顶记录,沿所有线路成功到达山峰顶端的登山者人数为7,269人。遇难人数为335人,包括206位西方人和129名夏尔巴
挑战:珠穆朗玛峰山峰北坡和南坡的两条传统线路几乎不具技术性,但海拔高度令珠穆朗玛峰的登山探险变得艰难。山峰南坡分布着导致大量人员丧生的Khumbu/昆布冰川。在冲顶过程中,希拉里台阶,一处很短的岩石区域也令一些人感觉困难,不过在2015年地震后,周围成为一处覆盖着厚重积雪的缓坡。山峰北坡风速很高,相当寒冷,且伴随着数量众多的裸露岩石。两条路线均从大本营开始铺设路绳。逐级营地向上递进,直至山峰顶端。现今,由于每年的登山许可数量急速增长,拥堵成为颇为常见的因素。2023年,许可数字创造了历史记录,达到478张。
不过,许多人赞同这样的描述,珠穆朗玛峰“仍旧是人们的终极探险目标,站在地球之巅是人生之中最具意义的经历之一。”
2. 乔戈里峰
乔戈里峰/K2峰,也被称之为“野蛮山峰”
照片提供:DREAMSTIME
别名:Godwin-Austen峰或是乔戈日峰,又或是Dapsang峰
海拔高度:8,611米/28,251英尺
所在地点:中国/巴基斯坦,距离珠穆朗玛峰西北部1,300公里/800英里
首攀:1954年7月31日,意大利登山者Achille Compagnoni和Lino Lacedelli
登顶人次/死亡人数:截止2017年,354人次/82人,或是23.16%
挑战:毫无争议,乔戈里峰/K2峰是世界上攀登难度最高的八千米级别山峰之一。海拔极高,山壁极为陡峭,存在很大的雪崩及落石风险。天气通常颇为糟糕,没有到达山峰顶端的容易线路。从始至终都是技术性攀爬部分。相较而言,北脊略显容易,而从中国一侧到达山峰底部则相当疲累,也耗时很久。
由于难度极高,同时也是八千米高度山峰之中死亡率最高的之一,乔戈里峰/K2峰曾经一度被称之为野蛮山峰。与艰险陡峭的安纳普尔纳I峰不同,直至2020年/2021年,乔戈里峰/K2峰才出现了首次冬季攀登,一支十名夏尔巴组成的团队在尼玛Nims普加的带领下创造了乔戈里峰/K2峰冬季的成功攀爬历史。
2020年/2021年冬季,三支尼泊尔登山团队组成的冲顶队伍
照片版权:明玛G夏尔巴
难以预测的雪崩意味着每四位通过山壁的登顶者之中便约有一人死亡。乔戈里峰/K2峰绝对要求更高的技术攀登能力。
3. 干城章加峰
干城章嘉峰是位于最东端的八千米高度山峰
照片提供:MBL/Shutterstock
别名:干城方嘉峰
海拔高度:8,586米/28,169英尺
所在地点:印度/尼泊尔
首攀:1955年5月25日,George Band和Joe Brown
探险队伍:英国
登顶人次/死亡人数:截止2021年12月,491人次/58人,或是11.81%
挑战:干城章嘉峰是攀登道路距离最长的八千米级别山峰之一。基于这个事实和多处距离不长,但颇具技术性挑战区域令干城章加峰稳坐八千米级别难度名单前列。海拔也是令人胆寒的因素之一。
山峰极具技术挑战,顶端周围分布着数处尖顶,登山者极为容易混淆。
4. 洛子峰
人们通常连接攀登珠穆朗玛峰和洛子峰
照片提供:Vadim Petrakov/Shutterstock
海拔高度:8,516米/27,940英尺
所在地点:中国西藏自治区/尼泊尔
首攀:1956年5月18日,Ernst Reiss和Fritz Luchsinger
探险队伍:瑞士
登顶人次/死亡人数:截止2021年12月,813人次/30人,或是3.7%
挑战:洛子峰的传统线路与珠穆朗玛峰的南坳路线部分重叠。从Khumbu/昆布冰川开始,根据顶峰结束部分的海拔高度和暴露情况判断,山峰的技术难度属于中等水平。
洛子峰如同雕塑一般。这里通常被作为珠穆朗玛峰“组合攀登”选项的一座山峰。线路从珠穆朗玛峰一路到达4号营地,随后分开,沿一条狭窄的檐沟延伸。一些强健的登山者在结束珠穆朗玛峰的攀爬后,回到海拔约7,925米的南坳,从这里继续去往洛子峰。
5. 马卡鲁峰
照片提供:Alan Anrette
别名:马喀鲁峰
海拔高度:8,463米/27,838英尺
所在地点:中国西藏自治区/尼泊尔
首攀:1955年5月18日,Lionel Terray和Jean Couzy
探险队伍:法国
登顶人次/死亡人数:截止2021年12月,486人次/45人,或是9.26%
挑战:马卡鲁峰是八千米级别山峰之中技术难度最高的山峰之一,同时线路也相当艰险。陡峭区域的岩石,包括雪面,暴露部分,以及雪崩危险令山峰成为一个非常艰难的目标。
马卡鲁峰是一座美丽的山峰,有着金字塔般的形状,地处珠穆朗玛峰东部22公里/14英里。山壁暴露且风险很高,山峰也因为陡峭的绳距,及刀刃般的山脊闻名,这是相较而言难度更高的八千米级别山峰。金字塔型结束部分是更具挑战的岩石和冰面地点。
6. 卓奥友峰
从死亡率角度,卓奥友峰是最为容易的八千米高度山峰
照片提供:Daniel Prudek/Shutterstock
海拔高度:8,201米/26,906英尺
所在地点:中国西藏自治区/尼泊尔
首攀:1954年10月19日,Joseph Joechler,巴桑,达瓦拉玛和Herbert Tichy
探险队伍:奥地利
登顶人次/死亡人数:截止2021年12月,3,732人次/51人,或是1.37%
挑战:从技术方面来说,这是14座八千米级别山峰之中最为容易攀登的一座,但是雪面覆盖区域广阔,攀爬过程漫长。大多数登山者并未到达真正的顶峰,那里距离顶峰平台仍有一定的距离,那里的海拔高度仅比前锋略高。事实上,位于西藏自治区的传统线路与尼泊尔一侧的山壁不可同日而语。历史上,在山峰尼泊尔一端取得成功的探险团队数量屈指可数。
卓奥友峰中国一侧通常被视作是珠穆朗玛峰的“模拟测试”,或是“敲门砖”,海拔7,400米处的最高营地为使用辅助氧气,磨炼技能,了解极高海拔区域探险衣物和装备提供了很好的练习机会。
山峰中国境内的攀登线路相对直接,除去数处距离很短的技术性区域之外,几乎没有任何威胁。
7. 道拉吉里I峰
照片提供:ZZVET/Shutterstock
别名:奥拉吉日峰
海拔高度:8,167米/26,795英尺
所在地点:尼泊尔
首攀:1960年5月19日,Kurt Diemberger,Peter Diener,阿旺多吉,尼玛多吉,Ernst Forrer和Albin Schelbert
探险队伍:瑞士
登顶人次/死亡人数:截止2021年12月,544人次/84人,或是15.44%
挑战:道拉基里I峰被山区的先锋探险者视作为一座艰险的山峰,但现今,人们则认为这里为中等难度。传统线路包括部分很短的技术性区域,存在一定的雪崩危险,但总体来说是颇为直接的攀登。
由于偏僻程度,道拉基里I峰是攀登次数相对较少的八千米高度山峰,这是全境位于尼泊尔境内的海拔最高山峰。看起来,道拉吉里I峰似乎从周围区域突然抬升,从东南部约30公里的Kali Gandaki河流拔地而起,山壁达到令人惊叹的7,000米/22,970英尺高度。
8. 马纳斯鲁峰
照片提供:BAISA/Shutterstock
别名:库塘峰
海拔高度:8,163米/26,781英尺
所在地点:尼泊尔
首攀:1956年5月9日,Toshio Imanishi/今西 壽雄和格增罗布
探险队伍:日本
登顶人次/死亡人数:截止2021年12月,1,464人次/83人,或是5.67%
挑战:马纳斯鲁峰传统线路一度被认为难度不高,而雪崩危险通常是最为主要的问题。山峰高处,路线几乎不具技术性且相当容易。但事实上,马纳斯鲁峰是攀登死亡率较高的山峰之一,所以被视为是一座危险的山峰。
马纳斯鲁峰真正的顶峰,以及登山者通常停下脚步的尖顶
照片提供:Jackson Groves/Instagram账户
曾一度是“可能成就的”八千米高度山峰,这里却引发了14座八千米项目中最大的争议。绝大多数登山者及商业探险客户未能到达真正的顶峰,而是在漫长的顶峰山脊某处区域止步。2021年秋季,Jackson Groves拍摄了清晰的山峰影像,向人们清晰地展示了顶峰的所在位置。去往“真正的顶部”需要沿顶峰山脊通过最后200米的刀刃般区域,或是从一处尖顶向下,随后开展横跨,这也成为了山峰的难点。
9. 南迦帕尔巴特峰
照片提供:Witthawas Siri/Shutterstuck
别名:迪阿米尔峰
海拔高度:8,126米/26,660英尺
所在地点:巴基斯坦
首攀:1953年7月3日,Hermann Buhl
探险队伍:奥地利
登顶人次/死亡人数:截止2021年12月,335人次/68人,或是20.30%
挑战:南迦帕尔巴特峰传统线路技术性适中,但攀登距离极长,且相当暴露。山峰因恶劣天气和伴随大量复杂区域的路线而闻名。这里被视作是难度更高的山峰之一。
不要被山峰的美丽景致所迷惑,南迦帕尔巴特峰是一座极其艰难的山峰,这里一度被称之为“裸露山峰/杀手山峰”,从死亡率角度,这是继乔戈里峰/K2峰和安纳普尔纳I峰之后,第三危险的八千米高度山峰。
在1999年之前,山峰的死亡 vs 登顶率到达骇人的77%,意味着每位登顶者很有可能在山壁丧生,生存几率微乎其微。南迦帕尔巴特峰是最西端的八千米级别山峰,向所有方向延伸的山壁都近乎垂直。
10. 安纳普尔纳I峰
照片提供:Milosz Maslanka/Shutterstock
别名:莫尔夏阿迪峰
海拔高度:8,091米/26,545英尺
所在地点:尼泊尔
首攀:1950年6月3日,Maurice Herzog和Louis Lachenal
探险队伍:法国
登顶人次/死亡人数:截止2021年12月,298人次/75人,或是25.17%(截止2017年这个数字依然高达35%)
挑战:安纳普尔纳I峰被视作是14座八千米级别山峰之中最为危险的山峰。北壁和初始线路技术性不高,但却有着极大的雪崩风险。山峰南坡颇具技术挑战,也存在大量客观危险。
整个安纳普尔纳I峰山岭同样极具挑战。不过近些年,随着行业探险活动的盛行,山峰也出现了单一登山季一日内61人登顶的惊人纪录。
11. 迦舒布鲁姆I峰
迦舒布鲁姆I峰是攀登人数最少的八千米高度山峰之一
照片提供:CC BY 2.0
别名:隐藏山峰或是K5
海拔高度:8068米/26,444英尺
所在地点:中国/巴基斯坦
首攀:1958年7月5日,Andrew Kauffman和Peter Schoening
探险队伍:美国
登顶人次/死亡人数:334人次/29人,或是8.68%
挑战:迦舒布鲁姆I峰的冰瀑和其他部分相对容易的区域附着着大量积雪,线路通常变得更加难以攀登。陡峭的混合路线部分和一些客观危险令山峰成为难度更高的八千米级别山峰之一。
在十九世纪的印度伟大三角测绘任务期间,人们把自己所处位置200公里之外的山峰被标注为K5峰。山峰经常被称之为隐藏山峰,因为所处的地点极其偏僻。
12. 布洛阿特峰
照片提供:DREAMTIME
别名:方尘岗日峰或是K3峰
海拔高度:8047米/26,414英尺
所在地点:中国/巴基斯坦
首攀:1957年6月9日,Hermann Buhl,Kurt Diemberger,Marcus Schmuck和Fritz Wintersteller
探险队伍:奥地利
登顶人次/死亡人数:截止2021年12月,404人次/21人,或是5.20%
挑战:布洛阿特峰的线路被视作是相当直接的攀登。难度持续,倾斜角度相对较低,直至存在雪崩危险的顶峰山脊。除此此外,山壁不具任何技术性挑战。部分尖顶周围的岩石区域和暴露部分则是到达真正顶峰之前的测试。
迦舒布鲁姆群峰之中的一座,布洛阿特峰的山脊长度超过1.5公里/0.93英里,山峰也因此得名。历史上,这里通常被用作去往乔戈里峰/K2峰之前的准备和海拔适应训练山峰。
大多数情况下,期待在乔戈里峰/K2峰和喀喇昆仑山脉开展攀登,但技术能力相对基础的登山者会选择在来到这里。
13. 迦舒布鲁姆II峰
照片提供:montagnenmusique.com
别名:K4
海拔高度:8,035米/26,358英尺
所在地点:中国/巴基斯坦
首攀:1956年7月9日,Josef Larch,Fritz Moravec和Hans Willenpart
探险队伍:奥地利
登顶人次/死亡人数:截止2021年12月,930人次/21人,或是2.26%
挑战:多年以来,迦舒布鲁姆II峰被认为是最为容易的八千米级别山峰之一,总是与希夏邦马峰和卓奥友峰列在一起。在“Banana山脊崩塌”之后,线路难度有所增加。具有挑战的部分便是巨大的冰川,冰裂缝,雪面的陡坡,以及结束区域的暴露部分。
地处喀喇昆仑山脉和喜马拉雅山脉边界交汇区域,迦舒布鲁姆II峰的技术挑战无法与乔戈里峰/K2峰同日而语,经常被用作尝试珠穆朗玛峰的训练山峰,与希夏邦马峰类似,迦舒布鲁姆II峰的山坡并不陡峭。
14. 希夏邦马峰
照片提供:DREAMTIME
别名:Gosainthan峰或是西沙邦马峰
海拔高度:8027米/26,335英尺
所在地点:中国西藏自治区
首攀:1964年5月2日,许竞,张俊岩,王富洲,邬宗岳,陈三,成天亮,索南多吉,多吉,尼玛扎西和米玛扎西
探险队伍:中国
登顶人次/死亡人数:截止2021年12月,302人/25人,或是8.28%
挑战:希夏邦马峰被看作是最为容易的八千米级别山峰之一。事实上,直至前锋,周围没有任何技术性攀登区域。去往真正顶峰的结束部分则需要在悬空,不时充满危险的刀刃般尖利山脊上骑行,所以大多数商业探险客户选择在前锋止步。剩余部分攀爬颇为容易,但山壁不时会发生雪崩。
山峰全境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由于并非一座技术难度山峰,所以是理想的八千米级别入门山峰。
信息来源:Angela Benavides,https://en.wikipedia.org/wiki/Eight-thousander,Alan Arnette,喜马拉雅数据网站,Eberhard Jurgalski - 8000ers.com,https://www.expedreview.com,https://www.mountainiq.com,Mintina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