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轲刺秦的故事家喻户晓,陶渊明的《咏荆轲》诗也脍炙人口,但诗中“燕京”一词常常被误读。这里的“燕京”并非燕国首都,而是一个叫“燕下都”的地方……
春秋时期,燕国饱受北方游牧民族侵扰,都城多次迁移,最后定都蓟城(今北京)。战国中期,出于军事需要,燕国在易水河畔的武阳邑打造了一个副都,这个副都就叫“燕下都”。
到了战国晚期,燕下都的地位日益凸显,成为燕国实际上的政治中心,蓟城则是名义上的首都。
燕下都位置简图
燕下都附近有3条主要河流,自北向南依次为濡水、武水和雹水。习惯上我们称之为北易水、中易水、南易水。
高陌镇城角村•战国古城墙
在易县高陌镇城角村,我们可以看到一段战国古城墙。城墙向北延伸,残长6公里,划出了燕下都的西界。城角村正对古城垣西南角。
高陌镇北董村•老姆台
1966年,老姆台下出土了国宝重器“战国透雕龙凤纹铜铺首”。该铺首高74.5厘米,宽36.8厘米,重21.5公斤,为存世最大的青铜铺首。铺首是宫殿大门上的装饰物,如此精美的纹饰、厚重的形体,足以让人想见燕下都宫殿何等壮观。
这次到易县,我特地参观了3座塔——荆轲塔、樊於期塔和燕子塔。3座塔分别纪念3个历史人物:荆轲、樊於期、燕太子丹。
荆轲山•荆轲塔
血山村•樊於期塔
樊於期的生平是个谜,只晓得他担任过秦国的将军,因得罪秦王而逃亡燕国。至于他逃亡之前的经历,以及因何事得罪秦王,于史无稽。
【《史记》:秦将樊於期得罪于秦王,亡之燕,太子受而舍之。】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里把樊於期描写成秦国叛将,他帮助嬴政的弟弟嬴成蟜发动叛乱,兵败后出逃。
《东周列国志》是演义,不能当信史看。可樊於期出逃后,“父母宗族皆为戮没”,秦王以“金千斤、邑万家”悬赏他的人头,可见他犯的事很严重,极可能是谋逆大罪。
樊於期与嬴政有着不共戴天的血海深仇。
易县·易水湖
公元前228年,秦国灭赵,兵锋直指燕下都。太子丹震恐之下,敦促荆轲执行刺杀计划。而怎样接近秦王是他们面临的难题。
荆轲说:“樊於期得罪了秦王,秦王恨之入骨;燕国的督亢地区,也是秦王梦寐以求的。如果让我拿着樊於期的首级和督亢地图出使秦国,假装割地求和,秦王必定召见我,那事情就可以成功了。”
【《燕丹子》:轲曰:“樊於期得罪于秦,秦求之急。又督亢之地,秦所贪也。今得樊於期首、督亢地图,则事可成也。”】
荆轲很了解秦王睚眦必报、贪得无厌的本性,故而为他量身定制了两份“见面礼”,以樊於期首级和督亢地图为“诱饵”,钓秦王上钩。
四、易水送别知何处
中易水(高村大桥附近)
中易水(白虹村附近)
《史记·鲁连仲邹阳列传》也记述了当时的天象:“昔者荆轲慕燕丹之义,白虹贯日。”
白虹贯日,听起来挺玄幻,用气象学解释并不奇怪,它是光线折射所形成的日晕现象。《战国策·魏策四》“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晋书·天文志》“咸康元年七月,白虹贯日”,《元史·武宗本纪》“(三年春正月)丁亥,白虹贯日”……都说明了它的惯见性。
我个人倾向于送别地点在中易水的白虹村附近。
五、荆轲的历史评价
后世对荆轲褒贬不一。司马迁称赞他“立意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司马光嘲讽他“欲以尺八匕首强燕而弱秦,不亦愚乎”;陶渊明哀惋他“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朱熹鄙夷他“轲匹夫之勇,其事无足言”……
贬低荆轲的人认为,秦国统一天下是历史大趋势,荆轲的举动无异于螳臂当车、不自量力。褒扬荆轲的人觉得,荆轲视死如归,勇气非凡;信守然诺,有侠士之风。褒贬双方的视角、出发点完全不同,根本没有可比性。
荆轲塑像
有人将荆轲视为“政治游侠”,古文献学家王立群评价荆轲为“侠义英雄”,“侠”是荆轲身上的特质。
荆轲的“侠”不代表他武功超群,事实上,荆轲剑术很一般,连他的“铁粉”陶渊明都忍不住吐槽“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荆轲的“侠”是内在的、精神层面的,类似于《史记·游侠列传》里言必信、行必果、已诺必诚的品格,或者是墨家扶危济困、急难相救的牺牲精神。
正是立足于这样的精神品格,荆轲又很“勇”,表现为儒家推崇的“虽千万人吾往矣”的英勇气概。
《燕丹子》借田光之口评论太子丹手下的勇士:夏扶血勇,宋意脉勇,秦舞阳骨勇,荆轲神勇。“血、脉、骨、神”,代表“勇”的四个等级,荆轲无疑是最高级别的。
易县太行山
本期摄影、制图、文字、编辑:赵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