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读江苏 | 因为他俩,无锡被誉为“中国二胡之乡”

文摘   2024-09-30 13:39   江苏  

走读·江苏


 中国民族乐器二胡,虽然只有两根弦,优秀的演奏家却能赋予它惊人的情感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无锡被誉为“中国二胡之乡”,只因近代二胡发展史上,无锡诞生了阿炳、刘天华两位二胡大师

不久前,《新华日报》“文化中国行”一则报道也关注到江苏一场民乐盛典。


华彦钧:流浪民间的艺术家


华彦钧小名阿炳,是当地雷尊殿当家道士华清和的私生子。华清和道教音乐功底深厚,能演奏多种民族乐器。阿炳4岁丧母,为能学得一技之长,从小随父进道观,并跟他学习演奏,各种乐器无所不精,成为当地道教乐队中的演奏尖子。


后来,阿炳生父罹患大病,临终前将阿炳真实身世告诉了他。阿炳承受不住这份命运,从此感情上自暴自弃。阿炳27岁时初患眼疾,35岁时双目彻底失明。后被逐出道院,流落街头,沿街卖唱,乞讨为生。他的音乐中,演奏的是自己的凄凉遭遇。



阿炳的二胡名曲能保存下来多亏了同为无锡人的音乐学者杨荫浏。杨荫浏出生于无锡城中留芳声巷,他很早就跟道士学习笛箫、二胡等乐器,“十番锣鼓”等曲牌音乐,1911年,杨荫浏结识了阿炳,跟他学会琵琶、三弦,以及江南丝竹《三六》《四合》。

1950年,已在中央音乐学院任教的杨荫浏从北京回到故乡为阿炳抢救性录音《二泉映月》以及其他几首二胡、琵琶曲,两人还愉快地一起合奏了两曲。

无锡阿炳故居


阿炳从小耳濡目染的不仅是道教音乐民间音乐也给了他丰厚的滋养。一直以来,民乐二胡虽在江南民间盛传,却难于见到文字记载,阿炳则提供了民间艺人的生存样本及音乐缩影。


“中国二胡之乡”

得益于无锡的民乐积淀,无锡的音乐产业之路也不断深化,位于无锡梅村的二胡产业园,每年有近5万把各类二胡从这里走出无锡、走向世界。无锡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二胡之乡”。


刘天华:现代二胡的文化自新


刘天华出身于江阴一个清贫的知识分子家庭,15岁考取常州中学,兴趣使然,参加了学校的音乐队。1912年,他到上海谋生,进了开明剧社的乐队。此后,他回乡任教,担任音乐教师。1922年,刘天华受聘于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任教,从此有了施展音乐才华的机会。



上世纪初,随着西方列强闯入闭关自守的国门,中国传统文化受到强烈的冲击。刘天华正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开始致力于“改进国乐”的宏业。


刘天华出生地江阴,民间音乐文化传统浓厚,地方滩簧、江南丝竹以及苏南吹打等民间音乐盛行。而他到常州府上中学时,参加了西洋军乐队,后到上海开明剧社,对西方音乐进行了更深入的接触和学习。1927年,他倡议成立我国第一个以进行民乐改革为宗旨的“国乐改进社”,并编辑出版了10期《音乐杂志》。

江阴刘天华故居

刘天华沿寻着自己的志向而行,将民间二胡提升为现代二胡独奏艺术。打破以往民间二胡以戏曲说唱伴奏和民间器乐合奏混合音色为主的表现方式,创作了独立的二胡演奏曲,如《病中吟》表露了当时知识分子的彷徨和苦闷,《光明行》激越豪迈,表达了作者追求光明的信心和愿望。

刘天华兴趣广泛,曾登门拜师,四处求学。他连吴梅的昆曲、梅兰芳的京剧都学得很到家,因此流淌到他二胡曲中的旋律也比较儒雅、大气,如他的《月夜》《闲居吟》中,江南丝竹的曲韵特别浓郁。

这两位二胡名家,同生于江南文化名镇,同受当地丰富多样的民间音乐滋养,但由于出身背景的差异,刘天华活动于北京的知识阶层,并在西方音乐的深刻影响之下,自觉地从事改造国乐的活动,走出了一条兼融中西的道路。

而阿炳终生坚守故土,以一个流浪艺术家的身份,生活、献艺于社会底层,他的音乐活动是被迫和自发的,他的艺术独尊传统,仅取民间,是一条纯中国、纯民间的道路。

END


文/编:杨  铖       视频:张悦宁
编审:秦  华        监审:周贤辉
(部分图源网络)

新华夜归人
新闻视觉设计/图片、校对/美文欣赏、夜猫子的心灵驿站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