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观察》| 依赖、认同、依恋:Citywalk再造青年“地方感”

文摘   2024-08-16 16:01   江苏  

编者按:

Citywalk作为在青年群体中出圈的城市实践活动,是当代青年试图转向积极“人-地”关系的探索。凡婷婷博士在《传媒观察》2024年第7期刊文,基于地方感的地方依赖、地方认同、地方依恋维度,通过对18位青年Citywalk爱好者进行深度访谈,探究青年漫游实践与城市的动态联结关系。据此发现,Citywalk者首先能通过身体实践促进地方依赖;其次在认同地方记忆、地方性以及通过媒介呈现确认自我身份的基础上,形成“记忆认同-地方性认同-身份认同”的认同循环。研究明确,媒介并非直接作用于地方感的消逝或重建,而是通过辅助记忆书写、明确呈现人地关系、聚合社群共享意义以促进情感依恋等方式增强地方感。


Citywalk即“城市漫游”,是当下青年关注的又一热点话题——“小红书”上关于Citywalk的笔记有超过36万篇,相关话题在“抖音”的播放量超过3亿次。《人民日报》对此的解读是:“越来越多年轻人在城市的‘钢铁森林’里寻找安放心灵的地方,在繁忙的‘现代生活’中努力调整呼吸的节奏。”
现有城市研究认为,“西方因城市生活与个体自由的对立而反城市,中国则因人工的营造物背离人的自然本性而反城市。”尤其在中国传统农耕文明背景下, “扎根于土地之中并提高对于土地的虔诚感,对于定居的农业民族似乎是自然而然的。”所以,每到春节以及一些其他重要节日,北上广这些超大城市都会成为一座座“空城”。人们在这些时刻外出旅行或返回老家,几乎一致地选择逃离大城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在传统中聚合的社会关系变得离散与分化,这是地方感消失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时,在城市中生活的青年群体也面对着“流动和固定”的矛盾,这使得当代城市青年产生漂泊无依的“无地之感”,激发着他们对一种非现实的、理想的精神栖息地的渴望,甚至不得不在“媒介地方”中寻找归属和认同。
为了在城市中获得“栖居”感,人们必须主动展开与城市的互动交往。Citywalk让人从繁忙的城市生活中、从以快速抵达为目的的交通工具中走出来,以具身实践的方式实现与城市的互动。体现着青年群体渴望通过个人具体行动,加强自我与城市之间的联系,改善与地方之间的关系。本研究通过在上海、广州、西安等多地进行的田野调研和深度访谈,揭示当下城市青年在久居地的Citywalk中再造个人地方感的三重逻辑。


一、文献综述与问题的提出


(一)漫游研究的发展脉络
Citywalk发源于英国伦敦,泛指以行走或骑行的方式走进街头巷尾,从历史、地理、人文、风俗等方面,对城市产生新的理解。那些都市漫游者主要在大都市里漫无目的地闲逛,游离于都市生活之外,并对都市进行旁观性考察。
漫游研究的另一重点在于行动方式。德·塞托通过强调“步行对都市系统,正如言语行为之于语言或所表达的立场”,说明“行走”这一行为之于城市空间的重要性。即通过亲身步行来感知城市空间,是创造意义和自我身份必不可少的实践方式,而借助现代交通技术等快速出行的方式则会隔断人与城市的关系,那种大规模的快速移动带来的往往是对原本诗意的远方的冲击和破坏。
关注漫游和移动的研究者们试图在不同的生活实践中诠释人与地方的互动过程。然而相关研究却不约而同地指向了地方感问题:无论是群体迁徙,还是个人由于行色匆匆而无视与己密切相关的场景,都表明人们对社区的意识、对有边界的地域的认同被弱化。在地理学领域的研究者们看来,地方感消失了。
(二)地方感的消失与重建
地方感是一个在多学科内以不同研究方法展开的复杂概念,包括了地方的客观特征、人对地方的感官体验,以及由此形成的依赖、依恋、归属和认同感。在研究中通常被分为主观地方感和客观地方感两类,其中客观地方感即地方性,通过地方独特的特征传递出来。目前,研究者们重点关注的是主观地方感的测量。测量的指标大多包括地方意象、地方依赖、地方依恋、地方认同、机构忠实等维度,其中地方依赖、地方依恋、地方认同这三个维度成为影响地方感生成的研究共识。在此基础上,应用型研究希望将具体的研究成果应用于改善人与地方的情感关系上,如地方感是可以通过对环境的营造而发生改变的。



瑞尔夫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提出对地方感消失的担忧:“对于原始的猎人或中世纪的工匠来说,对家乡的归属感贯穿了他们的整个生活,而对于现代的城市居民来说,这种归属感很少出现了”;单调统一的商业化建筑让城市既失去了多样的风景,也无法形成有意义的地方,也就是说,我们目前在被无地方的力量所支配,从而失去我们的地方感。当下,人们只需一台电脑、一部手机即可在任何地方展开工作或社交活动。虽身在此地,却可以随着互联网“逃逸”到任何空间。
由于地方感研究的复杂性,本研究着重关注城市青年根植性的地方感,也即是于青年在久居地的漫游实践中理解当代城市青年地方感的生成路径。因此,本文的研究问题是:首先,关注青年群体在Citywalk中的体验和感受,以及青年群体如何通过具体的身体实践来改善个人与城市空间的关系。其次,关注青年群体如何在Citywalk中形成对城市的认同和依恋。最后,在实际应用层面了解青年群体热衷Citywalk体现了对城市建设的哪些基本诉求,以及如何通过城市建设改善现代城市中的人地关系,从而有针对性地在动态过程中理解城市地方感形成的逻辑。


二、研究方法与对象


本研究采用质性研究的参与式观察和访谈法。主要信息的获取来自对18名22—32岁在久居地(一年以上)有Citywalk爱好的青年的访谈。访谈对象以访谈顺序+姓名缩写进行编码(此处略去编码信息表)。
综合地方感研究的核心理论,访谈问题主要围绕:一、在行为与内容层面,关注受访者参与Citywalk的原因、经历以及记忆深刻的Citywalk体验;二、在认知与感受层面,关注受访者在Citywalk中的身体感知,以及如何激发了受访者正面或负面的情感体验;三、在情感与互动层面,重点在地方依赖、地方认同与地方依恋层面关注受访者在Citywalk中如何促进地方感的形成。另外,由于Citywalk是一种借由社交媒介在青年群体中出圈的实践,在访谈和参与式观察之外,研究者还辅以对公开资料(如小红书、抖音等社交平台中的文字、图片与视频资料等)展开文本分析作为补充。


三、主要研究发现


(一)地方依赖:具身实践中认可“自我-地方”关系
当下便利的城市生活足以让青年借由地下交通穿行、通过外卖品尝城市味道、在社交媒体平台了解城市文化、在网络游戏中开展社交……可以说,当下青年与城市所建立的人地关系较大程度上背离了依靠身体体验的“真实性”原则,对青年地方认知形成了破坏性影响。因此,身体作为我们与空间建立连接的原初媒介,只有通过具身实践,表象的空间才能被转换为人们可感知的“身体-空间”的关系。
在现代城市中,人们想要获得真实的空间体验,就必须不断通过身体移动与周围环境建立持续的有规律的互动,在互动中产生空间熟悉感。受限于脚力,Citywalk者不可能对庞大的城市产生整体认知。但人们也并非是以全貌来判断是否对某地形成依赖,而是在一些特定的时刻、地点或行程中,通过对地方生活习惯、文化习俗的接纳和认可形成地方依赖。
受访者S01-FX说:“其实我觉得我对这个城市根本就不了解,虽然已经在这待十多年了,从上大学到现在。我化解漂泊感的方式就是主动走出去,跟这个地方打交道。比如周末有时候会故意绕到离家远一点的那个菜市场逛逛,看看这个地方这个季节有些什么特别的东西。”
受访者S06-YD说:“Citywalk就是边走边看,慢悠悠的,也不用规划,然后你在很松弛的状态下看什么都会很浪漫啊。有一次我从巷子里一转出来看到很漂亮的晚霞,就觉得可能大城市生活也没有那么压力山大吧。”
尽管我们能够通过大众媒介反复宣传的城市意象感知到城市的意义,然而地方依赖强调的却是,在经年累月地与空间进行互动之后所积累的深刻体会。在此基础上,人们才能将自己与某个地方联系起来。Citywalk实践者试图通过漫步弥合城市意义,以避免认知的割裂。
受访者S07-XQ坦言:“我上班天天就是这条线,一般都是坐地铁。有一次我提前两站下车,就是想走一走。当时正好是晚饭时间,结果我发现地面上仿佛是另一个世界。就是我从来不知道这一路上有那么多小吃店,有些在地图上都不一定能看到,当时就有一种发现新大陆的感觉吧……”



(二)地方认同:记忆、地方性与身份认同的循环累积
由于“地方”与“自我”的相互构建作用, Citywalk可以被看作是青年以具身实践“解谜”地方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城市青年基于既有的地方记忆在经验中寻找认同点,在发现附近的独特性中确认身份归属,并在社交媒介平台的书写中明确表达着自我与地方的联系,同时在书写和表达中又建立起新的地方记忆和地方认同感,形成了“记忆认同-地方性认同-身份认同”的地方认同循环模式。
“我第一次Citywalk算是从之前住过的老房子那里开始的吧,然后就在那开始发现原来城市里有那么多惊喜。已经很破旧的巷子没有办法拆,就有人画上涂鸦,还挺好看的;之前住过的老房子还在,但是楼下的邻居开起了咖啡店;不过,旁边修衣服的那个阿姨竟然十几年了都没怎么涨价……挺多的吧,在那一瞬间我才觉得这是我成长的地方啊。”(S15-LT)
“整个城市变化实在是太快了,感觉对自己长大的地方其实都不太熟悉了。所以我有时候会有意识地去街上走走,有时候是看看家附近开了什么新店,有时候也去那些之前经常去的步行街逛逛,就是想与这个城市更新能够保持一点点同步吧。”(S11-XY)
在城市青年为快速抵达目的地而以地铁、汽车作为出行方式的情况下,他们对城市的真实布局很容易出现所知甚少的状态,取而代之的是在具有高度同质性的目的地(如商场、写字楼、地铁站、机场等)中产生地方认同的匮乏感。可一旦他们发现了所处地方的差异性和独特性,便能准确地将自己定位为特定地方的人——属于“我们的”地方凝结着“我们”独特的记忆、习俗、生活方式和情感结构,由此产生强化地方认同的可能。
“走进巷子里,看到那些红墙绿瓦,才觉得,噢,这是北京。”(S11-XY)
“我一直觉得大城市都一样,但是当我去别的城市Citywalk的时候,我才发现原来跟我们那里有那么多不同的地方。”(S10-ZJ)
“我一般不去那些网红打卡点,大同小异的没什么意思,我比较享受自己在漫步的过程中去发现一些不是大家都知道的地方。”(S03-SZ)
地方感的形成不再仅由生存环境所决定,而是需要通过反复操演和有意识的实践才能形成。当青年自发地走入城市街巷,通过对所在地的历史文化、饮食习惯以及语言、风俗等进行深度体验,就能发现过去习焉不察的城市空间的独特与差异,并通过对地方独特性的有效辨认来明确与地方的联系。依据独特的个人体验、经历形成的地方认知,催生出自我在地化意识,引导青年主动地去关注和记录个人与地方的联结关系。
青年在Citywalk中生成和创作了大量的城市漫游轨迹,如通过位置媒介明确自身所处位置,通过地理媒介明确行进路线和城市整体布局,通过社交媒介分享Citywalk路线……较为直观地展示了个人与城市空间的关系。在这一过程中,城市青年通过呈现地方特征、书写地方意义,将自我与地方的关系加以梳理,不断完成自我身份的构建。
“在这个(Citywalk)过程中会发现一些不错的点嘛,会想着下次有机会再来。这时候我就会在微信文件传输助手中给自己发个定位,这样简单方便地收藏起来。而且你点开这个“位置”还能看到附近有什么店铺、在什么路上。有时候会发现,原来某个好地方不就在我经常去的哪哪附近嘛。”(S01-FX)
“本地人私藏!最具广州味的6条Citywalk路线……作为广州土著,给大家分享一下我总结的6条最能代表广州的Citywalk路线。”(超级Lynn,2023年8月20日)
瑞尔夫曾提到,过去人们就是通过为地方命名的方式确认自己拥有空间。命名也就是一种为地方赋予意义、与地方建立联系的方式,这种方式在社交媒体时代以人们通过平台记录和发布轨迹路线的方式体现。这种“我是归属于某地的”的表达方式,也在不断明确发布者的自我身份,潜移默化地强化着发布者自身的地方认同。同时,在这些相关话题下,还可以看到城市青年以“媒”相聚,形成具有共同价值追求的社群,并在此基础上将Citywalk转换为一种城市意义共享活动,在与趣缘社群的交往中促进对地方的依恋感。
(三)地方依恋:作为公共交往实践的Citywalk
地方依恋是人们基于与地方有关的情感和情绪、知识和信念以及行为和行动的相互作用形成的,如“我非常关心某地,我愿意花更多时间待在某地,我为某地感到自豪,某地让我感到放松、高兴、熟悉”等都是地方依恋的具体表现。当Citywalk在青年群体中成为一项热门的城市活动之后,这项活动从个人城市实践,向小有规模的城市公共交往活动发展,一些自发的有组织的甚至收费的活动在上海、广州等地兴起。这种以共同兴趣为前提建立的城市社群,有助于当代城市青年“精神和文化的共享”与“情感的共享和融通”。
“我参加这些活动就是为了想认识人,拓展社交圈子。之前“飞盘”啊那些活动火起来的时候,我也凑热闹一起玩过。不完全是跟风吧,因为我的确认识到一些朋友。现在参加Citywalk也是,周末和大家走一走,就不会觉得自己在大城市是孤独的了。”(S02-XX)
随着Citywalk在社交媒体平台上成为一种潮流的城市青年生活方式,分享各个城市路线的用户越来越多,一些城市内的Citywalk爱好者依“媒”而聚——通过社交媒体结识共同爱好者,形成了线上社群和线下趣缘群体,以共同兴趣为支撑的社会关系更能促进青年对城市空间的依恋感。
“我每次和大家一起出去Citywalk时,才发现原来自己对这个地方知道这么多。那感觉就不一样了,不仅是一种自豪感,更多是一种觉得自己熟悉一个地方而带来的归属感吧。”(S09-LB)
对青年来说,城市因Citywalk社群成为更有意义和归属感的地方。在与其他实践者一起探索城市的过程中,Citywalk实践者不仅能从自身体验中形成对城市空间的依恋感,也能在参与社会群体互动实践的过程中、在与趣缘群体的共鸣中促成对城市的地方依恋。


四、结语


在当前高度媒介化的社会,情感与媒介的关系应得到更多维度的思考,媒介化情感暗含的历时性视角也亟待更多考量。数字新闻生态下,我们的心灵能够借由媒介感知世界,我们的情感也通过媒介在世界中流动。媒介化情感指向了行为和交流方式的改变,也暗含了一种道德情感的要素。它是社会气质的组成部分,其存在的前提是将世界与我们的精神能力之间的关系理解为一种内在关联,由此基于差异和理解的情感共通亦有可能。

【作者简介】 凡婷婷,博士,北京师范大学计算传播学研究中心讲师
(载《传媒观察》2024年第7期“数字生活”专栏,有删节。)
编辑:杨茜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全国新闻核心期刊

第七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

江苏省十强社科期刊

第三届江苏省新闻出版政府奖

新华夜归人
新闻视觉设计/图片、校对/美文欣赏、夜猫子的心灵驿站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