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前,中国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这对个人、对国家、对世界都意义重大。
1994年5月,我在杨百翰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向中国驻美大使馆提出回国工作的申请。当被问及需求时,我说希望能有一个私人的E-mail账号,便于与世界保持联系。当时,中国内地只有两家机构接入了互联网:中国科学院和清华大学,而且只有集体的公共账号,没有私人账号。在那个安装传真机和开通国际长途都需要特别批准的年代,一个私人的电子邮件账号意味着多大的开放度,尚没有人知道。经过大使馆出面协调,清华大学同意批准给我一个私人的电子邮件账号。同年9月,我带着家人回国,就职于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成为清华大学改革开放以后第一个从国外获得文科博士学位的归国学者。
与30年前相比,今天的中国互联网已不可同日而语。从两台机器间通过电话线和调制解调器问好,到今天的大数据、云存储、移动终端、5G平台,技术迭代日新月异;从机械、电子到数字,以互联网为特征的信息基础设施,奠定了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基础,迎来人工智能时代;数字金融、电子商务、证券期货、网上拍卖,虚拟经济几乎可以与实体经济平分天下;电子政务、远程医疗、社交网络、视频会议,直接影响了社会形态和上层建筑的变革……互联网给中国社会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生活态度等都带来了巨大变化。在思想观念上,认知到世界是平的;在行为方式上,认知到虚拟空间与现实空间互为依存;在社会态度上,意识到人类社会不是单向的、二元的,而是一个命运共同体。
中国接入互联网,带给世界的则是几千年的文明积淀和十数亿人口的巨大创造力,以及中国人民对文明互鉴的期待和愿望。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三大宗教,两百多个国家政体,几百种不同的语言,在网络空间和现实空间怎样融合,是一个非常值得讨论的话题。中国领导人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概念,就是倡导求同存异,先并存,后互补,再融合,最后创新。这是一条可行的路径。中国学者提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解决方案。文化是客观存在,文明是发展过程;文化的特征是差异,文明的特征是融合。几千年来不同文化形态之间殊途同归的文明过程表明,文明互鉴的目的就是要促使民心相通,促使整个人类社会形成一个命运共同体,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25年前在《信息社会4.0》一书中,我把整个信息社会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技术、产业、经济、社会。我认为,社会发展是分阶段的,不同的阶段做不同的事情。今天互联网已经全面融入社会,不仅是在技术、产业、经济层面,更重要的是在上层建筑、社会形态领域。我们知道,任何科学技术都有自己的研发实验室,但社会科学很难搭建这样一个实验室,而互联网恰恰给社会科学带来了一个可试验的空间。在互联网上,我们建构兴趣小组,建构开放大学,建构数字图书馆、虚拟博物馆,建构社区,建构医院,甚至建构第二人生。虚拟空间与现实空间相互依存、相互融合,如何利用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的思维方式,去探索、实验和找出最大公约数的社会结构模式,是我们这代学人的责任所在。
中国接入互联网30年,互联网的发展使中国与世界连为一体;下一个30年,希望互联网能把中国与世界融为一体。在数字世界的空间建构中,希望人类能形成一种文明层面上的共识,并存、互补、融合、创新,构建多元、平等、包容的数字文明。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全国新闻核心期刊
第七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
江苏省十强社科期刊
第三届江苏省新闻出版政府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