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摩诘所说经 25

健康   2024-10-10 14:45   四川  

维摩诘经讲解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翻译

索达吉堪布·传讲

25

2018年9月3日


今天讲这一品的最后一部分,前面几位菩萨都不敢去看维摩诘居士,于是佛陀让善德菩萨去。

善德菩萨也叫给孤独长者、善施(善于布施),他同样不敢向维摩诘居士问疾。因为之前,他在家乡做大的财布施,七天圆满之时,维摩诘居士来了,对他说:“你不应该作财布施,应该作法布施。”善德菩萨问:“什么是法布施?”维摩诘居士就给他讲了四无量心、六波罗蜜多、四摄等法。善德菩萨听了很欢喜,在场的两百多个婆罗门也发了菩提心。

给孤独长者非常富裕,相当于印度舍卫国的李嘉诚吧。他听闻维摩诘居士说法后,他就把自己的璎珞(颈饰)供养给维摩诘居士。一开始维摩诘居士没有接受,给孤独长者就再三劝他,并说:“你不需要的话,送给谁都可以。”后来维摩诘居士就接受了,并将其做了上供下施。最后,城中最贫穷者也发了菩提心。

总之,今天主要是讲:与财布施相比,法布施更为重要。

佛告长者子善德:“汝行诣维摩诘问疾。”

佛告诉长者子善德:“你去向维摩诘居士探问病情吧。”

善德菩萨在当时是非常出名的,他的福报、发心都很大。佛陀在世时,他向佛陀供养了精舍、园林等。阿育王曾问诸比丘:“谁在如来法中行过大布施?”诸比丘说:“给孤独长者行持的布施最广大。”阿育王问:“他布施了多少宝物?”比丘回答:“他以亿千金做了布施。”阿育王非常随喜善德的发心和福德,他想:“这位长者尚且能布施亿千金,我作为国王,应当布施亿百千金。”[1]

善德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诣彼问疾。所以者何?忆念我昔,自于父舍设大施会,供养一切沙门婆罗门,及诸外道,贫穷下贱孤独乞人,期满七日。

善德菩萨陈白佛陀:“世尊,我不堪任向维摩诘居士问疾。原因是什么呢?我想起以前,我在父亲的房舍设立布施大会,供养一切沙门、婆罗门,还有诸外道、贫穷者、下贱者、孤独者、乞人,圆满了七天。”

“父舍”应该指他父辈或祖辈建造的祖宅。在当时的印度,子女要继承家族种姓,所以一般都住在父辈的舍宅中,不会像现代人一样自己造房子、买房子。

鸠摩罗什译本中说,给孤独长者供养的人总共有七种,包括外道。“外道”在藏文本中不明显,好像有“痛苦者”。“孤独者”指孤苦伶仃、无依无靠的人。“乞人”可以泛指有所求者。世间人认为,“乞人”“乞丐”是对低等人的称呼。其实在佛教当中,比丘也被称为“乞士”,因为他们以托钵化缘来滋养色身。

当时,善德菩萨做了大量的上供下施——上供沙门、婆罗门,下施可怜的人,一直到七天圆满。

“七”在佛教中是一个比较吉祥的数字,很多时间都与“七”有关。比如《佛说阿弥陀经》中说:“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人死之后,一般也要念经七七四十九天。另外,汉地、藏地或印度举办法会的时候,通常也以七天为限,像打禅七、开药师七佛法会、地藏法会等都是七天。另外,佛教中的七轮宝也是象征吉祥的宝物。

在国外,“七”也代表吉祥。但在国内,很多人不喜欢“七”,选门牌号、车牌号时都不想用“四”和“七”。我觉得这是一种分别念,选了“七”也不一定会生气,选了“四”也不一定会死。

善德菩萨为什么要做七天的布施呢?这也是根据婆罗门的传统,在三年当中积累财富,在七天当中做大布施。当然,善德长者可能不需要很费力地积累财富。

时维摩诘来入会中,谓我言:‘长者子!夫大施会,不当如汝所设,当为法施之会,何用是财施会为?’

这时,维摩诘居士来到布施大会现场,对我说:“长者子,大布施会不应当像你这样举办,应当开法布施大会,举办这样的财布施会有什么用呢?”

以前,很多大施主会打开自己的宝库,让五湖四海的人各取所需,做大布施。但维摩诘居士说,要开就开法布施大会。

  • 财布施

其实财布施也是很重要的,大家要学会财布施。很多人觉得,修寺院、供养上师、供养活佛很重要。我觉得这些不一定那么重要。有些地方建寺院等可能缺少金钱,但普遍来讲,那些可怜的病人、贫穷者更需要帮助。他们或许与自己素不相识,但也不妨碍我们施以援手。有了医药费,他们就能活下来,反之则很可能离开人间。

非洲的一些地方非常贫穷,我很想再去一下。当然,到那里去是有一定挑战性的,要当心毒虫、毒蚊子和强盗等。我之前去过一次,那里的治安不是很好,路边经常有一群一群的强盗。我每次坐车出去的时候,副驾驶上都坐着持枪的人,一有强盗,他们就拿着枪下车,把那些人吓跑。刚开始,我们还不知道外面那群小伙子是干什么的,后来才知道是强盗。总之,那里的确有很多不安全的因素。我之前去的是非洲比较偏僻的地方,到了那里确实能深深地感受到,非洲个别贫穷的国家和村落就像饿鬼世界一样。

所以我觉得,以财物上供下施非常重要。当然,今天要讲的内容并没有强调财布施的重要性,但我们也不能不重视财布施。这部经中也讲,善德菩萨做了七天财布施,然后维摩诘居士做了一个短短的法布施,后来善德菩萨又对维摩诘居士做了财布施——维摩诘居士一边说财布施不好,一边接受了供养。一开始他还有点儿客气,说“不要不要”,但最后还是要了。所以,财布施还是比较重要的。

在西方,人们会将家庭财富的一定比例用于公益慈善,每年或每个月都有这样的安排。前几天我们也在开会商量:在僧众自愿的前提下,能否将念经钱的1%-2%用于公益。比如每100元钱中拿出1元——这也不会影响什么——那么1000元中就能拿出10元,2000元钱中能拿出20元,以此可以进行长期的慈善投入。

很多人觉得:财布施是有钱人的事,像我这样每月只有几百元、一两千元收入的人,怎么能做财布施呢?其实,即使你每月只有三四百元的收入,也可以做财布施。比如每月拿出一毛钱或一块钱来布施,养成习惯也是很好的。

全世界的人,不仅仅要关注自己,也要关注他人,用剩余的财富做一些慈善。如果有可以信赖的慈善机构,可以把钱放进去;如果没有,就自己去做,这样也比较放心。比如看到可怜的人,就亲手布施,这就是真正的善事。

当然,与财布施相比,法布施更为重要。我以前讲《入行论》时引用过《大宝积经》的教证:“施宝福虽多,不及一法施,一偈福尚胜,况多难思议。”财布施的功德虽大,但完全无法与法布施相比;布施一个偈颂的福德尚且胜过以七宝供养诸佛,那么宣讲《维摩诘经》《入菩萨行论》等很多经论的话,功德就更加不可思议了。

按照《入中论》的观点:出家人以法布施为主,在家人以财布施为主。但现在的情况可能有点颠倒,有些出家人忙于财布施,在家人忙于法布施。当然,如果有相应的能力,这样做也是可以的。

我们经常引用的《大丈夫论》中讲:“财施者与愚人所爱,法施者为智者所爱。”因此,对一般的世间人,要以财布施为主;对于智者,要以法布施为主。

我言:‘居士!何谓法施之会?’

我说:“居士,什么叫法施之会?”

善德菩萨问:“维摩诘大居士,法布施的法会到底怎么开?我们以前从来没有开过,这七天都在开财布施的法会。”

大家以后开法会时,也不要仅做财布施,还要有讲经说法。在我们佛学院,不管是开极乐法会还是金刚萨埵法会,都有讲经说法的传统。当然,一般的法会也有念咒数量的要求,汉地举行的佛七等法会也有这方面的规定。而且,像虚云老和尚、本焕老和尚,在举行禅七法会时也会讲经说法,这是很重要的。

这里讲到,给孤独长者虽然很有钱,但他不懂得什么是法布施。一般来讲,有钱人可能更重视财布施。

答曰:‘法施会者,无前无后,一时供养一切众生,是名法施之会。’

维摩诘居士回答:“法布施的法会没有前后,在同一时间供养一切众生,这就叫做法布施的法会。”

财布施是有前有后的,要先给这个人,后给那个人。《大圆满前行》中也讲过,奔公甲看到别人供养酸奶时,心想:“轮到我的时候,肯定已经没有了。”但他马上发现了自己的恶念,就把碗扣下了。当别人想给他盛酸奶时,他说:“我这个坏蛋早就喝完了。”这是他对自己的惩罚。可见,财布施不可能一时供养一切众生,在时间上有先后,在方位上有次第。

  • 法布施

法布施就没有前后。《注维摩诘经》中说:以讲经说法进行的法布施,所有听者可以在同一时间无有障碍地接受佛法;以慈悲心进行的法布施,可以在起心的当下遍于十方一切众生[2]。如果一个法会当中有一千人、一万人乃至十万人参加,那他们都能同时接受法布施。从这个方面来看,法布施与财布施的差别是比较大的。

《菩萨善戒经》中讲了财布施与法布施之间的很多差别,比如:“财施不净法施清净,行财施者不名无边,法施之施名无边施,财施易得法施难遇。”财布施有边界,法布施没有边界;财布施容易得到,法布施难以获得。因为相对而言,做财布施的人要多一些,做法布施的人没有那么多。

所以,大家在遇到法布施时,应该珍惜这千载难逢的机会。对于每一个法,都要有百千万劫难遭遇之心。不要觉得听课是很烦的事情,什么时候没有课就开心得不得了。有些道友,一到星期天没有课就特别开心,“啊,明天没有课啦!”然后把法本扔到一百公尺以外的地方,听下音乐、吃个开心果,计划着怎么吃火锅、到哪里去玩。当然,偶尔放松一下是可以的,但也不能长期随着自己的习气而转。否则,很多人自然而然不会精进于善法,对恶事却很容易成就,这都与自己的习气有关。

总之,法布施没有前后,能同时让很多众生获得利益。我们每一次讲法时,大家都会发菩提心,在菩提心的摄持下,无论闻法还是讲法,都会令一切众生无有先后地获得极大利益。所以,法布施是非常重要的。

曰:‘何谓也?’

我说:“什么是法布施?”

善德菩萨说:“请您说得具体一点、详细一点,法布施到底是什么意思?”

下面,维摩诘居士就开始讲何为法布施,从四无量心、六波罗蜜多、利他等方面做了介绍。按照慧远大师和窥基大师的分析方法,首先讲利他方面的四无量心。

  • 四无量心

谓以菩提,起于慈心

愿众生快速获得菩提之乐,由此生起慈无量心;

第一是慈无量心。我们平时所说的慈心,是愿一切众生获得快乐的心。而这里的慈心,是愿众生快速获得菩提之乐的心愿,缘菩提而生起,这是真正的慈心。鸠摩罗什大师说:生起慈心有三种情况:凡夫为生梵天、二乘为求功德、菩萨为求佛度脱众生[3]

以救众生,起大悲心;

为了救度众生而生起大悲心;

第二是悲无量心,即愿一切众生从轮回的痛苦中获得解脱。

以持正法,起于喜心;

愿众生受持解脱自相续之正法,由此生起喜心;

第三是喜无量心,此处的喜心与我们以前了解的喜心不太相同。

很多道友看到众生行持正法时,也会觉得很开心。我出去的时候,看到很多地方的道友都跟以前不一样了,大家都在很认真地闻思,我就自然而然生起一种欢喜心。这种欢喜心,也许是这里讲的喜无量心。

《诸法集要经》中讲:“若人于正法,常净心爱乐,生生获快乐,离法无解脱。”若对正法生起爱乐之心,生生世世都会获得快乐;如果离开了正法,不受持正法,那解脱便遥不可及了。可见,依靠正法才能获得解脱。作为红尘中的芸芸众生,若想获得解脱就要昼夜不断地希求正法。看到其他众生行持正法时,也应该感到欢喜。

最近,我与管理各个地方的法师们开会,发现有些法师的相续中好像自然而然生起了菩提心。他们看到很多人在真正地学习佛法,断除自相续的烦恼,励力希求解脱道,就会发自内心地感到欢喜,这种欢喜心确实很重要。

我昨天也讲了,希望大家能开心地度过一生,不要觉得利益众生是非常令人烦恼的事情。在发心过程中,大家会接触根基各异、形形色色的众生,与之打交道的方式和适用法门也自然应该有所不同。另外,大家在弘扬佛法、利益众生的过程中要有主动性,不要完全依赖某位法师、某位堪布,而要主动思考:在自己负责的范围内,如何能让众生获得佛法的利益。

有些地方自己建立了闻思修行的团体,的确非常好。做任何事情都要有自觉性,若缺乏自觉性,不要说出世间法方面,连世间法都很难成办。我认识一个小伙子,人是挺好的,好像也挑不出什么毛病,但就是缺乏主动性、自觉性。妻子让他去哪他就去哪,别人让他干什么他就干什么,非常听话,却让人不免担忧,“唉,这个人怎么办啊?以后怎么能承担家庭的责任呢?”他就整天看手机,也不出去工作、赚钱。其实,作为一个在家人,尤其是一个男人,对于家庭的维护、孩子的教育等方面,还是要有主见的。

有些发心人员也缺乏主动性,什么都依赖主管、负责人,这不是很好。在做事过程中,还是要主动一些,要清楚方方面面的事情该如何去做。甚至在领导、上师没有吩咐时,也能主动提一些建议,这样的人才具有创造性。在西方的一些学校,老师会着重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比如在写作方面,如果学生没有循规蹈矩地写,老师就会很开心。

以摄智慧,行于舍心。

以智慧摄持,可以生起平等心。

  • 六度

以摄悭贪,起檀波罗蜜;

以破除悭吝和贪心而生起布施波罗蜜多。

以化犯戒,起尸罗波罗蜜;

以教化犯戒的可怜众生(制止他们犯戒),而生起持戒波罗蜜多。

出家人、在家人都有各自的戒律,像出家戒有三千威仪、八万细行,菩萨戒、密乘戒中也有很多要求。一旦破戒,无论是破密乘戒还是别解脱戒,都无法继续待在清净的僧团当中。虽说破戒的众生的确很可怜,但也无法开许与僧众共住。

以无我法,起羼提波罗蜜;

通达无我之法,可以生起安忍波罗蜜多。

嗔恨心由我执而起,若通达了无我,安忍波罗蜜多便会生起。

以离身心相,起毗梨耶波罗蜜;

以离开身心之相而生起精进波罗蜜多。

相执都是依靠身体和心而产生的,若远离了对此二者的执著,就获得了无相之法,这是最好的精进波罗蜜多。

以菩提相,起禅波罗蜜;

以获得佛果作为禅修的究竟目标,这样修习就叫做禅波罗蜜多。

禅波罗蜜多可以令心不散乱,一直住于寂静状态。

关于精进波罗蜜多和禅定波罗蜜多,唐译和鸠摩罗什大师的译法相同,僧肇大师等在注释中的解释方式也与此处经文一致。但梵文本和藏文、日文、英文译本中,这两句话的前后部分调换了顺序,即“以离身心相”对应禅定波罗蜜多,“以缘菩提相”对应精进波罗蜜多。这样可能更好解释一些。因为精进是缘善法的一种心态,以获得佛果之心精进修行是最究竟的精进波罗蜜多;远离二取的修行是最好的禅,所以远离身心二相的修行是最好的禅波罗蜜多。当然,梵文本可能不止一个,所以会有如上差别。

以一切智,起般若波罗蜜。

缘佛的一切智智会生起般若波罗蜜多。

此处的“般若波罗蜜多”指菩萨在因地的修持。

按照前辈大德的说法,四无量心属于利他方面,六波罗蜜多属于自利方面,下面的内容属于利益众生的行为,包括三解脱门、方便、四摄。

  • 三解脱门

三解脱门即因无相、体空性、果无愿。

教化众生,而起于空;

在教化有缘众生的过程中,不能离开空性的摄持。

这是讲体空性。有些大德说,如果没有证悟空性,教化众生时就很容易产生疲厌心、厌烦心;如果证悟了空性,教化众生就会非常有深度,而且不会疲厌。

我有时候会想:有些堪布、堪姆,刚开始希望是很大的,后来好像就慢慢退了,不知是不是因为他们没有证悟空性。个别人连传法的兴趣都没有了,有可能是因为病得比较严重吧,但听说也不是。据他身边的人反映,他胃口还是很好的。当然,这也不一定代表他没有生病。但他出现在不同场合的时候,气色还是很不错的。我希望,以前讲经说法的法师们还是不要放弃传法,应该终生以传法为主。要像前辈大德所讲:证悟空性的人,教化众生无有疲厌。

证悟空性的人,在度化众生方面是比较特殊的。《佛说如来不思议秘密大乘经》中说:“虽为大法师,不生于法想,解脱诸众生,而无众生想。”虽然身为大法师,但对“法”、对“大”都不会有相的执著;可能整天都在度众生,非常忙碌,但并没有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根本不会执著自己做了什么,也不会觉得自己很了不起,更不会考虑要不要自我宣传一下。

所以,教化众生的人,具有空性智慧是很重要的。如果没有空性境界,就会耽著于相,教化众生只是暂时的表演而已,不会有长期的意乐,而且讲法没有深度,最后大家也听得出来。现在,人们对于人和事的判断力还是很强的。比如买东西的时候,人们都精于衡量性价比;在接受佛法方面,时间一长,人们也有辨别的能力。

不舍有为法,而起无相;

不舍弃有为法,而证悟无相。

这是讲因无相。有为法是因缘造作的,本体无有相状。

示现受生,而起无作。

在轮回中示现受生而无有执著

菩萨在轮回中示现受生,无论胎生还是卵生,都像入于花园一样,因为他们对轮回不着相、无执著。这是果无愿的表现。

以上是三解脱门。

护持正法,起方便力;

护持正法需要具有方便力。

若无方便,护持正法也并非易事。比如让众生思维法义、付诸修行,这算是真正的护持正法、度化众生,只有具方便力的人才能做到,没有方便力则很难。《华严经》中讲:“住如幻解脱,示现处贪嗔,变化治恶人,皆令向佛道。”有方便行的人,可以安住于如梦如幻的解脱境界中,并示现具有贪心、嗔心、痴心。就像文殊菩萨一样,到外道群体中去度化众生;或者像维摩诘居士一样,在度化众生方面有许多善巧方便。这样的人,可以度化很多恶人,令其逐渐趋向佛道。

这也启发我们,在度化众生时不能特别着急。对于初学者,不要一开始就遮止他的很多行为,也不要强迫他做很多事。有些道友非常热情,强迫自己的家人、朋友进入佛门,“你快过来,跪下、跪下,磕头、磕长头!”这样是不太合理的,如果他心里有傲慢,肯定不愿意跪的。虽然当时会随顺你,但心里很不舒服,回去肯定跟你算账。

我也理解大家的急切心情:自己获得了法利,又深感人身难得、正法难遇,就特别迫切地希望亲朋好友都趋入佛门。但是,每个人的缘分不同,教育背景不同,相续中的种子也不同。强迫那些善根、因缘还未成熟的人学佛,也不合适。

对于善根、因缘成熟的人,即使不让他学佛,他也会学的。我们这里有些法师,父母已经来找过好多次了,有时候甚至把他的手脚都捆起来,放在车里,到火车站让他上个卫生间,结果他就趁机跑了,又出家去了。

总之,护持正法需要善巧方便力。

以度众生,起四摄法;

有了四摄法才可以度众生。

四摄即爱语、布施、利行、同事,这是度化众生最重要的方法。《华严经》中说:“若能具足四摄法,则与众生无量利。”如果能具足四摄法,则会给众生带来无量的利益;如果不具备四摄,度化众生可能非常困难。

有些人很想去度众生,但对四摄的窍诀一点都不懂。前辈大德和一些上师们,都非常擅长以四摄法度众生。大家也可以观察一下,自己在四摄方面做得怎么样。比如在语言方面,如果你一说话就把所有人都得罪了,这就不是爱语。有些人虽然心很好,但语言不是很清净,又不愿意布施——无论法布施还是财布施都不愿意做,行为也不如法,没有利他心,这样去度众生就有一定的困难。

以敬事一切,起除慢法;

以仆人、弟子的身份恭敬所有众生,断除自相续的傲慢。

于身命财,起三坚法;

于自己的身体、寿命、财富起三种坚实法。

如果没有依靠身体、寿命、财富好好行持善法,这些就是不坚实法;如果以菩提心摄持而好好修行,那么自己的身体、寿命和财富就成了三种坚实法,不仅今生可以享用,乃至生生世世都会依此而获得快乐。

与今生相比,佛教徒更重视来世,所以会为来世而积累福德、行持善法、守持戒律。人的寿命、身体、财富都是有限的,如果不利用这些去行持善法,人死以后就什么都没有了。

于六念中,起思念法;

以六种随念而生起正念。

“六念”指随念佛、随念法、随念僧、随念戒、随念布施、随念本尊或天尊(白法天尊)

现在,随念佛和随念法的人比较多,随念僧的就不是那么多了。有些人说:“因为某个僧人的行为不如法,所以我不愿意随念僧众,以后也不信仰僧众——只信仰二宝,不信仰三宝。”这是很愚痴的说法。如果你信仰佛的话,就应该信仰佛的法和佛的僧众。而且,对个别僧人不起信心,也不妨碍你信仰僧宝,因为三宝中的“僧宝”,是指像文殊菩萨那样的大乘僧人。

《大智度论》中说:“若人爱敬佛,亦当爱敬僧,不当有分别,同皆为宝故。”如果你爱敬佛陀,就应该爱敬僧众,不应有所分别,因为佛与僧都是宝。所以,只要你皈依了佛宝,僧宝和法宝也就不得不皈依了。

现在有些人,看到个别僧人的行为不如法,就对所有僧众都失去了信心,这是不合理的。如果一个品牌的牛奶出了问题,你是否再也不喝任何牛奶了呢?而且,有些传闻也不一定真实,真真假假很难辨别。作为真正的佛教徒,要对佛法僧有坚定的信心;如果信心不坚定,可能随时随地会退失。

于六和敬,起质直心;

六和敬,即以慈心起身业、语业、意业,以及戒律清净、布施、漏尽(灭尽有漏之法),对这六种法起质直心。

正行善法,起于净命;

行持善法时,断除邪行和邪命养活,过清净的生活。

在刚才讲的内容当中,四摄、六种神通、四无量心等是利他的行为;六度、修诸相好等主要是个人的修行[4],包括因地修行和果地修行。因地修行主要指凡夫地方面,包括断除傲慢、三种坚实法、六随念、起质直心、持清净行。接下来讲果地方面,主要指圣人的修行。

心净欢喜,起近贤圣;

心清净且极为欢喜,由此生起亲近善知识之心。

这是一地菩萨的修行。此时心已清净,而且极为欢喜。一地为极喜地,得地之后还是要依止善知识。

《巨力长者所问大乘经》中说:“若有众生,善根成熟,自然亲近,诸善知识,心常修习,行二利行。”无论得地与否,只要善根成熟,就会想要亲近善知识,常常精进修行,做饶益有情之事。

我刚才也讲了,善根已经成熟的人,别人如何阻拦也没有用,他最后还是要走自己的路。所以,每当有人问我:“我要出家吗?”“我要不要做什么?”我经常说:“你自己再想一想,再考虑考虑。”如果他有善根,对这句话自然有自己的理解;如果他没有善根,也会有另一种理解方式。

下面是二地菩萨的功德。

不憎恶人,起调伏心;

不憎恨恶人,并对其生起调伏之心。

看到恶人时不会憎恨,而且会生起调伏之心,因为他自己的心已经调伏了。不像我们,看到好人时就去依止,看到恶人则生起厌烦、诽谤、憎恨之心。

以出家法,起于深心;

对出家法有深心。

出家,不仅仅是剃除须发、披上袈裟,也不能今天出家、明天犯戒。而应深入经藏,尤其是律藏。真正的出家人,清楚自己的身份,会从戒律入手很认真地修学,这很重要。

当然,我们并不要求很多人出家,也不希望很多人出家。尤其是现在,独生子女一出家,将来父母就没有依靠处,这也是个很大的困难。所以,在我们佛学院,如果有人想出家,一般会有四个月的观察期,看看他的心态是否稳固。当然,这几年我们也没有收新的出家人。

《大般涅槃经》第三卷中有个很好的教证,与我们的做法非常相合,经中说:“我涅槃后,如果有外道想出家,你们不应立即开许,而应让他先在四个月中好好读经书,观察他的性格等。如果觉得他的性格比较柔和,对佛法确实有深深的意乐,才可开许出家。”[5]所以,出家之前经过观察是很重要的。

下面是三地菩萨的修行,包括闻思修三个方面。

以如说行,起于多闻;

对佛所说的法要实际行持,这来源于多闻。

首先是闻慧。修行任何法,都来源于多闻,没有多闻就无法修行。

以无诤法,起空闲处;

为了通达无诤法,要到空闲处如理思维。

其次是思慧。在善知识面前听闻佛法之后,要到没有烦恼、没有争斗的空闲处好好思维。作为初学者,到寂静的地方思维法义是很重要的。

趣向佛慧,起于宴坐;

为了获得佛的智慧,要修持禅定。

最后是修慧。在寂静的地方安坐,如理如实地修行,趣向佛的智慧。

佛经中讲,佛果智慧如意宝并非生于他处,唯出生于禅定之大海。所以,为了获得佛果,我们应该打坐;如果不打坐,不要说佛果,连一般的修行境界也很难生起。

解众生缚,起修行地;

要为解开众生相续中的烦恼束缚而修行,此为修持大乘佛法的根本目的。

这是四地到七地菩萨的修行。

以具相好,及净佛土,起福德业;

为了获得相好、清净佛土而积累福德资粮。

这是八地菩萨的修行。到了八地不动地,器世界会清净为佛的刹土,有情世界会转成具足相好的菩萨,为此要积累福德资粮。

知一切众生心念,如应说法,起于智业;

为了知一切众生的心念、如理宣说佛法,而积累智慧资粮。

这是九地菩萨的修行。到了九地善慧地,能了知一切众生的心念,并且如理如法地宣说佛法,降下法雨,这起源于智业,即智慧资粮。

藏文译本中,以上内容分别对应福德资粮、身智资粮、妙慧资粮。

下面三个法,都可以安立为十地的功德或修行。

知一切法,不取不舍,入一相门,起于慧业;

了知一切法,不舍不取,最后入于实相法门,这起源于妙慧。

断一切烦恼,一切障碍,一切不善法,起一切善业;

以断除一切烦恼障、所知障、不善法,而引发一切善业。

以得一切智慧,一切善法,起于一切助佛道法。

若获得一切智慧、善法,则自然获得成佛之助缘的道法。

前辈大德的解释方法有所不同,但是我想,此处的解释方法跟有些大德的注释还是非常吻合的。

这些道理也可以结合自己的修行。在修行过程中,长期坚持是很重要的。《华严经》中讲:“如是诸菩萨,在于无量劫,勤心常修习,一切诸善根。”菩萨在无量劫当中,以精勤的心修行一切善根。无论是修世俗善根,比如念咒语、放生,还是修出世间善根,如入定观人无我、法无我,都要很精勤地修,不要懈怠。

现在好多居士和出家人真的很不错,最近我看大家很有积极向上的感觉。上一堂《维摩诘经》,听的人比较少,今天人就比较多,我比较欢喜。可能你们今天不太忙吧?佛学院这边听课的人数基本上是稳定的,但网上听课的人就不是很固定。当然,大多数人还是很不容易的,你们那么忙,要玩手机,还要休息……现在很多人都有手机依赖症,有些道友藏在柱子后面,等会儿念《普贤行愿品》的时候,就开始发微信了。这也不怪你们,因为这个时代给人带来了普遍的压力,仿佛每个人都被卷入了一场狂风之中。所以并不是你们不好,你们应该是很好的,特别能相应时代——这个世界上的人们怎么做,你们也怎么做,还是很有进步的,我也很随喜(众笑)。有些人跟我说:“您不要这样放任他们,应该阻挡一下。”其实阻挡也没有用,也许能阻挡几个人,但也不能阻挡所有人,还是随顺吧,没办法。

如是,善男子!是为法施之会。若菩萨住是法施会者,为大施主,亦为一切世间福田。’

就像这样,善男子,法布施的法会就是这样。如果菩萨住于法布施,他就是大施主,也是世间的福田。

“福田”就像田地一样,能令福德自然产生。佛教中有很多这类比较特殊的词语,比如“福田”“悲田”等。这里讲,做法布施的人可以叫做大施主、福田。

世尊!维摩诘说是法时,婆罗门众中二百人,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我时心得清净,叹未曾有,稽首礼维摩诘足。即解璎珞,价值百千以上之,不肯取。

善德菩萨说:“世尊,维摩诘居士这样做法布施时,婆罗门当中有两百人发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我的心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清净(因为善德菩萨对维摩诘居士所说的法特别有感触),于是我稽首顶礼维摩诘居士的足下,解开自己颈上价值百千万的璎珞供养维摩诘居士,但是他不肯接受。”

有时候,居士对居士顶礼也是可以的。在传统当中,一般是居士给出家人顶礼,出家人很少给居士顶礼,居士给居士顶礼的也很少。不过,现在有些居士自己当阿阇黎,穿着深色的海青,接受很多弟子顶礼,好像感觉很爽的。

给孤独长者是一个大施主,非常有钱,他在闻法后对维摩诘居士做财供养,但维摩诘居士不肯接受——一开始他肯定不接受,因为他刚才告诉给孤独长者不必做财布施,应该做法布施。。

我言:‘居士!愿必纳受,随意所与。’

给孤独长者说:“居士,你一定要纳受,如果你自己不要的话,可以随意地送给别人。”

维摩诘乃受璎珞,分作二分,持一分施此会中一最下乞人,持一分奉彼难胜如来。

维摩诘居士就接受了璎珞,分成两份,一份布施给法会当中最可怜的乞人,一份供养给难胜如来。

维摩诘居士说:“那好,我要。”他就接受了。所以,如果有些人不接受供养,你就说“你可以随便送人”,这样他就方便一点。

那个璎珞是很贵重的,维摩诘居士将其分作两份,一份布施给城中最可怜的乞人、穷人,一份供养给难胜如来。

一切众会皆见光明国土难胜如来,又见珠璎在彼佛上变成四柱宝台,四面严饰,不相障蔽。

依靠维摩诘居士的神变力,在场所有人都看见了光明国土的难胜如来,又看见璎珞在难胜如来上方变成了四柱宝台,四面有庄严的装饰,互相之间没有遮障。

“光明国土”,有些译本中说是“阳焰国土”,意为现而无自性的刹土。

关于“宝台”,藏文本中说,这相当于供旅游者休息的亭子,上面有宝盖,周围有四根柱子,佛在其中。宝台的四面有各种装饰庄严,而且没有遮蔽,不会一边看得到另一边看不到。这是依靠维摩诘居士的加持和神变所显现的特殊现象。

时维摩诘现神变已,作是言:‘若施主等心施一最下乞人,犹如如来福田之相,无所分别,等于大悲,不求果报,是则名曰具足法施。’

维摩诘居士显现神变后,这样说道:“如果施主以平等心布施一个最可怜的乞丐,如同供养如来一样的福田,心中无所分别,并具有平等的大悲心,不求果报,这就叫做具足法布施。”

这段经文字面上有点难解释,可以理解为,维摩诘居士显现神变后,对法布施做了一个总结:无论是供养乞丐,还是供养如来,心中都无有分别,具有平等的大悲心,而且不求果报,这就是具足法布施。

有些注释中说,维摩诘居士将给孤独长者对他所做的财布施转化成了法布施,因为他的上供下施是以平等心、空性(三轮体空)来摄持的。有些人一辈子都在做慈善,但连一个三轮体空的回向都不会,对空性一点都不了解,那只能是有相的慈善。

当然,做公益慈善也是需要的,不管有没有福报都可以做,既要上供,也要下施。像维摩诘居士,就将璎珞一部分供养了佛陀,一部分布施了乞丐。现在有些人,一直往上看,只会向上供养;而有些人则一直往下看,只会向下布施,这样也不行。既要上供又要下施,所以要对财富合理分配。比如你有20元钱,那你可以用10元钱供养三宝,10元钱布施给可怜的众生。用于上供下施的钱不一定很多,关键要有一颗清净心。而且不要特别执著,最好用空性见解来摄持,这很重要。

《维摩诘经》既讲了现相上的法布施、财布施,也讲了其他很多显宗经典难以触及的甚深教言,这就是《维摩诘经》的特点。

总之,财布施最终也可以归于法布施当中。

城中一最下乞人,见是神力,闻其所说,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城中最贫穷的乞丐,见到维摩诘居士的神变力,听了他宣说的佛法,也发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故我不任诣彼问疾。” 

所以我不敢向维摩诘居士问疾。

如是诸菩萨各各向佛说其本缘,称述维摩诘所言,皆曰,不任诣彼问疾。

如是诸位菩萨都向佛陈述了各自不敢去的原因,也讲述了维摩诘居士在当时所说的话,最后都说“不敢去问疾”。

前面提到,有五百声闻不敢去看望维摩诘居士,不知菩萨有多少,也许是五百,也许是一千,也许是一万多,反正没有一个敢去问疾的。最开始提到菩萨有两万三千,但以上只讲了四位菩萨的故事。后面就是文殊菩萨了,等到10月份我们才能看到。

最近有人给我发了一部关于维摩诘居士的连续片,好像拍得不是很真实,经中最重要的意思没有突显出来。但也可以吧,你们有兴趣可以看一看,好像是很早以前拍的。如果拍得真实一些,对经义改变不大的话,效果应该会很好。但若完全按现代人的理解去改编,就失去了佛法的本意。

最后,非常感谢现场以及各个地方的发心人员。希望大家在10月20号左右继续听文殊菩萨问疾的故事,这个故事非常精彩,比前面任何一品都要精彩,大家一定不要忘记,不要断了传承。我们虽然无法学习《大藏经》的全部内容,但这一部经典应该可以善始善终。我相信你们都有这个能力,有这个信心,有这个智慧,有这种机会。

在这一个月期间,我也看看能否以其他方式做一些法布施。当然,我法布施的地方也许人很少,人也很可怜,但不管怎么样,我也发一点相似的利他心吧。希望大家在这一个月当中,也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好好闻思修行。非常感谢大家!


维摩诘所说经 

维摩诘所说经 

维摩诘所说经 

维摩诘所说经

维摩诘所说经 

维摩诘所说经 

维摩诘所说经 

维摩诘所说经 

维摩诘所说经 

10 维摩诘所说经 

11 维摩诘所说经 ‍‍

12 维摩诘所说经 

13 维摩诘所说经 

14 维摩诘所说经 ‍‍

15 维摩诘所说经 

16 维摩诘所说经 

17 维摩诘所说经 

18 维摩诘所说经 

19 维摩诘所说经 

20 维摩诘所说经 

21 维摩诘所说经 

22 维摩诘所说经 

23 

24 维摩诘所说经 


阳光之卫
སློབ་གསོ། གསར་འགྱུར། དཔེ་ཀློག གླུ་གཞས་སོགས་འཕྲིན་སྟེགས་འདི་ལས་གཟིགས་ཐུབ།
 最新文章